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被疯抢的原版科学杂志从英国来中国啦!为8-15岁孩子倾心打造!

在我们后台,家长对于杂志的呼声向来很高,其中我们推荐的三联少年刊几乎处于卖断货的状态。

好几个家长问我们,想“鸡”孩子的英文,有没有同样优质的原版英文杂志推荐。在培养孩子原版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能做到开阔视野,锻炼思辨能力。
“千呼万唤始出来!”
我们今天推荐的这套杂志《The Week Junior Science + Nature》原“产地”为英国,为8-15岁孩子倾心打造。对于国内家长来说,这套杂志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说过,但在英国几乎是家喻户晓,而且以高品质著称。

杂志的出品方为大名鼎鼎的Future集团,它是英国排名第一的消费类杂志出版商,拥有65种常规杂志、2000种杂志书和世界领先水准的付费网站,在全球拥有上亿用户。

因为内容太经典了,其中有一篇文章还被引用到2021年上海浦东的中考试卷里,以完形填空的形式出现。

它的原文正是来自2020年9月19日那期的“一周大事记”(This week's big news),几乎没有改动。

当年就有家长表示“压中”了这道题。
我们今天把这套原版带给大家,绝对是重磅+稀缺资源。
说它稀缺是因为这套杂志一共12期,月月从英国空运过来,高品质+高运费,所以贵也有贵的道理。

一年12期,每期58页
当然了,压中中考题这种功利性目的,绝不是我们推荐它的理由,而是这套杂志实在是太棒了,相信读到它的小高与中学生,会有以下收获。
1、读原汁原味的外刊,增加词汇量。
2、与时俱进地了解世界科学与自然的新发现,对理科学习埋下兴趣种子。

了解最前沿知识与研究
开阔眼界、提升思辨力
考虑到现在孩子们学业压力繁重,鲜少有充沛的时间去啃“大部头”。
作为杂志,Science + Nature是随手的读物,不会给孩子造成阅读压力。空闲的时候,利用碎片化时间翻阅一下,每读完一篇即可收获一个新知。
而且Science+Nature涉及的话题非常广泛,包括时事新闻、科学、环境、体育、艺术、自然,等等。
我们不能保证孩子的兴趣在哪个方面,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非得要看某类专著,而Science + Nature因为内容的广泛性,一来,孩子们完全可以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进行阅读,弥补相关知识储备的空缺;二来,孩子说不定会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埋下兴趣的种子。
比如杂志里,有专门介绍鸟类的专栏,文章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孩子介绍关于鸟类的“冷知识”,这是动物学知识;
有介绍科技的最前沿发明,元宇宙的相关畅想,这是科技知识;
还有介绍空间站和宇宙飞船发射原理的,这又涉及到物理学以及天文学知识等等。

而且这些知识都相当新颖与前沿,绝不是那些为大众熟知的陈词滥调。
比如最新一期杂志(2022年9月刊)就介绍了当下最热的元宇宙。

由于我本人是“猫奴”,在看到宠物猫相关的文章时,连我这个成年人都被里面的内容吸引到了。文章讲诉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只宠物猫是何时出现的,以及宠物猫的出现究竟是动物自身的进化还是人类的“圈养”导致的,非常有意思。
不止于此,杂志里还涉及很多颇具哲思意义观点的探讨。
举个例子,在最新一期(2022年9月刊)杂志里,有一篇文章叫做“Should we bring back extinct animals?"(人类应该要让那些已经灭绝的动物“复活”吗?)

作者抛出了问题,但并没有直接给出回答,而是从正反两方来拆解这个话题,以此来引导孩子们思考,提升思辨力。

除了给孩子们带来各领域最新奇和好玩的新知外,Science + Nature不遗余力向孩子们抛来一个个问题。
比如:
why do people cry? 人为什么会哭?
Is there a multiverse? 多元宇宙存在吗?
why are the northern lights only spotted near Earth's North Pole? 为什么北极光只出现在北极?
这些问题,很多大人都不知道如何作答,但我们的孩子却可以通过杂志找到答案,以此看到更广泛的星辰大海。
我们相信,“泡在”这些知识海洋成长的孩子,眼界和格局会更开阔。

接下来,我们给大家详细展示下杂志内容。
我们依旧以9月份的最新一期杂志举例,封面就很吸引人,是一个少年戴着VR眼镜看向这个世界。
标题写着,enter the metaverse(进入元宇宙)。没错!这期杂志花了一个专题专门探讨元宇宙。

从解释元宇宙究竟是啥,到元宇宙场景的具体运用,看完那叫一个眼界大开。

在栏目Cool At The Zoo里,文章解释了人类以外的动物们是如何度过这个“史上最炎热”夏天的 。
比如住在野外的尾狐猴,有些抱着树降温、有些躺在地上降温。

还介绍了猎豹,这种世界上奔跑最快的动物,现在濒临灭绝,全球只剩7000只。其中亚洲猎豹更为稀少,可能只剩12只。

萌萌哒的亚洲猎豹~

在栏目Ground Control里,飞行员带领孩子来到驾驶舱,看看飞机飞行的原理究竟是什么?

在栏目The Big Question,作者引导孩子们探讨逆戟鲸和蓝鲸究竟谁更聪明?

在栏目 Space里,作者将视角聚焦于宇宙。

在栏目 The Lab里,教孩子动手,如何利用物理知识自作一个发动机。

由于篇幅受限,还有很多栏目我们无法向家长一一展示,总而言之,这是一套主题丰富,知识密度相当之大的杂志,更多惊喜等待孩子们去解锁。

如果三联少年是一本偏人文的杂志,那么Science + Nature正如其名,它聚焦于科学与自然。
无论你的孩子是文科娃,想要弥补理科短板,还是理科娃,想要找到更具体的感兴趣的方向,这套杂志家长们都可以“闭眼入”。

大家都在看
-
柳州走出的“最强大脑”,如何走到量子科学最前沿 引子2014年,一则科技新闻突然出圈,震惊全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同事包小辉、江晓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不同颜色独立光子间的量子纠缠,解决了量子网络中如何在不同频率终端间进行纠缠连接这一难题。在国 ... 科技之最07-24
-
数字治污新范式 陕西电信科技赋能渭南蓝天保卫战 在陕西省渭南市城市应急指挥信息中心,巨大的LED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市各大建筑工地、餐饮门店和辆渣土车的环境监测数据。这个由中国电信陕西渭南分公司与市城管执法局联合打造的大气污染治理信息化平台,正以“数字 ... 科技之最07-24
-
武汉科技大学如何从“四大钢院”末尾逆袭成双非之王? 最近刷到武汉科技大学的消息,挺意外的。以前总以为重点大学才厉害,没想到这类双非学校也有能耐。原来这所学校前身是清末张之洞搞的工艺学堂,后来变成武汉钢铁学院,现在三个校区加起来能装下好几万人。1958年建校那会 ... 科技之最07-23
-
雷环捷:科技哲学学科定位的新动向 本期导读作为哲学二级学科之中的后起之秀,科学技术哲学(以下简称“科技哲学”)近年来成为一股席卷多个圈层的研究热潮。立足学科内部视之,科技伦理、人工智能哲学、认知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负责任创新、科研 ... 科技之最07-23
-
上海科技大学怎么样?一个"张江人"的掏心窝推荐 最近高考志愿填报季,后台收到好多上海考生的私信:"上科大到底值不值得报?"作为一个在浦东生活了十多年的"张江通",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带大家看看这所"科技少年班"的真实模样。一 ... 科技之最07-20
-
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启航!直通科技最前沿! 7月15日上午,2025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分营开营式暨开营第一课在朝阳校区举行。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科协荣誉委员谭天伟出席并讲授开营第一课,校党委副书记宋来新出席活动。来自北 ... 科技之最07-20
-
"飞天-2"亮出绝密杀器,3D打印护盾突破极限,美智库报告透出凉意 别急!这消息炸得人头皮发麻!外媒曝光中国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飞天-2"突破性细节:利用3D打印制造导弹的关键部件。美国《国家防务》杂志直接拍板:"中国在导弹材料技术上单点突进,保守领先全球十年不 ... 科技之最07-20
-
世界十大科技之都! 基于当前全球科技格局的普遍共识,以下城市通常被认为是世界十大科技之都的有力竞争者:1. 硅谷:虽然不是一个单一城市(核心区域包括圣何塞、帕洛阿尔托、山景城等),但它是无可争议的全球科技创新发源地和中心。 ... 科技之最07-15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编者按】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优秀的南科青年教师,正活跃在教书育人大讲台、科技创新最前沿、服务社会第一线,在火热实践中绽放出青春绚丽之花。近日,官网推出“南科 ... 科技之最07-15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电视剧《以法之名》大结局一段时间了,对于这部剧的大结局,可以说真的有一些意难平,最后的大结局万海居然被毒杀在了监狱里面,简直是匪夷所思,按理说万海应该不至于那么惨死的,郑雅萍发现了不对劲,可他害死死了 ... 科技之最07-14
相关文章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 锁定前沿需求,以青春之力勇攀高峰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 北理工最厉害的三个专业:铸就国防利器,引领科技前沿
- 表面镀铬技术早德国2000年,揭秘古代黑科技如何改写冶金史
- 2025 年十大黑科技之最会 “精打细算” 的黑科技
- 这位任正非最钦佩的科学家,有什么与众不同?
- 深圳震撼前所未有!没有24小时内破不了的案,它的发达不只是科技
- 中南大学的五个之最
- 奇妙量子百年跃迁!这场科学盛宴不容错过
- 用科学撬动宇宙的巨人-牛顿
- 照亮人类进步之路的科学巨擘——牛顿
- 艺述科学:走向科学美学的科技馆科普展示
- 艾萨克·牛顿:从苹果树到科学巨人,开启现代科学的奇迹之门
- 黑洞史话【序】:时空的终结,新物理学的开始
- 全球都在竞速的科技创新赛道,上海只争朝夕……
- 走,去见识“黑科技”(文旅新象)
-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我国科技实力强,咋就不给理工类诺贝尔奖?
- 孔雀东南飞!山东科技大学最成功的决定,就是把主校区搬到了青岛
- 大开眼界,“一网打尽”数学中,所有“最”重要的定理和难题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