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秦朝军事制度


文 | 史谭a
编辑 | 史谭a
前言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建立对我国后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也为以后各代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然而,秦朝的建立毕竟是在战国末期,所以很多制度都是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制度。
秦朝的军事制度也不例外,在春秋时期还只是由少数的军事贵族控制军队,到了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建立中央政权和地方武装相结合的军事体系,这也是先秦军事制度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那么秦朝是如何建立这种军事体系的呢?

秦朝的军制
秦朝的军队制度继承了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的内容,但是又有很大的进步;从秦孝公时期开始,秦国实行军功爵制,这一制度大大刺激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都是各自为政,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机构和军事制度,所以各国都是以自己的习俗进行军队组织和军事管理。
秦国当时采用秦国特有的军功爵制度,使得士兵们不分贵贱,只要能够为国家立功就可以获得爵位,这些士兵为了立功、发财也是玩命打仗,所以秦军战斗力十分强大。
此外,秦始皇还颁布了《田律》和《保律》等律法,这两个法律是为了维护秦朝政权稳定所制定的法律。因为律法比较复杂也比较严格,所以秦军对秦朝政权的认可度也较高;尤其是《田律》中的一些规定,比如在田地里打死一只鸟都要受相应的处罚。
而《保律》中则规定“若盗耕于民田,令人田者不得以保受其赏”。

在军制上,秦朝的军队分为中央军和地方军,中央军是由秦始皇所创立的“三公九卿”制度中所产生的官吏组成,他们都是皇帝任命的,只对皇帝负责。
而地方军则由郡县制产生的官吏所组成,他们主要是由地主子弟担任,负责对地方军队进行管理。
秦朝士兵在服役期间不会从事生产,因此也就不存在土地问题;秦王朝在全国各地都设立了很多县,这些县令就是秦朝地方官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和对全国各地的管理。

兵民分治
兵民分治就是把全国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由中央管理,称为“皇子军”;另一部由地方管理,称为“郡县兵”。
这两种部队的军事和行政指挥权完全独立,兵民分治制度在秦朝是一项比较重大的政治改革。
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也有君主世袭的将帅制度,但是大多都是由少数贵族垄断。秦朝建立以后,对地方军队进行了改革,在原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个军事系统。
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秦朝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地方军事机构系统。这些机构按照地域划分为不同的战区,然后把他们交给不同的将领来管理;每个地方的长官都由中央任命,这种制度保证了这些军官可以最大限度地代表中央的利益。

兵役制度
秦朝的兵役制度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延续,但又有所创新;主要的兵役制度包括两部分:一是秦代的府兵制;二是秦代的募兵制。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军队都是实行世卿世禄制度,而到了秦代以后,虽然也有这种制度存在,但是却逐渐被废除了;而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直占据优势地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采用了“兵农合一”的政策。
府兵制是秦国统一战争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制度,它是将军队和农民有机结合起来,使两者合二为一成为一体。
所谓“兵农合一”,就是将农民兵与府兵合在一起服役,这样既可以提高士兵的作战能力还能降低训练成本;而府兵主要由中央控制,他们可以免除兵役,所以对国家的贡献也更大一些。

秦朝的府兵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延续,所以它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府兵的规模比较小;府兵主要来自于百姓,而普通百姓很难有机会参加军队,所以在战斗力方面远不如其他国家的士兵。
第二,府兵制对士兵的要求比较高;府兵并不是任何平民都可以去当兵,他们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只有那些能吃苦、作战勇猛的人才可以被选拔出来。
第三,府兵制度很难维持;由于百姓和府兵并没有隶属关系,所以一旦百姓逃离府兵,就很难再找到他们。所以当秦二世胡亥下令禁止府兵制后,农民们便揭竿而起,他们用手中的武器杀死了赵高和胡亥。

秦朝的都尉
秦朝的军事制度中有一个特殊的职位,叫做都尉,它是一种军事官职,主要负责宫廷卫队和皇帝的禁卫军的指挥;都尉这一职位并不是秦朝独有的,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于都尉的职位。
秦国是第一个实行都尉制度的国家,并且秦国都尉的地位很高,被称为“上将军”,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在国内建立了一套非常完善、系统的军事制度,除了秦国以外,其他国家都不可能拥有这样完备的军事制度;所以秦国的都尉制度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是并没有得到迅速发展。
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力度,才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了许多类似于都尉这样的官职;而且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任免的职位,完全不受地方行政长官限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尉类似于后来唐朝时期建立起来的节度使制度,可以看作是地方军事长官对中央军事长官权限范围上的一种延伸。这一制度虽然不像三公九卿那样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但是却比三公九卿更有权力,并且权力范围更大,可以直接决定地方行政长官的任免。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地方官员把持权力的情况。
所以从都尉制度中,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想要达到的政治目的,那就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他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方式就是直接任命地方军事长官为中央直接管辖的官职,所以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许多都尉这样的官职,来加强中央对地方军事的控制。
除了都尉之外,秦朝还设立了将军、司马等职位;这些官职都是由地方军事长官兼任的,并且权力较大、地位也较高,可以直接听命于皇帝。

秦的武器装备
秦朝的武器装备也比较精良,而且秦朝军队的武器装备不像后世那样全靠马匹来运输,而是有专门的运输工具,叫“车”,秦始皇时期的兵器有剑、戈、戟、弓、弩等,还有各种弓弩车。
在秦朝的兵器中,秦军有“方士”铸造的铜制兵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很重视武器装备的制造与发展,他专门下令制作了大量的青铜兵器。
据《史记》记载,当时秦国“尽收天下之兵器”,造出了很多武器装备。
除了装备秦军士兵外,秦国还生产很多兵器弹药。
根据《史记》记载:“王翦为将三年卒四十万人以攻楚,楚虽有甲士四十万人,实则不能相得……于是王翦请病不与政。李信将之、蒙武击楚;项羽将之、三日内遂破之”
秦朝不仅生产兵器弹药、铠甲等军需品,还制造各种工具、战车和器械等军用物品,如弩机、弓矢等;根据《史记》记载,当时秦国的武器装备很先进,除了军队中大量装备弓箭和弩之外,还大量装备了弩。

弩主要使用在防御战中,尤其是在步兵攻击上很有优势,但是弩这种武器虽然杀伤力大,但是穿透力也比较大,射程也很远,所以战国时期各国都喜欢使用弓箭进行防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弩机被广泛使用。
《汉书·贾山传》:“弓弩之用,起于秦代”。
弩机主要用来发射箭矢或者发射弩箭。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射速快,这也是它的优势所在。但是弩箭只能发射很小一部分,射速太快容易暴露自己,所以秦国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秦国的弩机里增加了一个能放箭的弩匣,这样的话秦军士兵就可以将弩装在弩匣中,既可以发射又能隐藏,因为秦弩射速快,所以它的射程很远,
《史记》记载:“秦之弩长一丈二尺,广二丈”。
另外,秦的弓弩也是非常厉害的
《史记》中记载:“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虞、夏来”。
由此可见,秦军不仅能使用弓弩进行远程攻击,而且还能生产出强大的弓箭。秦之所以能够在战国末期获得战争胜利是因为它有非常强大的武器装备。
秦国在秦始皇时期能够成为“虎狼之师”和“虎狼之秦”也是有原因的。

秦代的军队规模
根据《史记》的记载,秦朝的军队编制主要包括战车和步兵两部分;战车一般是用来进攻的,步兵则是用来防御的;战车有很强的机动性,而步兵在作战时可以快速反应。
所以秦始皇在统一全国时就创建了一支强大的军团——“车千乘”,即战车一千辆,士兵也是一千人。
除了战车和士兵外,秦朝还设有专门的军士部队。这些军士在战斗中都是“一卒”。这个“一卒”指的就是战斗人员,他们只为君主服务,并没有隶属关系;当然,这些军队也有等级之分。“三老”指的是地方管理机构的基层官吏;“孝悌”指的是地方基层官员;而“力田者”指的则是田地多或者劳动力多的人。

军队还有一定数量的辅助部队和地方武装,比如骑兵、弩兵、车骑部队等;但这些辅助部队和地方武装主要是为了维护秦朝统治而组建,没有独立存在。
所以秦朝军队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其中,秦朝的骑兵实力在当时首屈一指,即使在秦朝灭亡之后,秦朝的骑兵还是保存下来,这说明秦朝的骑兵实力还是很强大的。
秦代不仅有强大的军队,还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秦的兵器主要包括刀、戈、矛、弩、戟、斧等,而且都是当时最先进的兵器,这说明秦代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在当时都是很强大的。
秦代还建立了一支由官吏和百姓组成的“力卒”队伍,他们在战斗时是没有编制的,而且没有隶属关系;力卒人数至少是两千人。
由于有这样强大的军队和兵器,秦代才可以发动多次战争。

结语
秦朝建立的军事体系主要是以郡县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它以中央政权和地方武装相结合,也就是将全国分为若干个郡县,各郡县设立县令和县尉等官员,这些官员都是由朝廷任命。
军队也是由中央直接管辖,并根据不同的职位设置不同的军队编制;秦朝时期,朝廷将全国分为36个郡,每郡下设若干个县,然后每个县设县令和县尉等官员来管理自己的军队。
随着秦朝的统一以及中央政府对军队的管辖越来越严密,这种以郡县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军事制度也就越来越完善了。
参考文献:
《过秦论》
《秦朝军事制度》
《秦始皇》
大家都在看
-
左宗棠为何是梁启超眼中的五百年第一伟人?且看他的三大军事成就 左宗棠这个名字,有些人听说过,有些人没太在意过,反正梁启超算是下了定论,说他是五百年第一伟人。光这帽子压下来,谁都得愣半天!可要是细细扒拉他的来路,反倒有点不忍心——说不上多厉害,也没有出将入相的门第 ... 军事之最07-13
-
长平血战: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惨烈的围歼战 引言在中国漫长的战争史上,没有哪一场战役能像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那样,以如此残酷的方式改变历史的走向。这场秦赵两国之间的生死对决,不仅决定了战国时代的最终格局,更以其空前的血腥与规模,成为中国冷兵 ... 军事之最07-13
-
韩信:楚汉争霸的军事奇才与历史传奇 引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汉朝的建立离不开一位杰出的军事家——韩信。他出身平凡,却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楚汉争霸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战术智慧、战略布局,甚至个人命运,都充满传奇色彩。本文将带你全面了解 ... 军事之最07-12
-
太平天国的陈玉成,军事水平到底有多厉害?看看曾国藩如何评价 曾国藩说过一句话:“皖北糜烂日广,江南之贼粮不绝。”这话里,暗藏着他对一个人的深深忧虑。这个人,就是太平天国的陈玉成,一个让湘军闻之色变的人物。陈玉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最重要的军事将领之一。他出生于广西 ... 军事之最07-11
-
为什么说刘邦的军事实力仅在项羽韩信之后? 在楚汉争霸中,刘邦的形象常常笼罩在“政治强于军事”的迷雾之下,仿佛他的成功主要依赖张良的智谋、萧何的后勤和韩信的将才。然而,深入爬梳史料,我们会发现一个被严重低估的现实:刘邦自身就是一位顶级的军事统帅 ... 军事之最07-11
-
司马懿:智谋与权谋的巅峰之路,三国最复杂的军事政治巨头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英雄辈出,豪杰云集。然而,在众多名将和谋士中,司马懿以其深邃的谋略、复杂的政治手腕和权谋之术,成为历史上最具争议和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既是魏国的军事奇才,也是后世“权谋之宗”的代 ... 军事之最07-11
-
一朝一名将之汉朝霍去病,流星般璀璨的军事传奇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军事史上,霍去病的名字犹如划过夜空的流星,短暂却耀眼夺目。这位仅活了二十四年的少年将军,用他传奇般的军事生涯,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书写了不朽篇章。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贫寒少年逆袭的励志典范 ... 军事之最07-10
-
韩信未央宫斩首:刘邦对军事天才的恐惧绞杀 公元前196年,长安未央宫的铜钟在寂静中震颤。淮阴侯韩信被一群武士拖拽着穿过雕梁画栋的回廊,他曾指挥百万雄师的手被粗绳捆缚,曾经睥睨天下的眼神里只剩下错愕与悲凉。吕后站在殿阶上,声音冷得像冬日的冰:“淮 ... 军事之最07-10
-
揭秘中国军事力量:明星装备陆战之王VT-4最高端出口型主战坦克 VT-4坦克。AV工坊俞建国666卫视集锦。VT-4坦克是目前中国最高端的出口型主战坦克,它集成了中国装甲车辆领域最新的高功率密度推进技术、光电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总体技术,是一型模块化、轻量化、信息化, ... 军事之最07-08
-
张爱萍:中国军事史上不可或缺的“巨人″! 开国将帅传奇之十一 在中国现代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的名字家喻户晓,他们或因战功赫赫,或因政治地位显赫。而在这些名字中,有一位将军或许没有最耀眼的光环,但他的贡献却深刻影响着新中国的国防发展,他的故事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 ... 军事之最07-07
相关文章
- 俄乌这么一打,中国常规军力的实力再也藏不住了
- 历史上最能打的皇帝,从草根到传奇。
- 航母核潜艇,B2轰炸机,密度最高反导网络,关岛军事实力有多强?
- 【韩信:从草根到兵家至尊,那个改变中国历史的军事天才!】
- “兵仙”韩信:从胯下之辱到国士无双,回顾他的传奇一生
- 三位公认的历史军事奇才,拿破仑算一个,还有两个中国人,是谁?
- 重谋势、善造势、巧乘势、因势利导是毛主席军事谋略的高超艺术。
- 谁是毛主席最得力的军事助手?
- 为什么毛主席被称为军事奇才,千年一遇?你看看长征时的三件事
- 韩信:汉初的军事奇才与“兵家之祖”
- 韩信:被誉为“兵仙”的军事奇才——他的军事才能究竟有多强?
- 大清最绝望的一顿午饭:8位大将开心入座,筷子都没动就被害死!
- 百年难遇:全球3大军事强国同年阅兵,美国这次已经先拉了?
- 在彭德怀元帅的军事生涯中,最厉害的三位对手是谁呢?
- 西方军事专家:“在哈萨克斯坦心里,中国早就是最强超级大国了”
- 新疆纪行:一道命令执行一生——永不换防的老兵
- 人类有史以来的八大军事天才,中国独占前两席
- 华夏军神之争:谁才是中国历史上的军事最强者?
- 美国评选人类近代以来五大元帅,美国上榜两人,榜首竟是中国战神
- 三个被公认最厉害的军事天才,他们的故事你得了解
热门阅读
-
战区司令秦伟江 砸店事件背后的真相 07-14
-
南斯拉夫战争始末,强奸妇女惨无人道 07-14
-
98印尼排华,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印尼华人暴乱 07-14
-
高燕生的父亲是高岗,曾与习仲勋是共患难的战友 07-14
-
西路军女战士蒙难记,最终绑在树上折磨致死 07-14
-
国共内战爆发的最根本原因 中共又为何取得胜利? 05-08
-
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十个超级炸弹,仅次于核弹了 07-22
-
世界最厉害的导弹排名,北星之光位居榜首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