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金星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那么它到底有多热呢?

发布者:落霞秋水 2023-11-12 23:13

得名于罗马的爱与美丽之神维纳斯(Venus),金星是我们最亲密的邻居,同时也是夜空中仅次于月亮的第二亮天体。它有着与地球相似的大小和结构,上层为较薄的“地壳”,中间是流动的岩浆组成的“地幔”,中心则由液态铁芯构成。在外形上它比地球稍微小一些,直径约7520英里,相当于12,104公里,它与太阳平均距离是6,700万英里,相当于1.08亿公里。

金星被一层厚厚的二氧化碳笼罩着,覆盖整颗星球的表面。这层稠密的大气保住了来自太阳的热,就好比阳光房的玻璃窗产生了温室效应。也正因如此,金星是太阳系中最炎热的星球,它的表面温度达到了472℃,相当于880华氏度。然而大约在距离金星地表以上约30英里的大气中,气温急剧下降,与地表温度大致相同。最近的研究发现,金星上温度较低的顶部大气可能有适宜的条件使微生物得以生存,这些微生物可以帮助科学家解释困扰他们多年的大气形状问题。在稠云之下,金星是一个被流动的远古熔岩覆盖烧焦的变形世界。

下层大气是如此稠密,以至于站当你站在金星表面仿佛置身于3000英尺,相当于914米的深水之中,压力达到了92兆帕。金星表面地形大多是一马平川,耸立的几座山脉与火山也仍依稀可辨。最高山麦克斯韦·蒙特斯(Maxwell Montes)足足有7英里高,相当于11千米,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还要庞大。这种恶劣而干燥的环境使我们目前已知的生物完全无法生存,甚至连成功降落的金属航天器也只能在被摧毁并融化前的苦苦挣扎一个小时。但金星并不一直是我们今天所见的这般酷热的极端世界,已有研究表明,仅在7亿年前,这颗死寂的星球上,可能曾存在过流淌的浅海。

如果这是真的话,也许在百万年后,金星的气候会变得略微宜人,甚至再过上足够长的时间,生命将从这里诞生。 金星和水星相同,是太阳系中没有卫星的行星之一。而且,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顺时针自转的行星,这种现象叫做逆行自转。这意味着,如果你站在金星上,看到的太阳会是西升东落的。它的逆行自转速度也相当缓慢,这使得金星上的一天有243个地球日那么长。然而,金星上的一年只有225个地球日。也就是说在金星上,一天比一年的时间还要长。

由于金星上极端的大气条件,想要探索金星一直十分困难。但是,很多航天器都曾造访过这个神秘的星球。在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和八十年代,前苏联发射的探测器不仅穿过金星的云层降落在了金星的表面,而且能够从金星发回数据,有一些甚至首次捕捉到了这个星球上神秘的景色。在后来的探索中,天文学家们利用射电望远镜和轨道卫星收集到的强雷达信号,透过金星的大气描绘出了金星表面的情况:金星的表面98%都是火山地貌,因此显得斑痕累累。 尽管我们对金星已经有了很多的了解,但仍有许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揭开。通过研究这个奇异的世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星球的大气,甚至有可能可以让地球免于有朝一日变成另一个金星。

相关知识 金星是距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它的名字来源于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作为除了月亮之外在地球的夜空中最亮的自然天体,金星可以在地球上投下阴影。在一些罕见的情况下,甚至在白天凭肉眼就能看到它。金星处于地球轨道的内侧,因此永远在太阳的不远处运行,并于黄昏后在西方落下黎明前从东方升起。

金星每224.7个地球日绕太阳一周,同时自转周期为243个地球日。目前为止,金星比太阳系中的任何其他行星绕自己的轴转动所需的时间都长,它自转的方向也与除天王星之外的其他行星相反(这意味着太阳会西升东落)。 区别于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金星和水星一样,一颗卫星都没有。

大家都在看

  • 古希腊“天文学”:为何能够领先中国,背后原因引人思考

    古希腊“天文学”:为何能够领先中国,背后原因引人思考 新中国之后,在天文学领域,中国考古取得了很多重大发现,其中两个尤其特别:其一,先秦史书上说“北斗九星,七见二隐”,而考古发现的距今5300年前的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中,就发现了北斗九星的布置,因此北斗原本九 ... 天文之最05-20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是丹麦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文学家之一,他的贡献不仅在于开创了现代天文学的基础,更在于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推动了科学革命的进程。布拉赫的研究和观测成果,为后来的天文学 ... 天文之最05-19

  • 宇宙也自转?

    宇宙也自转? / 宇宙也自转?最近,发表在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宇宙可能会自转——只是非常缓慢。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解决天文学最大的难题之一。目前的模型认为,宇宙向各个方 ... 天文之最05-18

  • 万年前最硬核"天文密码"!揭秘燧人氏如何用北极星终结"看天吃饭"

    万年前最硬核"天文密码"!揭秘燧人氏如何用北极星终结"看天吃饭" 在距今约1.2万年前的末次冰期结束后,中原大地逐渐温暖湿润,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开始尝试定居生活。此后,一位被后世尊称为"燧人氏"的智者,通过对北极星与北斗七星的持续观测,开创性地构建起华夏民族最早的 ... 天文之最05-18

  • 天文学界的“奇才与怪咖”

    天文学界的“奇才与怪咖”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界的“奇才与怪在历史的星空中,有些人就像璀璨的星星,照亮了人类探索宇宙的道路。而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位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不仅是一位天文学的奇才,还是个不折不扣 ... 天文之最05-18

  • 世界时钟之祖,最古老的天文钟——宋朝的科技巅峰“水运仪象台”

    世界时钟之祖,最古老的天文钟——宋朝的科技巅峰“水运仪象台” 公元 1085 年,一场关乎宋朝颜面的外交危机正在发酵。北宋使臣苏颂出使辽国时,因两国历法差异引发争执 —— 辽国冬至日比北宋晚一天,辽官当场质问:"哪国历法更准?" 苏颂的回答堪称教科书级外交智慧:&#3 ... 天文之最05-18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在天文学的浩瀚星空中,有一个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星,闪耀着无与伦比的光芒——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这位丹麦天文学家不仅以其精湛的观测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而闻名,更以其传奇的生活故事和个性魅力赢得 ... 天文之最05-18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的奇才与《鲁道夫天文表》的传奇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的奇才与《鲁道夫天文表》的传奇 在天文学的历史长河中,许多杰出的人物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其中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无疑是一个闪耀的名字。他不仅以精确的观测和创新的天文仪器而闻名,更因其与约翰内斯·开普勒的合作,留下了 ... 天文之最05-18

  • 地球之最天文篇:月球上最早的“软着陆”

    地球之最天文篇:月球上最早的“软着陆” 前苏联的“月球2号”是一头撞向月球的,这种毁灭性的着陆称为“硬着陆”。如果像飞机一样,能在月面上徐徐降落,到月面上后飞行器不受损坏,里面的仪器能照常工作,那种着陆方式称为“软着陆”。人类第一次在月面上 ... 天文之最05-13

  • 中国历史之“最”——震撼全球的璀璨明珠

    中国历史之“最”——震撼全球的璀璨明珠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国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孕育出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今天,就让我们一同领略那些震撼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历史之“最”。1. 最长的城墙——万里长城蜿蜒万里、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横跨15 ... 天文之最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