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 最强悍的特性,竟提前被这些手机厂商用上!
开头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智能手机有哪些连接通信的方式?蜂窝网络、Wi-Fi、蓝牙这些我们最熟悉不过。
刷门禁用 NFC,开空调用红外线,这些我们也都会用到。
前几年兴起的 UWB,即超宽带技术,能帮助我们更精确地定位物体。
而卫星通信、无网通信,成为近期手机厂商们大力宣传的方向。

后两项技术的诞生,正是为了解决蜂窝网络、蓝牙这类传统通信方式无法满足的极端环境及复杂情况。
它们和 6G 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卫星通信功能,能细分为哪几种?无网通信是怎样实现的?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这些问题。

任何技术都并非凭空出现,聊 6G 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卫星通信和无网通信。
卫星通信,本质上是一种微波通信。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用过的卫星锅吗?电视没信号了,就需要翻上屋顶,调整锅盖上的天线方向,对准卫星,加强数据信号。卫星通信与蜂窝网络通信的核心区别在于,它并非通过地面基站与电信网络连接,而是直接与天上的通信卫星通信。

而这个天上的通讯卫星,就是负责接收、放大、转发无线电信号的媒介,由于在天上,它可以说能不受通信两点间任何自然灾害和人为事件的影响,并且相较于传统蜂窝网络,打破了距离的束缚,实现“无缝隙”的地面覆盖。
众所周知,在 2022 年,随着华为 Mate 50 系列与 iPhone 14 系列的发布,卫星通信功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实早在 30 年前,摩托罗拉就带着数家投资公司研发并实现这项功能。

事情的起因,源自摩托罗拉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巴里·伯蒂格的妻子,她和丈夫抱怨在加勒比海度假时,无法用手机联系客户。
还说到:你们 20 年前就解决从月球打电话给地球的技术了,怎么现在连个普通的打电话都解决不了?

不管是出于满足妻子需求的浪漫,还是身为工程师改变世界的决心。总之,巴里·伯蒂格是朝着这个方向干了。
再后来,他和卫星通信小组的另外两名工程师想到了一种方法来实现,就是通过发射 77 颗近地通信卫星组成星群(虽然后来只发射了 66 颗),使用户在地球上任何空旷的地方都可以打电话(室内不行),即大名鼎鼎的铱星计划。

这项计划于 1991 年正式启动,1998 年卫星全部发射完毕,再加上随后商业运营的 2 年,差不多过去 10 年。

然而就是这 10 年间,尽管一个完整的全球卫星通信系统被造出来了,但也足以让运营商传统的地面基站基本实现稳定社会的密集人口区域覆盖,因此,话费相较卫星电话存在明显优势。
再加上,500g 的卫星电话笨重且昂贵,而造价 50 亿美元的卫星系统运营和维护的费用又极其沉重等原因,铱星公司不得不在 2000 年申请破产保护。

铱星就如同流星,闪耀而短暂。
尽管,摩托罗拉的铱星计划以失败告终,但它也为后来的公司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少走弯路。
现在,华为、荣耀、苹果、OPPO、vivo、小米都有搭载卫星通信功能的手机,它们不仅“干掉”天线,功能也更加齐全,而这些功能又可以大致分成三种。

卫星短报文
这是一种通过卫星发送和接收短消息的通信方式。它通常用于传输简短的文本信息,具有低延迟、低带宽的特点,适用于紧急情况和简单的信息传递。
代表机型有 iPhone 14 及更新机型(国行暂不支持)、以及把卫星短信功能下放至 2000 元不到的荣耀 X60 Pro。


卫星通话
卫星通话适用于没有地面通信网络覆盖的地方进行语音通话。
代表机型有华为 Pura 70 Pro+、荣耀 Magic 7 Pro、小米 14 Ultra、OPPO Find X8 Pro 卫星通信版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情况下,手机内置天线口的发射功率要大于、等于 27dBm 才能支持卫星短消息功能,大于、等于 35dBm 才支持卫星通话。

发射功率越大,对功耗、发热管理、器件小型化的要求就更高,所以 2023 年 8 月发布的华为 Mate 60 Pro,作为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智能手机的含金量是很高的。

卫星电话早就有了,但第一个把卫星电话做进智能手机,解决天线小型化,芯片小型化的行为却是开创式的。

试想一下,手机内部空间寸土寸金,且本身就有一套传统的通信收发系统,再塞一个实现卫星通信功能的通信收发系统本身也很难。
而光有通信模组也不行呀,你还得需要有满足功率的天线对吧?
之前搭载卫星通讯的手机简单粗暴,加一根大天线就能解决。

但智能机不能这样,所以华为想了一个很天才的方法,根据申请号 202310101339 的已有公开专利,大意是把天线设计到边框中,通过开关切换工作,就可以实现线极化和圆极化两种方式,同时兼容 Wi-Fi、蓝牙、蜂窝、GPS、北斗的各个频段...

电信副总经理就曾评价过,他们提出了大众消费类手机直连卫星的想法,但只有华为一家愿意一起合作研发,经历了从网络侧到终端侧到业务侧的技术难点。

华为有了,荣耀自然也有,电信也可以用成功的经验和其他手机厂商合作,现在国产旗舰几乎都能卫星通话了,所以现在,用那四个字吹一吹华为,我觉得没毛病。

卫星网络
卫星网络,是通过卫星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通信方式,用于传输数据文件,如图片、视频等。
现在有一些手机就支持发送卫星图片消息,比如华为 Pura 70 Pro+、华为 nova 13 Pro,相比短信,在紧急救援上它能提供更直观的现场情况。

当然,大家更关心的,还是能否通过卫星上网冲浪?这里又不得不提到 2023年 10 月 Starlink 商业服务板块全面推出的“星链”直连手机业务。
具体效果如何,怎样使用,我不在海外没用过没有发言权,但根据我找到的网上用户的分享,他所在地区星链的价格为 139 刀一个月,大概能到 200Mbps 左右,上网冲浪没问题,海上航行这类场景很实用,但不适合打游戏。

所以不难看出,卫星网络想要普及,价格和对应的速率以及稳定性是绕不开的难题。
而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卫星网络一定是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这就像手机从 2G 普及短信到 3G 上网冲浪到 4G 高清直播到 5G 串流服务一样。
看到这里,有的人脑海可能会产生疑问了,手机厂商们从短报文迈入到卫星电话时代没多久,怎么“外来者”星链就直接跳到最后一个环节开展上网业务了?这里面和卫星的轨道分布有不小的关系。

不管是智能手机上的卫星通信功能,还是星链服务,都依赖于不同轨道卫星的支持。
包括低轨道卫星(LEO)(距离地面约 500-2000 公里的高度)。
中轨道卫星(MEO)(距离地面约 10000 公里的高度)。
和高轨道卫星(GEO)(距离地面约 35786 公里的高度)。

低轨道卫星离得近,优势自然就是时延低、有高数据速率。缺点也显而易见,覆盖范围有限,想要大面积就要发射大量卫星,对多个卫星设备的资源调动,即动态管理有较高要求,同时,由于在地球大气层里面,是会受到大气阻力的,维护成本高。

作为对比,高轨道卫星的覆盖面极广,一般来说单颗 GEO 卫星就能覆盖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同时它的技术成熟稳定,质量可靠,并且使用寿命长。
所以对于卫星通话功能这种对地理位置和稳定性都有着极高要求的,再合适不过,像华为接入的就是高轨道卫星。
以此类推,中轨道卫星就是在前两者间取得平衡。

所以,理论上巨头们想实现卫星网络功能并不难,难的是缺少铺设大量低轨道卫星的时间。
星链的快,确实有先见之明,而另一方面低轨道的空间是更加有限的,所以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布局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我们就先聊到这,另一个“新秀”无网通信,这个手机发布会上仅几分钟带过的功能,我们也大概讲一下,它的存在,其实可以看成对智能手机现有通信系统的补足。
首先,无网通信,即不通过外部网络,两台设备间进行点对点的通信。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对讲机或者蓝牙。

目前,小米、OPPO、vivo、iQOO 的新机都宣布搭载无网通信功能。
在技术上,小米通过北三多模对讲机技术实现,vivo 通过 LoRa 扩频技术和蓝牙,OPPO 没透露具体细节,但应该也是 LoRa 或其他类似技术。

LoRa 的效果,就好比你在嘈杂的音乐会上用口哨吹出一段特定的旋律,只有你的朋友能听懂并回应。LoRa 就如同这段特殊的口哨声,它能在嘈杂的环境中长距离传输信息,而且功耗很低,就像你轻轻吹口哨一样省力。
但有一点值得一提,LoRa 的带宽是在 868MHz、915MHz 或 433MHz 等公共频段上进行操作。
在该频段上,会受到蜂窝网络、Wi-Fi 网络和其他通信设备的干扰,所以在条件复杂、通信设备多的情况下,比如城市,可能会影响到它的通信性能。

但相反的,你和小伙伴组团户外探险,雪山、沙漠,这种野外开阔又没有信号的场景,就显得格外合适,大家的手机不可能全部支持卫星通信,无网通信便成了补足。

比起卫星通信,它的使用成本低,它是免费的。
不接入公网、去中心化,隐私性更高。
并且它还有长距离低功耗的特性,野外嘛,省点电总没错。
在一些卫星通信覆盖不到的地方,如楼体坍塌,甚至地下洞穴,就可以使用无网通信联系其他人,而这个其他人再可以通过传统蜂窝网络进一步传递消息。

当然,无网通信的短板也有,比如目前非同品牌手机无法使用。
另外,大疆,现在可以实现手柄和无人机的控制距离在 10 公里,图传可达 3 公里,这也是点对点通信,即无网通信的一种。

到了这里,它们和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的关系其实也就呼之欲出了。现在,让我们先简单回顾下前面聊到的技术和应对场景。
传统的 Wi-Fi、光纤、基站蜂窝网络,对应的是地面通信网络。而低、中、高轨道卫星组成的卫星通信网络,对应的则是“天”。移动通信与卫星通信组成的天地一体融合网络,就是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方向。

所以,手机厂商们争先恐后的上卫星通信功能,保障安全、满足极端情况下的通信需求是一方面,为后续更好更快的支持 6G 也是一方面。

此外,无人机、飞艇等高空平台通信系统组成的特定区域通信需求,对应的则是“空”。而想要扩展到“海”,则需要进一步发展海洋机器类通信网络。这便是更全面的 6G 天地空海一体化的通信架构。
当然,这个需要的时间会更多,现阶段发展集中资源发展卫星网络能收益最大化。

总的来说,6G 的一个美好愿景就是“全域覆盖”,卫星通信系统的铺设,让我们得以管中窥豹。
6G 当然不止更广的覆盖范围这一个特性,它还有着更高的传输速率,更大的链接密度和更低的时延,但在没有随之而来的新应用之前,比如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远程医疗等,我们可能不会特别直观地感受到这些技术的进步。
然而,全域覆盖的意义却是截然不同、清晰明了的。

在何同学制作的关于 5G 的视频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五年前大多数文章都没有预测到 4G 栽培出移动互联网这棵参天大树,那么5G 这片更肥沃的土壤里,会开出怎样的花,相信还是会超过所有人的预料。”

对此,6G 的理念布局,多层次、多维度的通信网络所带来的全覆盖体验,更像是直接把你带进一片种满参天大树的古老森林,巨大的树冠提供乘凉之地,犹如满天卫星时刻畅连。不需要思索和预料,只要身在其中,便能自然的感受到科技蓬勃发展的魅力。

OK,文章的最后,让我们再来理性的看待 6G 的一些问题。
一个是时间,目前,6G 计划 2030 年投入商用,但也许会更快,期待早日到来。
其次是费用,研发、生产、发射卫星以及设备的运营维护都要钱,6G 的资费前期可能会比较贵,也真的希望 6G 能够套餐再亲民点。
毕竟,走到哪里都有信号,一定是一件美好的事。

好了,感谢你能看到这里,如果你觉得其中的内容对你有用,还请点赞转发分享再看,这对我们真的很有帮助。
关于 6G 有什么更好的想法,比如你认为 6G 最有可能首先在哪个领域得到应用?你最期待 6G 带来哪些改变?欢迎大家评论区踊跃讨论。
参考资料:
中国移动:面向 6G 的天地一体融合网 络技术白皮书
华为:6G 超低轨卫星网络
鲜枣课堂:到底什么是“无网通信”?
知乎:卫星电话都有根巨大显眼的天线,华为mate60是如何做到外部整洁一体的?
星链和铱星童话,成本与收益
部分图源网络
编辑:辉仔

大家都在看
-
最in,最炫,拉满科技感、给足未来感 一场创新的盛宴一个智慧的乐园涵养科学精神提升科创能力5月17日,绵阳中学第二十届科技文化节现场展示活动酷炫上演!绵阳中学党委书记魏东宣布开幕,党委副书记、校长苟文彬致辞。无人机表演、动感的机器人互动展示 ... 科技之最05-18
-
爱因斯坦:从一颗“相对”的脑袋到改变世界的科学巨星! 在科学的星空中,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之路。他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甚至连那些对物理学一无所知的人也能说出“相对论”这个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让人又爱又恨的天才 ... 科技之最05-18
-
天马科技靠“水中软黄金”逆袭,风险与难题待解 出品 | 创业最前线作者 | 谢小丹编辑 | 蛋总美编 | 邢静审核 | 颂文一直以来,鳗鱼都被人戏称为“水中软黄金”、“水中人参”。“水中人参”是指其营养价值高,而“水中软黄金”则形容其价格昂贵。正因如此,在中国 ... 科技之最05-18
-
2025 科技圈王炸!这 5 大突破,正在改写人类未来 科技发展的脚步从不停歇,每一年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和改变。而 2025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多个领域的前沿科技即将迎来重大突破,这些突破将实实在在地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重塑整个世界的面貌。下面就带大家看 ... 科技之最05-18
-
科学红毯,让科学家成为“最亮的星” 5月17日,2025上海科技节开幕,科学家与人形机器人共走红毯。上海科技节历经30余年的发展,已成长为上海市民尤其是科技爱好者认知科学、体验创新的重要平台。今天上午,2025上海科技节盛大启幕,张江科学会堂穹顶广 ... 科技之最05-18
-
如果全人类联手,用最先进的科技和最高端的武器能不能干掉孙悟空 当现代武器的寒光遇上金箍棒的烈焰,当量子雷达的扫描遭遇七十二变的迷雾,人类文明与神话传说的碰撞,正在我们的想象中迸发出最绚烂的火花。这个问题本质上是一场降维打击的推演——不是科技能否战胜神话,而是人类 ... 科技之最05-17
-
一条铺过11年时光的科学红毯,丈量上海科创的“长宽高” ●跨过11年漫长时光的红毯,丈量着上海科创建设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也让科创明星们走过的路被更多人看见。●上海科技节是科学精神与城市品格的共鸣。这里既有“从0到1”的原始创新,也有“从1到100”的产业转化;这 ... 科技之最05-17
-
鸿蒙系统:璀璨星空中最耀眼的那颗功能之星 在科技的浩瀚星空中,鸿蒙系统如一颗璀璨的新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而在其众多令人瞩目的功能中,要说最吸引人的,那非“分布式能力”莫属。据相关数据显示,超过 80%的鸿蒙用户对其分布式能力赞不绝口。想象一下, ... 科技之最05-13
-
剖析劳力士最有科技感的新一代机心之王:7135机心 在2025年的日内瓦钟表与奇迹展表展上,劳力士推出了搭载全新7135机心的Land-Dweller系列腕表,除了新系列的设计和内外规格之外,还有一个格外引人注目的部分,就是这块表所搭载的7135机心,这款机心拥有全新的技术— ... 科技之最05-09
-
国产黑科技有点猛!钻石崩成“白菜价”,幕后推手竟是一个小县城 “黄金是黄金,钻石是钻石,少了哪样都不行。”一直以来,虽然钻石常常被人们调侃为“智商税”,但在婚礼等重要仪式中,它的地位始终不可撼动。尤其是在“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一生仅能定制一枚”等浪漫口号 ... 科技之最05-09
相关文章
- 国产黑科技有点猛!钻石崩成“白菜价”,幕后推手竟是一个小县城
- 荣耀手机别乱买,2025这三款才是良心之作,接近“零差评”
- 祖冲之:科学星河中的璀璨巨星
- 英国“辟尔唐人”骗局:科学史上最荒唐的谎言如何欺骗世界40年?
- 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锚定“五个世界之最”全新呈现
- 别再说热带无强国,南美洲坐拥48项世界之最
- 怀柔科学城:从实验室到红毯,科学星光永不落幕!
- 自然界最坚硬的东西是金刚石:深入了解金刚石的形成、特性与应用
- 南京建邺:万亿级新赛道 总部产业基地落地生态科技岛
- 全国五大“国家科学中心”开建4年了,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 阿基米德:古代科学的巨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 人物传记系列之——郭永怀:以生命铸就的科技丰碑
- 艾萨克·牛顿:揭开科学革命的面纱
-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 感受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震撼
- 科技之光:照亮未来的璀璨星辰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 “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人民论坛)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