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树下十大奇怪习俗,如知三个必为大槐树子孙

发布者:蓝色妖哥 2023-1-17 06:58

摘要:大槐树被公认为寻根之地,有诸多奇怪习俗和传说传世,笔者列举十大奇怪习俗,如知三个,你必为大槐树之子孙。

一、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元末,黄淮尸骨遍于野。明朝建立后,为填补豫、鲁、苏、皖、冀人口开始移民。山西易守难攻,战乱、灾害不多,因此各地逃难人口涌入晋南一带,人口超过当时河北、河南总和。山西移民首当其冲。洪洞地处晋南,古官道从大槐树通过。洪武、永乐年间,明政府组织了18次大规模移民。因为洪洞为移民集散之地,故而,洪洞大槐树成为寻根问祖之地。

七庹零一媳妇

二、七庹(tuo)零一媳妇

为子孙后世不忘大槐树先祖。临行前张氏特意量了一下大槐树,当时没有尺子,于是数人拉着手围着树量,七男儿连起来还差一点,这时一年轻媳妇一旁观看,人们就让她站空档接上,这就是“七庹零一媳妇”来历。古时一庹为五尺,五尺相当于一男子手臂之长,七庹零一媳妇大概39至40尺间,大槐树的围长在40尺左右。大槐树直径在4.2米之间,围长在13米和14米之间,可谓“树身数围荫遮数亩”,这也是选择大槐树作为移民地原因之一。

老鹳窝

三、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汾河滩的老鹳在大槐树树叉上构巢垒窝,秋冬时节树叶凋落,鹳窝星罗棋布。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移民依依惜别,一步一回首,含泪告别亲人,再回头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鹳窝。故而,大槐树老鹳窝被称作移民后裔的根。

牛氏族谱记载打锅牛

四、打锅牛

皇帝做梦,梦到九头猛牛撞在金銮殿门上。皇帝吓得跌在座位下才知是梦,四出寻因。一官员来报,说清明节看到一大户家上坟祭祖,戴顶子、穿蓝衫场面大。一户有九子,九子又生九子,形成百牛雄据之势。皇帝生疑欲除后患,下令分迁。牛氏一族无奈,在洪洞大槐树下分家,老人把铁锅打九块,每户一块,叮嘱:后世认亲,以锅片为证,以“打锅牛”为血亲。

一箭之地

五、胡大海复仇

胡大海复仇之事河南、山东流传甚广。元末,年幼胡大海河南林县乞讨,当地村民不给他饭吃,还嘲笑、打骂他。胡大海后参加朱元璋农民起义军,为朱明王朝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登基后赏群臣,胡大海只求到河南报仇。朱元璋踌躇再三勉强答应,但“只准杀一箭之地”。胡大海带兵前往林县,正巧老雕飞过,他一箭射中老雕屁股,老雕飞遍全县,大海带兵杀遍全县。一时,林县血流成河。朱元璋大怒但念及旧臣,下令他从洪洞大槐树移居河南。

燕王扫碑

六、燕王扫碑 和红虫吃人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登基。建文帝削藩,朱棣不服,率军进攻南京。碑就是明皇帝的祖宗碑,这就是所谓的燕王扫碑。后燕王与建文帝在河北、山东、河南、江苏等进行长达4年战争,战乱使江北“千里无人烟”。当时燕王军队均头戴红巾,故百姓称为“红虫”。“红虫”即瘟疫之意,所以民间有了红虫吃人传说。成祖即位下令从洪洞移民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浙江一带。

挂红布条、钉吉祥牌

七、折槐枝与供槐树

明朝移民,下令自愿移民者到广济寺办理手续,不愿移民者大槐树下等候。人们扶老携幼,挤到大槐树下。突然,官兵包围大槐树,下令大槐树下人一律外迁。移民纷纷拽住槐树,死死不放。移民太多,官吏拉走这个,那个又回来。于是,差人拔出刀箭,砍断人们拽住的大槐树。移民手抓着槐枝,边走边回头,再回头什么也看不到了,仅有手中槐枝还在。移民到达新地方后,就把槐枝种在大门口和十字路口,表达对故乡思念。槐树在新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移民也在新地方成家立业了。于是槐树成为神树,逢年过节,要烧香磕头祭拜。家里生老病死,要在槐树上挂红布条、钉吉祥牌,以求先祖庇佑。时至今日,此习俗仍在冀、鲁、豫传承。

背手

八、解手、背手

明初防止移民逃跑,官员就将移民捆绑起来。先是“大绑”,导致行走速度很慢。后改成“小绑”,即每人只绑一只胳膊,几十个人连在一条绳上。谁要大便或是小便,就恳求差人:“请大人把我的手松开,我要大便或小便。”后简便成“请大人给我解开手”、“请给我解手”、“解手”。如今,很多地方将大、小便说成是解手。和解手相似,由于胳膊长时间反绑,渐渐地麻木了。也就习惯了背着手走路。

脚趾甲复形

九、脚趾甲复形传说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这句民谣被作为辨认大槐树移民之证据。明朝强制人民在大槐树下办迁移手续,为防逃跑,每登记一个,就让被移之民脱掉鞋,用刀子在每只脚的小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至今,移民后裔小趾甲分成大小两瓣。据说就是砍了一刀的缘故。

五百年前是一家

十、五百年前是一家

明朝移民分布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18个省市498个县市,从洪洞大槐树移出554姓氏。山西李氏、牛氏、滑氏、侯氏、龚氏、邓氏等移往河南,山东十二大姓,黄、张、王、侯、杨氏五族祖籍均在大槐树下,河北邯郸12乡和250村大多出自洪洞。当时明规定,同姓不允许移居同地。如洪武三年,从大槐树移民崔氏为保持联系,分为崔、谢、张、陈四姓。500年过去,大槐树移民已经遍布全国。人们见面互通姓氏,若为同姓,就为一家人,即“五百年前是一家”。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

  • 发现广西农村,7个不一样的民间习俗,有相同的吗?一起来说说看

    发现广西农村,7个不一样的民间习俗,有相同的吗?一起来说说看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因此在民间流传着很多的习俗,而且这些习俗有很强的地域色彩,每个地方不同,习俗也是有区别的,就是同样的事情,在每个地方习俗都不一样,因此我们都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 奇风异俗05-06

  • 这些世代相传的讲究,藏着生活的美好祈愿

    这些世代相传的讲究,藏着生活的美好祈愿 一、家居生活篇❶ 新居入宅先安灶具,寓意烟火永续 ❷ 米缸常满心不慌,象征衣食无忧 ❸ 卧室放桃木制品,营造安眠环境 ❹ 窗口悬挂铜铃铛,清风送吉入室来 ❺ 钟表停摆及时修,提醒珍惜时光 二、平安健康篇❶ 孩童 ... 奇风异俗05-04

  • 中国的民间习俗.

    中国的民间习俗. 以下从不同角度为你列举中国民间习俗:1.春节习俗 - 贴春联贴春联是春节期间极具代表性的民间习俗。每至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端午节习俗 -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 ... 奇风异俗04-29

  •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友友们大家来啦!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话题老规矩先点赞再看文!我家隔壁老王,去年娶了个媳妇,彩礼要了二十万,还得有房有车。村里人都说这媳妇金贵,老王家里砸锅卖铁才凑齐。结果结婚没俩月,媳妇跑了,说是 ... 奇风异俗03-25

  •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每个地方民间风俗流传已久,甚至代代相传,一些地域风俗习惯“礼节”必须了解,否则好事做坏,惹来不悦和引起矛盾纠纷。在我们老家【抚州东乡区】当地风俗比如有这么几点必须遵守:一、红包1、婚宴、寿宴、乔迁、升学 ... 奇风异俗03-23

  •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风水,这门古老的学问,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房屋选址到室内布局,从家具摆放到日常起居,处处都能看到风水习俗的影子。这些看似玄妙的讲究,实则蕴含着先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十条常见 ... 奇风异俗03-01

  •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中国的民间风俗有很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年轻人知道的传统风俗越来越少,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那些传统的民间风俗。1、正月初一不扫地,如果正月初一扫地的话中国人认为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 ... 奇风异俗02-20

  •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以前的人们会去茶馆看戏、看皮影,现在却是抱着手机刷消息。尽管如此,那些民间传统文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特色,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发光发热。说到民间传 ... 奇风异俗02-20

  •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传统民俗要“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抬起一年好兆头。所谓“做四事”就是理发、采龙气、祭社和接姑娘。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人们都会在二月二这天剪头发,因为 ... 奇风异俗02-20

  •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正月初六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一个重要日子,被称为“送穷日”或“马日”。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些传统习俗和禁忌,以祈求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事事顺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和习俗:禁忌1. 不洗衣:初六是“马日 ... 奇风异俗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