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印象 那些老陕们见怪不怪的“怪习俗”
最近有乡亲们老问站长:陕西十大怪和江南七怪有关系吗?站长脑袋摇得跟拨浪鼓般反复强调道:二者绝对、一定以及肯定没有一毛钱关系。后来禁不住多次询问,站长决定下决心给大家说道说道了......
“陕西十大怪”又称“关中十大怪”是指陕西中部的关中地区(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等市)出现的十种奇特民俗习惯。实际上“陕西十大怪”中的风俗仅出现在关中一带,在陕西的大部分地区并非如此。陕西省地理纬度跨度极大,从北至南存在陕北(黄土高原为主)、关中(渭河平原为主)、陕南(以秦岭以南的汉水流域为主)三大自然差异巨大的区域。以关中一地的风俗概括整个陕西,存在以点概面的概念缺陷,所以叫作“关中十大怪”更加恰当。
1
第一怪:“面条像裤带”
三秦面条真不赖,
擀厚切宽像裤带。
面香筋道细又白,
爽口奈饥燎的太。
陕西自古盛产小麦,所以这里的人一日三餐,天天离不开面食。餐桌上最大的两个主角儿就是面条和馒头了。但陕西的面条可是不一般,就像陕西人的性格一样实在的很!其他地方的面条比起来也就勉强能称作是“面丝儿”了。做陕西媳妇儿,擀面条的手艺可是看家本事。所以一般在陕西农村,女孩子长大成人,紧着要学的不是缝衣绣花,而是要会擀上满满一案板的面条。这样女儿嫁过去,才能得到婆家的喜爱。
裤带面
陕西的面条的厚、宽、长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所以才会把它形容成腰间所系的裤腰带。不过,可别被它粗狂的外表吓到了,它入口劲道弹牙,配上红彤彤的油泼辣椒、红褐色酱油醋、雪白的盐、撒上绿莹莹的芫荽和葱花,上面再卧个金灿灿的荷包蛋。红、白、绿、黄四色相间,就像是把一年四季都汇聚在了这一碗里,准保看到山珍海味也不换。
2
第二怪:“锅盔像锅盖”
饼大直径二尺外,
又圆又厚像锅盖。
陕西把饼叫锅盔,
里酥外脆好捎带。
这第二怪要从历史故事说起:传说在秦朝,秦军统一六国、四处征战的时候,由于军中士兵携带的干粮容易发霉,伙夫就灵机一动发明了“锅盔”。那么锅盔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它的直径可以达到一尺有余,厚1寸,重有5斤。锅盔外表斑黄、切口砂白,能久放、还方便携带,真是行军打仗的必备佳品。
陕西锅盔
不过制作工艺还是很有讲究的:首先,做锅盔用的锅一定得用生铁铸成的大锅,用当年收的麦子磨成面粉,发酵后经过师傅揉、摔、捏、拍、捻、压,将面糅合均匀。这时,师傅再操起一根鸭蛋粗细的擀面杖,慢慢地把面团擀成一张大饼的模样。下面就是烙制锅盔,有个口诀叫:“一转、二翻、三挠”。一转,就是锅盔在锅中要不停地转动;二翻,就是烙成一面以后再翻过来烙另一面;三挠。就是锅盔熟的时候挠一挠锅盔,听一听动静,如果发出清脆声音,上面有白色痕迹,那么就是熟透了。等到快出锅时候,再撒上新鲜的芝麻,就齐活了。做好的锅盔焦里透黄,一口下去,口齿留香。
3
第三怪:“辣子也是菜”
刨说川湘能吃辣,
老陕吃辣让人怕。
辣面拌盐热油泼,
调面夹馍把饭下。
一说到能吃辣,恐怕大多首先想到四川和湖南,殊不知陕西人的吃辣水准也是不容小视的。到底有多么“嗜辣如命”呢?举个例子说,在陕西去串门吃饭,饭桌上没有好酒好肉都是可以原谅的。但如果没有辣椒,客人回去必然会嘀咕:“这家人太啬皮咧!也真会过日子,吃饭连个辣子都没有。”
油泼辣子
以前在陕西农村,等秋天辣椒收获以后,家家会用针线把辣椒一个个串起来,挂在屋檐下晾干。还有谁家辣椒挂得越多,证明这家人越富裕的说法呢!纯正的陕西人几乎顿顿离不开辣椒,不光是吃面的时候,吃锅盔和馒头的时候更是直接夹着辣椒吃!热气腾腾的馒头一下掰开,夹上几勺红艳艳的辣子,这种吃法可以说是陕西人的专利了。
4
第四怪:“碗盆不分家”
老陕楞娃碗真大,
面条一盛箍到尖。
一碗下肚撑的欢,
老碗会上谝闲传。
“老碗”,是陕西人对饭碗的叫法,“碗盆不分家”说的就是它。但是这个“老”字,说的可不是碗的历史久远,而是碗中“大哥大”意思。
陕西老碗
老碗产地耀县,属于青花粗瓷。碗深而圆,容量起码顶得上一般饭碗的七八个那么多。用这样的碗吃饭绝对省事儿,一次就够,不用盛第二回!陕西人吃饭图个热闹,喜欢一起扎堆儿吃,把这叫做“老碗会”。以前在陕北农村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场景:不管男女老少各自捧着老碗,三三俩俩地蹲在大门外,一边晒着暖洋洋的太阳、一边山南地北的谝着闲传,好不自在悠闲。
5
第五怪:“手帕头上带”
陕西农村老太太,
花格帕帕头上带。
防晒防尘又防雨,
擦手抹汗更实在。
这个独特的“装扮”方式呢,和陕西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由于陕西地处西北的黄土高原,这里常年烈日高照、干旱少雨,而且风沙天气十分的多。所以农村妇女在田间劳作时,都要头顶着手帕。
关中农妇
不要小看这一块小小的手帕,作用可是不小。既可以防止强烈的日光对皮肤的侵害,又能阻止尘土进入头发。在外劳作时,它又可以充当毛巾,擦汗抹灰一步到位,经济又实惠。
6
第六怪:“房子半边盖”
乡间房子半边盖,
省工省料省木材。
遮风挡雨又耐寒,
冬暖夏凉时运来。
这说的可不是什么“豆腐渣”工程,而是无论在西安城还是陕西农村,都随处可见“半边盖”的房子。什么是“半边盖”呢?一般的房子房顶为人字形,可是陕西的房子却是人字的一撇。据说因为陕西干早少雨,所以这一边盖的房子能让珍贵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房子半边盖
建造这样的房子,因为当地木材稀少,主要是用“资源丰富”的黄土建成。将黄土和成泥,打成高40公分、长50公分、厚10公分的泥胚,凉干以后用来砌墙,条件好的话烧制成青砖以后,陕西人把这叫做“糊葺”。由于房间的面积缩小了,因此保暖性和透气性相对较好,比起大瓦房来更显得冬暖夏凉。
7
第七怪:“姑娘不对外”
长安建都十几代,
人杰地灵春长在。
风调雨顺生活好,
陕西姑娘不对外。
“姑娘不对外”,指的是陕西姑娘很少嫁到外地,当然这种说法现在是不准确的。但是在以前,只有那些家境贫寒、兄弟众多的人家,在当地实在找不到才会迫不得已讨外地的媳妇,而且这样也会让左邻右里小瞧。就像路遥笔下的孙少安,就是这种情况。陕西人自家的姑娘更是很少外嫁,婚姻大事一般就在当地解决。
姑娘过门
这种风俗观念是有历史渊源的。陕西自古就是风水宝地,十八代帝王曾在此建都,受封建思想的浸淫,人们的观念难免传统守旧。另外,作为天子脚下的臣民,当然更显得傲娇一些了。
8
第八怪:“不坐蹲起来”
老陕脾气真古怪,
有凳不坐蹲起来。
问他为啥不坐着,
他说这样很自在。
对于老陕来讲,椅子不是用来坐的,而是用来蹲的。不管是吃饭、抽烟,还是聊天,一蹲就是个把小时,在别人看起来很遭罪的事情,但是在老陕们看来可是美滋滋的享受。
蹲起来
在陕西的农村,上年纪的老人家都喜欢不穿袜子,光脚穿着布鞋,嘴里叼着一根哈烟袋,手里掐着收音机,蹲在凳子上。一边喝茶,一边抽烟。他们喜欢这样的自在欢畅、无拘无束,比正襟危坐更加的踏实满足。天性随意的陕西人更愿意自在地蹲着,做一个快乐无忧的下里巴人。
9
第九怪:“睡觉枕石块”
三秦愣娃庄稼汉,
不爱软枕爱石块。
冰凉坚实燎的太,
醒脑提神金不换。
在陕西,当夏季酷热难耐的时候,庄稼汉晚上睡觉的时候,更愿意枕着一块砖头或者石头当作枕头,枕在上面冰冰凉凉的,很快就能酣然入眠了。陕西人亲切地把石枕头叫做:“金不换”,足见它在老陕心中的地位了。
枕石块
还有传说陕西人一般后脑勺扁平的较多,虽然没有考证过,不过如果是真的,一定和祖先们喜欢枕石头睡觉脱不了干系!
10
第十怪:“秦腔吼起来”
民风淳朴性彪悍,
秦腔花脸吼起来。
台下观众心欢畅,
不怕戏台棚要翻。
秦腔不是阳春白雪,是产生于民间生活中的艺术。在陕西农村,对于辛勤劳作一年的庄稼人来说,没有比听一场酣畅淋漓的秦腔更好的犒劳了。陕西人爱唱,高兴的时候吼上一段,悲伤的时候也不忘唱上几句。秦腔承载了老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爱憎悲喜都在那一声声高昂激越的唱调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吼秦腔
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也有这样的笑谈:“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可见秦腔的威力有多大!
这就是咱老秦人独有的“关中十大怪”,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许多的传统手艺和风俗习惯正在逐渐被人所淡忘,我们应该保留一颗传承过往、守望明天的心,行走在时代的发展最前沿......
大家都在看
-
发现广西农村,7个不一样的民间习俗,有相同的吗?一起来说说看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因此在民间流传着很多的习俗,而且这些习俗有很强的地域色彩,每个地方不同,习俗也是有区别的,就是同样的事情,在每个地方习俗都不一样,因此我们都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 奇风异俗05-06
-
这些世代相传的讲究,藏着生活的美好祈愿 一、家居生活篇❶ 新居入宅先安灶具,寓意烟火永续 ❷ 米缸常满心不慌,象征衣食无忧 ❸ 卧室放桃木制品,营造安眠环境 ❹ 窗口悬挂铜铃铛,清风送吉入室来 ❺ 钟表停摆及时修,提醒珍惜时光 二、平安健康篇❶ 孩童 ... 奇风异俗05-04
-
中国的民间习俗. 以下从不同角度为你列举中国民间习俗:1.春节习俗 - 贴春联贴春联是春节期间极具代表性的民间习俗。每至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端午节习俗 -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 ... 奇风异俗04-29
-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友友们大家来啦!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话题老规矩先点赞再看文!我家隔壁老王,去年娶了个媳妇,彩礼要了二十万,还得有房有车。村里人都说这媳妇金贵,老王家里砸锅卖铁才凑齐。结果结婚没俩月,媳妇跑了,说是 ... 奇风异俗03-25
-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每个地方民间风俗流传已久,甚至代代相传,一些地域风俗习惯“礼节”必须了解,否则好事做坏,惹来不悦和引起矛盾纠纷。在我们老家【抚州东乡区】当地风俗比如有这么几点必须遵守:一、红包1、婚宴、寿宴、乔迁、升学 ... 奇风异俗03-23
-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风水,这门古老的学问,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房屋选址到室内布局,从家具摆放到日常起居,处处都能看到风水习俗的影子。这些看似玄妙的讲究,实则蕴含着先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十条常见 ... 奇风异俗03-01
-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中国的民间风俗有很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年轻人知道的传统风俗越来越少,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那些传统的民间风俗。1、正月初一不扫地,如果正月初一扫地的话中国人认为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 ... 奇风异俗02-20
-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以前的人们会去茶馆看戏、看皮影,现在却是抱着手机刷消息。尽管如此,那些民间传统文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特色,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发光发热。说到民间传 ... 奇风异俗02-20
-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传统民俗要“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抬起一年好兆头。所谓“做四事”就是理发、采龙气、祭社和接姑娘。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人们都会在二月二这天剪头发,因为 ... 奇风异俗02-20
-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正月初六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一个重要日子,被称为“送穷日”或“马日”。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些传统习俗和禁忌,以祈求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事事顺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和习俗:禁忌1. 不洗衣:初六是“马日 ... 奇风异俗02-05
相关文章
- 六送穷日来了!探秘民间18大习俗,开启新年好
- 什么是民间习俗文化
- 春节那些“怪可爱”的风俗
- 老祖宗的智慧,必知的民间风俗禁忌,你知道...
- 世界上的十个奇葩习俗,网友:我庆幸生在中国!
- 1月5日起进入小寒节气,竟然有这些民间风俗
- 那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习俗,你知道吗?
- 来河南喝酒,这5个“怪”习俗得知道,酒友:酒量被严重低估了
- 盘点史上6个超震撼的奇怪风俗 绝对让你跌破眼镜
- 村子里的奇怪风俗
- 云南深山神秘民族,奇怪习俗令人毛骨悚然,少女婚前都要经历
- 十大民间禁忌:传统习俗中的敬畏与避讳
- 世界上五个让人无法接受的习俗
- 广西农村6种奇特习俗,很多外省人不理解,看你家乡有一样的吗?
- 丧葬规矩之“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什么意思?
- 出远门,当日不扫屋,三日不倒土,是什么风俗,有何说法?
- 《探秘:世界上最奇特的部落,他们的习俗让人瞠目结舌》
- 难以置信的地方丑陋风俗,你见过几个? 大家好
- “七月半,鬼乱窜”,传统讲究吃“1宝、4禁忌”,驱霉运,祈平安
- 老祖宗说 ,必须知道的民间风俗禁忌 1.急风骤雨
热门阅读
-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代表着新年) 07-11
-
史上最牛的节日彝族摸奶节,女人很享受男人的爱意 07-11
-
日本好看的三级推荐向 保证让你满意 07-11
-
古代惩罚道具三角木马 女性被如此折磨 07-11
-
广西柳州莫菁门事件,全场都是刺激让人流鼻血 07-11
-
犹太民族的割礼习俗是怎样的 12-07
-
女体盛是一种什么文化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