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毕天姝:在不变中坚守,于变化中前行
凤凰花开,骊歌轻唱,又到一年毕业时。在这个毕业季,大学校长们以智者之思、师长之爱,为即将远行的学子送上最后的“人生一课”。他们或引经据典,或畅谈时代;他们谈创新与坚守,也论责任与情怀。人民网特别推出“2025·毕业声:大学校长的最后一课”系列报道,辑录这些充满深情与思考的文字。青春无问西东,岁月自成芳华,愿每一位学子带着母校的祝福,勇敢奔赴下一程山海。
人民网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李昉)日前,华北电力大学举行2025年本科生毕业典礼。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毕天姝发表题为《在不变中坚守,于变化中前行》的讲话。
毕天姝勉励即将迈入广阔人生新天地的同学们,带着华电人的精神品格,将心系家国的情怀镌刻于心,以勇于创新的锐气开启新程,用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挑战,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开路先锋、时代栋梁。

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毕天姝。校方供图
以下为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毕天姝题为《在不变中坚守,于变化中前行》的发言节选——
回想起求学这几年,在华电读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大家的感受可能各有不同,但总会有一些共同的思忆与怀念。是清晨图书馆奋笔疾书的沙沙作响,是白天在课堂上相互启迪的思想碰撞和实验室里日夜相继的反复尝试,是傍晚校园里挥洒汗水的酣畅淋漓,是深夜宿舍里窃窃私语的未来畅想……在华电你们收获了求知的热情与学习的方法,培养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团队合作的精神,“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已经成为镌刻在血脉里的精神符号,陪伴着你们的每一步成长。
何其有幸,你们的成长与这个伟大的时代同频共振。你们亲历了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的胜利召开,观看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盛大开幕,迎接了新中国成立75周年,你们见证着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正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创新活力,在科学技术、工业创造、文化产品等方面不断惊艳世人、开创历史。你们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科研攻关、主动走出校园开展乡野调研和社会实践、热情服务各类大型活动赛事,以实际行动证明着新时代的华电青年可堪大用、能担重任。
何其有幸,华电高质量发展中绽放着你们的青春光彩。你们在学校的这几年,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全面开启,获批了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发起成立了“中国—中亚能源电力创新联盟”,入选“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能源转型”中方牵头高校;与怀柔国家实验室构建了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学校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你们在学校的这几年,在新建成的智慧教室中认真学习、在国家级科研平台上忘我钻研、在各类创新大赛中积极探索、在参加国际交流中展现风采、在“接诉即办”平台上建言献策,你们一路勇往直前、闯关升级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同学们,今天你们就要毕业了,或继续深造,或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在人生即将“转段”之际,你们或许正在思考: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浪潮、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充满未知的人生旅程,该如何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作为你们的师长,我想送上三点临别赠言,愿你们从容应对充满变数的未来,在人生之路上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一、世界在变,不变的是心系家国的坚守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格局与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此关键历史节点上,我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擘画了两步走的宏伟战略,吹响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奋进号角。面对世界之变,家国情怀始终是激励我们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
心系家国是华电和华电人最鲜明的精神品格。六十七载砥砺奋进,华北电力大学的发展始终与共和国的能源事业同频共振。1958年,在新中国电力工业百废待兴之际,华北电力大学肩负着“为民族电力事业育英才”的历史使命应运而生。从建校初期仅有的四个专业起步,到如今构建起内涵丰富、特色突出的“大电力”学科体系,实现了能源电力领域博士点学科全覆盖;从首届221名怀揣报国理想的莘莘学子,到今天遍布全球的36万活跃在各行各业的优秀校友;全力建设国家能源电力事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高地,始终是华北电力大学不变的铮铮誓言。六十七载薪火相传,华电人始终以赤子之心践行报国之志,用实干担当诠释家国情怀。他是远渡重洋求学、在取得突破性成果后毅然回到祖国、推动了我国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实现领跑跨越的杨奇逊院士。他是洞悉国家能源资源禀赋、准确把握世界能源电力发展趋势、开创性提出“新能源电力系统”概念、推动我国新能源电力系统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刘吉臻院士。她是怀揣着建设西部的热忱、扎根在青藏高原变电站一线、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青藏高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13届毕业生吴嘉楠。她是毅然选择核电最前线、以优异成绩通过百余次考核、终成大国重器“华龙一号”操纵员的19届校企联合培养班毕业生杨文昕。他还是遍布在五湖四海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华电人,他更是明天的你们。
希望你们永远做心怀国之大者的追梦人,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主动投身能源革命主战场、科技创新最前沿、乡村振兴第一线,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战略的壮阔实践,以拼搏实干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
二、时代在变,不变的是勇于创新的追求
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有力催生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一大批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与此同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正在对生产生活方式进行颠覆性改变,加速着以低碳为特征的新一轮能源和产业革命。面对时代之变,唯创新者能驾驭变革浪潮。
创新者应有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应有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进取就是要敢于突破边界。从葛洲坝的破土而出,到三峡工程的横空出世,再到白鹤滩的峡谷飞虹;从高压输电的自主设计,到超高压输电的突破晋级,再到特高压输电的世界领先,正是一代代电力人以敢闯敢干的勇气突破技术壁垒,以精益求精的匠心攻克世界难题,在中华大地上书写了中国电力从跟跑、并跑、领跑到进入“无人区”的时代华章。从“神舟”划破苍穹到“嫦娥”九天揽月,从“北斗”闪耀全球到DeepSeek惊艳世界,正是一代代中国青年人以追求卓越的创新之举、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谱写了一曲曲气势磅礴的青春赞歌。无畏就是要敢于超越局限。在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相互交织的今天,当学科交叉、领域融合、协同创新与跨界渗透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引擎,唯有突破专业壁垒的思维定式,以开放姿态拥抱多元领域知识,持续激活“1+1>2”的协同创新效应,才能始终保持破题解题的积极主动,为应对未来挑战积蓄强劲动力。
希望你们永远做勇于创新的时代先锋,永葆开拓者的蓬勃锐气与创造者的炽热豪情,既能保持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与敬畏,又具备改变现状的勇气与智慧,既能脚踏实地深耕专业沃土,又能仰望星空突破思维边界,在时代的浪潮中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未来。
三、人生在变,不变的是积极向上的态度
列夫·托尔斯泰有言,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在你们即将开启人生新篇章之际,这句话将获得更为深刻的诠释。你们将在柴米油盐的琐碎里、在喜怒哀乐的流转中品味百态滋味,将在面对行业浪潮的兴衰更替、职业发展的机遇挑战、家庭生活的温暖羁绊中经历人生起伏,将在顺境逆境的相生往替中感悟光影交织的变幻之美。面对人生之变,唯有积极向上方可从容应变。
积极向上是明晰世事规律的智慧抉择,更是以从容姿态拥抱人生变化的处世之道。人生之变,是境遇的跌宕起伏,亦是得失的辩证思考。面对境遇更迭,保持积极向上便可处变不惊。它能让我们在顺境的坦途上看清路,保持清醒,阔步向前;在逆境的泥沼中抬起头,挺直脊梁,笃定前行;于顺逆交替间自如转换心境,既能风雨兼程,亦能驻足欣赏人生沿途的繁花与星光。面对得失权衡,保持积极向上便可通达从容。它能让我们以平常之心看待得失,既不为蝇头小利陷入内耗的困局,也不因一时挫折选择消极“躺平”;以感恩之心接纳收获与馈赠,以豁达之态面对失去与遗憾。
希望你们永远做积极向上的行动派,永葆积极向上的行动热忱,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旷达智慧笑对人生百态,秉持“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核砥砺前行,在顺境中沉淀锋芒,于逆境中淬炼筋骨,在得失取舍间修得从容气度,于起落沉浮中涵养豁达胸襟,以永不懈怠的奋斗为笔在人生长卷上书写熠熠生辉的价值篇章,让青春在永不止步的逐梦征程中绽放璀璨光芒。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即将迈入更为广阔的人生新天地,相信你们定将带着华电人的精神品格,将心系家国的情怀镌刻于心,以勇于创新的锐气开启新程,用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挑战,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开路先锋、时代栋梁!请记住,华电永远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欢迎你们常回母校!祝同学们毕业快乐,前程似锦!
大家都在看
-
世界十大科技之都! 基于当前全球科技格局的普遍共识,以下城市通常被认为是世界十大科技之都的有力竞争者:1. 硅谷:虽然不是一个单一城市(核心区域包括圣何塞、帕洛阿尔托、山景城等),但它是无可争议的全球科技创新发源地和中心。 ... 科技之最07-15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编者按】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优秀的南科青年教师,正活跃在教书育人大讲台、科技创新最前沿、服务社会第一线,在火热实践中绽放出青春绚丽之花。近日,官网推出“南科 ... 科技之最07-15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电视剧《以法之名》大结局一段时间了,对于这部剧的大结局,可以说真的有一些意难平,最后的大结局万海居然被毒杀在了监狱里面,简直是匪夷所思,按理说万海应该不至于那么惨死的,郑雅萍发现了不对劲,可他害死死了 ... 科技之最07-14
-
表面镀铬技术早德国2000年,揭秘古代黑科技如何改写冶金史 秦始皇陵青铜剑成分分析:表面镀铬技术早德国2000年,揭秘古代黑科技如何改写冶金史1974年,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批颠覆认知的青铜剑。这些沉睡地下2200余年的兵器,出土时剑身光亮如新, ... 科技之最07-14
-
2025 年十大黑科技之最会 “精打细算” 的黑科技 要说 2025 年交通界最会 “精打细算” 的黑科技,那得数世界经济论坛点名的结构电池复合材料 —— 这玩意儿简直是材料界的 “斜杠青年”,既能当车身骨架扛住磕碰,又能化身 “移动充电宝” 储存电量,堪称汽车界的 ... 科技之最07-13
-
这位任正非最钦佩的科学家,有什么与众不同? 文|砺石商业评论 张军智令任正非敬佩的人海湾战争前,萨达姆将大量武器埋在沙土下,以躲避美国的轰炸。但是美国人通过侦察直升机上的一个神秘吊舱,精准地锁定了这些武器的掩埋位置,随后一开战,就毁灭了这些武器 ... 科技之最07-12
-
深圳震撼前所未有!没有24小时内破不了的案,它的发达不只是科技 上海和深圳到底谁才是世界之最为此老外在外网已经打的不可开交澳大利亚老安认为绝对是深圳因为他早已被深圳的科技哄成胚胎移动送餐机器人无人机送达各式外卖无人驾驶早已应用于市场甚至清早的一杯冰美式都是机械臂完 ... 科技之最07-12
-
用科学撬动宇宙的巨人-牛顿 今天咱来聊聊这么个人——估计是人类史上最聪明的那拨人里的一个。你肯定听过他的故事:一颗苹果掉下来,他就琢磨出了万有引力;头顶上星星怎么转,他拿数学公式一算,全说明白了。没错,就是艾萨克·牛顿(1643–17 ... 科技之最07-11
-
艺述科学:走向科学美学的科技馆科普展示 艺术越发展,就越需科学化,正如科学越发展,就越趋艺术化。艺术与科学于山麓分道,终在山顶重逢。 ——居斯塔夫·福楼拜美学的本质源自人类的创造性活动,通过艺术与科学的差异性符号系统进行同等地表达。它不仅对 ... 科技之最07-11
相关文章
- 奇妙量子百年跃迁!这场科学盛宴不容错过
- 用科学撬动宇宙的巨人-牛顿
- 照亮人类进步之路的科学巨擘——牛顿
- 艺述科学:走向科学美学的科技馆科普展示
- 艾萨克·牛顿:从苹果树到科学巨人,开启现代科学的奇迹之门
- 黑洞史话【序】:时空的终结,新物理学的开始
- 全球都在竞速的科技创新赛道,上海只争朝夕……
- 走,去见识“黑科技”(文旅新象)
-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我国科技实力强,咋就不给理工类诺贝尔奖?
- 孔雀东南飞!山东科技大学最成功的决定,就是把主校区搬到了青岛
- 大开眼界,“一网打尽”数学中,所有“最”重要的定理和难题
- 好评中国丨以青春之我 筑复兴华章
- 赵建:战争、科技、债务已经形成了世界的“死亡螺旋”?
- 记者手记:读懂百位科学家故事中的精神密码
- 化学之父:拉瓦锡的革命性发现与不朽的科学精神
- 湖南科技大学:双非院校中的“性价比之王”,低分高就的明智之选
- “原子级制造”:中美科技竞争最核心、最前沿的战场
- 全球年产量仅克级,98号元素锎有什么用?它是暗夜中的中子火炬
- 我国医学妇科之最
- vivo再度放弃一英寸!技术流驱动小底也能撑起旗舰影像?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