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堡3号核电机组穹顶吊装就位,他们如何把740吨“铁帽子”盖到核岛顶端?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1日电(记者 安俐)“成功!”7月25日05时06分,徐大堡核电项目3号机组核岛穹顶顺利吊装就位。钢制安全壳是反应堆厂房的重要屏障,其穹顶是保证反应堆厂房完整性和密封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防止事故工况下放射性物质散逸到大气层。穹顶吊装作为一级里程碑节点,标志着该机组从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安装调试阶段。现场,建设者们欢呼雀跃,为了“加冕”的这一刻,他们已经废寝忘食、携手奋战了几百个日夜。
千锤百炼,攻克复杂难题
把杯盖严丝合缝扣到杯口上轻而易举,但如果将杯盖放大四百多倍,将是怎样的庞然大物?
此次徐大堡核电项目3号核岛穹顶吊装将原设计球带、球冠分体吊装优化为整体一次性吊装。穹顶钢衬里为直径44米的半球形结构,相当于1.5个标准篮球场的场地长度,总高度22米,重约240吨。本次穹顶吊装呈现整体吊、物项多、总重大、精度高等特点,包含钢衬里结构以及支撑笼架、部分钢筋和预应力导管、全部贯穿件、加强板、内部钢结构、设备支吊架、喷淋系统、照明系统、消氢装置、换热器设备、探测设备等设备,同时在穹顶外部提前搭设穹顶吊装后施工所需平台和通道,为吊装后连续施工提供了有利条件,整体重量也因此高达740吨,相当于吊起了490辆小汽车。
“穹顶吊装过程就像是给杯子盖上盖子,最终确保杯子的密闭。但随着重量、体积、高度的增加,盖‘盖子’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中核工程徐大堡项目部工程管理部副经理王楠说。不仅如此,由于项目靠近海边,吊装过程中,还要考虑海边错综复杂的气候条件。“吊装前一周,我们就结合天气预报和风速监测对比情况,研判天气变化的规律,选择最合适的吊装时机。些许微风都会给吊装工作带来不可预知的变化。”王楠说。
在正式吊装的前三天,徐大堡核电项目3号机组核岛穹顶进行了第一次试吊。根据核电厂安全配置及系统设计需要,通常在穹顶内侧布置有大量的暖通设备及电仪设备、工艺管道及相应的支撑等安全设施,出于安全配置需要,这些安全设施并不是均匀分布在穹顶内侧。因此,在穹顶吊起前完成配重,调整整个穹顶吊装单元的重心十分重要。第一次试吊,正是需要检验配重是否合适等问题,为正式吊装提供经验准备。
“我们按照预先方案进行了配重,第一次试吊时我们发现,加了配重的一侧,比我们事先计算过的偏差要大,需要把配重拆除,再次试吊。”辽宁核电工程管理处土建科副科长唱志勇说。
拆除配重的过程中,天公不作美。7月22日,辽宁葫芦岛市兴城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徐大堡镇1小时内的降水量达到75.9毫米,突破历史极值。在中核二二徐大堡项目部核岛一队队长杨利东的记忆里,这是近几年来兴城最大的一场雨。
作为现场工程方的总指挥,杨利东心里十分着急。根据气象预判和专家研判,25日凌晨的天气状况最好,是吊装的最佳时机。倒推进度,必须在吊装前的几天按部就班完成试吊工作,排除一切可能存在的问题。
现场的积水要想办法排进海里、穹顶配重要重新与技术专家们开会协商,计算、调整……诸多的问题都要在雨停之前解决,已是深夜,但项目现场大家的心都悬了起来。
终于在7月23日的下午,雨停了。此时的杨利东一夜未眠,但试吊工作还未结束,他争分夺秒组织核岛队、钢结构队的工人们一起,拆除配重,吸取经验,准备第二次试吊。
精于毫厘,助力成功“加冕”
项目组最终选择了在穹顶正式吊装的“提升阶段”,以0.4米每秒的速度进行吊装。“要确保整体安全可控,速度越慢越稳。”王楠说。如此沉重的“大帽子”一改以往球冠、球带分体吊装方式,挑战整体一次性吊装,并且落钩位置要求角度线偏差±3毫米。王楠告诉记者,“需要克服吊装下降过程中穹顶微变形问题,为确保径向和水平向的精准对位,我们在穹顶下方筒体环形布置36个支撑柱和千斤顶,分布在穹顶下方各个方位的多位工作人员实时精密测算、缓慢调整千斤顶,直至穹顶底部完全贴合千斤顶。”
在徐大堡核电项目现场,矗立着一个蓝色的“大家伙”,这就是被工人们称作“蓝色巨人”的2600T履带吊。这个“大家伙”看起来笨重,操作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用“蓝色巨人”吊起穹顶这个庞然大物,需要三名操作员分工协作。
王珑是中核机械工程徐大堡核电吊装项目部2600T履带吊机长。7月25日凌晨,吊装前,王珑早早来到了操作室内,一遍一遍检查着设备。工程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2600吨履带式吊车缓缓将穹顶吊离地面。操作室内,王珑紧盯着显示屏,两手操纵拉杆。2600吨“钢铁巨兽”将起吊重量为740吨的穹顶球冠慢慢吊离地面,经过起钩、提升、变幅、旋转、行走、下降、落钩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后,穹顶缓缓在安全壳上平稳落钩,安全、有序、可控。“每一次吊装都像是上了一次战场,都是对自己的一场考验,可别小看这个操作杆,它吊起来的可不只是一件设备、一个模块,它的每一次成功起吊和精准落钩都承载了徐大堡核电项目所有建设者共同的期待。”王珑说。
与王珑配合的吊装起重工程师蒋乾也长舒一口气。从参与“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到奔赴徐大堡核电项目工程现场,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他带着妻子和孩子,从家乡迁到了福清,再辗转到徐大堡。在徐大堡核电工程施工推行模块化创新的过程中,蒋乾在每一次的施工方案评审会议中,都会与大家一起分析大吊车的站位点、设备拼装场地布置、大吊车吊装工作计划。在起重吊装作业现场,他总是积极组织班组人员进行风速测量、吊装警戒区域建立、设备吊装就位检查。“可能在外行人看来,起重吊装作业是一个粗活,但对于起重吊装工程师来说,‘粗中有细’才是这项工作的精髓所在。”蒋乾说。
将近三个小时的起重吊装作业是手、眼、脑的配合,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吊装结束后,从操作室里走出来,王珑活动着因为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而有些僵硬的手。他看着吊车开到指定位置,望着工作人员们清理干净现场,班组人员离开的背影,长舒一口气,“今天的吊装任务安全完成了。”他说。
“吊装完成,起吊车鸣笛的那一刻,鸣笛声好像打进我心里了。”杨利东说,“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是全情投入,大家都付出了很多。”
从项目现场回休息室的路上,中核二二徐大堡项目技术部主任史志燕遇到了蒋乾,路人二人还在不断讨论着吊装时的过程,今后的吊装方案还能如何细化。“很神奇,大家都一夜没睡,但每个人都处在非常兴奋的状态里,好像工作还没有结束。吊装只是一个标志性的节点,接下来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等待着我们全力以赴。”史志燕说。
克服严寒,建成我国纬度最高核电站
作为我国最北端的核电站,由于地处严寒地区,进入冬季后气温可低至零下20摄氏度。开工两年以来,冬季施工期更是达到了221天,为克服冬季施工带来的质量和进度双重挑战,参建各方冒严寒、顶风雪,从工程建设之始就和恶劣天气对拼,多次组织冬施研讨和演练。
“一方面,我们创新开展冬季施工工艺、工法、工具研发应用,编制《核电工程冬期施工标准图集》,实现冬季施工标准化。另一方面,推动工程建设实现自动化应用、工厂化预制、装配化应用、模块化施工。比如,在自动化方面,首次大面积使用摩擦焊等技术,成功解决焊接量大、效率低、人因质量风险大的难题;模块化施工中,推动‘能模尽模’,减少交叉作业,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安装质量。”史志燕表示。
据了解,2021年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亲自见证了徐大堡核电站开工仪式。
徐大堡核电项目3、4号机组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160亿千瓦时以上清洁电力,相当于年节约燃煤570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80万吨,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具有积极作用。
大家都在看
-
中国陆军全面进化:士兵带机器狼进攻,单兵无人机下放到班排 战场上奔跑的,已不全是血肉之躯。未来的步兵,将不再孤军奋战。这不是遥远的想象。这套全新的作战方式,正在中国军队的演练中,成为现实。一场看似普通的阵地进攻演练,却透露出完全不同的作战信息。演习的核心,是 ... 机械之最07-22
-
2025年最火的专业轮到传统“机械专业”了! 机械专业是中国传统老牌专业,也是一直以来工科里面最推荐的专业之一。相比这几年热捧的计算机、电子信息、电气而言,机械一直默默无闻,但今年机械类专业重新焕发活力,又开始受到关注。机械类受关注度提升原因1、 ... 机械之最07-22
-
DeepSeek 分析:机械类最“站在风口”的5个本科专业! 总结:智能制造、机器人、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商业航天/低空经济)这五个方向,紧密契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全球科技产业变革浪潮,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不过请记住,“风口”代表着机 ... 机械之最07-21
-
超导研究为何让科学家们“追”了一百年?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发现水银在极低温下电阻为零,揭开了超导研究的序幕。这可不是小发现——没有电阻 ... 机械之最07-21
-
盘点网文界那些“之最”作品,承包影响力、销量与口碑的巅峰之作 《诡秘之主》- 影响力之最:自第一部问世便轰动全网,成为起点五星名作,第二部《宿命之环》也快速成为五星名作。在“2024年度诸神之战”投票活动中入选神作榜,入藏大英图书馆,其英文版在起点国际阅读量超4900万, ... 机械之最07-20
-
10个中国历史之最:从文明曙光到世界巅峰(二十九) 2025年最新考古与科技研究揭示,中华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了多项"唯一性"成就。本文基于最新科研成果,展现十项颠覆认知的中国原创发明,揭示古人的智慧如何为现代科技提供解决方案。一、能源技术突破最早 ... 机械之最07-20
-
DeepSeek分析:机械类最“站上风口”的5个本来专业! 2025年机械类五大风口专业前瞻 当前,随着智能制造、绿色能源、高端装备国产化等国家战略加速推进,机械工程领域迎来新一轮技术革命。以下五大专业凭借技术融合与政策红利,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智能装备与机 ... 机械之最07-19
-
拆解机械的 “骨骼与肌肉”:聊聊机械类专业的狭义定义 当我们谈论 “机械类专业” 时,很多人会联想到工厂里轰鸣的机床、汽车的发动机,甚至是机器人的精密动作。但在专业领域中,机械类专业存在 “广义” 与 “狭义” 之分。广义的机械类专业常常涵盖机械设计、电子控制 ... 机械之最07-19
-
10个中国历史之最:从文明曙光到世界巅峰(二十八) 2025年最新考古发现与科技研究成果显示,中华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了多项"唯一性"成就。本文基于最新科研成果,展现十项颠覆认知的中国原创发明,揭示古人的智慧如何为现代科技提供解决方案。一、材料科学 ... 机械之最07-17
-
【揭秘“力学之父”阿基米德:古希腊科学巨匠的辉煌人生与贡献】 你知道吗?在漫长的科学史上,有几位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理论不仅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更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石。今天,我们要走进古希腊的辉煌时代,认识一位被誉为“力学之父”的天才——阿基米德。一、伟大的 ... 机械之最07-17
相关文章
- DeepSeek分析:机械类最“站上风口”的5个本来专业!
- 拆解机械的 “骨骼与肌肉”:聊聊机械类专业的狭义定义
- 10个中国历史之最:从文明曙光到世界巅峰(二十八)
- 【揭秘“力学之父”阿基米德:古希腊科学巨匠的辉煌人生与贡献】
- 全国大学机械类专业大排名,看看哪所大学机械专业最强
- 铣工高级技师夏正华:勤勉笃行成就超精密零件制造“破壁者”
- 性价比最高的矿山机械品牌推荐(2025最新版)
- 中国“机械工程”最好的大学排名,清华稳居榜一,西交大位列第四
- 机械专业黄金方向,毕业后直通百万年薪
- 机械类专业就业前景全解析!从薪资排行到500分以上院校推荐
- 防波抵风浪 庇护归航人——记中国援建加纳渔港综合设施项目
- 机械类专业薪资榜:3个方向年薪轻松30万+
- 人类对薯条的开发,真的没有上限!谁懂……
- 对比二战轴心三巨头的野心:德国东进,日本扩张、意大利最膨胀
- 把叶绿体“偷”到自己体内,这些动物晒太阳就能活!太太太爽了
- 机械类专业中哪个专业的就业方向最广
- 以实力创造传奇!机械革命签约黑马之师狼队无畏契约分部!
- 2025机械行业最吃香的岗位,第3个适合想躺平的人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力学之父”
- 镜观中国丨四个关键词回顾中国高铁发展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