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受命的丘吉尔(8)
1906年1月英国举行大选,保守党和自由党为拉选票问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保守党抓住丘吉尔的倒戈行为进行猛烈攻击。他们引用丘吉尔从前如何振振有词地标榜保守党而又肆无忌惮地诽谤自由党的大量言论,并要求他为此作出解释。丘吉尔竭尽全力驳斥这些攻击。"在保守党的时候,"他说,"我是说了许多糊涂话,但在我明白过来,知道保守党是个愚蠢党之后就退了出来。"
丘吉尔在这次选举中,继续高举"自由贸易"的旗帜,并以此对保守党进行反击。结果他以1241票的多数继续当选为议员。在这次选举中,自由党取得了压倒一切的胜利,在新组成的下院中占有400个席位,比所有其它党所得的下院席位的总和还多得多。保守党人仅获得157个席位。
1906年的选举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劳工代表在新议会里得到了30个席位,其中大部分席位是由1900年成立的工人代表委员会推举的代表获得的。劳工代表在选举中的胜利,证明英国工人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走上了政治斗争的舞台。对此,丘吉尔感到不安,他在格拉斯哥发表的一篇演说中一口咬定,英国工人阶级不需要有自己的政党,它的利益应该由工会来代表。丘吉尔说:"劳动,这是一个伟大的字眼。那么,谁有权代表劳动者呢?我认为,工会比任何组织更应该有权代表劳动者,应该由它派出劳动者的代表参加下院。"丘吉尔明白,在工人阶级的队伍里,将会有很多人主张为了本阶级的利益走独立斗争的道路,并采取革命的方式进行斗争。丘吉尔声色俱厉地向群众表明,他是百分之百地否定和仇视革命运动的。所以他声称:"任何一种涉及暴力的运动都将不可避免地遭到压倒优势的力量的抵抗……而这种抵抗将埋葬诸如此类的运动。"
但是,为了蛊惑人心,欺骗工人阶级,丘吉尔又把自己装扮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同情者。他承认垄断是为了反对劳动人民的利益,主张国家干预并监督经济生活,主张国家以后备雇主的身份设法干预劳力的使用,主张把铁路收归国有,社会保险应成为国家关心的对象。但是,丘吉尔所贩卖的这些思想,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论同他个人的信念,还是同他父亲的信念都是格格不入的。正如丘吉尔的好友 F . E .史密斯所说的:"社会主义者最好不要去欢迎丘吉尔的名字,因为归根结底他会在他们开始游泳时,偷走他们的衣服。"
丘吉尔的言行,受到了英国贵族和有钱有势者的赏识。他们认为,如果让丘吉尔掌权,他是会卖劲地为英国资本主义利益服务的,因为他要实现个人沽名钓誉的意图与英帝国的利益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国王爱德华七世的一个心腹于1906年8月15日给丘吉尔的信中写道:"国王陛下高兴地指出,如果你能把国家的利益置于党的观念之上,你一 定能成为一位可以信赖的大臣,而且还能成为一位严肃的政治活动家。"而这正是丘吉尔所日夜盼望的。
两年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帮助丘吉尔在攫取权力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1908年4月,坎贝尔.班纳曼因病辞职。阿斯奎斯成了首相,并按自己的愿望组织政府。新首相建议丘吉尔任海军大臣。丘吉尔衡量了"同意"和"反对"两种回答的利弊之后,谢绝了首相的建议。因为何时开战尚不清楚,海军部在短期内不会给天性急躁的丘吉尔"施展才干"的机会。最后丘吉尔选择了当时群众所最关注的贸易部大臣的职务。贸易部涉及方面广,丘吉尔认为这可能是他继续往上爬的好阶梯。
阿斯奎斯
政治生涯中所取得的一些引人注目的成就,使丘吉尔确信,他的命运决定了他的"光辉未来"。在那些年代里,丘吉尔增加了对拿破仑个人的兴趣,他一直对这位叱咤风云的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钦佩得五体投地。因此,他一来到贸易部,就在他的写字台上摆上了一尊拿破仑的小青铜像,后来这尊铜像伴随主人从一个部到另一个部。
贸易大臣的管辖范围的确是非常广泛的,他不仅涉及贸易问题,而且还有工业问题、运输问题、劳工问题以及专利和版权等问题。这样,不仅为丘吉尔管理这个部的分内事务提供了条件,而且还使他有可能参与许多有关的领域,尤其是社会问题的管理。为了给自己树立前程远大的政治活动家的声望,丘吉尔积极利用了这些可能性。
国内阶级矛盾的增长,引起英国统治阶级惊慌不安。为了缓和阶级矛盾,自由党政府准备继续做出一系列较大的让步。按照丘吉尔的设想,职业介绍所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国内因失业增加而引起的惊恐情绪。职业介绍所应当帮助失业者寻找工作,帮助企业家雇佣劳动力。事实上,常有这样的情况,某地有失业者,另一地却又感到劳动力不足。成立职业介绍所既可以增加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机动性,又可为企业家节省寻找劳动力的开销。1909年9月,丘吉尔邀请威廉.贝弗里奇进贸易部担任职业介绍所所长的职务,后来他成了社会改革方面的知名人物。
制定职业介绍所法之后,丘吉尔又制定了失业保险法。为老年人规定了养老金,还规定了疾病保险、残废保险和生产致残保险。为了把工人阶级吸引到自由党方面来,丘吉尔和乔治竭力推行社会改革,争取工人的同情,并使当时处于英国政治阵线左翼的工党保持中立。著名学者加尔威指出,丘吉尔和乔治的战略是"预先想到工人阶级的要求",并表明工人阶级能够从自由党那里比从工党那里得到更多好处。
保守党人对丘吉尔和乔治大加讽刺,称平民出身的劳合·乔治为"克里昂",称贵族出身的温斯顿·丘吉尔为"阿尔西巴德",此后这两个绰号就和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了。克里昂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一个皮鞋匠,他是所谓的古代平民领袖集团的首席代表,而阿尔西巴德则是雅典贵族的叛逆,他多次背叛雅典斯巴达,又多次浪子回头。被称为"英国20世纪的克里昂和阿尔西巴德"的乔治和丘吉尔,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看到这两个同时代的人在一起。然而,明眼人却看得出,这两个人为继承阿斯奎斯之后的首相和自由党领袖的宝座在暗地里进行着争斗。
丘吉尔在贸易部得心应手,既管贸易,又管劳工。没过两年,他主管的贸易部实质上又同时成了劳工部。贸易部职能的扩大,得到议会和内阁的正式认可。议会还专门通过文件,把该部大臣的年薪从2000英镑增加到5000英镑。这样,贸易大臣便跻身于一等大臣之列。不过,丘吉尔建议给贸易大臣加薪的决议要到别人取代他这个位置之后再生效。这一姿态更博得了人们的好感。
丘吉尔等人所推行的改革,激起了贵族集团的反对。为了排除上院的干扰,内阁提出了一项有关限制上院权限的决议草案,提交下院讨论通过。丘吉尔积极参与了这一问题的斗争。丘吉尔采取这一立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是经过反复权衡考虑过的。因为丘吉尔反对上院,就等于反对了他所出生、成长的那个集团,这个集团是他后来在军界、新闻界和政界谋求前程的可靠支柱。马尔巴罗公爵世家几乎是紧密联系全国所有贵族的纽带。丘吉尔反对上院就切断了这些复杂的亲缘关系,人们指责他"玷污门庭",是"叛逆",贵族之家的大门在他面前砰然一声关上了。丘吉尔当然知道,等待着他的是什么,但他一步也没离开过反对上院的自由党人。他知道,未来是属于下院的。
自由党所进行的"社会改革",实际上是雷声大、雨点,小,广大劳动人民和下层群众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因而在1910年2月的选举中招致严重的失败。议会中自由党的席位从400席减少到275席,保守党人则把自己的代表席位由157席增加到273席。爱尔兰民族主义者获82席,而工党获40席。这样,自由党人失掉了多数地位,只有依靠爱尔兰自治派和工党的支持才能采取行动。这就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选举之后,自由党人继续执政。阿斯奎斯首相认为,政府没有必要进行彻底改组,只需要撤换爱尔兰事务大臣和内政大臣。政府要在议会中依赖爱尔兰自治派,所以不得不重新考虑爱尔兰自治问题。至于内政部,那是因为工人阶级的罢工和采取其他行动的次数逐日增多,而且越来越尖锐,内政部需要任命一个坚定的人。他建议由丘吉尔从两个职位中挑选一个。爱尔兰问题既复杂又困难,不止一个大臣在它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丘吉尔对此一清二楚。他担心选择爱尔兰事务大臣,可能一败涂地,桂冠也保不住,所以就选中了内政部。
丘吉尔35岁就当上了内政大臣。当时在英国,内政大臣的权力很大。全部监狱和少年罪犯营、伦敦警察局和消防队以及监督外侨、道路、桥梁、运河、矿山、农业、捕鱼、社会治安、社会公德等等都在这个部的管辖之内。该部对组织议会选举也有一定权力,它还可建议国王赦免罪犯。内政大臣应当参加王子和公主的诞辰庆典,通常由他隆重宣布王位继承人和新国王登基。除所有这些职能外,还委派丘吉尔向国王呈报议会辩论的每日通报。他总是高兴地完成这项委派。
在丘吉尔担任内政大臣期间,最使他伤脑筋的是职工运动和日益加剧的阶级斗争。到1910年底,丘吉尔的信念和兴趣发生了变化。他这时对社会改革的短暂而肤浅的兴趣已经荡然无存。不久前,他还建议自由党人要优待和关心工人,可是日益激烈的阶级斗争使他越来越憎恨工人。结果英国劳动人民把他看透了,认定他无论如何不是一个社会改革的捍卫者,而是劳动人民一贯的最顽固的敌人之一。
丘吉尔作为内政大臣,同使用暴力镇压罢工有着直接关系。许多版本的丘吉尔传记作者都曾提到,丘吉尔热衷于使用暴力镇压罢工,有时本来无需采取严厉手段,他也滥用暴力。1910年11月,威尔士矿工与煤矿公司之间发生了一场冲突。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完全是正当的。资方对工人要求的回答则是强行解雇罢工工人,并把警方保护的工贼送往罢工地区。工人行使自己的纠察权利不让工贼占领罢工阵地,同警察发生了冲突。激烈的冲突很快发展成了短兵相接的搏斗。警察动用的力量已远远超出了维持秩序的需要,他们使用武器无情地屠杀工人。丘吉尔从伦敦向罢工地区派去了1000名警察还嫌不够,他又同陆军部联系,向那里派去了军队。
不久,丘吉尔又在伦敦动用警察镇压妇女的游行示威。1910年11月18日,妇女参政运动的拥护者们,在伦敦的一家礼堂举行群众集会,然后她们向议会大厦进军,准备向首相递交一份请愿书。她们人数不多,不超过300人。可是议会周围布置了多达1200人的警察部队。妇女们企图冲破警戒线,结果遭到警察持续数小时的惨无人道的屠杀。这种野蛮行径顿时在市内激起了强烈的愤慨。
最滑稽的是1910年12月,伦敦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所谓抢劫珠宝店的事件。结果三名警察当场被打死,另外三名受了重伤。开枪者躲藏了起来。这一罪行引起大哗。丘吉尔亲自领导侦破这一案件。给警察配备了手枪和步枪。1911年1月3日,丘吉尔得到报告,说杀死警察的人在塞德奈街100号并已被包围。警察报告说,罪犯不时开枪,看来弹药贮备相当多。这幢房子里有多少人,一时不得而知。很快就在毗连的街道上塞满了数百名奉丘吉尔之命赶来的警察和士兵。甚至还从托威尔军火库弄来了大炮。
丘吉尔决定亲自指挥这一"重大战役"。他身穿皮领大衣,头戴丝绒礼帽,来到了行动地点。在那些漫不经心地与被包围者相互射击的警察和士兵的衬托下,这是个十分可笑的画面。丘吉尔展开了紧张的活动,研究如何保证援兵的到来,又讨论了攻占那幢向外射击的房子的计划。困难在于谁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被包围。很快房子被打得着了火,开枪者被迫撤到底层。赶往现场的消防队打算履行自己的职责,扑灭房子上的大火。可是内政大臣丘吉尔却命令不许灭火。大火过后,这幢不大的楼房化为灰烬,在被摧毁的房子下面找到了两具烧焦了的尸体。原来,在丘吉尔亲临指挥下,警察和配备大炮的军队的强大火力,总共才对付了两个"顽强的敌人"。
丘吉尔这一可笑的行动受到了报纸的冷嘲热讽。记者把这件事绘声绘色地描写为"塞德奈街头厮杀"。报上还刊登了许多照片,说明他在指挥围攻100号房子时所起的作用。与此同时,伦敦还上演了一部表现丘吉尔如何指挥这一战役的短纪录片。观众们起哄并嘲弄这位过分卖力的大臣。丘吉尔得了塞德奈街上的拿破仑的雅号。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尽管丘吉尔对工人运动残酷镇压,1911年夏天,英国又接连爆发了多次罢工。海员与码头工人冲破了被资产阶级收买了的、老机会主义工人领袖的控制,举行了罢工。丘吉尔一听到伦敦港口管理局求援,立即同陆军大臣霍尔登联系,对方同意派遣2.5万名士兵镇压罢工。丘吉尔这一举动在码头工人中激起了愤怒的风暴。码头工人的领导警告政府,如果军队胆敢动一下船坞,就会发生武装冲突,造成流血事件。这种警告并未使丘吉尔却步,结果事态越来越大。
1911年8月,铁路工人为声援海员和码头工人的罢工而宣布总罢工。丘吉尔企图动用军队来挫败罢工。他不等地方当局求援就主动利用军队来"维持运输秩序"。同工会代表会见时,丘吉尔表现得盛气凌人。当时接近丘吉尔的人回忆道:"他得意洋洋地边看着英国地图边指挥部队向前运动..他在这方面的错误令人吃惊。他经常发布残害生命的野蛮公告。"铁路工人是为争取运输公司承认他们的工会而举行罢工的。为了镇压这次罢工,丘吉尔动员了五万名士兵,给每个士兵配备了20发子弹,并把这支部队部署于各个"战略据点"。他动用军队驱散游行队伍。伦敦、利物浦和拉内利三市的士兵向游行者开枪,造成了大量伤亡。动用军队对付工人,意味着丘吉尔这个"自由党"的政治家和"社会改革者"向工会和工人阶级的短暂调情永远完结了。
丘吉尔虽然在工人群众中的名声愈来愈坏,但英国统治集团却认为,丘吉尔是资本主义利益的可靠卫士,是一个在复杂情况下善于采取果断行动的人,一个"富有坚强毅力、决心和组织才能的人"。尽管有些"行为古怪和过分热心",但在统治集团的眼中,丘吉尔的威望无疑是提高了。
1911年,国际形势日趋紧张,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那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乘坐"豹子"号炮舰来到摩洛哥的艾加迪尔,表示德国觊觎非洲大陆,这在英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豹子"号的出现不仅刹那间表现出英德矛盾的尖锐化和深刻化,而且导致自由党政府的许多成员要求澄清对外政策的立场问题。内阁大臣劳合·乔治警告德国说:"如果德国人迫使英国作战,英国定将战斗下去。"同时,丘吉尔也对德国驻英大使麦德尔·尼赫伯爵说:"德国不应企图同英国在海上开战。如有必要,德国建成一艘军舰,我们将建造两艘..激进派与保守派无论怎样相互指责,但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致的。"
作为内政大臣,丘吉尔还采取了实际措施,防备战时德国在英国领土上搞谍报和破坏活动。在"豹子"号出现之后,他得出了同德国打仗已不可避免的结论,而其他所有问题都被置于次要地位。他写道:"七年之内,我不会考虑其他任何事情。"在此期间,丘吉尔越来越关心对外政策问题。他花费了许多时间研究英国同欧洲各国的关系。他经常不断地拜访外交部和陆军部,并根据军事专家们的想法和情报写出了一份关于"本大陆军事行动问题"的备忘录呈报阿斯奎斯首相。
丘吉尔这份备忘录写得很成功,受到内阁和帝国国防委员会的称赞。它显示了丘吉尔"丰富的想象力和天才的军事思想"。他不仅善于收集那些著名军事专家最感兴趣的意见和结论,并经自己"健全的头脑加以筛选和进行了内行的分析"。丘吉尔确认,未来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将在法德两国领土上进行,他提出向法国派遣13个师的英国远征军,加上辅助部队共计30万人。现在丘吉尔抛开了他先前对未来战争的设想。他原来的设想是,英国应当主要依靠海军作战,因为为数不多的英国陆军在大陆强国的庞大陆军中必然会覆没。这一切都证明丘吉尔作为一个政治家已逐渐成熟。英国内阁和国防委员会批准了丘吉尔的报告,同意战争伊始即向法国派遣远征军的打算,并作出了选择得力人选加强海军部的决议。
丘吉尔同工人运动作斗争坚决果断,在研究军事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促使阿斯奎斯和其他主要阁员都认为丘吉尔是新任海军大臣最合适的人选。9月底阿斯奎斯首相问丘吉尔,他是否愿去海军部。几年前,首相曾向丘吉尔提出过这一问题,当时他拒绝了。不过现在时间和条件都发生了变化,这时的海军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可以在军事方面大有作为。丘吉尔马上满口答应下来。
丘吉尔的传记作者认为,从丘吉尔转入海军部时起,他作为一位国务活动家的成长时期已告结束。在新的岗位上,他的任务是尽快训练同德国作战的英国海军,准备他认为随时都会开始的战争。
正当丘吉尔在仕途上得意忘形、飞黄腾达的时候,1908年8月15日伦敦报纸上登载了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33岁的温斯顿·丘吉尔大臣,与23岁的克莱门蒂娜·霍齐娅小姐订婚了。
大家都在看
-
我军顶级的军事天才只有一人,他打的仗,西点军校复盘也打不出来 2024年,随着一则关于毛主席被誉为“我军顶级军事天才”的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中外军事学界掀起新一轮激烈讨论。有人称,哪怕是全球最著名的西点军校,也难以复盘出毛主席所指挥过的那些惊世之战。“他打的仗,西 ... 军事之最07-17
-
李牧不死,赵国不亡?战神陨落背后的千古疑案 图片取自网络公元前229年冬夜,邯郸城死寂如墓。相国府内,李牧猛然抽出佩剑,寒光映亮案头未写完的《御秦策》。院外甲士的脚步声如雷逼近,火把将窗纸染成血色。"将军快走!"亲卫撞开门嘶喊,"王令已至 ... 军事之最07-17
-
美澳主导19国"护身军刀"军演创规模之最 七月的南半球寒风凛冽,澳大利亚海岸线却因一场史无前例的军事盛宴而沸腾。2025年7月13日,由美澳联合主导的"护身军刀"多国联合演习在澳大利亚全域拉开帷幕,这场持续23天、横跨两大洲的军事行动,以其空前 ... 军事之最07-17
-
左宗棠为何是梁启超眼中的五百年第一伟人?且看他的三大军事成就 左宗棠这个名字,有些人听说过,有些人没太在意过,反正梁启超算是下了定论,说他是五百年第一伟人。光这帽子压下来,谁都得愣半天!可要是细细扒拉他的来路,反倒有点不忍心——说不上多厉害,也没有出将入相的门第 ... 军事之最07-13
-
长平血战: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惨烈的围歼战 引言在中国漫长的战争史上,没有哪一场战役能像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那样,以如此残酷的方式改变历史的走向。这场秦赵两国之间的生死对决,不仅决定了战国时代的最终格局,更以其空前的血腥与规模,成为中国冷兵 ... 军事之最07-13
-
韩信:楚汉争霸的军事奇才与历史传奇 引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汉朝的建立离不开一位杰出的军事家——韩信。他出身平凡,却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楚汉争霸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战术智慧、战略布局,甚至个人命运,都充满传奇色彩。本文将带你全面了解 ... 军事之最07-12
-
太平天国的陈玉成,军事水平到底有多厉害?看看曾国藩如何评价 曾国藩说过一句话:“皖北糜烂日广,江南之贼粮不绝。”这话里,暗藏着他对一个人的深深忧虑。这个人,就是太平天国的陈玉成,一个让湘军闻之色变的人物。陈玉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最重要的军事将领之一。他出生于广西 ... 军事之最07-11
-
为什么说刘邦的军事实力仅在项羽韩信之后? 在楚汉争霸中,刘邦的形象常常笼罩在“政治强于军事”的迷雾之下,仿佛他的成功主要依赖张良的智谋、萧何的后勤和韩信的将才。然而,深入爬梳史料,我们会发现一个被严重低估的现实:刘邦自身就是一位顶级的军事统帅 ... 军事之最07-11
-
司马懿:智谋与权谋的巅峰之路,三国最复杂的军事政治巨头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英雄辈出,豪杰云集。然而,在众多名将和谋士中,司马懿以其深邃的谋略、复杂的政治手腕和权谋之术,成为历史上最具争议和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既是魏国的军事奇才,也是后世“权谋之宗”的代 ... 军事之最07-11
-
一朝一名将之汉朝霍去病,流星般璀璨的军事传奇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军事史上,霍去病的名字犹如划过夜空的流星,短暂却耀眼夺目。这位仅活了二十四年的少年将军,用他传奇般的军事生涯,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书写了不朽篇章。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贫寒少年逆袭的励志典范 ... 军事之最07-10
相关文章
- 韩信未央宫斩首:刘邦对军事天才的恐惧绞杀
- 揭秘中国军事力量:明星装备陆战之王VT-4最高端出口型主战坦克
- 张爱萍:中国军事史上不可或缺的“巨人″! 开国将帅传奇之十一
- 俄乌这么一打,中国常规军力的实力再也藏不住了
- 历史上最能打的皇帝,从草根到传奇。
- 航母核潜艇,B2轰炸机,密度最高反导网络,关岛军事实力有多强?
- 【韩信:从草根到兵家至尊,那个改变中国历史的军事天才!】
- “兵仙”韩信:从胯下之辱到国士无双,回顾他的传奇一生
- 三位公认的历史军事奇才,拿破仑算一个,还有两个中国人,是谁?
- 重谋势、善造势、巧乘势、因势利导是毛主席军事谋略的高超艺术。
- 谁是毛主席最得力的军事助手?
- 为什么毛主席被称为军事奇才,千年一遇?你看看长征时的三件事
- 韩信:汉初的军事奇才与“兵家之祖”
- 韩信:被誉为“兵仙”的军事奇才——他的军事才能究竟有多强?
- 大清最绝望的一顿午饭:8位大将开心入座,筷子都没动就被害死!
- 百年难遇:全球3大军事强国同年阅兵,美国这次已经先拉了?
- 在彭德怀元帅的军事生涯中,最厉害的三位对手是谁呢?
- 西方军事专家:“在哈萨克斯坦心里,中国早就是最强超级大国了”
- 新疆纪行:一道命令执行一生——永不换防的老兵
- 人类有史以来的八大军事天才,中国独占前两席
热门阅读
-
战区司令秦伟江 砸店事件背后的真相 07-14
-
南斯拉夫战争始末,强奸妇女惨无人道 07-14
-
98印尼排华,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印尼华人暴乱 07-14
-
高燕生的父亲是高岗,曾与习仲勋是共患难的战友 07-14
-
西路军女战士蒙难记,最终绑在树上折磨致死 07-14
-
国共内战爆发的最根本原因 中共又为何取得胜利? 05-08
-
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十个超级炸弹,仅次于核弹了 07-22
-
世界最厉害的导弹排名,北星之光位居榜首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