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2023跨年科学演讲:“科普盛宴”超15小时持续上新

中国科学院2023跨年科学演讲海报。 中科院 供图
中新网北京1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真实大脑和人工智能有什么异同?科技对“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有何重要作用?“玉兔号”月球车与“祝融号”火星车背后有什么故事?即将到来的兔年之兔如何演化而来?……
2022年12月31日上午至2023年1月1日凌晨,伴随着专家学者们精心“烹制”出一道道“科普佳肴”,中国科学院(中科院)举办的2023跨年科学演讲以超过15小时的持续上新,面向全网奉上一席“科普盛宴”。
中科院这场辞旧迎新的跨年科学演讲主题为“复兴路上的科学力量”,诺贝尔奖得主、专家学者和科普达人应邀轮番上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演讲、探访、沙龙和慢直播。

中科院2023跨年科学演讲主题为“复兴路上的科学力量”,专家学者共商网络时代如何做好知识传播。 中科院 供图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内尔神经可塑性研究中心主任厄温·内尔教授率先开讲,他以“大脑中的神奇信号”为题,回忆其在博士期间发现细胞中单离子通道的历程,并在此基础上介绍神经可塑性的概念,分析真实大脑和人工智能的异同。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原党委书记、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专家孙保卫以“逐梦太空与伟大航天精神”为题,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月球与火星探测到北斗导航,重温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多个重要的节点和事件,讲述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话题,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副局长、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海生讲解科技在“双碳”中的重要作用,并展示中科院在“双碳”行动中从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到综合示范的全链条布局。
聚焦“玉兔号”月球车、“祝融号”火星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研究员、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和独立设计师谭浩联袂分享中国探月、探火背后的故事,展现科研工作的浪漫宇宙之美。
如何保护和利用好有“耕地中的大熊猫”之誉的黑土地?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邹文秀阐释东北黑土地开垦以来土壤肥力发生的各种变化,重点介绍“龙江模式”为服务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和中科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起到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的兔年将至,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李茜在演讲中将兔类6200万年的演化历史娓娓道来,介绍世界上最古老的“兔”起源于中国的安徽模鼠兔,展示中国科学家在探索兔类起源和演化课题上给出的“中国答案”。
科普达人“无穷小亮”张辰亮则探访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的昆虫分馆、鸟类分馆及兽类分馆,在工作人员指导下现场演示标本制作过程,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资源库的科研工作日常。
连续第四年跨年开讲的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以《电磁学/电动力学:现象、技术与思想》为主题,从古时候人们发现的电现象和磁现象展开,科普电磁学和电动力学的发展历程,并介绍各种科研上的哲学思想。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沙河科普基地星空慢直播信号(右)、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实时画面展示。 中科院 供图
在中科院2023跨年科学演讲过程中,多位专家学者还围坐一起,鉴定网络热门科普视频,共同探讨在网络时代如何做好知识传播。中科院合唱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合唱团的师生还分别带来《领航》《科学旗帜高高飘扬》《万疆》《雪花的快乐》等精彩演出。此外,本次“科普盛宴”还穿插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珠穆朗玛特殊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和广东大亚湾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察研究站、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科研基地、野外台站的慢直播画面,以独特画面和视角带领公众领略科学的魅力。
在这场2023跨年科学演讲的尾声,网络直播接入来自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沙河科普基地星空慢直播信号,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实时画面也同时展示,线上线下一起见证北京时间2023年1月1日0时0分0秒的到来。
据了解,跨年科学演讲是中科院在实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及“‘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过程中形成的科普品牌活动,2019年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举办首届,开创国内跨年科学演讲的先河,迄今已连续4年成功举办。2023跨年科学演讲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承办,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协办。(完)
大家都在看
-
柳州走出的“最强大脑”,如何走到量子科学最前沿 引子2014年,一则科技新闻突然出圈,震惊全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同事包小辉、江晓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不同颜色独立光子间的量子纠缠,解决了量子网络中如何在不同频率终端间进行纠缠连接这一难题。在国 ... 科技之最07-24
-
数字治污新范式 陕西电信科技赋能渭南蓝天保卫战 在陕西省渭南市城市应急指挥信息中心,巨大的LED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市各大建筑工地、餐饮门店和辆渣土车的环境监测数据。这个由中国电信陕西渭南分公司与市城管执法局联合打造的大气污染治理信息化平台,正以“数字 ... 科技之最07-24
-
武汉科技大学如何从“四大钢院”末尾逆袭成双非之王? 最近刷到武汉科技大学的消息,挺意外的。以前总以为重点大学才厉害,没想到这类双非学校也有能耐。原来这所学校前身是清末张之洞搞的工艺学堂,后来变成武汉钢铁学院,现在三个校区加起来能装下好几万人。1958年建校那会 ... 科技之最07-23
-
雷环捷:科技哲学学科定位的新动向 本期导读作为哲学二级学科之中的后起之秀,科学技术哲学(以下简称“科技哲学”)近年来成为一股席卷多个圈层的研究热潮。立足学科内部视之,科技伦理、人工智能哲学、认知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负责任创新、科研 ... 科技之最07-23
-
上海科技大学怎么样?一个"张江人"的掏心窝推荐 最近高考志愿填报季,后台收到好多上海考生的私信:"上科大到底值不值得报?"作为一个在浦东生活了十多年的"张江通",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带大家看看这所"科技少年班"的真实模样。一 ... 科技之最07-20
-
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启航!直通科技最前沿! 7月15日上午,2025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分营开营式暨开营第一课在朝阳校区举行。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科协荣誉委员谭天伟出席并讲授开营第一课,校党委副书记宋来新出席活动。来自北 ... 科技之最07-20
-
"飞天-2"亮出绝密杀器,3D打印护盾突破极限,美智库报告透出凉意 别急!这消息炸得人头皮发麻!外媒曝光中国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飞天-2"突破性细节:利用3D打印制造导弹的关键部件。美国《国家防务》杂志直接拍板:"中国在导弹材料技术上单点突进,保守领先全球十年不 ... 科技之最07-20
-
世界十大科技之都! 基于当前全球科技格局的普遍共识,以下城市通常被认为是世界十大科技之都的有力竞争者:1. 硅谷:虽然不是一个单一城市(核心区域包括圣何塞、帕洛阿尔托、山景城等),但它是无可争议的全球科技创新发源地和中心。 ... 科技之最07-15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编者按】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优秀的南科青年教师,正活跃在教书育人大讲台、科技创新最前沿、服务社会第一线,在火热实践中绽放出青春绚丽之花。近日,官网推出“南科 ... 科技之最07-15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电视剧《以法之名》大结局一段时间了,对于这部剧的大结局,可以说真的有一些意难平,最后的大结局万海居然被毒杀在了监狱里面,简直是匪夷所思,按理说万海应该不至于那么惨死的,郑雅萍发现了不对劲,可他害死死了 ... 科技之最07-14
相关文章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 锁定前沿需求,以青春之力勇攀高峰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 北理工最厉害的三个专业:铸就国防利器,引领科技前沿
- 表面镀铬技术早德国2000年,揭秘古代黑科技如何改写冶金史
- 2025 年十大黑科技之最会 “精打细算” 的黑科技
- 这位任正非最钦佩的科学家,有什么与众不同?
- 深圳震撼前所未有!没有24小时内破不了的案,它的发达不只是科技
- 中南大学的五个之最
- 奇妙量子百年跃迁!这场科学盛宴不容错过
- 用科学撬动宇宙的巨人-牛顿
- 照亮人类进步之路的科学巨擘——牛顿
- 艺述科学:走向科学美学的科技馆科普展示
- 艾萨克·牛顿:从苹果树到科学巨人,开启现代科学的奇迹之门
- 黑洞史话【序】:时空的终结,新物理学的开始
- 全球都在竞速的科技创新赛道,上海只争朝夕……
- 走,去见识“黑科技”(文旅新象)
-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我国科技实力强,咋就不给理工类诺贝尔奖?
- 孔雀东南飞!山东科技大学最成功的决定,就是把主校区搬到了青岛
- 大开眼界,“一网打尽”数学中,所有“最”重要的定理和难题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