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科技 大运增光

7月26日,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的最后一个传递日,“蓉火”穿过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大学等3所高校,传递至赛事主场馆所在的东安湖体育公园。此前,在电子科技大学活动现场,第三棒火炬手,中国中铁隧道专家严金秀说:“希望通过火炬传递活动,展示我国科技工作者的风貌,激励更多的人参与科研工作。”
严金秀是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历史上首位来自中国的隧道专家,也是首位女性主席。在火炬传递活动中,有多位与她一样来自科技领域的代表。成都大运会自筹办以来,“科技”成为关键词。火炬在科技工作者手中传递,科技的星星之火也在成都这座城市中日渐燎原。
国际大体联秘书长艾瑞克·森超引用作家马克·吐温一句著名的话,“我们一开始都不确定是否是可能的,直到后面我们开始去做了,才确定它是可能的”。
科技,让很多不可能成为可能,在看得见的台前与看不见的幕后,科技之光,光照四野。
“机器人总动员”
当大运会的“幕布”徐徐拉开,动画电影《机器人总动员》或许会成为成都为全世界观众创造的城市既视感。大运会执委会城市工作服务部专职副部长郭骥介绍,在赛事保障、辅助训练、生活服务等方面,众多机器人“应召”而来。
被称为“特殊服务生”的“蓉宝机器人”,以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为设计灵感,长着圆圆的脑袋、火焰状的眼睛和耳朵。能靠“颜值”的它,偏要靠“才华”:这是世界上首款带有应急功能的服务机器人,能在场馆中心递送应急包、心脏除颤器等医疗应急工具,还具有讲解、问询、翻译、引领等多项功能。
张睿睿,“蓉宝机器人”背后的能人,在成都土生土长的80后,200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留学,可以说是中国最早一批专门学机器人的博士,2018年回成都创业。“我们要做的是服务型机器人,不搞噱头,真正让科技改变生活。”张睿睿说。从“实用”的角度,“蓉宝机器人”做到了。
在各类场景,机器人各司其职:乒乓球教练机器人能模仿人体动作发球,训练接球者对发球动作的观察和预判,还可以自定义每个球的速度、旋转和落点;大运村配备双臂拉花咖啡机器人,机械手臂能像素级地稳定复刻大师的拉花图案;在大运会欢迎中心,国内首款可实现快走的双足仿人形机器人,将为各国代表团献上欢迎舞蹈……
“大运场景中的‘机器人总动员’,将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科技赋能赛事的智慧蓝图,待场馆对外开放后,市民朋友们能够亲身体验部分科技设施,尽享大运会‘营城惠民’带来的红利。”郭骥说。
“机器人总动员”只是科技为成都大运会带来的最直观的亮相之一。根据《科技赋能大运行动方案》,相关部门围绕主场馆、大运村等空间,在场馆建设、赛事保障、数字观赛等方面,实施共计170余项技术产品,覆盖30余个场馆,为办赛、参赛、观赛提供科技支撑。
大运会场馆的“科技与狠活”
运动会的核心自然是运动场馆,这也是科技大展身手最集中的空间。
在这里,“科技与狠活”是一个褒义词。举办乒羽项目的高新体育中心,有乒乓球教练机器人,还有指纹识别智能储物柜;举办篮球比赛的凤凰山体育公园,搭建起一套以数字孪生为核心技术的三维仿真模型,实时、动态、可视地掌握场馆的一切;举办跳水、柔道项目的简阳文化体育中心,安装了“消防大脑、能源大脑、照明大脑”,管控15万平方米的场馆,日常控制室只需要6名人员值守……
开幕式举办地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在建设时就全程采用“BIM技术+智慧工地”驾驶舱系统。随着赛事临近,在这个体育公园中,每一处场地、每一处机房,甚至地下15米的工作室,都有工作人员24小时在“看不见的地方”保障“看得见的赛场”。
比如,游泳馆在人工保障之外,还有4个水下机器人。水质维护员黄云龙介绍,以前的泳池都是靠人工清理,“很辛苦,也没那么干净”;而现在的水下机器人是全自动的,可以根据设定路线吸污,将泳池每个角落都清理得干干净净。
继北京冬奥会之后,金山办公也为成都大运会带来了办公软件的“黑科技”。金山办公大运会项目经理赵静介绍,金山办公旗下WPS 365提供了协同办公软件及安全管控等服务,开赛后预计服务14个赛区、27个场馆、49个场馆中心,覆盖超5万名工作人员。
比如,WPS智能表单将为大运会指挥中心提供数据大屏的对接功能。过去,工作人员需要每天挨个去问几十个业务子系统数据,比如赛区、场馆、酒店、活动、新闻中心,并手动写入数据库,引入WPS智能表单后,填写好的表单数据自己会导入屏幕,并以可视化形式显示。
四川天府新区新经济局局长刘杰说:“在此次大运会中,我们培育孵化的创新平台、创新企业,在场馆建设、智慧生态、赛事保障等多方面提供大量产品和服务。”比如,成都科创投集团所投企业——蘑菇车联,为大运会提供自动驾驶接驳服务;成都高新区的智能硬件中试平台,对川大呼吸式捕蚊机成果进行中试熟化,该产品已正式量产并在大运村投入使用。
蘑菇车联大运会项目工作人员魏嘉星介绍,本次大运会赛事期间,蘑菇车联提供的是全球首款搭载“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自动驾驶前装量产巴士,两款车型均搭载蘑菇车联自主研发的车规级蘑菇汽车大脑,标配8颗固态激光雷达及多类型传感器,感知范围200米,可以做到360度无盲区,识别仅15厘米大小的极小障碍物,响应时间为0.1秒,比人类驾驶员反应快3倍,能够安全高效地处理各种复杂城市交通路况。
坐上自动驾驶的快车,驶抵成都大运会现场,这里将成为运动员们追逐梦想的地方,而科技,为梦想保驾护航。
大运会之外,大运会之后
在场馆之外,科技继续“造梦”。比如,成都大运会“发”熊猫,是真的。
花花将成为大运会期间接待粉丝最多的“明星”,这一点毋庸置疑。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不仅可以见到大熊猫,还能与大熊猫零距离合影。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门口的“花花的家——元宇宙大熊猫互娱体验馆”,80后创业小伙儿张赐的主打产品是“体积视频大熊猫XR合拍”
张赐解释,体积视频是一种可以捕获三维空间信息并生成三维模型序列的技术。他们利用专业相机组成的360度拍摄矩阵,来获取大熊猫的活动视频,再利用特效拍摄技术,实现体验者与大熊猫的“同框合拍”。
科技赋能大运,更是在创造一个除了大熊猫、川菜、茶馆等传统城市印象之外的成都。短短12天的大运会将让世界看到成都的科技力量和创新活力,而西部(成都)科学城作为成都市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主阵地,也交出了一份历时3年多建设的答卷。
刘杰介绍,近年来,科学城在构建“实验室”体系、打造“大装置”集群、筑强“国家队”力量、推进“高校圈”建设、强化“人才港”效应、培育“新经济”优势等方面,已经有了能用数字说话的成绩。
启动建设了太行实验室,揭牌运行了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等4个领域的天府实验室;推进跨尺度矢量光场时空调控验证装置等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4个省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推动6个科教基础设施、5个交叉研究平台、22个科技创新基地落地运行;引聚了中科系、中核系等26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布局建设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等9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积极联合知名高校,布局清华、上海交大、西北工大等66个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引育高新技术企业5000余家、科创板上市企业11家,培育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大运会尚未开始,“蓉宝机器人”已经被不少博物馆、社区等地方“预定”,以后到成都参观博物馆,你或许就能遇到“再就业成功”的它。蘑菇车联的自动驾驶也并非仅服务于大运会,在大运会后将继续在成都天府新区落地商业化运营。
艾瑞克·森超在参观大运村和一些竞赛场馆后相信,这些大运会的“遗产”,将在赛后使每一位成都市民都受益,对整个城市来说也非常重要。他透露,成都和国际大体联将合作建立一个大运会数字博物馆,对成都、中国,以及全球的观众开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大家都在看
-
柳州走出的“最强大脑”,如何走到量子科学最前沿 引子2014年,一则科技新闻突然出圈,震惊全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同事包小辉、江晓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不同颜色独立光子间的量子纠缠,解决了量子网络中如何在不同频率终端间进行纠缠连接这一难题。在国 ... 科技之最07-24
-
数字治污新范式 陕西电信科技赋能渭南蓝天保卫战 在陕西省渭南市城市应急指挥信息中心,巨大的LED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市各大建筑工地、餐饮门店和辆渣土车的环境监测数据。这个由中国电信陕西渭南分公司与市城管执法局联合打造的大气污染治理信息化平台,正以“数字 ... 科技之最07-24
-
武汉科技大学如何从“四大钢院”末尾逆袭成双非之王? 最近刷到武汉科技大学的消息,挺意外的。以前总以为重点大学才厉害,没想到这类双非学校也有能耐。原来这所学校前身是清末张之洞搞的工艺学堂,后来变成武汉钢铁学院,现在三个校区加起来能装下好几万人。1958年建校那会 ... 科技之最07-23
-
雷环捷:科技哲学学科定位的新动向 本期导读作为哲学二级学科之中的后起之秀,科学技术哲学(以下简称“科技哲学”)近年来成为一股席卷多个圈层的研究热潮。立足学科内部视之,科技伦理、人工智能哲学、认知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负责任创新、科研 ... 科技之最07-23
-
上海科技大学怎么样?一个"张江人"的掏心窝推荐 最近高考志愿填报季,后台收到好多上海考生的私信:"上科大到底值不值得报?"作为一个在浦东生活了十多年的"张江通",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带大家看看这所"科技少年班"的真实模样。一 ... 科技之最07-20
-
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启航!直通科技最前沿! 7月15日上午,2025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分营开营式暨开营第一课在朝阳校区举行。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科协荣誉委员谭天伟出席并讲授开营第一课,校党委副书记宋来新出席活动。来自北 ... 科技之最07-20
-
"飞天-2"亮出绝密杀器,3D打印护盾突破极限,美智库报告透出凉意 别急!这消息炸得人头皮发麻!外媒曝光中国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飞天-2"突破性细节:利用3D打印制造导弹的关键部件。美国《国家防务》杂志直接拍板:"中国在导弹材料技术上单点突进,保守领先全球十年不 ... 科技之最07-20
-
世界十大科技之都! 基于当前全球科技格局的普遍共识,以下城市通常被认为是世界十大科技之都的有力竞争者:1. 硅谷:虽然不是一个单一城市(核心区域包括圣何塞、帕洛阿尔托、山景城等),但它是无可争议的全球科技创新发源地和中心。 ... 科技之最07-15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编者按】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优秀的南科青年教师,正活跃在教书育人大讲台、科技创新最前沿、服务社会第一线,在火热实践中绽放出青春绚丽之花。近日,官网推出“南科 ... 科技之最07-15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电视剧《以法之名》大结局一段时间了,对于这部剧的大结局,可以说真的有一些意难平,最后的大结局万海居然被毒杀在了监狱里面,简直是匪夷所思,按理说万海应该不至于那么惨死的,郑雅萍发现了不对劲,可他害死死了 ... 科技之最07-14
相关文章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 锁定前沿需求,以青春之力勇攀高峰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 北理工最厉害的三个专业:铸就国防利器,引领科技前沿
- 表面镀铬技术早德国2000年,揭秘古代黑科技如何改写冶金史
- 2025 年十大黑科技之最会 “精打细算” 的黑科技
- 这位任正非最钦佩的科学家,有什么与众不同?
- 深圳震撼前所未有!没有24小时内破不了的案,它的发达不只是科技
- 中南大学的五个之最
- 奇妙量子百年跃迁!这场科学盛宴不容错过
- 用科学撬动宇宙的巨人-牛顿
- 照亮人类进步之路的科学巨擘——牛顿
- 艺述科学:走向科学美学的科技馆科普展示
- 艾萨克·牛顿:从苹果树到科学巨人,开启现代科学的奇迹之门
- 黑洞史话【序】:时空的终结,新物理学的开始
- 全球都在竞速的科技创新赛道,上海只争朝夕……
- 走,去见识“黑科技”(文旅新象)
-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我国科技实力强,咋就不给理工类诺贝尔奖?
- 孔雀东南飞!山东科技大学最成功的决定,就是把主校区搬到了青岛
- 大开眼界,“一网打尽”数学中,所有“最”重要的定理和难题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