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国家荣誉之墙”,最智慧、最科技→
2024年6月30日,85岁高龄、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院士走进中科馆大讲堂,与公众分享《论天地互联的智能遥感卫星与应用——从珞珈卫星到东方慧眼星座》。讲座开始之前,他伸出双手缓缓地在金色手模印泥上有力按下,随后与夫人朱宜萱教授手牵着手,欣然合影留念。
7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草木葱茏,校长办公室内书香四溢。听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墙”的介绍,薛其坤院士笑着问:“是不是就差李德仁院士和我了?我的手特别小,是不是我的手是最小的?”在轻松的氛围中,薛其坤院士庄重地按下手印。
采集好的两位院士的手模金光灿灿,在光照下交相辉映。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贡献的致敬,也是对所有科研工作者的颂歌。
(一)
在中国科技馆一层东大厅,金黄色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墙”格外引人注目,墙面上37块金色展示牌整齐排列,展示着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熠熠风采,有栩栩如生的水晶肖像照,有简洁庄重的科研成就介绍,还有对青少年饱含深情的寄语。
为拉近科学家与公众的距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2020年中国科技馆联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实施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项目,先后采集和收集了2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手模,其中有3位是在医院完成采集,有17位录制了寄语视频。采集手模时,这些科学家平均年龄88岁。这些手模与视频,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中央电视台曾评论说:“这一双双手印,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必将永远闪耀在中华科技文明的星空之上。”正是这些手,铸就了新中国国防的坚不可摧;正是这些手,推动了经济的繁荣昌盛;正是这些手,促进了民生的持续改善。
2020 年 9 月 1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科技馆始终将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重要使命和职责,并在开展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大力营造和培育科学氛围,厚植科学家精神生长沃土。
“科学家手模墙”项目,自 2018 年底开始酝酿,选择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作为展示主角,是鉴于他们极高的社会关注度和深远的影响力。此外,中国科技馆此前在相关展示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此次采用深受公众喜爱的手模形式,不仅是要拉近科学家与公众的距离,同时也是打造一面“国家荣誉墙”,向科学家们致以崇高敬意,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普崭新亮点。
不同于一些景观对明星手模的简单展示,中国科技馆的科学家手模墙,更着重于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旨在通过简洁、庄重的形式,让公众近距离领略科学家们的魅力与贡献,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对科学的炽烈热爱与不懈追求。
(二)
在采集过程中,还争取向每位科学家征集一句寄语,例如,李德仁院士寄语:“读书、思维、创新、实践,成功在于坚持不懈的努力。”薛其坤院士寄语:“爱国创新,学无止境。”
科学家对全国青少年的寄语,饱含着他们对青少年的殷切希望和拳拳爱国之情,也是他们一生科研经验和人生哲学的高度凝练总结,值得细细品读、践诸行动。
在2020年,完成了最初19位科学家的手模采集。项目团队克服困难,跨越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哈尔滨、武汉等地,奔赴各位科学家的办公室或住所,精心采集他们的手模。为了确保每一个细节的完美呈现,团队在采集过程中特别注意“压深、压深、再压深”,力求采集的手掌印清晰、美观。此外,为每位科学家准备了两块手模印泥,从中挑选出最为精美的一块进行最终制作。
在采集过程中,科学家们的一言一行深深感染了项目组的每一个人。
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手模
著名肝胆外科专家、98岁高龄的吴孟超院士是第一位接受手模采集的获奖科学家。2020年6月9日,项目组如约赴上海采集吴院士的手模,不巧的是他因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最后由护士帮助在病床上完成采集。采集好的手模印泥显示,右手食指指尖微微向内侧弯曲,这是吴孟超院士常年握止血钳和手术刀的结果。他常说:“只要能拿动手术刀,我就要站在手术台上。”捧着沉甸甸的手模,项目组眼眶湿润,这份成果意味着他们为社会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每个人内心涌起暖流。2022年吴孟超院士百年诞辰纪念,他的手模被放在会场中央。
袁隆平院士在参与采集手模时,用“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八个字概括自己的成功经验。他强调这些要素的重要性并解释了它们各自的作用。谈到兴奋处,他脱口而出说了句英文“Chance favors the prepared mind”(机会宠爱有心人)。这段视频在网上引起了海量传播。2023年,袁隆平院士的秘书辛业芸研究员来中国科技馆做讲座“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分享袁老的故事。在与袁老的手印留影前,她特意用纸巾仔细擦了擦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令人动容。
图为袁隆平院士的秘书辛业芸研究员
屠呦呦老师刚刚病愈出院,就接受了手模采集。她说:“这是国家任务,我会大力支持。”一如她当年接受抗疟研究任务。她录制视频寄语青少年:“青蒿素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这也是她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题目。
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的黄旭华院士,是一位衣着朴素、鹤发童颜的老人。在黄院士的办公室完成手模采集后,项目组希望他写一句寄语送给全国的青少年。起初黄院士予以婉拒,但经过再三请求后破例题词:“一句誓言,一辈子事业。”然而,当被问及能否将这句寄语拍成视频,或者录成音频,收到回复:“多多宣传其他的科学家。”
(三)
“那是一面满载荣誉的墙,让人心生向往。”科学家的寄语触动了每一位访客的心弦,他们纷纷赞叹其质朴而深刻,直言要将这份力量传递给家中的孩子,让这些科学巨匠成为孩子们心中真正的偶像。
“我们积极倡导孩子们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但全球视野下,崇尚的偶像多元,如有的国家小学校园里,橄榄球四分卫便占据荣耀之巅。这种英雄观的差异,深刻影响着民族未来的价值取向。”项目创意者与组长、中国科技馆观众服务部副研究员欧亚戈如是感慨。
观众参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墙
从铺设红毯到设立手模墙,近年来,一股新风潮越发兴起,科学家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尊崇。他们如同璀璨的“科学明星”,享受着公众的瞩目与赞誉,这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对科学家精神的颂扬。
我们致力于通过营造仪式感、增强体验感、赋予荣誉感的方式,让科技工作者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尊重与认可,从而激发他们科技报国的热情与责任感。这不仅是对科学家个人的激励,更是对整个社会科技创新氛围的营造。
提升科学家地位,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家庭以及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站在“科学家手模墙”前回望,它不仅是对科学家们非凡成就的尊崇,更是国家以科技力量自立自强的光辉象征,同时,它也映射出民族对时代责任的不懈追求与勇敢担当。
大家都在看
-
鸿蒙系统:璀璨星空中最耀眼的那颗功能之星 在科技的浩瀚星空中,鸿蒙系统如一颗璀璨的新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而在其众多令人瞩目的功能中,要说最吸引人的,那非“分布式能力”莫属。据相关数据显示,超过 80%的鸿蒙用户对其分布式能力赞不绝口。想象一下, ... 科技之最05-13
-
剖析劳力士最有科技感的新一代机心之王:7135机心 在2025年的日内瓦钟表与奇迹展表展上,劳力士推出了搭载全新7135机心的Land-Dweller系列腕表,除了新系列的设计和内外规格之外,还有一个格外引人注目的部分,就是这块表所搭载的7135机心,这款机心拥有全新的技术— ... 科技之最05-09
-
国产黑科技有点猛!钻石崩成“白菜价”,幕后推手竟是一个小县城 “黄金是黄金,钻石是钻石,少了哪样都不行。”一直以来,虽然钻石常常被人们调侃为“智商税”,但在婚礼等重要仪式中,它的地位始终不可撼动。尤其是在“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一生仅能定制一枚”等浪漫口号 ... 科技之最05-09
-
荣耀手机别乱买,2025这三款才是良心之作,接近“零差评” 还在挑手机?2025年,荣耀给你惊喜,三款不同定位的手机,总有一款适合你!荣耀GT:年轻人的第一台游戏旗舰预算有限,但游戏体验不能将就?荣耀GT就是你的菜!这台中端游戏手机,性能强,价格亲民,是2025年最火机型 ... 科技之最05-08
-
祖冲之:科学星河中的璀璨巨星 祖冲之:科学星河中的璀璨巨星在历史的浩瀚星河中,有一颗耀眼的明星,永远散发着璀璨的光辉,他便是祖冲之。这位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巨匠,以其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探索精神,在数学、天文和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留下了深 ... 科技之最05-08
-
英国“辟尔唐人”骗局:科学史上最荒唐的谎言如何欺骗世界40年? 你或许听说过“人类起源于非洲”,但你知道吗?一百年前,英国曾宣称自己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甚至将一块“半人半猿”的化石奉为“国宝”,登上邮票、写入教科书。然而,40年后,这具轰动全球的“辟尔唐人”化石,竟被 ... 科技之最05-01
-
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锚定“五个世界之最”全新呈现 4月27日,经过7个多月升级改造的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在人们的热切期待中举行盛大复园仪式。重磅回归的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以“学术新高地、城市新名片、文旅新地标、融合新典范”的全新目标定位,向世人 ... 科技之最04-28
-
别再说热带无强国,南美洲坐拥48项世界之最 我们将目光锁定在南美洲,从地理奇观、资源宝藏、农业资源、自然与生态、能源、历史文明、工程奇迹、社会进步、文娱与体育、科技之光等10个不同角度入手,盘点南美洲的世界之最,详情如下。一、地理奇观1.亚马逊河: ... 科技之最04-19
-
怀柔科学城:从实验室到红毯,科学星光永不落幕! 镁光灯下,红毯之上当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即将第五次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时也许你会好奇:这座“科技之城”为何能持续“跨界破圈”?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已连续多年受邀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仪式TA是“硬核实 ... 科技之最04-17
-
自然界最坚硬的东西是金刚石:深入了解金刚石的形成、特性与应用 金刚石,作为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之一,常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与永恒。无论是在珠宝界的璀璨光芒,还是在工业界的强大切削能力,金刚石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本文将深入探讨金刚石的形成、物理特性、用途以及 ... 科技之最04-16
相关文章
- 别再说热带无强国,南美洲坐拥48项世界之最
- 怀柔科学城:从实验室到红毯,科学星光永不落幕!
- 自然界最坚硬的东西是金刚石:深入了解金刚石的形成、特性与应用
- 南京建邺:万亿级新赛道 总部产业基地落地生态科技岛
- 全国五大“国家科学中心”开建4年了,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 阿基米德:古代科学的巨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 人物传记系列之——郭永怀:以生命铸就的科技丰碑
- 艾萨克·牛顿:揭开科学革命的面纱
-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 感受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震撼
- 科技之光:照亮未来的璀璨星辰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 “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人民论坛)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 人民论坛:“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