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一个关键:统筹协调——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经济工作述评之三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题:突出一个关键:统筹协调——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经济工作述评之三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王优玲、潘洁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提出“六个更好统筹”,强调“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方法论。明年经济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挑战,抓好“统筹协调”这个关键,将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创造良好发展条件、汇聚更大发展合力。
坚定信心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近期订单已经把明年的产能排满。”福建泉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外贸部总监陈静宜说,公司最近赶赴欧洲、东南亚和中东,带回了2000万美元的新订单。
工厂赶订单、工地抢时间、商场堂食重新营业……眼下,随着全国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各地烟火气儿渐渐升腾,忙碌劲儿正在回归,持续释放经济恢复暖意。
在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再到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三年来,我们在统筹中有效应对了全球五波疫情冲击,保持了4.5%左右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成绩来之不易,更应清醒坚定。
步入抗疫新的阶段,要以“更好统筹”应对发展之难,要在“更好统筹”中坚定发展信心——
当前,疫情防控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较多困难挑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要在很多两难多难下求得最优解,就必须在“更好统筹”上下功夫。
走小步、不停步,努力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间寻求最适合的平衡点。一方面,要因时因势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顺利渡过流行期,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另一方面,要不遗余力抢抓时间窗口,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明年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奠定扎实基础。
“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明年经济工作中分量很重。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助于进一步释放经济社会活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助于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实现中国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说,从一个完整过程看,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将产生类似“J曲线效应”,即短期会对经济运行造成扰动,但对明年全年是重大利好,预计明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会加快恢复,经济活力会加速释放。“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步调一致 政策协调发力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必须做好政策间的协调配合,才能形成“1+1大于2”的效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会议着重强调了财政、货币、产业、科技和社会五大政策的安排。
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联动很关键。
中央财政近日提前下达农业、乡村振兴、养老就业等多项2023年预算资金;截至11月底,两批共7399亿元金融工具支持的2700多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预计超过4万亿元……2022年以来,一系列宏观政策靠前发力,财政货币政策打出“组合拳”,不断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积蓄明年经济发展动能。
产业政策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发力点。
工信部推进产融精准对接,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推出16条金融举措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多地围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落子布局,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以产业为牵引增强金融主动供给,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各项政策导向各有侧重,实施落地却又环环相扣,没有哪一项政策可以单兵作战,需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统筹谋划,有的放矢,形成合力。
当前,我国各项政策效应正在显现,但还有很大潜力。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今年已经出台实施的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结构优化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政策效应将在明年持续显现。明年还要根据实际需要陆续出台新政策、新措施。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同向发力,将积极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纲举目张 从战略全局出发谋发展
第五届进博会闭幕不久,不少跨国企业就已提前“锁定”第六届展位。
作为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高水平开放平台,进博会推动更多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吸引更多全球优质要素资源聚集中国,正是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生动缩影。
行动于当下,着眼于未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要求把握好“六个更好统筹”——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说,这“六个更好统筹”体现了党中央坚持从系统论出发,总体谋划、协同发力、统筹兼顾,以系统观念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十个指头弹钢琴”,既要统筹兼顾,又要善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
纲举目张,从战略全局出发,会议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五方面重点——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释放鲜明信号。
发布“数据二十条”,构建数据基础制度,赋能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出台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聚焦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再扩围,激发服务业内生动力,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近期一系列政策举措密集出台,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
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我们要切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从战略全局出发,不断提高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更好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推动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
上一篇: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
下一篇:世界之最-最早的火车
大家都在看
-
盘点网文界那些“之最”作品,承包影响力、销量与口碑的巅峰之作 《诡秘之主》- 影响力之最:自第一部问世便轰动全网,成为起点五星名作,第二部《宿命之环》也快速成为五星名作。在“2024年度诸神之战”投票活动中入选神作榜,入藏大英图书馆,其英文版在起点国际阅读量超4900万, ... 机械之最07-20
-
10个中国历史之最:从文明曙光到世界巅峰(二十九) 2025年最新考古与科技研究揭示,中华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了多项"唯一性"成就。本文基于最新科研成果,展现十项颠覆认知的中国原创发明,揭示古人的智慧如何为现代科技提供解决方案。一、能源技术突破最早 ... 机械之最07-20
-
DeepSeek分析:机械类最“站上风口”的5个本来专业! 2025年机械类五大风口专业前瞻 当前,随着智能制造、绿色能源、高端装备国产化等国家战略加速推进,机械工程领域迎来新一轮技术革命。以下五大专业凭借技术融合与政策红利,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智能装备与机 ... 机械之最07-19
-
拆解机械的 “骨骼与肌肉”:聊聊机械类专业的狭义定义 当我们谈论 “机械类专业” 时,很多人会联想到工厂里轰鸣的机床、汽车的发动机,甚至是机器人的精密动作。但在专业领域中,机械类专业存在 “广义” 与 “狭义” 之分。广义的机械类专业常常涵盖机械设计、电子控制 ... 机械之最07-19
-
10个中国历史之最:从文明曙光到世界巅峰(二十八) 2025年最新考古发现与科技研究成果显示,中华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了多项"唯一性"成就。本文基于最新科研成果,展现十项颠覆认知的中国原创发明,揭示古人的智慧如何为现代科技提供解决方案。一、材料科学 ... 机械之最07-17
-
【揭秘“力学之父”阿基米德:古希腊科学巨匠的辉煌人生与贡献】 你知道吗?在漫长的科学史上,有几位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理论不仅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更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石。今天,我们要走进古希腊的辉煌时代,认识一位被誉为“力学之父”的天才——阿基米德。一、伟大的 ... 机械之最07-17
-
铣工高级技师夏正华:勤勉笃行成就超精密零件制造“破壁者” 数控铣工,是指根据零件设计图纸,使用计算机软件编程和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技术工人。数控加工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工种,是特种工具零件复杂的加工工序,齿轮花键涡轮成形等,都是铣工的“杰作”。深圳以制造业立市 ... 机械之最07-16
-
中国“机械工程”最好的大学排名,清华稳居榜一,西交大位列第四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今日精彩话题,感谢大家的阅览,希望能获得您的点赞 关注 评论小编在此先祝大家天天开心,日进斗金!年年快乐!机械工程专业一直是工科中的王牌专业,选择一所实力强劲的大学至关重要。今天就为大家 ... 机械之最07-16
-
机械专业黄金方向,毕业后直通百万年薪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你是否知道,2025年机械类专业毕业生中,仅3%的人能拿到百万年薪?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选择了机械与嵌入式、力学的交叉赛道!在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浪潮下,机械专业不再是“车间蓝领”的代名 ... 机械之最07-16
-
机械类专业就业前景全解析!从薪资排行到500分以上院校推荐 机械类专业就业前景全解析:从薪资排行到500分以上院校推荐传统机械与智能技术的碰撞,正重塑中国制造业人才版图。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核心学科,机械类专业正经历从“传统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本文结合 ... 机械之最07-16
相关文章
- 机械类专业就业前景全解析!从薪资排行到500分以上院校推荐
- 防波抵风浪 庇护归航人——记中国援建加纳渔港综合设施项目
- 机械类专业薪资榜:3个方向年薪轻松30万+
- 人类对薯条的开发,真的没有上限!谁懂……
- 对比二战轴心三巨头的野心:德国东进,日本扩张、意大利最膨胀
- 把叶绿体“偷”到自己体内,这些动物晒太阳就能活!太太太爽了
- 机械类专业中哪个专业的就业方向最广
- 以实力创造传奇!机械革命签约黑马之师狼队无畏契约分部!
- 2025机械行业最吃香的岗位,第3个适合想躺平的人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力学之父”
- 镜观中国丨四个关键词回顾中国高铁发展征程
- 从31年到37年,日本军力猛增数倍,军费和资源从哪来的?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力学之父”,用智慧点亮人类科学的星空
- 机械工程专业哪个强?请看2025年全国机械工程专业大排名
- 哪些工程大学在机械工程领域最有名?清华和麻省理工齐名
- 综述丨中国与埃及务实合作成果丰硕
- 人类制造的最暴躁的机器:古斯塔夫巨炮
- 记者手记:一座长江大桥的拔节“生长”
- Ilya尘封10年录音曝光!大二入Hinton门下,竟坦言机器学习反直觉
- Ilya尘封10年录音曝光,大二入Hinton门下,竟坦言机器学习反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