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二战轴心三巨头的野心:德国东进,日本扩张、意大利最膨胀
20世纪,两场世界大战几乎将文明拖进过一次深渊。第一次世界大战,好像是德国单挑全世界;到了第二次,德国、意大利、日本三家凑成一对轴心,拿着几乎全部的野心和一个残破的秩序,和同盟国缠斗生死。整场故事看起来像一出混乱的集体赌博戏,各自递着底牌,却总也打不出合伙的气势。

三国抱团名义上很威风,实际上算盘根本不一样。背地里分赃谈崩的比打仗快。德国想吞东欧和苏联,为的油和地,还有一肚子的仇恨。日本嘴里嚷嚷“领土有限”,脚下却处处伸长了。意大利数着自己罗马的旧账,野心比口袋宽。起初,轴心国大有气势,谁也没想到卷天的进攻会烂在细密的资源和战略缝隙里。
德国,当然是三家老大。数起国力,无人能出其右。德意志两次成了世界大战的引线,冥冥之中带着点民族的无可奈何。公元九世纪刚从法兰克王国拆分出来时,德国还处在邦国混战。等工业革命的浪潮翻滚到19世纪,普鲁士一锤定音,实现了统一。可等他们端着产业链进场,全球殖民地已经端了个遍。德国好像迟到的孩子,拿着班上剩下的糖,不肯服气。

坐拥煤铁,运输畅通,但石油短缺的木桶效应明显。自家粮食还不够喂饱人口。资源结构尴尬,工业焰火烧得虽旺,燃料却日日紧张。十九世纪末,德国工业产值迅猛攀升,触到了世界第二,但坐标怎么看都差了点东西。愤懑,怨念,积压成了国家的底色。丛林法则是那个时代的规矩,英法西班牙早已分食了半个世界。德国将目标对准了东欧,“阳光下的土地”成了他们最现实的向往。
一战败了,丢了东部疆域还好工业尚存。偏偏俄国又闹起了革命,苏德之间新仇旧恨搅合在一起。德国精英揣着算盘,觉得吞并苏联利己利人,能顺手吓唬国内左翼,还能赚资源。纳粹上台,希特勒被托举起来,开始疯狂地实践“生存空间”理论。嘴上要征服世界,骨子里只挑软柿子捏。希特勒并不是真的想跟英法死磕,种族思维让他觉得英法可以拉拢,东欧得扫平。

德国统治法国和低地算是温和了,但对东欧黑了心肠。东线战场惨烈,种族灭绝机器在那儿最疯狂。德国军队是真的不打算对波兰和苏联人民手软——反人类罪行,是他们留给历史最沉重的印记。而什么油田、粮食,以至于整个战争战略的核心不离资源。1941年德国石油还是靠罗马尼亚和苏联。等两国翻脸,巴库油田成了南方集团军梦魂牵绕的方向。现实里,德军永远没能迈过那道生死线。
有人说要是1942年德国拿下巴库,联动非洲军团拿下中东,整个石油格局就变了。但是地图归地图,实际操作却差点意思。德国在打没解决英国前就冒然东进,种下了两线作战的苦果。希特勒心比天高,手都伸不到自己画的圆圈外头。

要说同样野心不小的,还有日本。按字面逻辑,日本应该西进中国大陆,实际上是四面出击,天南地北拉扯。明治维新后,矿产匮乏,工业除了煤炭全靠进口。国家小,灾害多,粮食老是缺。弄到最后,既要找粮,又要找钢铁,还要抢市场。国内海陆军派系矛盾,战略摆钟,北上苏联一摇,南下东南亚再一摆,最后谁也没能说服谁。
日本的扩张,是同心圆样本。先打近畿朝韩台这些近处,下口简单油水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归入囊中,本以为能用满洲当据点。与苏联的对峙却让军事集团更加膨胀。1937年起,日本战略天平倒向全面侵华。中国是块难啃的骨头,三年后日本自己都发现得不偿失。占下大片国土,结果没油田,物资还拖了后腿。如果说这一过程几近疯狂,那也掺着无可奈何的侥幸。

随着美英等国看清日本嘴脸,贸易制裁步步收紧。日本不得不拼着赌国运向东南亚动手,想抢一把石油和橡胶。真要去,免不了和英法荷直接过手。德国正热火朝天地在欧洲搅和,从侧翼牵制了宗主国,日本便趁乱南进,终究还是踩到了美国的红线。珍珠港一轰,架空了本来的底线,日本只能愈陷愈深。
海权是日本的最大幻想。占关岛、瓜岛各要地,势力范围扩成圆形,好像地图上晒开了一张日本国旗。提什么“大东亚共荣”,其实就是自家给自己找的体面说辞。事实是日本人管自己的民众都极端剥削,何况占领区的人?每天高压服役,资源掠夺,反抗却越来越强,兵力分散的硬伤也暴露得淋漓尽致。

说到意大利,其实更像是热衷凑数的新手。1870年才统一,钢铁产量连美英德一个小分厂都不如。1930年突破百万吨,对比德国的一千一百万怎么够打仗?国民教育更不用谈,意大利军队文盲率是同盟国里最高。两次世界大战,意大利战略方向摇摆,内部吵闹,墨索里尼画着罗马帝国的华美蓝图,自己的基业却早已摇摇欲坠。
墨索里尼纵然煽动民族激情,恢复历史荣光,实际一点点的野心,面对北非、巴尔干、中东都胆大包天。可落后工业、能源、制海权处处短板,陆军装备堪称“汽车博物馆”。明知自己羽翼未丰,偏在法国快亡国时凑热闹,手上一鸡毛都没落下。摇晃的战略加上无序的扩军,终于让德国也不得不为他收拾烂摊子。

某种意义上讲,意大利才是三国之间理想与现实落差最大的一位。军力弱、扩张版图大、战略混乱、队友不齐心,彻头彻尾的“龙套”剧本。
这样一来,所谓轴心三国,合起来撑不起一个合格的联盟。德国把目光放在东线,日本想独占东南亚,意大利纯属打酱油。资源互补没做成,各自的扩张方向甚至有冲突。日德两国,谁都不肯为对方让出补给品,日本对华侵略还损害德国企业利益。别指望什么中亚汇师,错漏百出。

对比起来,同盟国实在更像个团体。美国、英法之间的资源调配极度高效,海上运输一通无阻,欧洲后方补给源源不断。英国苏联距离不远,一旦对德国两面夹击,德国压力加倍。中国没有多强大,但靠着与苏联和英属印度的毗邻线,既能拿到最起码物资,又牵制了日本的主力。关东军死守在东北,资源、兵力耗光,里外不是人。
到1942年,美英苏压上德意,日本被美国掐住命脉。德日之间虽然玩潜艇递递技术,但物资没什么实质互补。到了这一刻,三国轴心的命运仿佛一开始就注定无望——他们和自己过不去,比敌人还狠。

不过话又说回来,偶尔历史里也有点走极端的味道。明明德国的科技能逆天,日本的士兵曾经最顽强,意大利海军早已有地中海一席之地,可轴心三国互不信任,从战略到社稷都难以真正捏合。表面统一,内里乱掉了章法。就算世界真有大合唱,他们仨也只会各唱各的调。
回头来看,德、意、日三国既有壮志未酬的抱负,也有战略决定下的无能。失衡的野心、有限的资源、互扯后腿的局面让战争注定不是他们的终极舞台。

所以有时候也难说命运是公平的,三家合力未成,“各自为战”成了他们一起走向终结的注脚。故事发展到这,谁还能觉得统治世界是件靠靠嘴皮子和幻想就能完成的事呢。
大家都在看
-
红枣之都·麦盖提——甜蜜世界,从这里出发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南边缘,风里总裹着沙的粗粝,却在叶尔羌河水漫过的地带,揉出一片柔软的绿洲。就在这沙与水相拥的秘境里,一抹热烈的红,年复一年续写着大地的奇迹——那是麦盖提灰枣,正以无可复制的甘甜,绽 ... 机械之最08-25
-
机械手表中最复杂的功能之一——三问,究竟是什么样的功能? 要说到机械表中的三大复杂功能,大家可能都会异口同声:三问、万年历和陀飞轮,万年历和陀飞轮可能大家都有个大概印象,知道是怎么回事。也属于这三项复杂功能里比较多多见的功能,之前我们也发布过关于万年历和陀飞 ... 机械之最08-25
-
机械车位成摆设!车主吐槽:停车比开车还难,宁愿绕路 不久前,清华大学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中国市政协会城市停车专业委员会,发布了一份《2024年中国停车行业发展白皮书》。里面有一组让行业扎心的数据:机械式停车设备的 ... 机械之最08-25
-
文博日历丨“节约”“比较”都源于它 秦代“座驾”藏着多少现代密码? 如果评选“古代国家工程师”秦代匠人一定榜上有名他们用7000多个零件、14公斤金银配饰以毫米级的精度铸成了这组国宝今天带你了解两辆来自秦代的“顶配座驾”△秦陵一号、二号铜车马车轮上的“青铜之冠”1980年,在秦 ... 机械之最08-25
-
阿基米德:古希腊“力学之父”,开启科学的奇迹之门 在科学的浩瀚星海中,有几位巨人永远闪耀——牛顿、伽利略、高斯……而与他们齐名的古希腊科学巨匠,就是阿基米德!他不仅被尊为“力学之父”,还是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位古希腊的天才, ... 机械之最08-25
-
“完人”曾国藩的另一面:国外一份报纸,揭露了其令人发指的残暴 晚清的天幕下,其实真正能把一个烂摊子扛起来的人不多。旁人争着说谁是定海神针,谁是栋梁。可说着说着,总是不绕开一个名字,这人,名叫曾国藩。他的故事,像一棵倒影在污泥里的树,干是挺直的,根却扎得太深,分不 ... 机械之最08-22
-
机械工程专业顶尖院校、考研方向与就业前景全解析 在人工智能席卷全球的今天,机电专业却逆势上扬,成为2025年最热门专业之一,制造业企业对机械工程人才的渴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机械工程已经不再是传统观念里的‘油腻’专业了。”某985高校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表 ... 机械之最08-22
-
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毛泽东最劝导的一句话 1944年,春日的延安,处处透着盎然生机,可中共党内一些同志的心头,却沉甸甸地压着阴霾。彼时,抗日战争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关键时期,胜利曙光初现,却也伴随着诸多艰难险阻。党面临着从局部执政向全面执政转变的 ... 机械之最08-21
-
机械类专业必看!这 8 个老牌专业搞懂了,其他都是 “衍生品”! 说起机械类专业,很多人觉得五花八门难分辨,但其实核心就 8 个 “老大哥”——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这 ... 机械之最08-21
-
4年3次刷新“世界纪录”!潍坊临朐:聚链成势凸显“雁阵效应” 新派新闻讯 记者从潍坊临朐县获悉,近日,山东华特磁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全球最大的直径7米智能立环高梯度磁选机走下生产线,并获得扛旗世界纪录“全球首台”世界纪录认证。从2022年研发出全 ... 机械之最08-21
相关文章
- 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毛泽东最劝导的一句话
- 机械类专业必看!这 8 个老牌专业搞懂了,其他都是 “衍生品”!
- 4年3次刷新“世界纪录”!潍坊临朐:聚链成势凸显“雁阵效应”
- 攻克“0.01毫米”壁垒!看这家企业如何在高端机床上实现突破
- 4年3次刷新磁技术产业领域“世界纪录” 潍坊临朐聚链成势凸显“雁阵效应”
- 艺术教育不能重技巧轻素养——从古筝教学说起
-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何时走进千家万户?洗碗机市场调查
- 安吉竹业让世界刮目相看
- 国际观察丨美关税政策加剧德国经济复苏之困
- 世界上最贵的手表,3000万每年产一只
- 世界上最贵的摩托车品牌,最贵的高达100万美金!
- 世界上最贵的十款宝马,最便宜的也要277万元!
- 雷克萨斯:颜值与动力的选择悖论?成年人根本不做选择!
- 这是大疆做扫地机器人的全部真相
- 明朝升职最快首辅:多自夸,有辩才且擅批斗,误国投敌,夹头而死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科学巨人,力学之父的传奇人生与不朽贡献
- 生态均衡律下的机器轰鸣:解码德国一战宿命的文明深层逻辑
- 领域覆盖面广 创新引领性强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引领太原新质生产力发展
- 古希腊“力学之父”阿基米德的传奇人生与科学奇迹
- “宜昌大撤退”为何被称为中国实业的“敦刻尔克大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