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国内汽车投诉排行,惊人分析!

发布者:寒阴复晴 2023-9-18 06:05

本人所撰写的文章仅在今日头条首发创作,拒绝任何人任何形式搬运到其它平台发布,违者必版权追究。

近期,国内汽车行业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不过这一次焦点不在新车型发布或者技术突破,而是在质量问题上。根据车质网的最新数据,2023年8月份,共有17,882起有效投诉,环比下降1.9%,但同比上涨2.9%。这一数字再次刷新了历史同期最高记录,更令人震惊的是,今年1-8月的累计投诉量已突破十万宗。

这引发了人们对汽车质量和售后服务的担忧。

数据显示,这些投诉涉及了807款不同车型,其中有153款车型的投诉数量达到两位数以上。不仅如此,车企也纷纷回应了投诉,共收到了18,133条回复。然而,经过车企的解决,一些投诉被撤销,仍有一些车型的投诉量居高不下。

8月份的投诉榜单中,德系和自主品牌车型的投诉量不断攀升,已经连续七个月超过一万宗。细看投诉内容,问题仍然集中在上个月的一些常见故障上,例如“影音系统故障”。

另外,服务问题也在榜单上占据一席之地,其中以“系统升级问题”为主,主要来自日系和自主品牌车型。

自主品牌的投诉量虽然相对7月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超过9,000宗的高水平。与此相反,合资品牌本月的投诉量显著增加,较7月份上涨了25%,尽管增长明显,但占比仍然低于自主品牌。

各国别品牌的投诉量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尤其是美系品牌,涨幅高达72.5%,投诉占比再次回到两位数。

同时,德系品牌的投诉量也有所回升,增量主要来自部分德系豪华品牌车型。

从车型属性来看,中型车和紧凑型车的投诉量都出现了增长,中型车环比上涨13.2%,紧凑型车则创下了年内月投诉量最高纪录。此外,2021款和2022款车型的投诉量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遥不可及,而2023款车型的投诉量明显上升,主要集中在自主和德系品牌车型。

混合动力车型的投诉量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占据了接近总量的三分之一。

与此相反,汽油车型的投诉量出现增长,较7月份上涨13.9%,投诉占比再度回升至五成以上。需要注意的是,汽油+48V轻混系统车型的投诉量翻倍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些美系品牌车型上。

投诉主要分为质量问题、服务问题、其他问题和综合问题。8月份,质量问题的投诉量连续第二个月超过一万宗,尽管占比略微下降,但问题仍然突出。其他问题的投诉量再度上涨,环比涨幅翻倍,占比提高了5个百分点。

在8月份的质量投诉中,前后桥及悬挂系统成为涨幅最大的系统问题,投诉占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主要问题集中在“传动轴异响”,涉及部分德系豪华品牌车型。

服务问题中,服务流程不完善、服务收费和销售欺诈问题都备受关注。其中,服务流程不完善的投诉问题点占比超过总量的四分之一,较7月份上涨了9.1个百分点,具体表现为“系统升级问题”。此外,其他服务问题的投诉问题点环比大涨90.9%,占比提高了4.8个百分点,主要问题集中在一些日系品牌车型上。

在其他问题中,“召回方案不合理”的投诉问题点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占比从不足1%跃升至51.8%,主要问题涉及到一些美系品牌车型。

相比之下,“价格变动”虽然占比出现回落,但问题数量环比大幅增加。

总的来看,车质网一直致力于成为车主和车企之间解决消费纠纷的第三方平台,推动企业重视产品缺陷,积极解决车主的诉求。根据数据,今年8月份有6,729起投诉因厂家解决得当而被撤销。车企对于消费者的维权诉求越来越重视,充分体现了车质网在解决汽车售后服务纠纷方面的巨大影响力。

这一系列的数据和趋势表明,汽车质量问题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希望各汽车厂商能够

希望各汽车厂商能够深刻反思这些投诉数据所反映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来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唯有如此,才能够重塑消费者对汽车行业的信任和信心。

对于车主来说,这些投诉数据也提醒着我们在购车时需更加谨慎,不仅要关注外观和配置,更要对车辆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有着清晰的认知。在购车前,不妨多做功课,了解车型的用户评价和投诉情况,这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入坑。此外,及时的保养和维护也是保障车辆质量的关键,要养成定期检查车况的好习惯。

作为一名自媒体文章编辑,我深感责任重大,需要不断关注行业动态,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汽车质量和售后服务是广大车主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将会继续跟踪报道,为大家提供最新的信息和深入的分析。

总的来说,汽车质量问题不容忽视,这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汽车行业的声誉和发展。希望未来汽车行业能够共同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售后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车体验。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