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人员放下包袱做科普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半年,近日,有媒体采访多位科研人员,梳理新科普法落实效果。受访的多位科研人员表示,新科普法为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2024年12月25日通过审议的新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是这部法律自2002年制定以来的首次修订。新科普法回应了广大科技人员参与科普工作的呼声,对科技人员开展科普工作的认定和评价给出了法律意义上的制度保障。
科学普及不仅需要媒体工作者和科普创作者贡献脍炙人口的科学文化产品,同时也需要专业的科技人员解释复杂科学概念、澄清科学谣言、引导公众理性看待科技发展。科技人员是科学知识的主要创造者,他们掌握前沿科技动态,深刻理解科技发展与人类命运的紧密联系,在准确传播科学内容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近年来,呼吁科技人员参与科普的声音越发强烈。《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增强科普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鼓励科技工作者与文学、艺术、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加强交流,多形式开展科普创作”。为了让公众理解和支持科技创新成果,科学家要做好科普工作。科普是科学家的分内事,越是大科学家,越是院士,越应该去讲。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科技人员开展科普工作存在着一定阻力。一些在科研单位工作的研究人员的科普内容虽然在社交媒体上受到众多粉丝的喜爱,但在本单位经常被看作不务正业。某高校教师由于科普工作不被单位认可,甚至辞去了工作全心投入科普教育中。针对这些情况,近年来已经有相关政策出台。比如,2019年,北京市率先对从事科普研究和科普实践的人员开启了科普职称评定;2023年,中国科协首次试点开展在京中央单位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随着新科普法实施,这些工作就像点滴细流终于汇入了江海,对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开展科普工作形成了合力。
新科普法在多个方面强化了对科技人员参与科普的支持。首先,明确科技人员的科普责任与权利。规定了科学技术人员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并专门强调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应当带头开展科普。这为科技人员参与科普的合法性定了基调。其次,对各类科技人员所在单位提出了明确要求。针对科技人员反映最强烈的所在单位的重视与支撑不足问题,新科普法规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应当支持和组织科学技术人员、教师开展科普活动”“科技企业应当把科普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对在各类单位工作的科技人员都有覆盖。最后,把激励机制纳入科研评价体系。针对当前科技人员做科普最大的期盼,规定了各类单位“建立有利于促进科普的评价标准和制度机制”,用制度传达了对科普工作的认可,让科技人员可以放下包袱投身科普、造福于民。
新科普法标志着我国科普事业进入了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通过为科技人员做科普提供制度保障,让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投入科普。但同时也要注意,科普工作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不能将科研领域的机制简单照搬到科普中。为实现科普之翼的长远发展,还需要在新科普法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细化配套政策,通过完善相关机制细则将法律顶层设计落到实处,让科普惠及更多群众。
(作者:李 响,系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大家都在看
-
柳州走出的“最强大脑”,如何走到量子科学最前沿 引子2014年,一则科技新闻突然出圈,震惊全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同事包小辉、江晓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不同颜色独立光子间的量子纠缠,解决了量子网络中如何在不同频率终端间进行纠缠连接这一难题。在国 ... 科技之最07-24
-
数字治污新范式 陕西电信科技赋能渭南蓝天保卫战 在陕西省渭南市城市应急指挥信息中心,巨大的LED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市各大建筑工地、餐饮门店和辆渣土车的环境监测数据。这个由中国电信陕西渭南分公司与市城管执法局联合打造的大气污染治理信息化平台,正以“数字 ... 科技之最07-24
-
武汉科技大学如何从“四大钢院”末尾逆袭成双非之王? 最近刷到武汉科技大学的消息,挺意外的。以前总以为重点大学才厉害,没想到这类双非学校也有能耐。原来这所学校前身是清末张之洞搞的工艺学堂,后来变成武汉钢铁学院,现在三个校区加起来能装下好几万人。1958年建校那会 ... 科技之最07-23
-
雷环捷:科技哲学学科定位的新动向 本期导读作为哲学二级学科之中的后起之秀,科学技术哲学(以下简称“科技哲学”)近年来成为一股席卷多个圈层的研究热潮。立足学科内部视之,科技伦理、人工智能哲学、认知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负责任创新、科研 ... 科技之最07-23
-
上海科技大学怎么样?一个"张江人"的掏心窝推荐 最近高考志愿填报季,后台收到好多上海考生的私信:"上科大到底值不值得报?"作为一个在浦东生活了十多年的"张江通",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带大家看看这所"科技少年班"的真实模样。一 ... 科技之最07-20
-
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启航!直通科技最前沿! 7月15日上午,2025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分营开营式暨开营第一课在朝阳校区举行。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科协荣誉委员谭天伟出席并讲授开营第一课,校党委副书记宋来新出席活动。来自北 ... 科技之最07-20
-
"飞天-2"亮出绝密杀器,3D打印护盾突破极限,美智库报告透出凉意 别急!这消息炸得人头皮发麻!外媒曝光中国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飞天-2"突破性细节:利用3D打印制造导弹的关键部件。美国《国家防务》杂志直接拍板:"中国在导弹材料技术上单点突进,保守领先全球十年不 ... 科技之最07-20
-
世界十大科技之都! 基于当前全球科技格局的普遍共识,以下城市通常被认为是世界十大科技之都的有力竞争者:1. 硅谷:虽然不是一个单一城市(核心区域包括圣何塞、帕洛阿尔托、山景城等),但它是无可争议的全球科技创新发源地和中心。 ... 科技之最07-15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编者按】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优秀的南科青年教师,正活跃在教书育人大讲台、科技创新最前沿、服务社会第一线,在火热实践中绽放出青春绚丽之花。近日,官网推出“南科 ... 科技之最07-15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电视剧《以法之名》大结局一段时间了,对于这部剧的大结局,可以说真的有一些意难平,最后的大结局万海居然被毒杀在了监狱里面,简直是匪夷所思,按理说万海应该不至于那么惨死的,郑雅萍发现了不对劲,可他害死死了 ... 科技之最07-14
相关文章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 锁定前沿需求,以青春之力勇攀高峰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 北理工最厉害的三个专业:铸就国防利器,引领科技前沿
- 表面镀铬技术早德国2000年,揭秘古代黑科技如何改写冶金史
- 2025 年十大黑科技之最会 “精打细算” 的黑科技
- 这位任正非最钦佩的科学家,有什么与众不同?
- 深圳震撼前所未有!没有24小时内破不了的案,它的发达不只是科技
- 中南大学的五个之最
- 奇妙量子百年跃迁!这场科学盛宴不容错过
- 用科学撬动宇宙的巨人-牛顿
- 照亮人类进步之路的科学巨擘——牛顿
- 艺述科学:走向科学美学的科技馆科普展示
- 艾萨克·牛顿:从苹果树到科学巨人,开启现代科学的奇迹之门
- 黑洞史话【序】:时空的终结,新物理学的开始
- 全球都在竞速的科技创新赛道,上海只争朝夕……
- 走,去见识“黑科技”(文旅新象)
-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我国科技实力强,咋就不给理工类诺贝尔奖?
- 孔雀东南飞!山东科技大学最成功的决定,就是把主校区搬到了青岛
- 大开眼界,“一网打尽”数学中,所有“最”重要的定理和难题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