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军事能力如何?周总理说的直白,白崇禧评价更是一针见血
前言
蒋介石有写日记的习惯。
1950年初,已经败退台湾的蒋介石,时常在日记里抒发自己的郁郁不得志,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

一开始,蒋介石认为自己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手里没有足够的人才。
徐向前、陈赓、左权这些优秀将领,曾经都是黄埔军校的一期学生,可他作为黄埔军校的校长,却未能把这些人才收为己用。黄埔军校人才辈出,但为何,没有一个落在自己手里呢?
对于这样的差异,蒋介石内心是极为气愤的,他多次在日记里表示:最优秀的人都去了中共,留在我这边的,都是蠢蛋!
不过,到了后来,蒋介石就不这么说了,他开始认为:自己队伍里派系林立,什么土木系、黄埔系,桂系,各方各派勾心斗角,各有各的小心思,心不诚,自然打不赢。

此时的蒋介石,仍处于无能狂怒的“甩锅”阶段,认为国民党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自己菜。
可随着抗美援朝的战争打响,在见识到志愿军的作战能力,和彭老总的指挥能力之后,蒋介石终于心甘情愿的承认,自己不是毛主席的对手。
但或许是面子上挂不住,在承认之后,他还不忘diss一下美国:
美国说我蒋介石不行,可他们又怎么样呢?我看他们西方国家也是一群蠢猪,被打的如此狼狈!输给他,我心甘情愿,唯有他可以把我挤在这个小岛上。
那么,蒋介石的军事能力究竟如何?难道真的如他所说,他只略逊毛主席一筹吗?

战略眼光
其实,纵观蒋介石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我们就可以总结出他失败的几个重大原因。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蒋介石战略眼光不够。
战略眼光,简单来说,就是对全局的统筹把控,以及对未来战争走向,政治走向的判断。
在这一点上,蒋介石经常会自信满满的走出最错误的一步路。
我们都知道,在上世纪初期,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无数仁人志士奋发图强,不断探寻着让国家变得强大的道路。而我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立的。

成立之初,我党其实并不愿意和国民政府做敌人。
毕竟,当时的旧中国,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晚清遗毒妄图复辟。想要强大国家,我们首先应做的,就是联合所有能联合的力量,先把外敌赶走。接着携大胜之威,扫清国内一切军阀乱党,这是古今中外都认可的一个做法。
那时,不光我们认可这一观点,就连那些分散在全国各地,各自为政的军阀们,也都认可这一点。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党哪怕遭受了背叛,也要忍下屈辱,两次和国民党合作。而诸如刘湘、白崇禧、李宗仁、阎锡山、张学良等等地方军阀,在日寇面前,也愿意团结一心,听从国民政府号令,联合抗日。

但蒋介石在掌控权力后,却为了争权夺利,执意放弃这个联合所有力量的大好机会,反手将屠刀捅向了自己人。在他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我党有生力量遭到削弱,各地出面支持抗战的军阀部队,更是被他以各种力量打乱编制,送到前线当炮灰。
这样做,不仅不能使内部平稳,反而会引起各地势力对国民政府的忌惮之情,导致军阀们在危机来临时,只想着自保,而不敢再冲锋在前。
这种行为,无疑是在断自己手脚,给日寇行方便。
但蒋介石却坚持不认为自己有错。
相比之下,毛主席的战略眼光就要比他强得多。

在一开始,毛主席就提出了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驱逐日寇的提议。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红军部队迅速发展壮大,并和当时的不少军阀势力,都有了不错的交情。而这,也是在四渡赤水时,不少军阀部队出人不出力,眼睁睁看着红军冲出包围圈而不作为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毛主席还懂得什么叫“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他的教导指挥下,红军所过之处,秋毫无犯,赢得了无数最底层老百姓的支持。
而这些最底层的老百姓,就是构成一个泱泱大国的最基础力量。正是因为掌握了这股力量,我军才能喊出那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能在几次遭受围剿扫荡后,还能快速拉起一支庞大队伍的关键原因。

而蒋介石呢?他的眼里,根本就没有人民。他将大部分心力,都放在了维持和几大家族,以及地方富豪政要关系上。他以为,只要拥有了这些人的支持,自己就能走向胜利。这种想法,是极其可笑的。
用人不明
除了战略眼光有问题外,蒋介石在用人上,也让人很是看不懂。
他极度迷信家乡出身论,并且对嫡系杂牌之分,有着浓厚的执念。
蒋介石是浙江人,在用人方面,他极度钟爱浙江出身的人。甚至到了一种不问能力,只要你是浙江人,我就愿意提拔你培养你的地步。
而那些不是浙江的,不管能力有多强,都不被他所信任,至少在刚开始用人时,蒋介石都会带上浓厚的警惕心。
蒋介石年轻时,曾奉命创办了黄埔军校,并担任校长。在这所学校里,走出来了无数优秀领导人。例如林彪、陈赓、杜聿明等等,都是他的学生。

但令人感到疑惑的是,不少从黄埔里出来的人,在蒋介石手底下,大多都表现平平。而到了我党这边后,却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而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蒋介石的用人不明。
杜聿明,这个国民党内部确实能打的人,既是蒋介石的学生,也是蒋介石的嫡系。但你敢信吗,就是这样一个关系如此亲近的人,蒋介石都还要往他身边安插军统特务,来监督其一言一行。
还有黄维,这个书呆子将军,敢打敢拼,和那些畏缩不前的其他国民党军人形成了鲜明对比。被我军俘虏后,还一直对蒋介石保持着忠心,即便在监狱住到了70年代,也一直不肯低头。属于国民党被俘虏将领中绝对的顽固分子。
但就是这样一个忠心耿耿,又有能力的人,却在蒋介石那里坐了多年的冷板凳。如果不是解放战争时,蒋介石实在无人可用,恐怕这冷板凳,他还要继续坐下去。

对于真正的人才,蒋介石向来不肯信任。但好笑的是,对于那些胸无点墨,屡打败仗的无能之辈,他倒是给出了十足的信任。
孙元良,这个在南京保卫战中弃城而逃,导致日军冲进南京,制造了30万人大屠杀的民族罪人,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在后来又被蒋介石重用。甚至在重用后,这家伙又接连逃跑几次,蒋介石仍然舍不得杀他。
还有刘峙,这个国民党内部公认的猪头司令,靠着早年打过一些胜仗,被蒋介石当成福将信任有加。淮海战役时,杜聿明明明已经制定出了作战战略,但却被刘峙一口否决,最终导致大溃败。但即便如此,蒋介石也没有杀他。
如此糟糕的识人之术,导致最终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微操大师
相比起上面两点,最令国民党前线士兵头疼的,还要数蒋介石“爱微操”的毛病了。

蒋介石在军事指挥上,和宋太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认为自己在后方看着地图,做出的判断,能比前线切实经历战况的将领们还要正确。在布置战略任务时,蒋介石经常喜欢越级指挥,指挥精度甚至能精确到机枪的射击点上。
这样不了解真实情况的极致微操,往往会打乱前线将领的部署,从而导致战局发生变化。
微操的次数多了,国民党将领们就总结出了一点心得:
“听了校长的话,很可能就会吃败仗,但不听,后果只会更严重。既然如此,那就干脆听了,这样失败以后,责任是由最高决策者来背。”
很明显,这种微操已经严重打击了前线将领们的作战积极性。
淮海战役时,深谙蒋介石习性的杜聿明,为了避免接到微操,干脆下令关闭了一切通讯设备。但没想到,蒋介石竟然派出飞机到前线空头手令。在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杜聿明那两句“完了,完了”,就是对这种行为最好的总结。

相比之下,毛主席在这一点上,要甩蒋介石十万八千里。
在军事指挥上,他深刻明白什么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充分给予了前线指挥员自主权,甚至在发生冲突时,也能坚决肯定前线人员的方案。因为他知道,坐在指挥室里看地图,远不如前线将领了解的更多。
在辽沈战役中,林彪对打长春犹豫不决,几次三番改变决心。对此,毛主席大为恼火,但在综合分析了情况后,还是决定,充分尊重林彪的意见。最终,林彪把握时机,一举出动,成功赢得辽沈战役,夺得了东北大地的控制权。
在淮海战役时同样如此。
毛主席原定的作战方案,是想让粟裕下江南。但粟裕在综合判断了前线一切情况后,决定展开中原决战。对于粟裕的抗命,毛主席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给予了充分信任。甚至在战斗进行到最激烈时,还特意给粟裕传电报,要他不必事事请示,当随机应变。

后来,粟裕决定将小淮海打成大淮海时,毛主席依旧选择相信粟裕,并调动刘邓大军充分配合。最终,在相互协作下,淮海战役取得了伟大胜利。
如此一对比,蒋介石的指挥能力实在是上不得台面,相比起毛主席,更是错了十万八千里。也怪不得周总理会评价他:不怎么样。而被誉为小诸葛的桂系军阀白崇禧,更是怒气冲冲的说:他最多能做个步兵排长。
屏幕前的你,觉得蒋介石的军事能力究竟如何呢?请把你的想法打在下方留言区吧,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都在看
-
左宗棠为何是梁启超眼中的五百年第一伟人?且看他的三大军事成就 左宗棠这个名字,有些人听说过,有些人没太在意过,反正梁启超算是下了定论,说他是五百年第一伟人。光这帽子压下来,谁都得愣半天!可要是细细扒拉他的来路,反倒有点不忍心——说不上多厉害,也没有出将入相的门第 ... 军事之最07-13
-
长平血战: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惨烈的围歼战 引言在中国漫长的战争史上,没有哪一场战役能像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那样,以如此残酷的方式改变历史的走向。这场秦赵两国之间的生死对决,不仅决定了战国时代的最终格局,更以其空前的血腥与规模,成为中国冷兵 ... 军事之最07-13
-
韩信:楚汉争霸的军事奇才与历史传奇 引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汉朝的建立离不开一位杰出的军事家——韩信。他出身平凡,却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楚汉争霸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战术智慧、战略布局,甚至个人命运,都充满传奇色彩。本文将带你全面了解 ... 军事之最07-12
-
太平天国的陈玉成,军事水平到底有多厉害?看看曾国藩如何评价 曾国藩说过一句话:“皖北糜烂日广,江南之贼粮不绝。”这话里,暗藏着他对一个人的深深忧虑。这个人,就是太平天国的陈玉成,一个让湘军闻之色变的人物。陈玉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最重要的军事将领之一。他出生于广西 ... 军事之最07-11
-
为什么说刘邦的军事实力仅在项羽韩信之后? 在楚汉争霸中,刘邦的形象常常笼罩在“政治强于军事”的迷雾之下,仿佛他的成功主要依赖张良的智谋、萧何的后勤和韩信的将才。然而,深入爬梳史料,我们会发现一个被严重低估的现实:刘邦自身就是一位顶级的军事统帅 ... 军事之最07-11
-
司马懿:智谋与权谋的巅峰之路,三国最复杂的军事政治巨头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英雄辈出,豪杰云集。然而,在众多名将和谋士中,司马懿以其深邃的谋略、复杂的政治手腕和权谋之术,成为历史上最具争议和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既是魏国的军事奇才,也是后世“权谋之宗”的代 ... 军事之最07-11
-
一朝一名将之汉朝霍去病,流星般璀璨的军事传奇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军事史上,霍去病的名字犹如划过夜空的流星,短暂却耀眼夺目。这位仅活了二十四年的少年将军,用他传奇般的军事生涯,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书写了不朽篇章。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贫寒少年逆袭的励志典范 ... 军事之最07-10
-
韩信未央宫斩首:刘邦对军事天才的恐惧绞杀 公元前196年,长安未央宫的铜钟在寂静中震颤。淮阴侯韩信被一群武士拖拽着穿过雕梁画栋的回廊,他曾指挥百万雄师的手被粗绳捆缚,曾经睥睨天下的眼神里只剩下错愕与悲凉。吕后站在殿阶上,声音冷得像冬日的冰:“淮 ... 军事之最07-10
-
揭秘中国军事力量:明星装备陆战之王VT-4最高端出口型主战坦克 VT-4坦克。AV工坊俞建国666卫视集锦。VT-4坦克是目前中国最高端的出口型主战坦克,它集成了中国装甲车辆领域最新的高功率密度推进技术、光电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总体技术,是一型模块化、轻量化、信息化, ... 军事之最07-08
-
张爱萍:中国军事史上不可或缺的“巨人″! 开国将帅传奇之十一 在中国现代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的名字家喻户晓,他们或因战功赫赫,或因政治地位显赫。而在这些名字中,有一位将军或许没有最耀眼的光环,但他的贡献却深刻影响着新中国的国防发展,他的故事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 ... 军事之最07-07
相关文章
- 俄乌这么一打,中国常规军力的实力再也藏不住了
- 历史上最能打的皇帝,从草根到传奇。
- 航母核潜艇,B2轰炸机,密度最高反导网络,关岛军事实力有多强?
- 【韩信:从草根到兵家至尊,那个改变中国历史的军事天才!】
- “兵仙”韩信:从胯下之辱到国士无双,回顾他的传奇一生
- 三位公认的历史军事奇才,拿破仑算一个,还有两个中国人,是谁?
- 重谋势、善造势、巧乘势、因势利导是毛主席军事谋略的高超艺术。
- 谁是毛主席最得力的军事助手?
- 为什么毛主席被称为军事奇才,千年一遇?你看看长征时的三件事
- 韩信:汉初的军事奇才与“兵家之祖”
- 韩信:被誉为“兵仙”的军事奇才——他的军事才能究竟有多强?
- 大清最绝望的一顿午饭:8位大将开心入座,筷子都没动就被害死!
- 百年难遇:全球3大军事强国同年阅兵,美国这次已经先拉了?
- 在彭德怀元帅的军事生涯中,最厉害的三位对手是谁呢?
- 西方军事专家:“在哈萨克斯坦心里,中国早就是最强超级大国了”
- 新疆纪行:一道命令执行一生——永不换防的老兵
- 人类有史以来的八大军事天才,中国独占前两席
- 华夏军神之争:谁才是中国历史上的军事最强者?
- 美国评选人类近代以来五大元帅,美国上榜两人,榜首竟是中国战神
- 三个被公认最厉害的军事天才,他们的故事你得了解
热门阅读
-
战区司令秦伟江 砸店事件背后的真相 07-14
-
南斯拉夫战争始末,强奸妇女惨无人道 07-14
-
98印尼排华,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印尼华人暴乱 07-14
-
高燕生的父亲是高岗,曾与习仲勋是共患难的战友 07-14
-
西路军女战士蒙难记,最终绑在树上折磨致死 07-14
-
国共内战爆发的最根本原因 中共又为何取得胜利? 05-08
-
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十个超级炸弹,仅次于核弹了 07-22
-
世界最厉害的导弹排名,北星之光位居榜首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