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伟大的天文学家甘德和石申 早哥白尼两千年的璀璨星辰

发布者:菜鸟五毛 2023-7-30 16:41

原创不易,请关注点赞收藏

甘德,战国时齐国人,大约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中期,先秦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世界上最古老星表的编制者和木卫三的最早发现者。著有《天文星占》8卷、《岁星经》等。

石申,又名石申父、石申夫或石申甫,战国中期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开封人,是以其姓名命名月球背面的环形山的中国人之一。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等。

石申《天文》八卷与甘德的《星占》八卷,合称《甘石星经》,《甘石星经》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今天在这里就要给大家说一说上述两位牛人。顾炎武曾说过:亡国,亡天下。我中华族绵延千年不绝是因没有亡天下,到了近代这一百年由于积贫积弱,西方文化入侵,并在中华寻找代理人公知打压抹黑中华传统文化,全民接受西式洗脑教育,导致了民众不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盲目把西方的垃圾捧为尊宝,没有底线的崇拜西式文化,从而滋生了社会的千奇百态的现象。上述两位牛人国内课堂,社会从未介绍过,但美国大百科全书竟然介绍了,并以其姓名命名月球背面的环形山的中国人之一。

我先来说说甘德的故事。


一说天文学,大家总是想起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开普勒等。而当前世界上最好的百科全书是30卷的《大美百科全书》,百科全书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在18世纪以前整个太阳系的各大星体运行规则,都是中国人发现的。这足以让国人自豪,让舔狗汗颜。

甘德创立的全天恒星区划命名系统,其方法是依次给出某星官的名称与星数,再指出该星官与另一星官的相对位置,从而对全天恒星的分布、位置等予以定性的描述。甘氏岁星法即甘氏四七法,是天文学上岁星纪年法的一种。所谓 “四七”,就是以二十八星宿来测量日月等天体运动方位的方法。

据《玉海》引《赣象新书》说:“甘德中官星五十九座,共二百一星,平道至谒者;外官三十九座,共二百九星,天门至青上;紫薇恒星二十座,共一百一星。共计一百一十八座,五百一十一星。”甘德在没有精密仪器可用,基本上仅肉眼观测的情况下,发现这么多星体,其制作的恒星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这足以证明甘德的伟大。同时,甘德对金、木、水、火、土五星运行有独到发现。甘德建立了行星会合周期的概念,并且测得了木星、金星和水星的比较准确的会合周期值。更有甚者甘德早伽利略近两千年,且在没有望远镜的条件,凭肉眼就发现了木卫三。在世界天文学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这难道不让国人兴奋和自豪吗?


再说石申。

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其出没的规律,测定了121颗恒星方位,数据被后世天文学家所引用。石申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是他与楚人甘德所测定并精密记录下的黄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是世界上最古的恒星表。相传他所测定的恒星,有138座,共810颗。他推算出木星的回合周期为400天整,比准确数值398.88天差1.12天;还识到木星运动有快有慢,经常偏离黄道南北。

石申也是黄赤交角数据的最早测定者。他掌握了推算行星出没动态的方法,发现行星逆行现象,首先观测到太阳日珥,首次发现日冕,最早留下了有关太阳黑子的纪录。他与齐国的甘德和商朝的巫咸三人是中国星表的最早编制者,也是世界方位天文学的创始人。他们最早对恒星进行系统的观测,比欧洲的阿里斯拉鲁斯与铁木查理斯还早60余年,在世界天文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后人为纪念他们两人,把他们的著作合称合称《甘石星经》。他们二人对世界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四点:

1.编制出世界上最早的太阳系星表。

2.编制《甘石星经》

3.四分历:以石申为代表的天文学家,将西周太阴历与太阳历合二为一,创立了四分历,比西方整体早大约500年。在当时这是世界上最精确的历法,是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大事。

4.木卫二何三的发现

恒星表和《甘石星经》传到西方,西方天文学界说光靠计算不行要复查。他们就拿着望远镜,对照这个图查,查完121颗全部被定位,当然还有很多没确定,那是因为因为望远镜看不到了。这足以说明中华文化比西方文化先进的多了。舔狗的公知们该醒醒了。

后来美国登月球后,MASA跟美国天文学学会,把世界上做出贡献的最牛的天文学家在月球上定位。由于石申在天文学的开创性工作,对后世的影响,1970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同意,被正式命名为石申环形山(Shi Shen),具体位于月球背面西北隅,离北极不远,象征着他仰望星空、追寻北极附近恒星的成就。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