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入选人数之最!浙江14人入选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潮新闻 记者 黄慧仙 涂佳煜 通讯员 黄云菁

视觉中国图
5月30日,在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大会上,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颁出。浙江共有14位科技工作者受表彰,为历届入选人数之最。
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院士获创新争先奖章;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院长、浙江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高翔院士,浙江大学农业生命环境学部常务副主任喻景权院士,浙江大学NGICS大平台主任王文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伟林,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陈红征,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学新,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罗尧治,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动物医学中心主任周继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韩高荣,以及中国电建集团首席科学家张春生、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所长周利生、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陶春辉,获创新争先奖状。
其中,浙江大学共有10人获奖,为本次89所高校中获奖人数最多的高校。
全国创新争先奖每3年评选表彰一次,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技人才大奖。该奖项主要表彰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及社会服务等相关科技创新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团队。该奖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每次表彰不超过10个科研团队授予奖牌;表彰不超过300名科技工作者授予奖状,其中表彰不超过30名科技工作者授予奖章。
这些获奖者你都认识吗

胡培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长期从事籼稻品质遗传改良研究,取得多项原创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培育的高档优质香稻品种,打破了“泰国香米”在国内市场的垄断;挖掘和利用稻米品质温度钝感材料,结合品质高效评价方法,研创优质食用早籼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培育的多个食用优质早籼品种成国内主导品种;另育成超高产米粉专用早籼稻中嘉早17,连续5年位居南方稻区第一位,是1991年来唯一单年应用超千万亩的早稻品种,为我国籼稻品质遗传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

左二高翔院士
高翔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长期致力于减污降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在能源电力、船舶航运等行业取得系列创新成果。构建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控制技术体系,攻克了电厂超低排放、船舶尾气高效净化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规模化工程应用。制订国家及行业标准70余项,推动了国家大气环保装备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85件(美、日等国际发明7件)。

请输入图片描述
喻景权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农业生命环境学部常务副主任、教授
长期从事蔬菜生长发育与抗逆调控机制的研究,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专项大组专家组成员,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实施,在蔬菜抗逆高产调控理论上取得重要突破,在蔬菜抗逆生产、连作障碍防控、栽培模式革新三个产业关键问题上取得原创性成果,技术广泛应用于长江中下游和黄河流域设施蔬菜主产区,为我国蔬菜产业升级和西北非耕地开发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文海
浙江大学NGICS大平台主任、研究员
长期从事控制装备及综合安全技术研究,历经30年持续攻关迭代,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成功解决了我国国民经济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对工业控制装置及系统的迫切需求,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工业控制系统技术体系和装备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2)、二等奖3项(2项排1、1项排2),省部级一等奖5项(排1)。

王伟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肝胆胰肿瘤、肝移植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牵头建立了复杂肝移植技术创新体系,完成我国首例肝脏双肺同期联合移植;提出复杂肝胆胰肿瘤精准手术创新体系;建立数字化肝胆胰肿瘤精准评估系统;提出肝胆胰肿瘤精准综合治疗新策略,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其中以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1篇,以主要完成人或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医师奖等奖项。

陈红征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教授
长期从事半导体材料研究,取得系列原创成果。在国际上率先将二维钙钛矿用作光敏层,研制出国际首例钙钛矿平面异质结光伏器件;开辟了非稠合电子受体设计新方向,突破有机半导体激子解离的传统能级规则,揭示了多组分有机光伏器件工作机理,多次刷新同类型光伏器件世界最高效率;拓展光伏器件多功能化应用,实现了兼具半透明发电和红外反射隔热的光伏器件。为推动新型光伏技术发展,助力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右一陈学新
陈学新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长期从事作物害虫绿色防控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在天敌昆虫的资源发掘与评价,天敌昆虫控制害虫的生态、生理及分子机制,害虫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农业生物安全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主持973项目、973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国际合作)、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等30余项。

罗尧治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长期从事大跨空间结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空间结构体系创新、理论方法、设计软件、监测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奥运会、冬奥会、世博会、亚运会等上百项国内外大型工程提供技术支撑,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行业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为提升我国空间结构工程技术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左一周继勇
周继勇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动物医学中心主任、教授
长期在一线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致力于畜禽病毒免疫系统损伤性疫病的基础理论与免疫预防控制技术研究。在流行病学方面,发现并鉴定了阿龙山病毒、野生哺乳动物的禽流感病毒自然感染;在病原基础理论方面,创立了损伤免疫系统的无囊膜病毒的天然免疫拮抗与衣壳变构模型;在疫病防控的“卡脖子”技术方面,创建了免疫损伤性病毒的新生物制品技术体系,研制出商品化的高效猪圆环病毒 2 型疫苗与检测试剂商品化标准产品;在技术成果应用方面,构建生物制品转化平台,推进技术产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控制疫病流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梁廷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教授、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胰腺癌、肝癌、器官移植的临床诊治与基础研究,发现胰腺癌早期即出现血行转移及其机制,据此创立了先全身治疗再手术切除的治疗新体系,使手术病人生存期由10个月延长至30个月左右;揭示肝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新机制,据此提出肝癌免疫新分型,为肝癌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开展国际首例“多阶多米诺”“劈离多米诺”肝移植,部分解决了复杂肝移植病人的治疗难题。

韩高荣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长期从事氧化物玻璃等无机功能材料的研究,带领团队在氧化物玻璃的表面形核-生长、性能调控与产业应用方面,取得了基础理论到工程技术的系统性创新成果。研制出低辐射、透明导电、阳光控制、TFT-LCD(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玻璃基板等新型功能玻璃,为支撑我国从玻璃大国迈向玻璃强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85项,其中以第一授权人获发明专利48项;在国内外25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成功实施,累计新增销售收入超过160亿。

张春生
中国电建集团首席科学家、首席技术专家、国家水电站大坝安全和应急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水电工程设计研究,创新了“以围岩为承载和防渗主体”的大型水电地下工程一体化设计理论及技术体系,攻克了超大规模地下洞室群、超深埋和超高压水工隧洞水电领域三大技术难题。主持完成了大国重器白鹤滩、世界埋深最大的锦屏二级水电站等18座大型地下水电站设计和技术实践,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周利生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长期从事装备预先研究和型号研制,取得多方面开创性成果。现任“中国海眼”总设计师,他潜心探索,突破了远程探测的基础理论和集水声工程、机电工程与海洋工程于一体的复杂高难系统集成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少数拥有远程海洋信息感知能力的国家;提出了水下声学三维成像理论和工程实现方法,促进了我国该方面能力的显著提升。

陶春辉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是国际上首份、我国唯一的“国际海底”硫化物勘探合同总地质师,我国第一个发现“国际海底”硫化物的首席科学家,率队为我国在三大洋脊均首次发现硫化物、国际上首次发现超慢速扩张洋中脊高温黑烟囱;创新硫化物成矿理论,牵头创建探测技术体系;使我国在国际上率先优选出2500平方千米勘探区域,获国际海底管理局批准,奠定了未来取得优先开发权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都在看
-
柳州走出的“最强大脑”,如何走到量子科学最前沿 引子2014年,一则科技新闻突然出圈,震惊全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同事包小辉、江晓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不同颜色独立光子间的量子纠缠,解决了量子网络中如何在不同频率终端间进行纠缠连接这一难题。在国 ... 科技之最07-24
-
数字治污新范式 陕西电信科技赋能渭南蓝天保卫战 在陕西省渭南市城市应急指挥信息中心,巨大的LED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市各大建筑工地、餐饮门店和辆渣土车的环境监测数据。这个由中国电信陕西渭南分公司与市城管执法局联合打造的大气污染治理信息化平台,正以“数字 ... 科技之最07-24
-
武汉科技大学如何从“四大钢院”末尾逆袭成双非之王? 最近刷到武汉科技大学的消息,挺意外的。以前总以为重点大学才厉害,没想到这类双非学校也有能耐。原来这所学校前身是清末张之洞搞的工艺学堂,后来变成武汉钢铁学院,现在三个校区加起来能装下好几万人。1958年建校那会 ... 科技之最07-23
-
雷环捷:科技哲学学科定位的新动向 本期导读作为哲学二级学科之中的后起之秀,科学技术哲学(以下简称“科技哲学”)近年来成为一股席卷多个圈层的研究热潮。立足学科内部视之,科技伦理、人工智能哲学、认知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负责任创新、科研 ... 科技之最07-23
-
上海科技大学怎么样?一个"张江人"的掏心窝推荐 最近高考志愿填报季,后台收到好多上海考生的私信:"上科大到底值不值得报?"作为一个在浦东生活了十多年的"张江通",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带大家看看这所"科技少年班"的真实模样。一 ... 科技之最07-20
-
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启航!直通科技最前沿! 7月15日上午,2025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分营开营式暨开营第一课在朝阳校区举行。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科协荣誉委员谭天伟出席并讲授开营第一课,校党委副书记宋来新出席活动。来自北 ... 科技之最07-20
-
"飞天-2"亮出绝密杀器,3D打印护盾突破极限,美智库报告透出凉意 别急!这消息炸得人头皮发麻!外媒曝光中国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飞天-2"突破性细节:利用3D打印制造导弹的关键部件。美国《国家防务》杂志直接拍板:"中国在导弹材料技术上单点突进,保守领先全球十年不 ... 科技之最07-20
-
世界十大科技之都! 基于当前全球科技格局的普遍共识,以下城市通常被认为是世界十大科技之都的有力竞争者:1. 硅谷:虽然不是一个单一城市(核心区域包括圣何塞、帕洛阿尔托、山景城等),但它是无可争议的全球科技创新发源地和中心。 ... 科技之最07-15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编者按】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优秀的南科青年教师,正活跃在教书育人大讲台、科技创新最前沿、服务社会第一线,在火热实践中绽放出青春绚丽之花。近日,官网推出“南科 ... 科技之最07-15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电视剧《以法之名》大结局一段时间了,对于这部剧的大结局,可以说真的有一些意难平,最后的大结局万海居然被毒杀在了监狱里面,简直是匪夷所思,按理说万海应该不至于那么惨死的,郑雅萍发现了不对劲,可他害死死了 ... 科技之最07-14
相关文章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 锁定前沿需求,以青春之力勇攀高峰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 北理工最厉害的三个专业:铸就国防利器,引领科技前沿
- 表面镀铬技术早德国2000年,揭秘古代黑科技如何改写冶金史
- 2025 年十大黑科技之最会 “精打细算” 的黑科技
- 这位任正非最钦佩的科学家,有什么与众不同?
- 深圳震撼前所未有!没有24小时内破不了的案,它的发达不只是科技
- 中南大学的五个之最
- 奇妙量子百年跃迁!这场科学盛宴不容错过
- 用科学撬动宇宙的巨人-牛顿
- 照亮人类进步之路的科学巨擘——牛顿
- 艺述科学:走向科学美学的科技馆科普展示
- 艾萨克·牛顿:从苹果树到科学巨人,开启现代科学的奇迹之门
- 黑洞史话【序】:时空的终结,新物理学的开始
- 全球都在竞速的科技创新赛道,上海只争朝夕……
- 走,去见识“黑科技”(文旅新象)
-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我国科技实力强,咋就不给理工类诺贝尔奖?
- 孔雀东南飞!山东科技大学最成功的决定,就是把主校区搬到了青岛
- 大开眼界,“一网打尽”数学中,所有“最”重要的定理和难题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