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与现实的碰撞:美股科技股巨震 AI价值被重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 北京报道
当地时间8月5日,美国科技股“七巨头”继续下挫,英伟达跌6.36%,苹果跌4.82%,谷歌A跌4.45%,特斯拉跌4.23%,亚马逊跌4.1%,微软跌3.27%,Meta跌2.54%,“七巨头”市值总计蒸发6530亿美元。

制图: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实习生王甜
与此同时,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纳指跌3.43%,道指跌2.60%,标普500指数跌3%,创2022年9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其实,上一个交易日(8月2日),美国科技股已经进入下跌通道,该日英特尔大幅下挫26.06%,亚马逊收跌8.78%,特斯拉收跌4.24%,谷歌A收跌2.4%,微软收跌2.07%,Meta收跌1.93%,英伟达收跌1.78%。
本轮美股科技巨头股价回调,加速放大了“AI泡沫”担忧。巨额AI投资背后,“AI货币化”依然不太明朗,华尔街的信心仍在摇摆,他们需要知道大笔投资到底能否产生可观的收入与利润,否则“可能导致估值贬值”。
不过,巨头们为AI“烧钱”依然非常积极,在最新披露二季报时,谷歌、微软、Meta、亚马逊的管理层均透露将“继续加大AI投入”,扩大AI基础设施建设,甚至直言“过度投资也好过错失机会”。
股价巨震
过去10年,美国一批科技龙头股的表现,创造了新世纪以来主要交易所的神话。
微软、苹果、Meta、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股价涨幅都是达到10倍以上,特斯拉和英伟达的股价更是上涨超过百倍。过去说科技“五巨头”,现在说科技“七巨头”,正是它们的权重,共同推动美股(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交易市场)迭创新高。
客观来说,这批科技龙头的股价上涨,有坚实的业绩基础。比如,特斯拉连亏10年,但股东们坚定看好并持续投入,终于迎来其销售业绩强劲的喷发。再比如,英伟达豪赌人工智能,终于在2013年迎来需求海啸般的增长。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资本市场在一定阶段是会出现“单边上扬”的走势,但放到更长时间来观察,美国科技股长达10年之久的“单边上扬”,可持续性在过去一段时期是不乏争议的,进入2024年7月,已经部分呈现动力不足甚至衰减的迹象。
当下,美国科技股的阶段性调整有了它的“引子”,这个“引子”有可能是不经意间扇动的蝴蝶翅膀,也有可能是多种巧合因素的共同作用。
有观点认为,是巴菲特大幅减持苹果带崩了美国科技股,但实际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是当地时间8月3日才公布二季度营收,减持苹果消息也是由此释放。而就在巴菲特一路减持的二季度,其重仓的苹果还大涨了22.99%,纳指同期上涨8.26%。
巴菲特普经暗示,他们减持苹果主要是税务因素。从业绩来看,苹果表现并不差。8月2日公布的2024 年第三财季(即2024年自然年二季度)财报显示,苹果总营收为 857.8 亿美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为214.5 亿美元,同比增长 7.9%。
也因此,8月2日在多个巨头股价下跌时,苹果还微涨了0.69%。不过,8月5日,大势难挡,苹果也顺势下跌4.82%。
将整个美国科技拖进这一轮调整漩涡的,英特尔和英伟达可算是“带头人”。
8月2日美股盘前,英特尔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净利润亏损16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5亿美元。
当天,英特尔暴跌逾26%,这至少是自1982年以来的最大跌幅。在英特尔的影响下,一批科技股集体向下。8月5日,英特尔继续深度调整,跌幅6.38%。
英特尔股价的下跌,主要是自身因素驱动。它斥巨资建设的晶圆代工厂,正处于强投入期,并导致公司的运营亏损将在2024年达到顶峰。从这个角度说,英特尔股价的调整,是其业绩的直观(提前)反映。
与此同时,英特尔正面临Arm、AMD的强力挑战。比如,AMD在不断侵蚀X86架构的芯片市场;长期与英特尔结成“Wintel”联盟的微软,近期转与Arm合作自研芯片,WoA( Windows on Arm)阵营战力值猛涨。
从芯片发展史来看,英特尔一直也不是高枕无忧的状态,如今强敌环伺;而英伟达至少在现阶段是算力领域绝对的霸主,但其股价也开始调整。
消息面上,有报道称,英伟达设计的最强AI芯片Blackwell,由于存在设计缺陷,可能会导致交付推迟三个月或更长时间,或影响Meta、谷歌和微软等大客户,这些客户共订购了数百亿美元的芯片。
如果传言为真,当然会直接影响英伟达的业绩表现,股价受到阶段性的顿挫也不意外。
另一方面,深层的原因还在于,2023年以来,人工智能产业链的狂奔,固然完美契合了黄仁勋此前在该领域的全力押注,但英伟达的一骑绝尘也伴有另一种担忧:它是否被过分高估。
知名对冲基金机构Elliott Management本周告诉投资者,大型科技股——尤其是英伟达——处于“泡沫范畴”,大型科技公司是否会继续大量购买英伟达的图形处理器令人怀疑。
AI泡沫担忧
真正的隐忧在于,AI的商业化应用“钱景”到底几何?是否存在“过度炒作”?
不只是英伟达,Elliott Management认为“人工智能被过度吹捧了,许多应用还没有准备好迎来黄金时期”,称人工智能的许多所谓用途“永远不会具有成本效益,永远不会真正地奏效,会消耗太多精力,或者会证明是不值得信赖的”。
高盛策略师Ryan Hammond团队报告称,包括亚马逊、Meta、微软和谷歌等互联网巨头在过去一年里已经将约3570亿美元用于资本支出和研发,这些支出的“很大一部分”用于人工智能。但这些超大规模企业最终将被要求证明,“他们的投资可以产生收入和利润。如果看不到盈利的迹象,可能导致估值贬值。”
比尔·盖茨上个月也曾表态:“如此多的资本扎堆涌入新领域是前所未见的,无论从市值还是估值角度来看,整个AI市场已经陷入狂热状态,其程度让历史上互联网、汽车时期的狂热相形见绌。”
人工智能这一波的强劲爆发,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激发起来的。从单体企业看,英伟达是这轮革命性产业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
但最近一段时间,大模型开始焦虑起来,表现形式包括以小模型抢夺落地,发起价格战等。本质上,资本亟需看到人工智能挣钱的路径。“商业化应用”的底层逻辑是尽快找到盈利模式,中外产业界皆是如此。
OpenAI无疑是最财大气粗的人工智能公司之一,仅微软就向它投资超过100亿美元。但即便如此,2024年OpenAI面临的收支缺口可能高达50亿美元。
美国热门科技股的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管理层们普遍被投资者问及AI支出。这是整个科技财报季最受关注的问题,因为投资者试图判断公司在AI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处于什么位置,未来还会有多少支出,以及收益展望。
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Meta把全年资本支出预期下限上调到了370亿美元,并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将显著增长。其首席财务官Susan Li透露:“我们将在明年显著增加对AI基础设施的投资。” 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则表示:“与其冒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风险,不如提前做好准备。”
“实际上,我认为所有投资的公司都在做出理性的决定。”扎克伯格还曾发表观点: “因为落后的坏处是,你无法在未来10到15年内掌握最重要的技术。”
这种“错失恐惧”也在支配其他科技巨头。谷歌母公司Alphabet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直言“对AI‘投资不足’的风险远超‘投资过度’风险”。他表示,即使真的出现过度投资的情况,当前用于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可以用于其他任务,而不在AI竞赛中保持领先地位将对公司造成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微软管理层也透露,为了满足AI和云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信号,将扩大基础设施投资,预计2025财年的资本支出将高于2024财年。亚马逊方面则表示“下半年对AI基础设施的投资将更高”。
同时,热门科技公司们都不约而同地尽可能在财报中阐述AI已经为业绩带来哪些助力,只是这种推动作用,还未进入实质性阶段。Meta首席财务官Susan Li坦率表示,生成式AI产品将不会在2024年成为Meta收入的主要驱动力,预计随着时间推移,AI会创造新的收入机会。
资本擅长豪赌,但也最为残酷。如果不能让它看到盈利的曙光,它可能就会突然刹住继续投资的脚步——而需求很大程度是投资抬升起来的。从过去一年半的发展进程看,人工智能的革命性应用,距离市场期待的普适性需求,还有较长的时差。
(实习生王甜对本文亦有贡献)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大家都在看
-
柳州走出的“最强大脑”,如何走到量子科学最前沿 引子2014年,一则科技新闻突然出圈,震惊全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同事包小辉、江晓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不同颜色独立光子间的量子纠缠,解决了量子网络中如何在不同频率终端间进行纠缠连接这一难题。在国 ... 科技之最07-24
-
数字治污新范式 陕西电信科技赋能渭南蓝天保卫战 在陕西省渭南市城市应急指挥信息中心,巨大的LED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市各大建筑工地、餐饮门店和辆渣土车的环境监测数据。这个由中国电信陕西渭南分公司与市城管执法局联合打造的大气污染治理信息化平台,正以“数字 ... 科技之最07-24
-
武汉科技大学如何从“四大钢院”末尾逆袭成双非之王? 最近刷到武汉科技大学的消息,挺意外的。以前总以为重点大学才厉害,没想到这类双非学校也有能耐。原来这所学校前身是清末张之洞搞的工艺学堂,后来变成武汉钢铁学院,现在三个校区加起来能装下好几万人。1958年建校那会 ... 科技之最07-23
-
雷环捷:科技哲学学科定位的新动向 本期导读作为哲学二级学科之中的后起之秀,科学技术哲学(以下简称“科技哲学”)近年来成为一股席卷多个圈层的研究热潮。立足学科内部视之,科技伦理、人工智能哲学、认知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负责任创新、科研 ... 科技之最07-23
-
上海科技大学怎么样?一个"张江人"的掏心窝推荐 最近高考志愿填报季,后台收到好多上海考生的私信:"上科大到底值不值得报?"作为一个在浦东生活了十多年的"张江通",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带大家看看这所"科技少年班"的真实模样。一 ... 科技之最07-20
-
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启航!直通科技最前沿! 7月15日上午,2025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分营开营式暨开营第一课在朝阳校区举行。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科协荣誉委员谭天伟出席并讲授开营第一课,校党委副书记宋来新出席活动。来自北 ... 科技之最07-20
-
"飞天-2"亮出绝密杀器,3D打印护盾突破极限,美智库报告透出凉意 别急!这消息炸得人头皮发麻!外媒曝光中国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飞天-2"突破性细节:利用3D打印制造导弹的关键部件。美国《国家防务》杂志直接拍板:"中国在导弹材料技术上单点突进,保守领先全球十年不 ... 科技之最07-20
-
世界十大科技之都! 基于当前全球科技格局的普遍共识,以下城市通常被认为是世界十大科技之都的有力竞争者:1. 硅谷:虽然不是一个单一城市(核心区域包括圣何塞、帕洛阿尔托、山景城等),但它是无可争议的全球科技创新发源地和中心。 ... 科技之最07-15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编者按】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优秀的南科青年教师,正活跃在教书育人大讲台、科技创新最前沿、服务社会第一线,在火热实践中绽放出青春绚丽之花。近日,官网推出“南科 ... 科技之最07-15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电视剧《以法之名》大结局一段时间了,对于这部剧的大结局,可以说真的有一些意难平,最后的大结局万海居然被毒杀在了监狱里面,简直是匪夷所思,按理说万海应该不至于那么惨死的,郑雅萍发现了不对劲,可他害死死了 ... 科技之最07-14
相关文章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 锁定前沿需求,以青春之力勇攀高峰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 北理工最厉害的三个专业:铸就国防利器,引领科技前沿
- 表面镀铬技术早德国2000年,揭秘古代黑科技如何改写冶金史
- 2025 年十大黑科技之最会 “精打细算” 的黑科技
- 这位任正非最钦佩的科学家,有什么与众不同?
- 深圳震撼前所未有!没有24小时内破不了的案,它的发达不只是科技
- 中南大学的五个之最
- 奇妙量子百年跃迁!这场科学盛宴不容错过
- 用科学撬动宇宙的巨人-牛顿
- 照亮人类进步之路的科学巨擘——牛顿
- 艺述科学:走向科学美学的科技馆科普展示
- 艾萨克·牛顿:从苹果树到科学巨人,开启现代科学的奇迹之门
- 黑洞史话【序】:时空的终结,新物理学的开始
- 全球都在竞速的科技创新赛道,上海只争朝夕……
- 走,去见识“黑科技”(文旅新象)
-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我国科技实力强,咋就不给理工类诺贝尔奖?
- 孔雀东南飞!山东科技大学最成功的决定,就是把主校区搬到了青岛
- 大开眼界,“一网打尽”数学中,所有“最”重要的定理和难题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