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什么水平,历届国家最高奖获得者都是谁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什么水平,历届国家最高奖获得者都是谁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设立,并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负责管理。
这一奖项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是科学技术领域中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荣誉之一。它不仅是对科学技术工作者卓越贡献的极高认可,更代表着国家对于科学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地位体现在其评选的严格性和公正性上。每年,众多优秀的科学技术工作者都会参与这一奖项的角逐,但只有极少数能够脱颖而出,获得这一殊荣。评选过程不仅是对科学技术工作者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全面考量,更是对他们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严格检验。可以说,能够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都是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享有崇高声誉的顶尖人才。

同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它不仅仅是对获奖者个人的荣誉和肯定,更是对整个科学技术领域的激励和鼓舞。这个奖项的设立,旨在激发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推动科学技术事业的快速发展。通过表彰那些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为整个科学技术界树立了标杆和榜样,激励着更多的科学家投身到科学技术研究中来,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作为中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它代表着中国在全球科学技术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每一位获得该奖项的科学家,都是中国科学技术实力的象征和代表。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不仅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声誉和尊重,也为全球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中国科学技术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对科学技术工作者卓越贡献的极高认可,也是对整个科学技术领域的激励和鼓舞。同时,它还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代表着中国在全球科学技术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那么,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都是谁?他们都做了哪些惊天动地的事情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国之栋梁的风采吧!
2000年
吴文俊,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籼型杂交水稻发明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
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昆,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2年
金怡濂 ,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3年
刘东生,地球环境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永志,航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4年
空缺
2005年
叶笃正,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孟超,肝胆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6年
李振声,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7年
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征镒,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8年
王忠诚,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光宪,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9年
谷超豪,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家栋,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
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振义,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年
吴良镛,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家麟,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年
郑哲敏,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小谟,雷达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
张存浩,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程开甲,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
2014年
于敏,核物理学家,氢弹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年
空缺
2016年
屠呦呦,女,药学家。
赵忠贤,物理学家。
2017年
王泽山,火炸药专家
侯云德,病毒学家
2018年
刘永坦,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
钱七虎,岩石力学和防护工程专家
2019年
黄旭华,核潜艇专家
曾庆存,大气科学家
2020年
顾诵芬,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
王大中,核能科学家
2023年
李德仁,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
薛其坤,凝聚态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

2023年度最高奖获得者
李德仁,男,1939年12月生,江苏泰州人。1963年毕业于原武汉测绘学院,1985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获博士学位,之后回国任教。曾任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现为武汉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德仁是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测绘遥感对地观测水平。他攻克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解决了遥感卫星影像高精度处理的系列难题,带领团队研发全自动高精度航空与地面测量系统,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3年度最高奖获得者
薛其坤,男,1963年12月生,山东蒙阴人。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薛其坤是凝聚态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取得多项引领性的重要科学突破。他率领团队首次实验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学术影响。在异质结体系中发现界面增强的高温超导电性,开启了国际高温超导领域的全新研究方向。

2020年度最高奖获得者
顾诵芬,男,1930年2月出生,江苏苏州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诵芬是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他建立了新中国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体系,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持续开展航空战略研究,为我国航空科技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0年度最高奖获得者
王大中,男,1935年2月出生,河北昌黎人。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曾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校长。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大中是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致力于发展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先进核能系统。他带领产学研联合团队实现了我国高温气冷堆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整体发展过程,为我国在先进核能领域逐步走向世界前沿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因为篇幅有限,今天就先分享这些,后续会陆续加入2000年以来的最高奖获得者!
大家都在看
-
武汉科技大学如何从“四大钢院”末尾逆袭成双非之王? 最近刷到武汉科技大学的消息,挺意外的。以前总以为重点大学才厉害,没想到这类双非学校也有能耐。原来这所学校前身是清末张之洞搞的工艺学堂,后来变成武汉钢铁学院,现在三个校区加起来能装下好几万人。1958年建校那会 ... 科技之最07-23
-
雷环捷:科技哲学学科定位的新动向 本期导读作为哲学二级学科之中的后起之秀,科学技术哲学(以下简称“科技哲学”)近年来成为一股席卷多个圈层的研究热潮。立足学科内部视之,科技伦理、人工智能哲学、认知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负责任创新、科研 ... 科技之最07-23
-
上海科技大学怎么样?一个"张江人"的掏心窝推荐 最近高考志愿填报季,后台收到好多上海考生的私信:"上科大到底值不值得报?"作为一个在浦东生活了十多年的"张江通",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带大家看看这所"科技少年班"的真实模样。一 ... 科技之最07-20
-
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启航!直通科技最前沿! 7月15日上午,2025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分营开营式暨开营第一课在朝阳校区举行。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科协荣誉委员谭天伟出席并讲授开营第一课,校党委副书记宋来新出席活动。来自北 ... 科技之最07-20
-
"飞天-2"亮出绝密杀器,3D打印护盾突破极限,美智库报告透出凉意 别急!这消息炸得人头皮发麻!外媒曝光中国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飞天-2"突破性细节:利用3D打印制造导弹的关键部件。美国《国家防务》杂志直接拍板:"中国在导弹材料技术上单点突进,保守领先全球十年不 ... 科技之最07-20
-
世界十大科技之都! 基于当前全球科技格局的普遍共识,以下城市通常被认为是世界十大科技之都的有力竞争者:1. 硅谷:虽然不是一个单一城市(核心区域包括圣何塞、帕洛阿尔托、山景城等),但它是无可争议的全球科技创新发源地和中心。 ... 科技之最07-15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编者按】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优秀的南科青年教师,正活跃在教书育人大讲台、科技创新最前沿、服务社会第一线,在火热实践中绽放出青春绚丽之花。近日,官网推出“南科 ... 科技之最07-15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电视剧《以法之名》大结局一段时间了,对于这部剧的大结局,可以说真的有一些意难平,最后的大结局万海居然被毒杀在了监狱里面,简直是匪夷所思,按理说万海应该不至于那么惨死的,郑雅萍发现了不对劲,可他害死死了 ... 科技之最07-14
-
表面镀铬技术早德国2000年,揭秘古代黑科技如何改写冶金史 秦始皇陵青铜剑成分分析:表面镀铬技术早德国2000年,揭秘古代黑科技如何改写冶金史1974年,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批颠覆认知的青铜剑。这些沉睡地下2200余年的兵器,出土时剑身光亮如新, ... 科技之最07-14
-
2025 年十大黑科技之最会 “精打细算” 的黑科技 要说 2025 年交通界最会 “精打细算” 的黑科技,那得数世界经济论坛点名的结构电池复合材料 —— 这玩意儿简直是材料界的 “斜杠青年”,既能当车身骨架扛住磕碰,又能化身 “移动充电宝” 储存电量,堪称汽车界的 ... 科技之最07-13
相关文章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 北理工最厉害的三个专业:铸就国防利器,引领科技前沿
- 表面镀铬技术早德国2000年,揭秘古代黑科技如何改写冶金史
- 2025 年十大黑科技之最会 “精打细算” 的黑科技
- 这位任正非最钦佩的科学家,有什么与众不同?
- 深圳震撼前所未有!没有24小时内破不了的案,它的发达不只是科技
- 中南大学的五个之最
- 奇妙量子百年跃迁!这场科学盛宴不容错过
- 用科学撬动宇宙的巨人-牛顿
- 照亮人类进步之路的科学巨擘——牛顿
- 艺述科学:走向科学美学的科技馆科普展示
- 艾萨克·牛顿:从苹果树到科学巨人,开启现代科学的奇迹之门
- 黑洞史话【序】:时空的终结,新物理学的开始
- 全球都在竞速的科技创新赛道,上海只争朝夕……
- 走,去见识“黑科技”(文旅新象)
-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我国科技实力强,咋就不给理工类诺贝尔奖?
- 孔雀东南飞!山东科技大学最成功的决定,就是把主校区搬到了青岛
- 大开眼界,“一网打尽”数学中,所有“最”重要的定理和难题
- 好评中国丨以青春之我 筑复兴华章
- 赵建:战争、科技、债务已经形成了世界的“死亡螺旋”?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