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规矩之“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什么意思?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造就了一些独特的民风民俗。
在民间,白事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规矩也就特别多。
有这样的一句俗语“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没有看到报丧的人,那么就算是得知谁去世了,也不能前去吊丧。
那如果你去吊丧了,并没有给逝者烧纸,那么亲属也不需要向你表达谢意。
这短短的几个字,包含了丧葬的三大环节,分别是报丧、吊孝、谢孝。
那么这三个环节分别有什么讲究呢?咱们一一来看。

报丧
顾名思义,就是在亲人去世后,作为孝子贤孙,需要第一时间去通知亲友。
现在网络发达,人们不需要派人前去敲门报丧,有时候一个电话,一个短信就能通知到所有的人。
但是古代就没有这么便利的通讯工具,因此,报丧就变得复杂,也就多了一些规矩。
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了报丧仪式。
当时,谁家有人去世了,就用发射信号的方式来通知附近的亲友,这样大家就能及时过去探望。

按照古代的规矩,炮响三声就说明谁家有人去世了,因此这也被称之为“报丧炮”。
去世的人家,也会准备白纸,做成小旗子插在门口,这样路过的人也就知道他家有人去世了。
还有的人家会在门口悬挂白纸条来表示家中有人去世,这纸条的数量是依据逝者的年龄而定的,并且在最后加上两条,代表着天地。
门口纸条的悬挂方向,根据男左女右来挂,这样人们一看门口的情况,就知道去世的人是男是女,多大年纪。

如果是附近的亲友,人们也会派专人去通知他们,这时候前去报丧的人是不能进人家里的。
需要在门口大声喊屋里的人,等到屋里的人带着火灰出来,撒在门口之后,你才能进大门。
另外,去世的人是男是女,报丧的规矩也不一样。
如果去世的是男人,那么需要侄子去亲戚家门通知报丧;如果去世的是女人,那么需要儿女去娘家报丧。
报丧的人穿着打扮也有规定,需要头裹白布,带上斗笠,手上准备一块白布,跪在近亲家门口告知丧事。

吊孝
吊孝,说的是报丧人通知你谁去世了之后,你需要前去吊唁,并对亲属表示慰问的一种风俗。
通常来说,与逝者关系很亲近的人在去吊孝的时候,并不会空手而去,除了准备红包外,还需要准备纸钱、香烛等物品。
如果是关系比较远的人,就只需要带上红包就可以了。
吊孝的时间也是有规定的,并不是你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
每个地方的规矩不太一样,像我们河北老家,一般都是上去的时候去吊孝,如果赶上特别忙的时候,下午去也是可以的,但需要和主家说一声。
上午9-11点之间都是可以去吊孝的,这样不会太早也不会太晚。
到了主家之后,需要先给逝者鞠三个躬,然后再向亲属表示问候,劝他们不要太难过,节哀。
如果是下午去的话,最好是在太阳落山前去,这是比较忌讳的事情。
前来吊孝的人也会受到孝子的答谢,比如他们会通过磕头的方式表示感谢,也有的地方会留你吃个素饭再走。

另外,在民间还有“年过八十不吊孝”的说法,意思是八十多岁的人就不能去参加葬礼了。
因为在古代,八十岁的人很少,而且活到这个年龄的人,大多比较脆弱敏感,如果去参加葬礼,很可能会一激动就过去了。
用老一辈人的话说就是“土埋半截儿”了,自己看着别人去世,难免会联想到自己,是不是也命不久矣。
因此,老年人最好不去吊孝,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为了避免自己身体受到影响。

谢孝
有的地方称这一个环节为“孝子谢”,就是说丧事结束之后,人们要去感谢前来吊唁和帮助过自己的亲人朋友们。
不过那么多来吊唁的人,不可能挨家挨户的去感谢,通常是去感谢那些近亲,这些人在吊唁的时候给逝者烧了纸钱。
至于那些没有烧纸钱的人是不需要去答谢的,这便是“不烧纸钱不谢孝”的规矩。
谢孝通常是在逝者下葬之后的第二天或者第三天,这时候主家闲下来了,可以去做这件事。
那么谢孝是谁去谢呢?通常是逝者的儿女,有时候也有外甥或者外甥女去娘家感谢。
如果主家是独生女的话,可以让堂哥陪同去,如果是没有后人的话,通常是侄子代替。

谢孝并不是空手去的,还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些东西。
第一个东西就是谢礼,这个礼品不需要太贵,能表示心意就行。
有的地方说是准备白公鸡,鞭炮和鲤鱼,还有的地方会准备馒头和香烛。
毕竟十里不同俗,每个地方的规矩都不一样。
第二个东西就是孝服,去谢孝的时候,人们需要穿着孝服,在完成这一环节之后,就可以脱下孝服了。

总结:
无论是“丧不报,孝不吊”,还是“不烧纸钱不谢孝”,说到底就是丧葬仪式要遵循的规矩和礼仪。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孝子在亲人离世之后,没有按照惯例去给亲朋好友们报丧,那这无疑就是在礼节方面出现了严重的疏漏,是失礼在前的表现。
要知道,报丧不仅仅是简单地告知他人亲人已逝的消息,更是一种对亲情、友情的尊重,是开启后续一系列丧葬仪式以及人情往来的关键一步。
当孝子没有履行好这个职责时,亲朋好友们就算因此而没有前往吊孝,那也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大家都遵循着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规矩,你没有给予应有的告知,别人又怎会知晓何时该去表达哀思、尽一份吊唁之情呢?
所以说,这些传统的丧葬礼节环环相扣,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只有各方都遵循相应的规矩,整个丧葬仪式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情往来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大家都在看
-
发现广西农村,7个不一样的民间习俗,有相同的吗?一起来说说看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因此在民间流传着很多的习俗,而且这些习俗有很强的地域色彩,每个地方不同,习俗也是有区别的,就是同样的事情,在每个地方习俗都不一样,因此我们都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 奇风异俗05-06
-
这些世代相传的讲究,藏着生活的美好祈愿 一、家居生活篇❶ 新居入宅先安灶具,寓意烟火永续 ❷ 米缸常满心不慌,象征衣食无忧 ❸ 卧室放桃木制品,营造安眠环境 ❹ 窗口悬挂铜铃铛,清风送吉入室来 ❺ 钟表停摆及时修,提醒珍惜时光 二、平安健康篇❶ 孩童 ... 奇风异俗05-04
-
中国的民间习俗. 以下从不同角度为你列举中国民间习俗:1.春节习俗 - 贴春联贴春联是春节期间极具代表性的民间习俗。每至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端午节习俗 -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 ... 奇风异俗04-29
-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友友们大家来啦!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话题老规矩先点赞再看文!我家隔壁老王,去年娶了个媳妇,彩礼要了二十万,还得有房有车。村里人都说这媳妇金贵,老王家里砸锅卖铁才凑齐。结果结婚没俩月,媳妇跑了,说是 ... 奇风异俗03-25
-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每个地方民间风俗流传已久,甚至代代相传,一些地域风俗习惯“礼节”必须了解,否则好事做坏,惹来不悦和引起矛盾纠纷。在我们老家【抚州东乡区】当地风俗比如有这么几点必须遵守:一、红包1、婚宴、寿宴、乔迁、升学 ... 奇风异俗03-23
-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风水,这门古老的学问,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房屋选址到室内布局,从家具摆放到日常起居,处处都能看到风水习俗的影子。这些看似玄妙的讲究,实则蕴含着先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十条常见 ... 奇风异俗03-01
-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中国的民间风俗有很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年轻人知道的传统风俗越来越少,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那些传统的民间风俗。1、正月初一不扫地,如果正月初一扫地的话中国人认为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 ... 奇风异俗02-20
-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以前的人们会去茶馆看戏、看皮影,现在却是抱着手机刷消息。尽管如此,那些民间传统文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特色,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发光发热。说到民间传 ... 奇风异俗02-20
-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传统民俗要“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抬起一年好兆头。所谓“做四事”就是理发、采龙气、祭社和接姑娘。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人们都会在二月二这天剪头发,因为 ... 奇风异俗02-20
-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正月初六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一个重要日子,被称为“送穷日”或“马日”。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些传统习俗和禁忌,以祈求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事事顺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和习俗:禁忌1. 不洗衣:初六是“马日 ... 奇风异俗02-05
相关文章
-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 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
- 春节那些“怪可爱”的风俗
- 老祖宗的智慧,必知的民间风俗禁忌,你知道...
- 世界上的十个奇葩习俗,网友:我庆幸生在中国!
- 1月5日起进入小寒节气,竟然有这些民间风俗
- 那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习俗,你知道吗?
- 来河南喝酒,这5个“怪”习俗得知道,酒友:酒量被严重低估了
- 盘点史上6个超震撼的奇怪风俗 绝对让你跌破眼镜
- 村子里的奇怪风俗
- 云南深山神秘民族,奇怪习俗令人毛骨悚然,少女婚前都要经历
- 十大民间禁忌:传统习俗中的敬畏与避讳
- 世界上五个让人无法接受的习俗
- 广西农村6种奇特习俗,很多外省人不理解,看你家乡有一样的吗?
- 丧葬规矩之“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什么意思?
- 出远门,当日不扫屋,三日不倒土,是什么风俗,有何说法?
- 《探秘:世界上最奇特的部落,他们的习俗让人瞠目结舌》
- 难以置信的地方丑陋风俗,你见过几个? 大家好
- “七月半,鬼乱窜”,传统讲究吃“1宝、4禁忌”,驱霉运,祈平安
- 老祖宗说 ,必须知道的民间风俗禁忌 1.急风骤雨
热门阅读
-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代表着新年) 07-11
-
史上最牛的节日彝族摸奶节,女人很享受男人的爱意 07-11
-
日本好看的三级推荐向 保证让你满意 07-11
-
古代惩罚道具三角木马 女性被如此折磨 07-11
-
广西柳州莫菁门事件,全场都是刺激让人流鼻血 07-11
-
犹太民族的割礼习俗是怎样的 12-07
-
女体盛是一种什么文化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