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或许是史上最博学的宰相,当官之余一项发明早西方三百年

发布者:触摸天际 2023-10-29 21:12

在我国封建时代,大多数的情况下皇帝都毫无疑问是全天下最具权势的人。除了皇帝之外,被人们形容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也同样堪称举足轻重。作为皇帝的左膀右臂,历朝历代的宰相尽管具体官职名称不同,但都是实际上的百官之长,一方面统御群臣,一方面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地位与权势不言而喻。

相较于高高在上的宰相,古代科学家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地位,毕竟在我国古代科学长期不受重视。不过,北宋中期却出了这样一位奇人,他既当上了宰相,又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他就是比西方早三百年发明了世界上最古老天文钟“水运仪象台”的苏颂。

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苏颂出生于福建路泉州南安县,也就是今天的福建省南安市一带。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二十出头的苏颂顺利考中进士,同榜中第的还有大名鼎鼎的王安石。初入官场的苏颂历任宿州观察推官、江宁知县等职,后来担任南京留守推官还得到了时任南京留守的欧阳修的赏识,被后者称赞道:“子容处事精审,一经阅览,则修不复省矣。”

不仅如此,曾大力支持庆历新政,七十岁致仕后寓居南京的前宰相杜衍也十分看好苏颂,于是将自己毕生总结的为官之道、理政之法倾囊相授。甚至,杜衍还颇为自信地表示,苏颂他日必定也官居宰相。皇祐五年(1053),苏颂回到朝中担任馆阁校勘,借着职务之便,他阅读了大量珍贵的皇家藏书,积累了深厚的学识。

宋神宗即位后,苏颂得到其重用,先是奉诏修起居注,后又作为使者前往辽国祝贺太后生辰。回到朝廷后,宋神宗任命苏颂为知制诰,负责诏书的起草。然而,因为不满宰相王安石门生秀州判官李定直接升任监察御史,苏颂等三位知制诰都因拒绝起草诏书而遭到撤职。随后,苏颂被外放到婺州、亳州等地,直到熙宁十年(1077)才被召回。

回到朝廷的苏颂短暂担任秘书监、集贤院学士、龙图阁直学士、给事中等职,甚至一度权知开封府,但很快又遭到弹劾而被贬谪,直到宋哲宗继位才返回朝廷。在历任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后,苏颂于元祐七年(1092)升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终于以七十三岁高龄拜相。次年三月,担任宰相近一年的苏颂主动请辞,随后辗转扬州、河南府,多次请求致仕但都没得到允许。

绍圣四年(1097),苏颂总算以太子少师之职致仕。三年后,宋徽宗加封苏颂为太子太保,封赵郡公。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颂在润州家中去世,享年八十二岁。不过,直到南宋后期,宋理宗才追赐苏颂谥号“正简”。

为官五十余年的苏颂在朝中无疑是德高望重,而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在此之外他也是一位优秀的博物学家、科学家。一方面,他博览群书,还因为家中藏书数万卷引得宋神宗十分好奇;另一方面,他广泛涉猎天文、医学等领域,留下《本草图经》、《新仪象法要》等著作。

所谓《新仪象法要》,其实可以算作是苏颂为自己设计制造的“水运仪象台”撰写的说明书。宋哲宗即位之初,苏颂一边担任刑部尚书一边开始了水运仪象台的设计工作,直到拜相才终于完成。这台高达十二米的仪器由漏刻水力驱动,拥有天文观察、天象演示、时间显示等功能,设计十分精巧,且相较于西方最初的天文钟早了三百年。

可惜的是,由于北宋末年的战祸,相传水运仪象台被金人掳走,又在运送途中遭到了破坏。南宋建立后,朝廷本想重新建造,但由于制作工艺已经失传,就连苏颂的儿子苏携、助手袁惟几也无法将其复原。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水运仪象台才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得以重生,我们也才有机会见识到这一千年前的精密天文仪器。

综上所述,官至宰相的苏颂无疑是封建社会当中一位相当优秀的官员,而在此之上,他更是我国古代最顶尖的科学家之一,其代表作品水运仪象台不仅体现了他本人的超凡才华,还凝聚了在他之前历代天文学家的共同智慧,彰显着我国古代在天文方面领先于世界的巨大成就。如此看来,苏颂在科学方面的成就,或许还要胜过在官场浮沉五十多年的成就,毕竟封建王朝宰相常有,而水运仪象台绝对是独一无二。

大家都在看

  • 地球之最天文篇:月球上最早的“软着陆”

    地球之最天文篇:月球上最早的“软着陆” 前苏联的“月球2号”是一头撞向月球的,这种毁灭性的着陆称为“硬着陆”。如果像飞机一样,能在月面上徐徐降落,到月面上后飞行器不受损坏,里面的仪器能照常工作,那种着陆方式称为“软着陆”。人类第一次在月面上 ... 天文之最05-13

  • 中国历史之“最”——震撼全球的璀璨明珠

    中国历史之“最”——震撼全球的璀璨明珠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国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孕育出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今天,就让我们一同领略那些震撼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历史之“最”。1. 最长的城墙——万里长城蜿蜒万里、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横跨15 ... 天文之最05-04

  • 春分,最是人间好颜色

    春分,最是人间好颜色 2020-03-20 作者:来源: 大众日报□ 朱殿封节气也有搞平均主义的时候,比如春分。春分也称“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今年的春分是农历二月二十七日(阳历3月20日)。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 ... 天文之最04-27

  • 有史以来的最强伽马射线暴——这种天文学强爆炸,闪耀了整个宇宙

    有史以来的最强伽马射线暴——这种天文学强爆炸,闪耀了整个宇宙 这是艺术家对超新星的概念理解,它可以引发伽马射线爆炸图源:DESY,科学传播实验室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探测到一对比以往能量都要高的伽马暴。伽马暴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强的爆炸,但这些最近的发现暗示着我们明显地低 ... 天文之最03-22

  • 天文之最——带你探秘浩瀚深邃的宇宙世界极美景观

    天文之最——带你探秘浩瀚深邃的宇宙世界极美景观 遥望星空,星河璀璨。在这片浩瀚深邃的宇宙世界中,有无数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极美风景,我们也许这辈子都无法领略这样的风景,但是我们却能想象。世界上最美的光——极光 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常会出现 ... 天文之最02-26

  • 看:这是银河系的中心照片!天文学家在这里有惊人发现

    看:这是银河系的中心照片!天文学家在这里有惊人发现 这幅图片拍摄的是夜空星光的全景照片: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一条光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银河。而银河在人马座以及天蝎座方位那里显的亮度更亮、宽度更宽。那里就是银河系的中心。中心更明亮是因为那里聚集了比其它地方 ... 天文之最01-03

  • 天文学家眼中的星之“尽收眼底”

    天文学家眼中的星之“尽收眼底” 天文观测其实分为很多种,我们今天在这里就和大家说说比较容易理解的光学天文观测,天文学家都看到了什么。究竟看到了啥光学波段的观测,目前采用的基本手段就是用望远镜将星光聚焦到焦面上,然后焦面处的探测器(通 ... 天文之最12-31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的奇才与《鲁道夫天文表》的传奇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的奇才与《鲁道夫天文表》的传奇 引言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是丹麦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文学家之一,他以独特的观测方法和对天文学的贡献而闻名于世。布拉赫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工作不仅为后来的科学家奠定了基础,也为现代天 ... 天文之最12-30

  • 金属鼻子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的星空传奇与科学启示

    金属鼻子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的星空传奇与科学启示 在丹麦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天文学家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惊人的才华而闻名,他就是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如果你觉得天文学家都是一副严肃的模样,穿着白大褂,拿着望远镜,那你一定没见过这位“星空中的狂人” ... 天文之最12-30

  •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第谷.布拉赫: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 引言 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是丹麦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文学家之一,他以其卓越的观察能力和独特的天文理论而闻名于世。布拉赫的工作为后来的天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他的《鲁道夫天文表》 ... 天文之最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