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周口地区经济:商业发展和周家口的兴起

发布者:兰影残月 2023-3-21 23:03

明清时期,周口地区商业随着手工业、农业的发展和水运的发达而有较大发展。特别是周家口的商业贸易在清康熙、乾隆年间空前发达起来,崛起为河南四大名镇之一,与朱仙镇、道口镇、赊店镇(今河南社旗)齐名。

周家口地处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汇流处,水陆交通便利。明洪武初年,沙河、颍河成为豫西部分州县货物来周家口的重要交通线,附近农民也多来周家口销售粮、棉、油等农副产品,沙颍河北岸形成墟集(双日集),名为永宁集(今西老寨)。后沙颍河南岸子午街(今老街),亦设贸易市场(单日集)。永乐六年(1408年),明成祖准开淮、沙、颍河水运,淮河、沙颍河水运成为东南各省货物来周的一条重要渠道。成化年间,贾鲁河汇通入颍,周家口遂成为北部商品输入的重要渠道,周家口成为三河水运的枢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万历年间(1573年~1619年),周家口三岸连起,呈鼎立之势,状若武汉,由此享有“小武汉”的美誉。明代翰林大学士、武昌人熊廷弼在《七律•过周家口》中如此写道:“万家灯火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

清顺治年间(1644年~1661年),随着货物转运贸易市场扩大,行业增多,商贾纷至周家口。康熙《陈州志》“乡村集镇”条将周家口列为“新兴”集市。康熙九年(1670年),陈州管粮州判迁至周家口镇抚市面。此时,湖北六安的麻,两湖的竹、木、茶,两广的纸、糖,天津的食盐,山西的铁,豫西的煤、山货等运到周家口销售;周口一带所产粮、棉、油、皮革、蒲席、黄花菜等通过周家口外运各地,周家口桅杆林立,商号栉比,饭店客栈随处可见。街道多以行业命名,如山货街、油坊街、果子街、牲口市街等。鼎盛时期,商品年成交额80万两白银,粮食年购销量达1亿公斤以上。雍正十一年

(1733年),陈州知州董起盛奏请升陈州为府,特别提到周家口,陈述理由为:“陈州幅员辽阔,绵亘数百里,界连八邑,犬牙相错,河通淮泗,路达江楚。更有所属周家口一带地方,水陆交冲,五方杂处。一切刑名钱谷、稽查保甲,各处验勘,难以悉举,事本繁多。”奏报很快获得批准。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陈州为府,并添设粮捕水利通判驻扎周家口。乾隆十二年(1747年)《商水县志》载:“周家口旧在沙河南岸,仅有子午街一道,居民数家。国朝治平百年以来,人烟丛杂,街道纵横,延及淮宁境,接连永宁集,周围十余里,三面夹河,舟车辐揍,烟火万家,樯桅树密,水陆交会之乡,财产聚积之数,北通燕赵,南连楚越,西接秦晋,东达淮扬,为豫省一大都会也。”

康熙、嘉庆年间,周家口商号林立。乾隆,道光年间是周家口商业最繁盛的时期,这反映在商人会馆频繁而大规模的重修和扩建。其时,山西、陕西、安徽、江西、湖广、福建等省商人纷纷来周贸易,在周家口修建了10座商人会馆,大多规模宏大。清道光年间,周家口鼎盛时期,全镇的商人商号数量达1500至2000家,至少超过千家,年经营额估计达500万至600万两白银。周家口最盛时全镇人口至少达四五万,每年的流动人口也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量。周口关帝庙现存道光二年(1822年)《山陕会馆春秋阁院创修牌坊两廊看楼客庭工作等房铺砌甬路院落碑记》曰:“周家口,盖中州之一巨镇也,水陆交通,商贾竞集,五方之民咸萃处焉……”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修关帝庙记》曰:“周口为陈之巨镇。”

清代,外地在周家口的商人以山陕商人实力最强,在周家口先后建2座会馆。康熙二十年(1681年),两岸山陕商人共同在沙颖河南岸选址(今文化街周口三中处)营建会馆,会馆坐北面南,占地20亩(含丘子园,即墓地),门前设照壁,山门由中间大门和两侧便门组成,进人大门,迎面为戏楼,戏楼前方两侧为东西廊房,再往前行,为卷棚顶拜殿及大殿,大殿为悬山顶,覆绿色琉璃瓦,内塑关羽像。大殿两侧各跨一个小院,院内建有配房和僧舍。两岸山陕商人因奉祀同乡关羽,故其建造的会馆又称关帝庙。1944年8月,日军决堤沙颖河,该馆遭受水灾,1980年大殿拆除。起初,两岸山陕商人每逢农历初一、十五聚集南岸山陕会馆议事,因沙颖颍河隔阻,北岸山陕商人到该馆议事时经常迟时误事,南岸的同乡往往不予等待,久而久之,两岸山陕商人产生隔阂。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五月,两岸山陕商人在该馆筹备祭典议事时双方矛盾激化,北岸山陕商人则怒而退出该馆,决定另辟新馆。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北岸山陕商人在兴隆街开始集资兴建山陕会馆,至咸丰二年(1852年)落成,前后历时160年,这就是今周口关帝庙,至今保存较为完好。

周口关帝庙坐北向南,主体建筑呈南北纵深布局。现存楼廊殿阁140余间。牌坊、山门、钟鼓楼、铁旗杆、石坊、碑亭、飨殿、大殿、河伯殿、炎帝殿、戏楼、拜殿、春秋阁由南向北依次建于中轴线上;药王殿、灶君殿并东廊房,财神殿、酒仙殿并西廊房辉映于前院左右两侧;东西看楼、东西庑殿建于中院两侧;老君殿、马王殿、瘟神殿居于东偏;客房、僧舍、工作房位于西院;炊房和庙井位于春秋阁东侧。山陕商人曾对会馆进行过11次扩建、6次重修,显示了他们雄厚的经济实力。如,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开始筹划修建春秋阁,历19年的集资积累,嘉庆七年(1802年)积银2万余两。嘉庆五年(1800年)创建春秋阁、舞楼。嘉庆十四年(1809年)挨行募化,得银1.62万两,从行商处仍循例千钱抽一,积至道光元年(1821年),共得银1.29万两。

清代,周家口除两座山陕会馆外,另外还有8座商人会馆,分别是江南会馆(又名安徽会馆)、江西会馆(又名豫章会馆、万寿宫)、两湖会馆(又名湖广会馆、禹王宫)、覃怀会馆(又名四圣会馆、迎水寺)、福建会馆(又名天后宫)、寿阳公所(糖业会馆)、陆陈会馆(平王庙)、油业会馆(大王庙)。周口如此之多的商人会馆,显示了周口昔日的繁荣,可惜大多毁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城市的拆迁改造中。

明清时期,周家口粮油交易颇具盛名。清康熙、嘉庆年间,周家口成为豫东粮油集散地,附近各县农民及粮贩将各种粮食和油料运至周家口销售,高峰期上市量达千石,正常情况下达五六百石,淡季上市200石左右。镇上较大粮行“聚兴店”,旺季一天能收购粮食200石。其他大的粮坊日上市量达三四十石,小粮坊日上市也有三五石。

清代中晚期,周家口已有前店后作的私人酒馆,酿酒工艺按传统的土法手工操作,分单烧、双烧和截半,产品只是单一用粮食酿成的曲酒,也叫蒸酒、酩流酒。

太康县城民居明初至中期变化显著,是当时太康县城商业发展变化的缩影。明嘉靖三年《太康县志》载:“初城内六七家,草舍数十,景泰间渐多瓦舍,居民尤鲜,虎狼夜入城伤人、物;成化间瓦楼金宇渐多,俗以高楼相尚,弘治间尤盛。嘉靖初水旱相仍,无作。”

明嘉靖三年《太康县志》载:“都邑有市所以来,百工以足材用。”邑“冲要之路,故城外有关厢,乡社有集场,而来商贾者济济。盖以兹邑人尚淳朴,不好斗讼,故使通工易事者乐于趋市。”当时太康有集店33个。道光八年《太康县志》记载的集镇有75处,每处均有具体地点、距县城里数与市集日期。如“梅岗集,西北三十里,双日集”;“轮铺会,四月十八至二十”等等。

清代,周口一带有名的商业集镇除各县城和周家口、水寨外,《清史稿.地理志九》记载的还有淮阳新站集,商水谷阳镇,西华常社镇(今属商水),沈丘纸店镇、槐店,太康崔桥镇(今属扶沟)、马厂集,扶沟白亭、洧阳、固城、吕潭四镇等。此时,合流镇(今西华逍遥镇)得到迅速发展,一时成为周边的经济中心,更名为逍遥镇。

清代,以各县城和较大乡镇形成的集日和定期古庙会、香火会等,成为民众自由交换商品的场所、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的集散地。古庙会、香火会市场仅限于当地农民的购销活动。人们敬畏于神灵而祈求神灵保佑,每逢节日纷纷到古刹庙宇焚香朝拜,并雇请剧团演戏娱神,由此形成古庙会。古庙会成为物资交流的重要场所,商户积极赴会经营,农民也趁会出售农副产品及购买生产生活资料,农副产品主要有粮食、棉花、油料、家畜、家禽等。

明中叶,烟草自菲律宾传人中国,乾隆年间开始在周口一带农村普遍种植。乾隆《鹿邑县志》物产目载:“旧志不载烟草,此名淡巴菰,据云传自吕宋国。”旧志不载,可能清初周口一带农村种植烟草尚少。

清代,太康白南瓜成为商贩贩卖的对象,当地人从中不少获利。道光八年《太康县志》载:“此瓜惟王隆集广种。他处(虽播)种不生,瓜性与南瓜殊,可切条晒干煮食,味与条相似,远近负贩,土人因以为利。”

明清时期,鹿邑县酿造业、药业、烟丝业等有较大发展。清代,鹿邑县形成54个集镇商品交换点,并初具规模。

明初,淮阳食用解盐(即解州今山西运城南之盐),后食淮盐(淮河南北盐场之盐),由于路途遥远,运艰价高,销售量少,官民交困。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淮盐断运,改食芦盐(长芦盐场之盐),斤价制钱16文。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民皆称便。淮阳原额盐7853引,又分认京361引。道光五年(1825年)后奉文加价,斤价制钱20文。清代太康即有官办食盐店,乾隆十一年(1746年),太康县供应食盐3940引,计394吨。引为重量单位,明代定大引400斤,小引200斤。清初定每引200斤。后又有大引,多者每引达两千数百斤。清末每引240斤至800斤不等。

明清时期,扶沟县酿酒业兴隆,吕潭大曲较有名。民间许多作坊用谷物酿造酩流酒。

清代,太康县酿酒业初具规模,龙曲坡的白家酒、张集的“丘岗古井”、“老虎油”酒,质量优良,闻名县内外。

明清时期,通行货币仍为圆形方孔铜质制钱,中间方孔可用绳索穿起,每枚1文,每千文为1串,又称1吊。明初银钱兑换业应运而生。为使用方便,散碎银子,用戥子称量。银子的形状有马蹄形、船形(元宝)、不规则的块形等。周口一带流通货币有元宝、银锞等。元宝为48两,银锞有1两、14两2种。明初流通纸币,有“大明通行宝钞”;清代有“大清宝钞”,还有以银两为单位的“官票”。

清代中期,典当业发展到大集镇,出现专门承做顾客发帖取款、揽做放款、买卖金银的钱庄和银号,所发行银钱票在市面广泛使用。道光六年《淮宁县志》载:“淮宁征粮向系银庄。”

当铺,亦称“典当”或“押典”,专为私人开设抵押品贷款,是以实物作抵押的一种高利贷盘剥形式。人们生活中因经济拮据或遇到意外急需用钱时,不得已将一定价值的实物暂时送进当铺,抵当一笔现款,以解燃眉之急。进当铺带的实物称“当物”,双方成交称“典当”。开具的凭证称“当票”,当票按月编号。抵当品多为金银首饰、衣物、家具等日用品。典当物品时,双方当面估定价值,定当期,到期还本付息物归原主,称“赎当”。过期不赎当物,依约任由当铺处理,称“死当”。清代中期,周口地区当铺业已有相当规模。雍正七年(1729年),西华县有当铺14处。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商水县有当铺9处。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