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血战: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惨烈的围歼战
引言
在中国漫长的战争史上,没有哪一场战役能像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那样,以如此残酷的方式改变历史的走向。这场秦赵两国之间的生死对决,不仅决定了战国时代的最终格局,更以其空前的血腥与规模,成为中国冷兵器时代歼灭战的巅峰之作。45万赵军埋骨太行,战神白起一战封神,而"纸上谈兵"的赵括则成为千古笑谈。今天,就让我们拨开两千多年的历史迷雾,重返那个尸山血海的战场。
—————————————————————————————

一、战云密布:秦赵争霸的时代背景
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蒸蒸日上,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逐步蚕食韩、魏、赵三国。公元前262年,秦将王龁攻占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韩国上党郡(今山西长治)与本土的联系。
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转而将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这一举动,无异于将战火引向赵国。赵孝成王在平原君赵胜等人的建议下,决定接收上党。这一决策,虽然让赵国获得了太行山高地优势,但也彻底激怒了虎狼之秦。
秦国立即发兵攻赵,赵国则派出老将廉颇率军进驻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构筑三道防线:
1. 空仓岭防线——前沿阵地
2. 丹河壁垒——第二道防线
3. 百里石长城——最后屏障
廉颇采取"深沟高垒,坚守不战"的策略,试图以持久战拖垮秦军。然而,战争的天平很快因后勤问题而倾斜。

—————————————————————————————
二、战略转折:从消耗战到歼灭战
战争进入第二年,秦军虽攻势凶猛,却始终无法突破廉颇的防线。然而,赵国却面临更严峻的危机——粮草不济。秦国坐拥关中平原和巴蜀粮仓,而赵国的补给线却要翻越太行山,运输极为困难。
1. 反间计与临阵换将
秦相范雎敏锐地察觉到赵国的困境,于是派人散布谣言:"秦军最怕的是赵括,廉颇容易对付,他马上就要投降了!"
赵孝成王果然中计,撤下经验丰富的廉颇,换上年轻的赵括。赵括熟读兵书,却毫无实战经验,他的上任,彻底改变了战争的走向。
与此同时,秦国秘密启用战神白起为主将。这位曾创造"伊阙之战"歼灭24万联军的杀神,即将导演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经典的围歼战。
2. 白起的死亡陷阱
赵括上任后,立即改变战略,率军主动出击。白起佯装败退,暗中却布置两支奇兵:
- 二万五千轻兵绕后切断赵军退路
- 五千骑兵穿插分割赵军阵型
当赵军主力深入秦军预设战场时,后路已被彻底截断。白起迅速收紧包围圈,将45万赵军困在韩王山至将军岭的狭长谷地中。
—————————————————————————————

三、地狱六十日:中国战争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被围的赵军很快陷入绝境:
- 粮道断绝,士兵开始杀马充饥
- 箭矢耗尽,只能用石头和木棍抵抗
- 人相食,史载"士卒相食,折骨为炊"
赵括组织多次突围,均被秦军击退。最终,在一次突围中,赵括被乱箭射死,赵军彻底崩溃。
最后的屠杀
20万赵军投降,但白起深知,秦国无法养活如此多的俘虏。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冷血的决定——坑杀。
据《史记》记载:
> "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
一夜之间,20万降卒被活埋,整个长平山谷"血流淙淙有声"。
---

四、历史回响:长平之战的深远影响
1. 赵国一蹶不振
此战之后,赵国青壮年几乎损失殆尽,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尽管后来有邯郸之战的短暂反击,但赵国终究走向衰亡。
2. 秦国统一加速
白起本欲乘胜攻灭赵国,但范雎担心其功高震主,说服秦王召回军队。尽管如此,长平之战仍为秦国的统一扫清了最大障碍。
3. 军事思想的变革
此战奠定了歼灭战的经典模式,后世兵家如韩信、李世民等,都曾研究白起的战术。同时,"纸上谈兵"成为千古教训,提醒后人:理论必须结合实际。
长平之战,不仅是一场军事对决,更是一场国力、谋略与人性的终极考验。白起的冷酷、赵括的轻率、赵王的猜疑,共同酿成了这场史诗级悲剧。
两千多年过去,山西高平的长平古战场仍不时出土成堆的尸骨与箭簇,无声地诉说着那场血腥的屠杀。或许,正如司马迁所言:"一将功成万骨枯。"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胜利者的荣耀,往往建立在无数亡魂的哀嚎之上。
大家都在看
-
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135年,诞生了4位超一流的军事天才 前言常有人提及乱世出英雄,若要细数中国历史上的乱世,十六国时期必定榜上有名。司马家族的几位王爷为争夺皇位纷争不断,再加上“五胡乱华”一事,彼时的中国可谓混乱不堪。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四位声名远扬的军事奇 ... 军事之最08-12
-
抛开资历,只论战术能力,最强的十位开国中将 1955年新中国成立后,有175位为革命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被授予了共和国中将的称号,后来又有两位加入,总共177位将军,大家称他们为开国中将。在177位开国中将中,军衔最高的是徐立清,他属于正兵团级别。傅连暲 ... 军事之最08-12
-
霍去病:十年驰骋边疆,成就汉朝最耀眼的军事奇迹! 【文章正文】在浩瀚的中华历史长河中,有那么一些名字,仿佛星辰般璀璨,永远闪耀在民族的记忆里。霍去病,便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一个年少成名、英勇无比的少年将军,他用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书写了汉朝对匈奴的 ... 军事之最08-12
-
卫青:汉代名将的传奇人生与军事辉煌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汉代是一个充满英雄豪杰、军事辉煌的时代。其中,卫青作为汉代著名的军事将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忠诚的品质和不凡的战绩,成为历史上令人敬仰的英雄人物之一。他的生平事迹不仅展现了汉 ... 军事之最08-12
-
兵仙韩信:冷兵器时代的军事革命者与权力博弈的牺牲品 在冷兵器时代的军事星空中,韩信如同一颗划破天际的彗星,以"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军事天赋,在楚汉相争的棋盘上演绎出惊心动魄的战争艺术。这位出身淮阴的平民,用背水列阵的决绝、潍水筑坝的智谋 ... 军事之最08-12
-
政治战略最接近毛主席的是刘少奇,军事战略最接近毛主席的是陈毅 毛主席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的战略家,独树一帜。无论如何翻查史料,论及战略方向的把控权,官方认定的唯一人选,始终只能是毛主席一人。这一结论并非凭空捏造,具体案例不止一次被各类权威信源反复印证。光看数 ... 军事之最08-11
-
韩信:兵家奇才,汉初的军事传奇 引言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而在西汉开国的历史舞台上,韩信无疑是一位璀璨的明星。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巧妙的战略布局和惊人的战绩,成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 军事之最08-11
-
中国历史上,最会带兵打仗的八个人,一出手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就拿兵法来说,总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那些军神都天赋异禀,出手必定全胜?凭什么?谁又真能做到“无往不利”?事实不尽然。八个人物摆在历史上,一个比一个传奇,但他们真的如传说中完美吗,没人怀疑?明明每一步都迷 ... 军事之最08-10
-
世界公认的三大军事天才,拿破仑排在第三位,第一第二都是中国人 当我们回顾过去几千年的全球历史时,会发现战争始终贯穿其间。不管我们现在身处怎样的安宁环境,地球的某些角落总有硝烟没有消散。仅以近期持续发酵的俄乌冲突、巴以矛盾为例,这些战事像一道阴霾,时刻提醒着我们和 ... 军事之最08-10
-
中国历史八大军事统帅排行:一场跨越千年的沙场风云录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军事统帅的智慧与谋略始终是文明演进的重要推手。本文综合历史战绩、军事理论贡献、战略创新及历史影响⼒进⾏排名,对八位最具代表性的军事统帅进行系统性梳理。排名次序仅代表本人个人看法 ... 军事之最08-09
相关文章
- 波茨坦会议:背叛与终结
- 此人与杜聿明,胡宗南同为黄埔一期生,但论军事之才远胜这两位
- 伟人最霸气的明言:“我们要给世界立规矩”…不忘初心,科技强军
- 索姆河战役:不列颠军事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 西方战略专家:“中国的崛起,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力量”
- 大树将军冯异:谦逊退让的军事典范与千古楷模
- 中国军事实力最强的十大朝代排名
- “中国之最”看看你知道哪些?
- 卫星揭秘!俄罗斯核潜艇基地遭海啸冲击,专家:军事影响有限
- 毛主席:最伟大最霸气的军事战略家,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战神
- 鲲鹏展翅:解码中国军事运输能力的崛起之路
- 毛主席从未上过军校,为何军事水平,却远超顶尖名校的各个将帅?
- 开国将帅中,粟裕的军事战略水平,是最接近毛泽东的吗?
- 军事上无力,道德上无敌
- 我军顶级的军事天才只有一人,他打的仗,即使别人复盘也打不出来
- 石油对二战德国军事决策的影响
- 遭遇地震打击,俄罗斯远东军事基地会被美日偷家吗?
- 李世民的军事能力,到底有多强?李世民的军事水平是否被夸大了?
- 韩信:一个从平凡到传奇的军事天才,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故事?
- 西方军事专家:“只有越南心里清楚,中国国力强大到了什么程度”
热门阅读
-
战区司令秦伟江 砸店事件背后的真相 07-14
-
南斯拉夫战争始末,强奸妇女惨无人道 07-14
-
98印尼排华,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印尼华人暴乱 07-14
-
高燕生的父亲是高岗,曾与习仲勋是共患难的战友 07-14
-
西路军女战士蒙难记,最终绑在树上折磨致死 07-14
-
国共内战爆发的最根本原因 中共又为何取得胜利? 05-08
-
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十个超级炸弹,仅次于核弹了 07-22
-
世界最厉害的导弹排名,北星之光位居榜首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