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有多聪明?从历代科技史里一窥科学家精神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勤劳智慧的各族儿女在创造性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谱写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光辉篇章。从远古制作工具、夏商周时期的科技探索,乃至历朝历代在农业、工业、建筑、医学、水利、天文、算学、历法、化学等各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照耀着中华文明之路,成为世界科学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代代科学家的科学探索精神动力源自哪?近期,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插图本中国历代科技史”丛书,采用断代分册形式,系统介绍自上古到晚清中国科技的发展轨迹。丛书包括《远古暨三代科技史》《春秋战国科技史》《秦汉科技史》《魏晋南北朝科技史》《隋唐五代科技史》《宋辽金夏科技史》《元代科技史》《明代科技史》《清代科技史》共9册,如同中国古代科技的百科全书,全景再现了中国科技发展历史,全面解读中国科技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
苏州科技大学历史学教授董粉和携《插图本中国历代科技史:秦汉科技史》在朵云书院·广富林店举办讲座——“汉朝人的科技生活”。他介绍,西汉初年采取巩固和发展封建制的措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提倡农桑,鼓励增殖人口和开垦土地,使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同时在思想领域里打破了秦时思想禁锢,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余波仍在荡漾,这些对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提供了有利条件。“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有积累、提高和总结、飞跃的过程。东汉前期科学技术出现的一系列进步是在西汉以来长期积累、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的。如历法、天文仪器的改进以及天文学其他方面的进步,都有发展的过程;造纸术的改善也有摸索的过程。”

在汉代,天文学研究者分为盖天、浑天、宣夜三派,他们各有自己的天文学思想,虽然在今天看来,他们都还不全面或不正确,但当时的天文学者,敢于大胆地立假说,这就表明了他们探求宇宙的精神。当时的天文学家,不仅敢于做科学的假说,而且不断地用简单的仪器进行天文的测量,来验证他们的假说。据《汉书》记载,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曾立晷仪下漏刻,以追求二十八宿的地位;武帝时,落下闳又创制天文仪器——浑天;宣帝时,耿寿昌更铸铜为象,以测天文。和帝永元十四年(102),霍融改进漏刻,十五年(103),贾逵创制太史黄道铜仪,定黄道宿度。顺帝阳嘉元年(132),张衡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推测星辰的出没移动,皆甚准确,张衡又作候风地动仪,测验地震,亦无不应验。
因为有不断的天文测验,这一时期的人们对于日月星辰的运行,比前代人知道得更多。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历法也有了进步。秦汉400余年,历法变更四次,变更的原因,是因计算不精,但这时的历法已具备了后世历法的主要内容——气、朔、闰、五星、交食、晷漏等;特别是东汉末年,刘洪造的《乾象历》,有推算日食月食的算法,并且编了一张月亮运行速度表。后来的历法,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改进和提高的。中国古代的历法体系在秦汉时已经形成,而天文仪器、天象记录以及有关宇宙理论等天文学内容在这时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
历法的推算,天文学的测验,需要算学,所以在天文、历法的研究中算学也被提高了,而土地测量、粟米和均输以及商业等会计也需要算学。《九章算术》的出现则标志着以算筹为计算工具的、独具一格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同时,从《九章算术》中有方程与勾股的存在,我们又可以看出在汉代已有代数学和几何学的萌芽。
秦汉时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有些水利工程直到现在仍然起着作用,这时也对黄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这样保证了农业的发展。水利工程技术也不断地被发明、改进,一些水利工程技术至今仍被运用。医药学在秦汉时期也有很大的进步。因为农业的发达,人类对于植物的性质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在长期的经验中,人类在不断地尝试中,知道了某种植物可以医治某病,因而有不少的植物,被引用为药物。《神农本草经》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编成的,这部书奠定了后世本草学的基础,直到现在,这部书还是中国药物学的经典。这时期的医学,已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分别。淳于意、马长、冯信、杜信、唐安等,都是当时有名的内科医生;而华佗则为外科高手,并创造性运用“麻沸散”施行外科手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则确立了理、法、方、药具备的辨证论治的医疗原则,奠定我国临床医学理论,大大充实中医药学体系内容。

纵览丛书,《远古暨三代科技史》阐述从原始人制作工具、告别动物群体开始,到夏、商、西周时期先民创造的一系列科技成就。我国是最重要的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地下埋藏的远古至三代的遗存极为丰富。书中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夏、商、西周的技术进步入手,描写祖先从渔猎、采集到农业出现的全过程。由于科技进步,使先民们从单纯利用岩石打制石器发展到从岩石中提取金属制作工具,并促使其他手工行业进一步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奠基时期,后世中国古代科技体系的许多知识内容和学说,大多可从这一时期找到初始形态和萌芽思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最具特色和最为发达的天、算、农、医,在这一时期均有了相当进展,特别是天文学和医学,形成较系统的理论体系。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时期,《秦汉科技史》阐述古代传统的天文学、算学、农艺学、医药学四大学科,在此时均已形成独特体系。同时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在秦汉时期开始有很大发展,这些都为后世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方向,搭成了骨架。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社会长期处于分裂和动荡之中,但此时期科学技术仍有一定发展。《魏晋南北朝科技史》图文并茂展现了这一时期科技发展。如木牛流马、帆车等交通航运机械的发明运用;祖冲之把圆周率的有效数字精确到第七位;医学方面也出现了不少重要药物学著作。隋唐五代的科学技术是隋唐五代文化结构中的重要部类之一。从《隋唐五代科技史》中可看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在此步入鼎盛时期,出自天文历法、数学、农业、地理、医药、水利、建筑、物理、化学、陶瓷、冶炼、印刷、造纸、纺织、造船等科技领域的重大成果,远远领先于同时期欧洲水平,这不是偶然的社会现象,而是有着深刻文化内涵。
宋辽金夏是辉煌时期,《宋辽金夏科技史》提及这一时期许多成就后来推动欧亚大陆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像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等技术重大突破都是在宋朝取得,被誉为“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巨人”的沈括也出现在这一时期。
《元代科技史》展现了元代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甚至在某些方面元代科技发展达到中国古代科技史高峰期,在世界范围也居于领先地位,如天文历法、数学、手工业及医药学等。《明代科技史》展现了明代的科技发展历程,这一时期涌现出大批集大成科学家及著作,如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宋应星著《天工开物》)、朱载堉著《乐律全书》、方以智著《物理小识》)、徐光启著《农政全书》等,也在单科科学技术方面出现了不朽名著,如徐心鲁《盘珠算法》等。
《清代科技史》中将清代划分为两个时代,以鸦片战争为分段线,其科技史也兼有古代、近代科技史的内容和特点。传统科技在清代发展到空前高度,科技引进范围广,西方近代数学、化学、物理、医学、生物、地学、工艺及技术等全面系统传入中国。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许旸
大家都在看
-
柳州走出的“最强大脑”,如何走到量子科学最前沿 引子2014年,一则科技新闻突然出圈,震惊全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同事包小辉、江晓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不同颜色独立光子间的量子纠缠,解决了量子网络中如何在不同频率终端间进行纠缠连接这一难题。在国 ... 科技之最07-24
-
数字治污新范式 陕西电信科技赋能渭南蓝天保卫战 在陕西省渭南市城市应急指挥信息中心,巨大的LED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市各大建筑工地、餐饮门店和辆渣土车的环境监测数据。这个由中国电信陕西渭南分公司与市城管执法局联合打造的大气污染治理信息化平台,正以“数字 ... 科技之最07-24
-
武汉科技大学如何从“四大钢院”末尾逆袭成双非之王? 最近刷到武汉科技大学的消息,挺意外的。以前总以为重点大学才厉害,没想到这类双非学校也有能耐。原来这所学校前身是清末张之洞搞的工艺学堂,后来变成武汉钢铁学院,现在三个校区加起来能装下好几万人。1958年建校那会 ... 科技之最07-23
-
雷环捷:科技哲学学科定位的新动向 本期导读作为哲学二级学科之中的后起之秀,科学技术哲学(以下简称“科技哲学”)近年来成为一股席卷多个圈层的研究热潮。立足学科内部视之,科技伦理、人工智能哲学、认知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负责任创新、科研 ... 科技之最07-23
-
上海科技大学怎么样?一个"张江人"的掏心窝推荐 最近高考志愿填报季,后台收到好多上海考生的私信:"上科大到底值不值得报?"作为一个在浦东生活了十多年的"张江通",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带大家看看这所"科技少年班"的真实模样。一 ... 科技之最07-20
-
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启航!直通科技最前沿! 7月15日上午,2025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分营开营式暨开营第一课在朝阳校区举行。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科协荣誉委员谭天伟出席并讲授开营第一课,校党委副书记宋来新出席活动。来自北 ... 科技之最07-20
-
"飞天-2"亮出绝密杀器,3D打印护盾突破极限,美智库报告透出凉意 别急!这消息炸得人头皮发麻!外媒曝光中国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飞天-2"突破性细节:利用3D打印制造导弹的关键部件。美国《国家防务》杂志直接拍板:"中国在导弹材料技术上单点突进,保守领先全球十年不 ... 科技之最07-20
-
世界十大科技之都! 基于当前全球科技格局的普遍共识,以下城市通常被认为是世界十大科技之都的有力竞争者:1. 硅谷:虽然不是一个单一城市(核心区域包括圣何塞、帕洛阿尔托、山景城等),但它是无可争议的全球科技创新发源地和中心。 ... 科技之最07-15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编者按】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优秀的南科青年教师,正活跃在教书育人大讲台、科技创新最前沿、服务社会第一线,在火热实践中绽放出青春绚丽之花。近日,官网推出“南科 ... 科技之最07-15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电视剧《以法之名》大结局一段时间了,对于这部剧的大结局,可以说真的有一些意难平,最后的大结局万海居然被毒杀在了监狱里面,简直是匪夷所思,按理说万海应该不至于那么惨死的,郑雅萍发现了不对劲,可他害死死了 ... 科技之最07-14
相关文章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 锁定前沿需求,以青春之力勇攀高峰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 北理工最厉害的三个专业:铸就国防利器,引领科技前沿
- 表面镀铬技术早德国2000年,揭秘古代黑科技如何改写冶金史
- 2025 年十大黑科技之最会 “精打细算” 的黑科技
- 这位任正非最钦佩的科学家,有什么与众不同?
- 深圳震撼前所未有!没有24小时内破不了的案,它的发达不只是科技
- 中南大学的五个之最
- 奇妙量子百年跃迁!这场科学盛宴不容错过
- 用科学撬动宇宙的巨人-牛顿
- 照亮人类进步之路的科学巨擘——牛顿
- 艺述科学:走向科学美学的科技馆科普展示
- 艾萨克·牛顿:从苹果树到科学巨人,开启现代科学的奇迹之门
- 黑洞史话【序】:时空的终结,新物理学的开始
- 全球都在竞速的科技创新赛道,上海只争朝夕……
- 走,去见识“黑科技”(文旅新象)
-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我国科技实力强,咋就不给理工类诺贝尔奖?
- 孔雀东南飞!山东科技大学最成功的决定,就是把主校区搬到了青岛
- 大开眼界,“一网打尽”数学中,所有“最”重要的定理和难题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