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说日本人之爱花草植物,本就是受中国的影响
都说日本的樱花红叶有名,但倘非春秋当令,你见到最多的恐怕还是松树。日本的松树不但品种多,种植也广。世界各地的观光客,乍见它在皇居前铺排出的阵仗,啧啧称叹。其实,从北方的岩手,到南边的冲绳,有八个县都以松为县树,它在那里作成的声势要大许多。
当然,最大声势要数“三大松原”,即静冈的三保松原、福井的气比松原和佐贺的虹之松原,前者有松五万四千棵,树龄多在六百年以上;中者过两百年以上的也有一万七千棵;最了不得的是后者,有黑松一百万棵,多为17世纪唐津藩主所植。其他如京都府的丹波山地也多松杉,天桥立景区的“芜村之松”“晶子之松”等,还与名诗人相挂连。此外,日本还有“三大美林”之说,指秋田的杉天然林、青森的丝柏与长野的桧林。这些树的质性也都与松近,并与松杂处。
在日期间,与石桥先生交好。他常带我出游看花草。我虽知这是日本人天性,日本文化的“亲植物性”也最著名,但终觉蒲芬艾荣,太过寻常;蓬飘梗断,又稍涉凄清,倒是梅与松,香色俱佳,可当游兴。老人很高兴我与他有同好,遂常邀我赏梅观松,尤以看松展的次数为最多。这些松姿形各异,或侧偃,或盘地,或列植,或孤生,经花工的精心收拾,均不同凡品。偶尔也会同游寺庙与庭园,但讲解完池、石、桥、亭、屋,他的话头总会转回到植物,诸如苔草须羊齿苋和龙须,灌木宜冬青和杜鹃,至于乔木,则必须是松杉与柏桧,其中黑松被称为“乡土树种”,尤不可缺。
以后看日本各地的寺庙与庭院,尤其是庭院,敷材形制不同,但不管芝庭、苔庭还是砂庭、石庭,不管是池泉园还是筑山庭,主打景木果真都是松树,盆栽更基本以松为主。再欣赏插花,被告知松柏是花道的核心,花道最大的流派“池坊流”制作立花,就首采松枝,为其色至青,似真如。然后看能乐演出,被提醒舞台唯一的布景、那块充作天幕的“镜板”上画的也是松,是为“松壁”,又称“松羽目”;带连着从能乐中截取的歌舞伎戏目,也被称为“松羽目もの”。至于参观各处美展,所见松为题材的画作就更多了,像16世纪长谷川等伯的《屏风上的松树》、17世纪法桥宗达的《松岛图》、18世纪圆山应举的《雪松图》,还有河濑莲井的《岚山冬景》与横山大观的《松树与鹌鹑》,都是国宝级文化财。这些松或背海虬立,或标崖孤恃,其皮如龙鳞、叶如马鬃的嶙峋风骨,让人思清神远。我的感觉,拿它们与《万叶集》或《古今和歌集》对看,最是入味,也最让我有亲切感。尤其《和歌集》中“松绿寻常色,四时不变形。春回大地绿,松树也增春”,“大雪严冬日,年当岁暮时。万流终变色,不变是松枝”这样的吟唱,不正是中国古人常用的比德与象征吗?
老人说日本人之爱花草植物,本就是受中国的影响。松四季常绿,多节永年,遇霜雪不凋、历千年不陨的品性,是先为中国人欣赏,再为日本文人所知的。当然,更多日本人因它千年色、万年寿而称它为“千代木”或“寿草”,用它做“缘起物”(えんぎもの,吉祥物的意思)来迎祖神、接洪福,乃至《和歌集》中,多“万代如松寿,祝公定可期。松阴长鹤立,托庇万年时”这样的诗,是与他们所持自然崇拜的信仰有关的。这种崇拜让人确信,是万物造神,而非神造万物。佛背后是神,神背后就是自然。故日本民间图腾,日月山川之外,就是树木,是为“树神信仰”。古木巨木,尤其古松巨松,被认为是神体的象征,最能通神,神佛也最常投影于此,是所谓“影松”。也因此,早先的日本人普遍好以松作家纹和姓氏,前者见诸《日本家纹图典》,数量达百种以上;后者如“松井”“松下”之属,也俨然大姓。还有,因佛典记载松叶能强精力,有些忍者还将它碾碎了,与黑豆、芝麻合服。一直到今天,日本人逢女儿节或结婚添丁,仍会用松。“但尽管如此,中国文化的影响还是清晰可见。中国人不是还以松祝寿吗?”因为喜欢中国,老人不忘点出这种松崇拜的原因。
我猜立门松的年俗也因此而起,老人点头称是,告以过去日本人,一般年前就上山去采摘合用的松枝了,是为“迎松”。接着择吉日放置,是为“立松”。再接着,等第七天“松之内”过尽,到一月十五小正月,将它连同注连绳等一起烧掉,是为“送松”。至于门松中加竹,则起自“三方原之战”后那个除夕,武田信玄对战败的德川家康的嘲讽:“松树枯萎,竹类绝迹,该是明天了吧”。面对一生最大的惨败,逃进滨松城的家康自然不服,他用松枝合围住三根斜削过的竹子,来表示自己誓死围歼武田的决心。“但这个习俗的根本出处还是在中国,是平安时从中国传来的。”说完这些,老人仍不忘再次强调。我知道他这样说,全是为顾及我的感受。日本人礼敬客人的用心,有时真细腻到无以复加。但想到由《尚书》所谓“太社惟松,东社惟柏”,到周秦时的“三丈而树,树以青松”,再到《荆楚岁时记》所载腊月“绞索松柏”,以及清代“烧松盆”的年俗,这样的传统在我们这里,今天并一点痕迹也不见留存,心中仍不免怅怅。
像是为打破沉默,记得那次老人跟我讲了许多关于松的奇闻趣事。譬如,大阪府丰能郡有五棵八百年红松,被称为“天上松”,是因其高耸接天,让许多修行者确信可借此上通神仙。静冈县的三保松原有一棵“羽衣松”,传说是仙女下凡时挂羽衣的原物。仙女因羽衣被一渔夫捡走,索要不得,只能委身下嫁,并诞下孩子。不过因拗不过对仙乡的思念,最后还是盗出羽衣,回到天上。故事情节曲折,甚至感动了法国人朱古拉里斯,将其改编成芭蕾舞剧。其他还有“灯火松”“夜泣松”“阿古耶松”等,或能托梦,或善助人,都是造成日本人以松为“依止物”的由头。“还有,松竹梅常被日本人用来象征持久力、成长力和生命力,但也兼作料理和寿司食盒的档次标别,以松为上,竹居中,梅为下,这个你在居酒屋时注意过吗?另外,日本皇宫的正殿也有三,松之殿、竹之殿和梅之殿,同样以前者级别最高,正式仪式都在那里举行,有意思吧?不久前,文仁亲王有了儿子悠仁,纪子妃送他的随身吉祥物是高野槙,就是日本金松,亲王家周围遍植此树。这个你也不知道吧?”如此一肚皮松故事,真让我应接不暇。
我告诉老人,自己感兴趣的,其实更在这种松崇拜背后的文化意涵。记得中尾佐助在《花与木的文化史》一书中说,日本人是以文化的审美意识来鉴赏花木之美的,而松叶、卷柏和万年青等植物最能表现这种文化的极致,它们的特点是简素、枯淡,而非绚丽、豪华。杉山博明《日本文化的型与形》更认为,日本人能从树木老去中感知灭绝之美与物哀之情,对针叶树的感觉尤其细致,由此衍生出的共通感,无边无际地渗透并支撑了日本的文化。或许,透过对神迹的痴迷与永寿的念想,日本人之爱松是有其独特的文化在里边的。
见我这样说,老人很是欣喜。他说那些松,不管矮如地毡,还是高如梁栋,无不色沉气厚,姿形迈越,有时戴日映月,不乏林下风度;有时风鸣木偃,似听得到人生悲凉的清商。“看多了花花草草的生生灭灭,再审视这种单纯与简淡,正可让人有澎湃过后的安静,并心境平宁,神情开涤,这就是所谓的灭绝之美与物哀之情。”
这样细腻的体悟原是我能懂的,也最喜欢。现在,每当风起天末,雪满人间,看周遭朱颜辞镜花辞树,再回思浮漾的流光,和浮生急景难驻,老人所属意的松风松月,仍让我觉得可亲可怀。它无关古人“景物不穷,人事随变”的憬悟,也没有“行人不见树栽时,树见行人几回老”的感伤,有的只是相对不厌、去后还思的会心。我体会老人的意思,一个人倘能对此物生此心,就能体会片刻即长闲的浮生快乐。而一旦体会到这种快乐,那种物哀的心证也就在了。
唯一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这种心证不是通过赏樱获得的。对日本人来说,樱花的瞬忽生灭,难道不更能让人体悟到灭绝之美与物哀之情吗?老人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只是介绍我看志贺重昴的《日本风景论》,还有大正时动物学家石川千代松的《从生物学看日本国民性》。原来,志贺不赞成将樱花视作日本国民性的象征,为它不抗风,不耐寒,呈娇竞艳,终归飘零,远不如松柏之烈风孤凌,节操隽迈。石川更直言将樱花视作大和魂是错误的,并以为它滋生毛虫,污染环境,不值得赞美;而它所带出的人生如梦的感觉,让人心气浮荡,不仅不值得感动,“根本是让日本人堕落的象征”。老人特别提醒,像吉贺持的尽管是“国粹保存论”的立场,但他之欣赏松,是因其不事声华、坚韧持久的老重与敦厚,这一点显然与中国文化相通。所以,比之赏樱是日本人的“年中行事”,观松更须依赖日常中有心。“它不像樱那样大开大阖,让人有盛极而衰的悲喜,也不见绚烂数日、一朝飘零的惨烈,只教人安静地观对,也最宜于人安静地观对,这当然是中国的传统,只是这种传统也深深地契入我们日本人的心灵。日本的文化在根极处受惠于中国文化的地方真的太多太多。”
我原以为,在我们共处的那段时间,老人是怕太过老套,才没邀我同出赏樱。经此才知道,不唯樱花暴烈的凄美非其所好,还因为17为世纪后,它渐渐被赋予武家文化的色彩,并随自称“樱奴”的国学家本居宣长的鼓吹,成为驱逐儒学、张大“大和心”的媒介。至于明治以后,它被与经略、扩张和“玉碎”相挂连,就更非他所乐见。强调日本人对松、樱等自然美的意识来自中国,正是他对这种鼓吹的抵抗。
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日本人抱持这样的认识,因为今天的日本,中国文化早已被挤压到边缘。大学院里,愿意修读中国学的学生一日少于一日;一般年轻人,并汉字之美也渐渐不能认识,更不要说对自己文化母国的传统有持久的温情和敬意了。该怎样让他们了解,离开这种文化,日本将很难认清自己的来路;这个视草木如神明的民族,将很难再拥有自然的深刻与丰饶?
而对我们自己来说,亲见列岛处处,朝市秘境与名汤古泉且不论,即平常人家的万户千门,都无处不有松,无松不成景,故日本人称自己为“松国”。那么中国的国家特质与国民性该借由怎样的形象载体与符号标识,走进今天日本人的心灵呢?这个问题,同样很难回答。
大家都在看
-
能镇宅的6种植物,家里一放,安全感爆棚,旺财旺运,人见人爱! 家里总缺点安全感?最近绿植圈刮起"镇宅风",虎皮兰龙骨摆进千家万户,博主们喊着招财辟邪口号带货。要我说啊,玄学噱头听听就罢,养死两盆发财树才懂:科学养护才是真正的护宅密码。看见邻居把龙血树供在不 ... 植物之最07-20
-
家里半年没人,推开门竟被"狼牙棒"袭击!奇葩植物一个比一个绝 天津的李女士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半年没回老家,一推开门,厕所门口竟然挂着两个"狼牙棒"!仔细一看,这竟然是邻居家墙根下爬过来的植物结出的果实,表面布满细刺,活像古代兵器。李女士把照片发到网上,瞬间 ... 植物之最07-20
-
有院子,种6种造型植物,造型优美,遒劲古雅,很有意境 弄个小院子折腾植物,真是又爱又恨。想搞出点山水画的意境吧,一看那些网红庭院图,动不动就是几万块的黑松罗汉松,谁的钱包扛得住啊!其实真没必要追那些天价品种,像三角梅、红花继木这种亲民款,稍微花点心思修剪 ... 植物之最07-20
-
夏季就枯萎的夏枯草,看似不起眼,全株是宝,煲汤煮水作用厉害了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夏天是植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但是在众多的植物当中,有一种植物却十分的独特,它却在别的植物生长旺盛的时候就走向了枯萎,因此,人们根据这种植物的特征把它取名叫做夏枯草,非常的形象好记。 ... 植物之最07-20
-
不花钱的顶级盆景!这6种野草挖回家,秒变ins风高级绿植! 窗台上那盆狗尾巴草配着捡来的鹅卵石,朋友愣说是京都淘回来的枯山水。谁能想到这高级货是小区绿化带挖的?野草那股子野蛮生长的劲儿,真比花市里精心修剪的绿植生动百倍。苔藓裹着溪石往茶盘一搁,立马有王维诗里的 ... 植物之最07-18
-
并非是普通植物,是自然界猎手,对清热利湿排石很好功效~猪笼草 大山孕育着自然的各种精灵,陪伴着这方水土世世代代的人,在自然界中生长着无数千奇百怪的植物物种,其中有极少数的植物被人们知道,今天就来介绍一种植物生长在深山林的植物,在两广那广袤而神秘的森林之中,隐藏着 ... 植物之最07-17
-
天选兰花的生存智慧:成功需要努力配点运气 三枚萼片、三枚花瓣、一个合蕊柱,这样独特的外貌让我们可以很容易辨认出兰科植物。兰科植物种类丰富,当前确认的约有815属22000-27000余种。它们的花瓣千姿百态,有袋状的兜兰(Paphiopedilum spp.)、瓣状的文心兰 ... 植物之最07-16
-
哪个绿植最适合摆放客厅化解风水煞气#? 嘿,头条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点玄乎”但又挺实在的事儿——客厅风水!你是不是也觉得,明明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但就是感觉哪儿哪儿不对劲?好像“有点堵”,“有点闷”,甚至偶尔觉得不顺心?老一辈人可能会说, ... 植物之最07-16
-
植物中的“鄙视链”,三角梅、月季、蓝雪花上榜,花友:人间真实 最近逛花友圈,发现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原来咱们养的花花草草之间,也藏着条“鄙视链”。三角梅、月季、蓝雪花这些常见花,居然都在榜上,看得人直乐呵。就说三角梅和月季吧。三角梅在南方那叫一个皮实,病虫害少 ... 植物之最07-13
-
这2个月,抓紧给10种花草“剃光头”,下手剪得越狠,长得越旺 夏天的高温天,对养花人和花花们都不容易!尤其是一到三伏天的高温,阳台上的花花草草就开始集体“泄气”,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有一种“躺平”的状态。看着花草这样,养花人都有点想要放弃了。其实,让你的盆栽安然 ... 植物之最07-13
相关文章
- 植物中的“鄙视链”,三角梅、月季、蓝雪花上榜,花友:人间真实
- 这2个月,抓紧给10种花草“剃光头”,下手剪得越狠,长得越旺
- 鲁冰花那么美,却被当做绿肥用,原来豆科植物的“美”不止于颜值
- 被誉称为“奇迹之树”的植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 哪些植物适合办公室养殖?办公室植物品种TOP5排行榜
- 薜荔果与石莲豆腐
- 四川一姑娘,将慈姑当绿植养,引得网友感慨:亭亭玉立,好美
- 我眼中的七彩云南——植物王国之彩
- 全球之肺,中国贡献:守护世界植物多样性的东方智慧
- 福建爷爷拾绿植,两月养成“包子脸”,网友:感恩之花
- 淘米水加一种皮,发酵快还没味,花草吃疯长, 妥妥的“养花神器”
- 老婆把“胡萝卜当绿植”养客厅,竟然开花了?网友:别说,还挺美
- 世界上最痛的植物有多可怕?美国军人把它当厕纸用,结果痛到崩溃
- 什么绿植最容易养并且还有用?推荐薄荷
- 被名字耽误的超级作物!全身是宝的火麻,真的赢麻了
- 西藏退休老太太,因“用鹅卵石养铜钱草”而走红,妥妥的视觉盛宴
- “水果皇后”大量上市!虽然好吃但热量很高
- 公认“镇宅第一名树”,凹造型绝了,在家里养一盆,人见人夸
- 盘点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十大植物排名
- 江苏一女子晒“养死的玉麒麟”,吸引上万人点赞,网友:怪好看的
热门阅读
-
兰州烟价格表和图片 十款兰州烟经典款式价格 05-07
-
世界上十种最美的花:玫瑰花上榜,牡丹花居首 01-17
-
十大名贵君子兰排名:大花君子兰榜上有名 01-19
-
镇宅最吉利的三种花:桃花、君子兰位列前两名 04-17
-
多肉法师哪个品种最美?最美的多肉法师排行榜 04-17
-
10种植物的传播方式,种子的特点及传播途径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