梦回2008,“房间里的大象”威胁美国科技圈

金融风险永远无法规避
文/何伊然
编辑/王芳洁
仅仅几天时间,硅谷银行(简称SVB)崩盘事件就开始传导,酿成了次贷危机后美国金融市场的最大危机。至少在这件事上,硅谷银行实现了硅谷速度,正如其名。
当地时间3月9日,作为美国第十六大、专注于PE/VC和科技型企业融资的银行,SVB宣布将出售价值约210亿美元的证券,并承认交易将会造成约18亿美元的亏损。
随后上述消息立刻引发一场“金融海啸”,大量SVB客户开始在银行门口排队提现,以至于14个小时内,客户申请的提款金额达到420亿美元,直接导致SVB的现金账户亏空。
及至次日晚间硅谷银行直接宣布,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成为了上个周末,投掷到整个华尔街乃至全球金融圈的深水炸弹,每个从业者都对未来感到惴惴不安,担心2008年的次贷危机会再次上演。
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此刻都会联想起来,这场由于流动性触发的危机,实际早在半年多以前就已经埋下了草灰蛇线。
2022年9月,正如此次硅谷银行,瑞士信贷集团也是突然宣布出售旗下的信托业务,要知道瑞信的信托业务一直非常稳健,是其内部非常优质的业务。不到迫不得已,瑞信不会出售。
的确,彼时,瑞信的流动性备受考验,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美联储加息重压下各类资产价值暴跌,并且在高利率的环境里,瑞信依赖的投行业务营收骤减。
同样,此次硅谷银行的危机,其根源也在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换,从减息到加息,虽然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操之过急,也会导致市场流动性风险加剧。
如果说此次危机与2008年有什么不同,其中最大的一点是,次贷危机由两房危机触发,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美国的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及至上溯到其产业链上的相关行业。
并且,因为次贷危机发酵成为全球金融危机,为了缓解危机,美联储制定了一系列量化宽松政策,尽管曾于数年前退出,但疫情期间再次来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十余年间的硅谷创新和创业。
但这一次,触发危机的则是被称作“创新经济的金融合作伙伴”的SVB,长期以来,SVB专注于服务创新型、高成长且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
据统计,SVB累计服务了3万多家初创公司,超过600家风投机构和120家股权机构,是美国新兴科技公司中最有影响力的商业银行。某种程度上,SVB可以看作是硅谷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之一。
因此,此次SVB的危机将直接传导到整个美国的创新市场,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到企业的流动性风险。
这些被直接融资喂养起来的创业企业,将意识到——对于任何行业来说,流动性风险都是“房间里的大象。”

01
一石激起千层浪,SVB的崩盘在科技圈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目前最新消息是,美国政府宣布,SVB所有储户从13日起都可以拿回自己的存款,损失不会由纳税人承担。但是用户们仍焦急地在SVB门口排队,等待资金被兑现。
2022年底公开信息显示,SVB拥有约2090亿美元资产和1754亿美元的存款,并且SVB没有零售业务,客户都是企业,所以实际上置身于风险之地的大多数,都是初创企业。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现金流本身就不宽裕,哪怕1个月的流动性危机,都足以让企业面临关门。
著名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首席执行官Garry Tan预计,SVB暴雷事件可能会影响千家初创企业,三分之一企业会因为资金冻结在未来一个月无法发放工资,对初创企业而言这是一次“灭顶之灾”。
不少企业纷纷自爆状况以规避更高的风险。
加密货币公司Circle发推表示在SVB持有33亿美元,但强调还有400亿美元的储备;流媒体硬件服务商Roku称26%现金储备存放在SVB,且多数未投保;“元宇宙第一股”Roblox表示约有1.5亿美元的现金受到了SVB崩盘的冲击……
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也受到了影响。
多年前,美团创始人王兴晒出过关联SVB的账户截图,显示有超过6000万美元。SVB破产新闻爆出后,坊间流传着王兴想要维权的对话截图。或许是消息越传越真,美团官方出面否认,并表示公司在SVB已经没有账号。
此外,被传在SVB有过亿存款的潘石屹也发微博回应称:“我们从来没有在硅谷银行开过户,从来没有存过款。”

与此同时,大家发现,SVB首席执行官Greg Becker在2月出售价值约360万美元公司股票,这一举动备受质疑。外界认为管理层早已预料到了挤兑风险,只是没想到披露消息后会如此失控。
目前,多家在SVB拥有账户的中小企业开启了自救措施。
据美国媒体报道,部分储户正在以较大的折扣出售其在SVB的存款以筹集现金,解决燃眉之急。在交易平台Cherokee Acquisition上,不在保险范围内的SVB存款转让报价在5折到6折之间。
SVB的挤兑展现出了硅谷眼下的风声鹤唳。在经历艰难的2022年后,科技业融资变得越发困难,创业者们已经没有了原先松弛的极客气质,需要一切尽在掌控中的安全感。
但另一个方面,弥漫的萧条气息也激起了美国金融与科技行业更强烈的抱团意识,业界都不想在硅谷重演一次“雷曼时刻”,不想重蹈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的覆辙。
控制事态发展,削弱影响范围几乎成了硅谷和华尔街的共识。
有消息人士透露,多家投资机构负责人在3月10日召开了线上会议,商讨应对措施。据统计,目前已经有超过300家风险投资公司签署了由General Catalyst牵头的声明。

声明中,投资机构盛赞SVB在过往四十年的重要作用,将其称为是“美国创业行业和支持创新经济的重要平台”,过去几天在SVB发生的事件“令人深感失望和担忧”。各家机构宣称,如果SVB被另一家实体收购,投资者将继续保持与SVB的商业关系。
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也牵头发布了一份由数百名创业者共同签署的请愿书,呼吁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和其他监管机构介入处理SVB破产事件,要求“缓解和关注对小企业、创业公司及在SVB有存款的公司员工的直接重大影响”,并恳请国会“恢复对区域银行更有力的监管和资本要求”。
永远在互联网一线冲浪的马斯克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一热点。面对雷蛇公司首席执行官陈民亮发表的“推特应该收购SVB,成立一家数字银行”推文,马斯克迅速回复:“我对这个观点持开放态度。”

02
根据财报,2020年至2022年,SVB每年分别实现了12.94亿美元、20.73亿美元和16.09亿美元的盈利。因此,SVB能得到业内支持的根本原因还是自身本身算是银行业的“优等生”,业内人士也认可此次暴雷并非是SVB的经营模式出了问题,而是投资和决策失误,甚至很多机构将矛头直指美联储。
上世纪八十年代,缺乏实体固定资产、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为主的科创企业很难从老牌银行巨头手中获得足够多的贷款,SVB创始团队正是抓住这个痛点乘着互联网革命的东风打下了一片天地。
简言之,SVB跟着风投机构而动,成为风投和科创企业之间的桥梁。初创公司得到风投后,SVB按照一定比例批准信贷额度,同时吸收风投机构与科技企业的存款。因为没有抵押物,SVB通常会向借款企业要求提供3-5%的认股权证,并在贷款条件上附加低息存款要求,以此实现“高息差”。
互联网科技公司在过往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创下了无数的造富神话,SVB也在其中获益良多。这套美国科创圈验证可行的“投贷联动”模式也在近十年的科技创业浪潮中被世界各国争相效仿。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宅家经济拉动了互联网企业的市值飙升。美联储大举进行量化宽松政策,并承诺长期维持零利率,让全球的科技行业迎来了新一波融资热潮。
硅谷科创企业拿到融资变得格外轻松,大量资金因此涌入了SVB。据统计,SVB的总存款额由760亿美元飙升至1900亿美元。
存款增长后,由于美联储基准利率处在低点,利润空间十分有限,SVB选择投资买入相对安全的固定收益资产美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据披露,SVB的MBS持有额一年增长近800亿美元,其中97%都在10年期以上,平均年收益率为1.5%。
如果科技业保持高速发展,SVB不会有任何问题,但行业的急转直下就在瞬息之间。
2022年,美国科技圈遭遇重创,巨头们股价暴跌,融资变得分外艰难。为了维持正常的研发和运转,初创企业只能消耗银行存款。与此同时,美联储从2022年3月起加息8次,利率从0.25%增长至4.75%,年收益1.5%的MBS相比之下就显得性价比很低了。
为了确保资金的流动性,SVB在资产与负债期限错配的情况下,不得不亏损出售持有的MBS债券,并选择了公布这一消息。已经是惊弓之鸟的科创企业和风投机构集中涌入,挤兑让事态失控。
在分析人士看来,SVB事件是多重因素叠加之下的偶发事件,不太可能传导至全行业。
SVB的暴雷某种程度上反倒激发了行业的避险情绪,让挤兑事件在近期出现的概率降低。美联储看到SVB风波,即便不改变抑制通胀的大方向,也或许会对加息带来的金融风险做出新的判断,给出更符合业界期望的政策。
这样来看,SVB的破产反倒可能为解决美国金融科技行业三年来大起大落所埋藏的隐患提供了契机。但是所有人也都清楚,改变不过是基于现状的调整,金融业的风险永远无法规避。
无论如何,SVB和美国科创圈会面临一次阵痛,而一部分企业注定无法熬过这个春天。
大家都在看
-
如果全人类联手,用最先进的科技和最高端的武器能不能干掉孙悟空 当现代武器的寒光遇上金箍棒的烈焰,当量子雷达的扫描遭遇七十二变的迷雾,人类文明与神话传说的碰撞,正在我们的想象中迸发出最绚烂的火花。这个问题本质上是一场降维打击的推演——不是科技能否战胜神话,而是人类 ... 科技之最05-17
-
一条铺过11年时光的科学红毯,丈量上海科创的“长宽高” ●跨过11年漫长时光的红毯,丈量着上海科创建设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也让科创明星们走过的路被更多人看见。●上海科技节是科学精神与城市品格的共鸣。这里既有“从0到1”的原始创新,也有“从1到100”的产业转化;这 ... 科技之最05-17
-
鸿蒙系统:璀璨星空中最耀眼的那颗功能之星 在科技的浩瀚星空中,鸿蒙系统如一颗璀璨的新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而在其众多令人瞩目的功能中,要说最吸引人的,那非“分布式能力”莫属。据相关数据显示,超过 80%的鸿蒙用户对其分布式能力赞不绝口。想象一下, ... 科技之最05-13
-
剖析劳力士最有科技感的新一代机心之王:7135机心 在2025年的日内瓦钟表与奇迹展表展上,劳力士推出了搭载全新7135机心的Land-Dweller系列腕表,除了新系列的设计和内外规格之外,还有一个格外引人注目的部分,就是这块表所搭载的7135机心,这款机心拥有全新的技术— ... 科技之最05-09
-
国产黑科技有点猛!钻石崩成“白菜价”,幕后推手竟是一个小县城 “黄金是黄金,钻石是钻石,少了哪样都不行。”一直以来,虽然钻石常常被人们调侃为“智商税”,但在婚礼等重要仪式中,它的地位始终不可撼动。尤其是在“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一生仅能定制一枚”等浪漫口号 ... 科技之最05-09
-
荣耀手机别乱买,2025这三款才是良心之作,接近“零差评” 还在挑手机?2025年,荣耀给你惊喜,三款不同定位的手机,总有一款适合你!荣耀GT:年轻人的第一台游戏旗舰预算有限,但游戏体验不能将就?荣耀GT就是你的菜!这台中端游戏手机,性能强,价格亲民,是2025年最火机型 ... 科技之最05-08
-
祖冲之:科学星河中的璀璨巨星 祖冲之:科学星河中的璀璨巨星在历史的浩瀚星河中,有一颗耀眼的明星,永远散发着璀璨的光辉,他便是祖冲之。这位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巨匠,以其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探索精神,在数学、天文和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留下了深 ... 科技之最05-08
-
英国“辟尔唐人”骗局:科学史上最荒唐的谎言如何欺骗世界40年? 你或许听说过“人类起源于非洲”,但你知道吗?一百年前,英国曾宣称自己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甚至将一块“半人半猿”的化石奉为“国宝”,登上邮票、写入教科书。然而,40年后,这具轰动全球的“辟尔唐人”化石,竟被 ... 科技之最05-01
-
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锚定“五个世界之最”全新呈现 4月27日,经过7个多月升级改造的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在人们的热切期待中举行盛大复园仪式。重磅回归的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以“学术新高地、城市新名片、文旅新地标、融合新典范”的全新目标定位,向世人 ... 科技之最04-28
-
别再说热带无强国,南美洲坐拥48项世界之最 我们将目光锁定在南美洲,从地理奇观、资源宝藏、农业资源、自然与生态、能源、历史文明、工程奇迹、社会进步、文娱与体育、科技之光等10个不同角度入手,盘点南美洲的世界之最,详情如下。一、地理奇观1.亚马逊河: ... 科技之最04-19
相关文章
- 国产黑科技有点猛!钻石崩成“白菜价”,幕后推手竟是一个小县城
- 荣耀手机别乱买,2025这三款才是良心之作,接近“零差评”
- 祖冲之:科学星河中的璀璨巨星
- 英国“辟尔唐人”骗局:科学史上最荒唐的谎言如何欺骗世界40年?
- 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锚定“五个世界之最”全新呈现
- 别再说热带无强国,南美洲坐拥48项世界之最
- 怀柔科学城:从实验室到红毯,科学星光永不落幕!
- 自然界最坚硬的东西是金刚石:深入了解金刚石的形成、特性与应用
- 南京建邺:万亿级新赛道 总部产业基地落地生态科技岛
- 全国五大“国家科学中心”开建4年了,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 阿基米德:古代科学的巨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 人物传记系列之——郭永怀:以生命铸就的科技丰碑
- 艾萨克·牛顿:揭开科学革命的面纱
-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 感受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震撼
- 科技之光:照亮未来的璀璨星辰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 “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人民论坛)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