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以前的人们会去茶馆看戏、看皮影,现在却是抱着手机刷消息。尽管如此,那些民间传统文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特色,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发光发热。
说到民间传统文化,其实南充就有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文化存在,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咱们南充本地有哪些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
川北灯戏
川北灯戏,又称“鼓乐神 ” ,是流行在川北一带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舞小戏。阆中是川北灯戏的故乡。
2006年5月川北灯戏被国务院授牌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6月8日,四川省南充市川北灯戏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川北灯戏的剧目多取材于当地民间生活,现有剧本200余个。其表演十分接近生活,给人以诙谐通俗的感受,唱词质朴健康,没有固定的程式套子。
再加上川北灯戏舞蹈性很强,有“无跳不成灯”之说,因此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并且,灯戏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地灯是以歌舞为主,有的也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天灯则是以故事情节的戏为主。
这样的地方曲艺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完全可以体现出川北文化的特点,所以小编认为,这种艺术形式也可以成为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
川北大木偶
说起川北大木偶,也是值得南充人骄傲的一种传统文化。其实南充地区的木偶戏有川北大木偶与京木偶,二者都是杖头木偶,但却很少有人听过京木偶。

川北大木偶之所以盛名,则是因为它与其他大木偶相比,更加风格别具,颇有特色。川北大木偶身高四尺有余,且表演不受剧种限制,人和木偶混合(阴阳班)演出时,神貌无异。

今年六月初,第二届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在南充大剧院开幕。南充原创大型木偶剧《丝路驼铃》闪亮登场,引起了国内外木偶专家及爱好者的关注,并获得一致好评。
2006年6月10日,川北大木偶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以川北大木偶为亮点、融合四川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编排的剧目,在省内各大旅游景点演出,成为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旅游文化项目。
川北王皮影
川北王皮影是四川北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市民间艺术大师王文坤祖孙八代相传的雕刻艺术和表演艺术。王皮影的身高有1.5尺左右,雕刻精细,人物造型生动,色彩鲜亮协调,构图完整统一。每件皮影,都可谓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1988年川北王皮影代表中国民间艺术团赴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国际艺术交流表演赛,荣获“国际艺术金奖”,奥地利总统希斯莱辛格赞赏:“这才是真正的东方艺术”。
后来随着广播、电视的快速发展,皮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王皮影的接班人一直没有放弃,并且不断的更新观念,继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2004年前后,川北王皮影开始常驻阆中古城商业演出,在接班人王彪的带领下不断更新戏剧内容,并编创了古典、现代、迪斯科等不同风格的皮影戏,开创了皮影风格的新时代。

2008年王皮影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王彪正努力把川北王皮影推向世界。

川北剪纸
作为有形文化传承的川北剪纸,从形式、内容到用途,都有与全国各地剪纸不同特性和风格。它既不同于北方剪纸的“天真浑厚”,也不同于南方剪纸的“玲珑剔透”,而是粗中有细,细中见粗。

川北剪纸的题材广泛多样,飞禽走兽,五谷六畜,无不栩栩如生,令人遐思无穷。其花样可分为吉祥如意图、翎毛花卉图、古今人物图、现实生活图等五大类。
其技法和制作方法可分为阴阳套刻法、黑白贴刻法、暗刺排剪法、折叠剪纸法、双手撕法和火烧烫绘法六种。
蛴蟆节
“正月十四送蛴蟆”是 川北地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间传统节目,流行于南充市几周边。历经演变,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是南充市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传在清朝年间,一场突如其来的“蛴蟆瘟”袭击了当地村民,后来有一位高僧指点,这是“蛴蟆瘟”在祸害人间。于是当地乡亲就用自制的“蛴蟆灯”,挥舞着捆扎的火把,抬着彩龙,敲锣打鼓地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赶走“蛴蟆瘟”。

从此每年的正月十四晚,家家户户扎“蛴蟆灯”,送“蛴蟆瘟”的风俗便延续到了现在。
其实民间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它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个人。大家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或是有意义的民间传统文化呢?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评论,让小编和大家一起长长见识!
大家都在看
-
我们村有个奇怪的习俗,每个女孩出嫁前,都必须送到山神庙过一晚 我们村有个奇怪的习俗,那便是每个女孩出嫁前,都得去山神庙过夜。得了山神的临幸,女孩的一生都会平安顺遂,娘家和婆家也会跟着受益。女孩们在山神庙过完夜,都说自己见到了山神的英姿。有的说山神是个俊美非凡的美 ... 奇风异俗07-17
-
吉林“八大怪”:东北民俗的文化印记 吉林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民俗文化中蕴含着独特的生存智慧与地域特色。虽然网络上常称“吉林八大怪”,但这一说法实为东北民俗的缩影,涵盖了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东四盟的共同文化记忆。这些“怪” ... 奇风异俗07-13
-
出国旅游前必看:这些国家的“奇葩”习俗,接受不了劝你别去! 出国旅游前必看:这些国家的“奇葩”习俗,接受不了劝你别去!出国旅游的魅力,在于看不同的风景、体验不同的文化。但有些国家的“特色”,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如果接受不了,或许真的要慎重出发。这些国家的“另 ... 奇风异俗07-13
-
日本四大奇葩习俗,其中“夜爬”,震碎全球人的三观 前两天刷视频看见日本古代女人染黑牙齿的图片,吓我一跳。原来他们历史上还真有过不少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传统。比如古代贵族女子专门把牙齿染黑,剃眉毛涂白脸,这要是搁现在估计得被说整容过度。还有切腹自刎当荣誉, ... 奇风异俗07-13
-
100个传统民俗,你见过多少? 看到网友分享的100个传统民俗,瞬间勾起儿时的记忆。很多民俗,都在逐渐消失。还好有文字,有图片,帮我们记下这些美好的过往曾经。“磨剪子来戗菜刀”,这个耳熟能详的声音,到现在都能想起其中的声调。这个习俗也 ... 奇风异俗07-01
-
今日雨水,雨水节气在民间有哪些习俗?给家里的小孩找一个干爹 今天就是雨水节气了,时间在2月18日晚上18:06:18,雨水是24节气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过后,标志着气温有所回升,雨水会多了起来,冰雪将会融化。在雨水节气,在民间也流传着一些习俗。到底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 奇风异俗07-01
-
【长图】正月十三民间有哪些习俗? 奇风异俗07-01
-
探寻民间风俗:文化传承与精神体现 民间风俗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文化印记,它如同散落的珍珠,串起了岁月的记忆与生活的智慧。下面从多个维度为你介绍民间风俗,带你领略其独特魅力。饮食风俗:舌尖上的文化密码在饮食方面,民间风 ... 奇风异俗07-01
-
正月十五闹元宵,这10大习俗一定要知道! 今天是2025年2月12日乙巳年正月十五立春不久,我们就迎来了——元宵节自这一夜起,月移西去,春回大地。火树银花,香车宝马。灯火阑珊处,眉间心上人。天寒地冻不会长久,春风正在来的路上。愿这个元宵,带来一年的 ... 奇风异俗07-01
-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除了理发,厦门还有这些独特的民间习俗……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在民间有“龙抬头”之说。有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说的是在“龙抬头”这一天理发,可鸿运当头、福星高照。今天一早,就有很多市民去理发店“剃龙头”了。今年的“龙抬头” ... 奇风异俗07-01
相关文章
- 古代奇葩习俗大揭秘:你无法想象的古人生活
- 二十四节气习俗趣事与养生
- 探秘越南: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怪异习俗
- 再说广西风俗:外人看着奇怪,本地人过得实在,这背后道理在哪?
- 老辈传下的“招财宝典”:12个让财运“狂飙”的传统习俗
- 你以为的“民间风俗”其实是误解!揭开背后的真实面纱!
- 你听过各省都有哪些奇特的风俗习惯?山西午睡文化放下碗就找枕头
- 谷雨到!夏意近!这些民间习俗和俗语,老祖宗的智慧太绝了!
- 最离谱的十大民间大小事,特别是电动车居首
- 老祖宗的5个智慧习俗,藏着夏天最舒服的打开方式
- 谷雨节气话“习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 吃春、禁蝎、走谷雨、赏牡丹……“雨生百谷”话习俗
- 民间传统习俗小知识:生活里的安心小细节
- 山西八大怪有多怪?老陈醋算一道菜,新娘盖头给驴盖
- 发现广西农村,7个不一样的民间习俗,有相同的吗?一起来说说看
- 这些世代相传的讲究,藏着生活的美好祈愿
- 中国的民间习俗.
- 民俗里的奇趣密码:传统节日中的小众 “怪” 习俗
-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热门阅读
-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代表着新年) 07-11
-
史上最牛的节日彝族摸奶节,女人很享受男人的爱意 07-11
-
日本好看的三级推荐向 保证让你满意 07-11
-
古代惩罚道具三角木马 女性被如此折磨 07-11
-
广西柳州莫菁门事件,全场都是刺激让人流鼻血 07-11
-
犹太民族的割礼习俗是怎样的 12-07
-
女体盛是一种什么文化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