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目前三项世界之最 中国侵入式脑机接口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中新网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脑机接口技术研究进展如何?其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情况怎样?这些话题近年来在全球备受瞩目。
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最新消息说,中国科学家团队近期成功开展中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并创造出目前全球最小尺寸、柔性最强神经电极和全球最小尺寸脑控植入体的三项世界之最。这也标志着中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
受试者脑机接口运行稳定效果良好
中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赵郑拓研究员团队、李雪研究员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吴劲松/路俊锋教授团队并与相关企业合作,近期在上海顺利实施,也是这两家科研、医疗机构共建的上海市脑机接口临床试验与转化重点实验室成立后取得的首项重要成果。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赵郑拓研究员,向媒体展示介绍团队研发的目前全球最小尺寸、柔性最强神经电极。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研究团队介绍,脑机接口技术分为植入式、非植入式两大类,植入式又包括侵入式、半侵入式两种。
本次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受试者是一位因高压电事故导致四肢截肢的男性。自2025年3月植入该脑机接口设备以来,系统运行稳定,术后至今一个多月未出现感染和电极失效的情况。仅用2至3周的训练,他便实现下象棋、玩赛车游戏等功能,达到跟普通人控制电脑触摸板相近的水平。
研究团队表示,这次成功开展临床试验的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系统还具有无线信号传输、无线充电(通过定制的帽子)特点,实现对患者友好的人性化设计。在未来获批注册上市后,中国团队研发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系统有望帮助完全性脊髓损伤、双上肢截肢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等群体实现运动替代,显著提升他们的生存质量。
全球最小尺寸柔性最强神经电极
与此前世界上唯一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代表业界最高水平的埃隆·马斯克创办企业Neuralink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中使用的神经电极相比,中国团队在神经界面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
赵郑拓指出,其团队研制及生产出目前全球最小尺寸、柔性最强的神经电极,截面积仅为Neuralink所使用电极的1/5到1/7,柔性则超过Neuralink的百倍,植入后让脑细胞几乎“意识”不到旁边有异物,可最大程度降低对脑组织的损伤。
该超柔性神经电极具备高密度、大范围、高通量、长时间的稳定在体神经信号采集能力,已相继完成在啮齿类、非人灵长类和人脑中长期植入和稳定记录验证,为植入式脑机接口前端电极组织相容性差和信道带宽窄的关键“瓶颈”,提供了开拓性的解决方案。
集成全球最小尺寸脑控植入体
在中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验中,赵郑拓和李雪团队合作研发的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是中国国内迄今唯一获得注册型检报告且可以长期稳定采集到单神经元Spike信号(最能反映大脑神经活动的电信号)的脑机接口系统,其毫秒级、单神经元水平的神经信号捕获特性为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神经电信号数据基础。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李雪研究员,向媒体展示介绍团队研发的目前全球最小尺寸的脑控植入体。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其中,基于目前全球最小尺寸、柔性最强的神经电极,集成的植入体直径26毫米、厚度不到6毫米,是目前全球最小尺寸的脑控植入体,仅硬币大小,为Neuralink产品1/2。
因此,在手术友好程度方面,不需要整体贯穿颅骨,只需要在大脑运动皮层上方的颅骨上“打薄”出一块硬币大小的凹槽用以镶嵌设备,再在凹槽中打一个在颅骨上开5毫米的穿刺孔。其采用神经外科微创术式,既有效降低手术期风险,也显著缩短术后康复周期。同时,基于成熟外科技术构建的完整操作体系,标准化操作流程更利于在各级医疗机构神经外科开展规模化应用。
李雪指出,中国团队研发的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是在神经科学原理指导下设计,可以通过较少数量的植入电极实现跟较多冗余设计的Neuralink相似的控制水平。该低冗余量设计尽量减少对患者带来植入损伤,让患者更多受益。
创造性实现神经解码器动态优化
实时在线解码是脑机接口技术的关键环节。中国团队研发的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可在十几毫秒窗口期内完成神经信号的特征提取、运动意图解析及控制指令生成全流程,其核心挑战是建立毫秒级高精度响应的闭环控制链路,适应神经信号的非平稳性,并实现解码器与被试的双向动态适应,这对解码模型的动态适应性和计算效率提出双重考验。
赵郑拓表示,研究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在线学习框架,创造性实现了神经解码器的动态优化。该解码框架采用参数自适应调节机制,协调解码器优化和神经可塑性,突破传统静态解码模型难以适应神经信号时变特性的局限性,并结合柔性电极信号采集稳定性优势和高精度神经发放估计策略,实现了高鲁棒性(系统在面对变化或干扰时,保持其功能和性能的能力,也称稳健性和强壮性)、低延时、可自动适应的实时在线运动解码。
动物试验已验证安全性和功能性
在开展人体试验之前,依托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建设的国际领先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中国团队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已在猕猴中得到验证。
该系统被植入到猕猴运动皮层的手部和手臂功能区,植入手术顺利完成后系统持续运行稳定,未出现感染和电极失效的情况;猕猴经过训练,已成功实现仅凭神经活动即可敏捷且精准地控制计算机光标运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目标引导下的脑控打字。
在平稳运行一段时间后,猕猴试验的植入体被手术安全取出,并更换新植入体在同一个颅骨开孔位置完成二次植入。其术后系统持续运行稳定,同样未出现感染和电极失效的情况,猕猴快速适用新系统并流畅实现脑控光标。该手术的顺利完成,验证了植入体通过二次手术升级换代的可行性。
脑机接口技术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作为中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的主刀医生,路俊锋教授指出,精准定位和植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为受试者进行手术前,华山医院团队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联合CT影像技术,重构了受试者专属三维模型与人脑运动皮层的详细功能地图,以确保植入位置的精确性。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路俊锋教授,向媒体介绍中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前瞻性临床试验的手术相关情况。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手术当天,医疗团队借助高精度导航系统,在唤醒手术下将超柔性电极植入受试者大脑的运动皮层指定区域,整个手术过程精确到毫米级别,最大限度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得益于研究团队创新研发出目前三项世界之最的脑机接口系统,在这次完成高精度电极植入基础上,还可以为后续的信号采集和解码奠定重要基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指出,脑机接口电极的微小化、无线化,从技术上单个实现都很困难,此次研发集成应用于临床试验,并保持长期稳定运行,这是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的一项重大突破。未来,结合新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算法,脑机接口将读取语言等更加复杂信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通过脑机接口重新连接世界,为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带来新希望。研究团队透露,他们下一步会尝试让受试者使用机械臂,实现在生活中完成抓握、拿杯子等操作。后续,还将涉及到对复杂物理外部设备进行控制,例如对机器狗、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智能代理设备的控制,拓展相关功能丧失患者的生活边界。(完)
大家都在看
-
2025机械专业前景突变,未来机遇藏在哪? 2025机械专业前景突变,未来机遇藏在哪?华南理工的硕士毕业生刚刚签约智能驾驶头部企业,年薪五十万,朋友圈还没来得及炫耀,那头,某“985”大学的机械专业本科生,一轮又一轮投简历,最终站在了最普通的流水线旁 ... 机械之最07-23
-
美国一男子戴金属项链闯入核磁共振室重伤身亡!在国内磁共振检查比项链还危险的是这些 近日,美国一名男子佩戴金属项链踏入核磁共振室,项链瞬间被强大的磁力场吸附,最终导致身亡的新闻,受到众多人关注。许多网友纷纷表示:“没想到会致死。”“有这么严重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主治医师 ... 机械之最07-23
-
发布两款公路自行车,联想拯救者跨界跨出科技圈,这是大势所趋? 当你看到“联想拯救者”这个品牌名时,是不是第一时间就想到笔记本电脑?倒也不奇怪,毕竟在过去十年里,拯救者一直都是高端游戏笔记本电脑的代名词,让这个概念深入人心。不过,或许很快你就会发现拯救者的名声并不 ... 机械之最07-23
-
十万次插拔后,那个被遗忘的金属关节正在颠覆机械设计 当所有人都在惊叹机器人3分钟自主换电的速度、±0.1毫米的精准操作时,一个不起眼的金属部件正默默改写着机械工程的规则:电池仓接口。它安静地躺在机器人腰间,没有炫目的算法加持,没有深度学习的光环。但正是这个 ... 机械之最07-23
-
中国陆军全面进化:士兵带机器狼进攻,单兵无人机下放到班排 战场上奔跑的,已不全是血肉之躯。未来的步兵,将不再孤军奋战。这不是遥远的想象。这套全新的作战方式,正在中国军队的演练中,成为现实。一场看似普通的阵地进攻演练,却透露出完全不同的作战信息。演习的核心,是 ... 机械之最07-22
-
2025年最火的专业轮到传统“机械专业”了! 机械专业是中国传统老牌专业,也是一直以来工科里面最推荐的专业之一。相比这几年热捧的计算机、电子信息、电气而言,机械一直默默无闻,但今年机械类专业重新焕发活力,又开始受到关注。机械类受关注度提升原因1、 ... 机械之最07-22
-
DeepSeek 分析:机械类最“站在风口”的5个本科专业! 总结:智能制造、机器人、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商业航天/低空经济)这五个方向,紧密契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全球科技产业变革浪潮,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不过请记住,“风口”代表着机 ... 机械之最07-21
-
超导研究为何让科学家们“追”了一百年?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发现水银在极低温下电阻为零,揭开了超导研究的序幕。这可不是小发现——没有电阻 ... 机械之最07-21
-
盘点网文界那些“之最”作品,承包影响力、销量与口碑的巅峰之作 《诡秘之主》- 影响力之最:自第一部问世便轰动全网,成为起点五星名作,第二部《宿命之环》也快速成为五星名作。在“2024年度诸神之战”投票活动中入选神作榜,入藏大英图书馆,其英文版在起点国际阅读量超4900万, ... 机械之最07-20
-
10个中国历史之最:从文明曙光到世界巅峰(二十九) 2025年最新考古与科技研究揭示,中华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了多项"唯一性"成就。本文基于最新科研成果,展现十项颠覆认知的中国原创发明,揭示古人的智慧如何为现代科技提供解决方案。一、能源技术突破最早 ... 机械之最07-20
相关文章
- 全球最灵活无人机机械臂:兼具象鼻的灵巧与人类的精准
- DeepSeek 分析:机械类最“站在风口”的5个本科专业!
- 超导研究为何让科学家们“追”了一百年?
- 盘点网文界那些“之最”作品,承包影响力、销量与口碑的巅峰之作
- 10个中国历史之最:从文明曙光到世界巅峰(二十九)
- 收官十四五•上市公司踏浪出海
- DeepSeek分析:机械类最“站上风口”的5个本来专业!
- 拆解机械的 “骨骼与肌肉”:聊聊机械类专业的狭义定义
- 10个中国历史之最:从文明曙光到世界巅峰(二十八)
- 【揭秘“力学之父”阿基米德:古希腊科学巨匠的辉煌人生与贡献】
- 全国大学机械类专业大排名,看看哪所大学机械专业最强
- 铣工高级技师夏正华:勤勉笃行成就超精密零件制造“破壁者”
- 性价比最高的矿山机械品牌推荐(2025最新版)
- 中国“机械工程”最好的大学排名,清华稳居榜一,西交大位列第四
- 机械专业黄金方向,毕业后直通百万年薪
- 机械类专业就业前景全解析!从薪资排行到500分以上院校推荐
- 防波抵风浪 庇护归航人——记中国援建加纳渔港综合设施项目
- 机械类专业薪资榜:3个方向年薪轻松30万+
- 人类对薯条的开发,真的没有上限!谁懂……
- 对比二战轴心三巨头的野心:德国东进,日本扩张、意大利最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