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著名的11位记者,除了海明威,你还听说过几位?
他们用自己的笔和相机记录着这个世界,他们无意改变着什么,他们深信民众对于真正的历史、战争、事件有着自己的判断,他们做的,是把关于某场战争、事件的真实模样传达给你。
他们是这个世界的无冕之王。如果真的要追问这些记者不惜拼上自己性命都要传达的东西究竟是为了什么,大概科尔文的那句话能够回答:“我相信,新闻报道能让残忍懂得收敛。”
海明威
1899-1961 美国
海明威一生具有多重身份,这也搭建起了他传奇的人生。他是作家、战士、拳击手、渔夫、探险家,同时也是一名热血的战地记者,他的名字就是不折不扣的硬汉代表。
中学时期的海明威高大英俊、学习优秀、多才多艺,既是校足球队队员、乐队大提琴手又是学校周刊的编辑。中学毕业后,海明威一心赴欧参战,却因视力问题而未得批准,他仍然拒绝上大学,到美国《堪城星报》当起了记者,海明威的写作就开始于他的记者生涯。记者的职业素养对他的写作风格产生了关键的影响,他写作的小说带有如同新闻作品一样明快、凝练、直接、真实的特点。
一生中,作为记者的他遍历希腊、土耳其、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古巴及非洲,曾以战地记者身份亲历20世纪欧、亚大小战争。1941年二战期间,中国之行后曾写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
他对灾难与痛苦有着一种天生的追逐热情,也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人们把他称作“吃子弹的蠢人”,他被炸成过重伤,膝盖曾被打断,身上所中的炮弹片和机枪弹头多达230余块,一共做了13次手术,还换上了一块白金做的膝盖骨。
罗伯特·卡帕
1913-1954 匈牙利裔美国人
罗伯特・卡帕,原名安得烈・弗里德曼,匈牙利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战地摄影家。成名于西班牙国内战争时期,以表现一个战士中弹将要倒下的照片震动当时的摄影界,这幅作品也成为战争摄影的不朽之作。
二战期间,他采访了中国,以及非洲、欧洲等国家的许多重大战役,拍摄了不少极为精彩的照片,其中尢以诺曼底登陆最为令人难忘。1947年,他与摄影家西摩和布勒松在纽约组成了玛农图片社,这是第一人国际性的自由摄影家联合机构,也由此引发了摄影业的一场革命。1954年,他志愿来到越南战场,不幸误踏地雷身亡,为自己的传奇一生画上了句号。
卡帕作品《阵亡一瞬间》
典型事例:作为战地记者身在伦敦,突然接到美军的命令,要求在一小时内打包好全部装备离开公寓,随军前往被希特勒占领的欧洲进行拍摄。在这一小时内,他还抽出时间赶往商店,买一件Burberry外套和一瓶登喜路男士香水。这种对于保持外表的需求自从他在布达佩斯的孩提时代就一直伴随着他,在匈牙利首都,外表和魅力就意味着生存。
法拉奇
1929-2006 意大利
她是“二十世纪采访女王”“世界第一女记者”。她16岁就开始发表新闻稿件,认为自己生来就该当个记者,置身于社会时局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法拉奇就已经活跃在国际新闻界,先后作为战地记者被意大利周刊《欧洲人》派驻越南、印巴冲突地区、南美和中东地区等。
她还与世界上一些有影响的报纸杂志合作,曾担任过美国《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和意大利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晚邮报》的特约记者。她的许多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约30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成为畅销书。
她一生成功地采访了基辛格、甘地、布托、侯赛因、阿拉法特、拉赫曼、西哈努克亲王、亚马尼亚及班达拉奈克夫人等政治人物,以迂回、挑逗、紧逼的采访方式,令基辛格尴尬、令卡扎菲失言、令沙龙狂怒、令梅厄夫人敞开心扉;她强硬地与世界对话,敢爱敢恨,永远无所畏惧。
对著名政治人物的尖锐提问与揭露,让法拉奇成为二十世纪当之无愧的新闻采访女王。2006年9月14日,这位新闻界的传奇人物因乳腺癌在人们的遗憾中离开人世。但她的一生,即使面对上帝,也从不妥协。
法拉奇说:“我永远忘不了那记耳光,对我来说,它就像一个吻。”从此,法拉奇与眼泪绝缘,也因此深深厌恶法西斯与一切形式的极权主义。
普利策
1847-1911 匈牙利裔美国人
普利策是世界公认的报业巨子,比默多克几乎早出生了一个世纪。初到美国的普利策,一文不名,两手空空,凭着他不懈的努力,陆续购买了《西方邮报》、《圣路易斯快邮报》和《纽约世界报》,并对报纸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它们成为当时美国著名的大报。
在他的新闻生涯中,他为使新闻成为社会公认的一门学科,让社会认识到新闻的巨大力量与社会意义,他的一生标志着美国新闻学的创立和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他曾捐赠两百万美元创办了美国第一所新闻学院——名扬世界的哥伦比亚新闻学院。普利策逝世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最高新闻奖,受世人瞩目。
生于匈牙利中产家庭,普利策自幼受良好学校教育,受到良好的德文和法文训练。后来父亲病故,母亲改嫁,由于同继父关系不和,十七岁离家出走。由于对拿破仑的崇拜而从军,但由于视力和体力的问题,多次碰壁(和海明威一样,想从军但是视力不行2333)。后来在汉堡加入美军“林肯骑兵队”。
南北战争结束后,退伍的普利策英语不好,一度成为无业游民,后来努力学习成为律师,也没什么生意。后来他偶然认识了一份报纸的老板,普利策阅历丰富、见多识广、聪明能干,正适合当记者。很快,他不仅在新闻方面大放光彩,还开始向政界进军,当选州议员。
他敢仗义执言,尤其对贪官污吏大加挞伐,不断报道内幕,推动当局对贪污受贿的官员进行调查兵绳之以法。由于这件事,23岁就被州长任命为圣路易斯市的三大警官之一(当年还在当议员~)。他从身无分文来到圣路易斯,时间不长,就成了该市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
开始记者生涯后,无论事件大小,普利策都不放过,他认为报纸是给市民看的,就要报道市民身边的趣闻趣事。他也是个很有生意头脑的报人,曾经收购一家经营不善的报纸《圣路易斯快邮报》,并且在短时间内逆转颓势,使报纸大红大紫——普利策把它改名为《圣路易斯快邮报》,并在新报纸头版刊出了发行宗旨——本报除了人民之外,不为任何政党服务;本报不是共和党的发言人,只报道真实的一切;……本报将攻击一切罪行及腐败行为……
普利策的办报方针是“煽情主义”——他的报纸不拘一格,讽刺自满、抨击懒散;他的报纸充满了有趣的情节,迎合商人、工人和主妇们的口味;他的报纸洋溢着崭新的生命力。人们说,这种生命力就是普利策创立的“煽情主义”。
后来他也建立起了“煽情”的报业帝国,特点就是标题充满八卦色彩、耸人听闻,非常抓眼球,他后来办的报纸中有一个评论社会问题的“黄孩子”漫画专栏,极受欢迎,他的这种办报风格被称为“黄色新闻”(不是专指色情啊,当然色情也是卖点之一。后来他的竞争对手也模仿他这个风格,耸人听闻的风格在对手那里登峰造极了……但是普利策还是黄色新闻的开创者)。
唐·麦卡林
1935- 英国
他生于贫寒的工人家庭,从小目睹着战争长大,生活的偶然和必然性造就他成为一代杰出的战地摄影师。他的故事写满了传奇,他是战争之子,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战争摄影成了他的生活方式,他甚至无法适应和平的生活,可最终他毅然放弃拍摄战争,并为拍战争而感到内疚,晚年定居英国乡间拍摄风景照,致力于呼吁和平。
唐·麦卡林的摄影作品
爱泼斯坦
1915-2005 波兰裔中国籍
爱泼斯坦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是为数不多的几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国裔人士,信仰马列主义。他的一家原来居住在波兰华沙,因为沙皇迫害与德军侵略,一家人流离失所,几经辗转迁居中国哈尔滨,又因排犹恐怖活动而南下逃到天津,当时爱泼斯坦五岁。
15岁时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在一家设立于天津的英文《京津泰晤士报》报社工作。
这种周末的拜访成了爱泼斯坦天津生活中相当重要的内容,许多时候,他会在京津之间的火车上度过。1936年,斯诺在宋庆龄的帮助下秘密采访红军,10月以后的几个月里,西北之行是他们之间最热烈的话题。斯诺给爱泼斯坦看了许多他拍回的照片,爱泼斯坦还阅读了《西行漫记》的手稿,这些照片和手稿后来轰动了世界。与斯诺的交往,决定了爱泼斯坦后来生活的整个道路。
埃德加·斯诺
1905-1972 美国
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斯诺最后一次访华期间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成为国庆观礼的嘉宾。
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玛丽·科尔文
1956-2012 美国
玛丽出生于1956年,去世时56岁,结过3次婚,丈夫都是记者,没有孩子。
玛丽•卡尔文原本只想当个小说家,而一位名记者关于日本遭原子弹轰炸的报道却触动了她,多年后,世界各大战争现场多了一个几乎从不缺席的女战地记者。1999年,卡尔文在俄罗斯做报道时莫名失踪三天;2001年,她的左眼永远留在了斯里兰卡内战的硝烟中;2012年,她在“对所有进入叙利亚的记者格杀勿论”的炮火中殉职,传奇般的新闻女侠将人生的句号画在了她心之所向处。
在科尔文的笔下,炮弹不仅是一个名词,伤亡也不仅是一个数字,它们意味着烧毁的房屋、残缺的肢体、抱着孩子哭泣的女人和士兵眼中一闪而过的惊恐。同事说,玛丽和那些住在酒店出去转一圈就回去的记者不同,她会和当地人同吃同住,以获取最深的细节。“死亡数字打动不了人,必须让读者感受到现场的细节,才能明白战争的伤害。”
尤金·史密斯
1918-1978 美国
被认为是当代新闻摄影的大师。他创作了战争史上最让人震动的照片。史密斯的照片中对社会的不公平的写照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民众。他在日本拍摄的关于汞中毒的骇人听闻后果的照片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史密斯的摄影生涯起步于《新闻周刊》,进入《生活》杂志时年仅19岁。后来,他因趣味方向的不同几次同《生活》杂志闹翻。自1946年重返《生活》直至1954年辞职期间,他大约完成了58个摄影专题。
他加入玛格南图片社时,图片社特意骄傲地发布了信息:报告尤金·史密斯加盟于玛格南。纽约的国际摄影中心设立了“尤金·史密斯奖”,表彰他对人性的信念,并将掖为同样的换负而取得突出成就的后来者。被认为是当代新闻摄影的大师。他创作了战争史上最让人震动的照片。
史密斯的照片中对社会的不公平的写照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民众。他在日本拍摄的关于汞中毒的骇人听闻后果的照片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史密斯的摄影生涯起步于《新闻周刊》,进入《生活》杂志时年仅19岁。后来,他因趣味方向的不同几次同《生活》杂志闹翻。自1946年重返《生活》直至1954年辞职期间,他大约完成了58个摄影专题。
他加入玛格南图片社时,图片社特意骄傲地发布了信息:报告尤金·史密斯加盟于玛格南。纽约的国际摄影中心设立了“尤金·史密斯奖”,表彰他对人性的信念,并将掖为同样的换负而取得突出成就的后来者。
为了拍摄这个专题,史密斯差一点儿被工厂派来的打手打死,在医院躺了好几个月。然而他就是不屈不挠,终于在1972 年将成果公布在Life 杂志上,引起全世界对公害的重视。史密斯就这样成为日本的民间英雄。(水俣病的照片曾以单行本出书。这本书有三分之一以上是他的太太爱莲·史密斯拍的。很可惜在史密斯的盛名下,爱莲往往被忽略了。)
晚年的他整日戴着墨镜,在室内也不摘下来,一看就令人敬而远之。他和别人闹得不愉快的原因都是:认为别人不会编排他的照片,坚持自己做版面,而把一本书弄得一塌糊涂。大家公认史密斯做得最失败的专集—《匹兹堡》,就是他自己设计版面的。然而他死也咬定这是极成功的单元。
爱德华·默罗
1908-1965 美国
他学生时代曾任美国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1935年进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37年主持该公司欧洲部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伦敦主持《现在请听》、《这里是伦敦》广播节目,以准确报道而闻名,被誉为“现场报道的鼻祖”。
战后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副经理,主持电视专栏《现在请看》、《面对面》。1961年任美国新闻署署长。他是美国广播和电视新闻事业的“开山宗师”,他成功地将广播和电视塑造成了新闻媒介。他成就了自己,成就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也成就了新闻事业。
在麦卡锡主义风行的战后时代,莫罗自觉不自觉地保护了手下一批“左翼分子”和被扣上红帽子的工作人员,并在此后与麦卡锡主义展开较量,这为他赢得更多的赞誉和钦佩。沃尔特·克朗凯特
1916-2009 美国
克朗凯特在合众通讯社(即后来的合众国际社)接受了职业记者训练。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他报名成为战地记者,CBS的爱德华默罗一直关注着他,这位年轻人能够去任何地方从事任何报道,即使是需要搭乘轰炸机,他也会前往。1950年,他终于加入了CBS,1952年他开始主持新闻节目。
在职期间,克朗凯特报道过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前总统肯尼迪被杀、国内动荡、越战、冷战、太空人登上月球等事件。在爱德华·默罗的基础上,克朗凯特把CBS带上了荣誉的顶峰,让它成为最受欢迎的电视新闻网。他离开CBS后,CBS就开始从巅峰上往下走了~
他说,“这场战争我们打不赢,唯一的前途是和谈”。报道一出,美国民众反战怒潮席卷全国,总统约翰逊被迫从越南撤军,并决定不再寻求总统连任。然而,当约翰逊看完克朗凯特的报道后,他对助手说:“如果我们失去了克朗凯特,我们就失去了美国民众。” 后来在2006年的一次新闻会议上,克朗凯特说:“我做的反越战报道,加速结束了这场战争——这是我最为自豪的事情!”
大家都在看
-
世界最火双头连体姐妹,“已婚,孩子即将出生” 【环球网文娱报道】不可思议,世界上最有名的双头连体姐妹怀孕了?是的,美国著名的双头连体姐妹艾比(Abby)和布列塔尼(Brittany)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短视频,引发怀孕猜测的是视频最后一个画面,标题上写 ... 世界之最01-09
-
世界上最宝贵的四个词:积极、乐观、宽容、坚持 坚持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文|子非鱼“心态决定人生,你积极,就成功;你乐观,就幸福;你宽容,就豁达;一切美好皆源于一颗积极乐观的心”----《人民日报》心态决定一切,积极就能拥有成功,乐观就能拥有幸福,宽容就 ... 世界之最01-09
-
世界上最能打的男人:中国张志磊,获得世界拳击组织重量级排名第1 WBO与WBA、WBC、IBF并称世界四大职业拳击组织。2025年1月8日,WBO(世界拳击组织)最新排名:张志磊世界拳击组织重量级排名第一。按规则获得了挑战WBA、WBO和WBC三大拳击联盟重量级金腰的资格。而现在这个金腰带在乌 ... 世界之最01-09
-
世界最长寿的日本老人糸冈富子去世 享年116岁 糸冈富子116岁生日当天拍下的照片。(图片来源:《朝日新闻》)人民网东京1月6日电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和兵库县芦屋市政府4日宣布,曾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长寿老人”的糸岡富子于2024年12月 ... 世界之最01-09
-
美国人预测:未来20年,世界上最强大的“7个国家”,看看都有谁 #围炉煮茶正当时#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世界各国间的实力,如同中国那句古话,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变化才是世界上永远不变的真理,没 ... 世界之最01-08
-
巴西116岁老人成世界上最长寿的人,84岁侄子:小时候大家都认为她活不到成年 据美联社6日报道,专注于人类寿命研究的机构“LongeviQuest”4日发表声明称,自日本的糸冈富子去世后,现在世界上能被证实的最年长的人是来自巴西的女性伊娜·卡纳巴罗。吉尼斯世界纪录官网4日也证实了这一消息,其 ... 世界之最01-08
-
“世界最长寿的人”去世,享年116岁 喜欢吃香蕉,喝酸奶味饮料开启每一天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4日报道,居住在日本兵库县芦屋市、去年8月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长寿的人”的糸冈富子已于去年12月29日去世,享年116岁。根据芦屋市政府的消息,糸冈富子于1908年5月23日出生在日本 ... 世界之最01-08
-
夜读丨“世界上最不该敷衍的人,就是你自己” 2025年已经是进行时,看向新的这一年,《夜读》的不少朋友除了期待,也夹杂着困惑、迷茫、焦虑……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回头看看,过去深深浅浅的足迹里,那些沉淀下的或甘甜,或酸涩的人生经历。人生需要边走边悟。今 ... 世界之最01-08
-
巴西116岁女性成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曾被认为活不到成年,是狂热“足球迷” 据美联社6日报道,专注于人类寿命研究的机构“LongeviQuest”4日发表声明称,自日本的糸冈富子去世后,现在世界上能被证实的最年长的人是来自巴西的女性伊娜·卡纳巴罗。吉尼斯世界纪录官网4日也证实了这一消息,其 ... 世界之最01-08
-
享年103岁!世界最长寿奥运冠军凯莱蒂去世,曾夺5枚奥运金牌 直播吧01月02日讯 据新华社报道,匈牙利传奇体操运动员、五枚奥运金牌得主凯莱蒂-阿格奈什2日去世,享年103岁。出生于1921年1月9日的凯莱蒂也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奥运冠军。据匈牙利通讯社报道,凯莱蒂上周因肺炎住院, ... 世界之最01-03
相关文章
- “世界最长寿的人”去世,享年116岁 喜欢吃香蕉,喝酸奶味饮料开启每一天
- 夜读丨“世界上最不该敷衍的人,就是你自己”
- “世界最长寿的人”去世,享年116岁!喜欢吃香蕉,喝酸奶味饮料开启每一天
- 巴西116岁女性成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曾被认为活不到成年,是狂热“足球迷”
- 享年103岁!世界最长寿奥运冠军凯莱蒂去世,曾夺5枚奥运金牌
- 世界最长寿奥运冠军凯莱蒂去世 终年103岁
- 她是真正传奇!103岁世界最长寿奥运冠军去世
- 世界最长寿奥运冠军凯莱蒂去世,终年103岁
- 世界最长寿奥运冠军凯莱蒂去世
- 王楚钦说东哥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选手
- 2024中国健儿获194个世界冠军 创历年之最
- 创历年之最!2024年我国运动员获得194个世界冠军
- 世界最长寿人工圈养非洲象去世
- 世界各国之最,中国两度上榜,结合地图了解一下
- 充盈精神世界,见证何以中国
- 世界各国之最,最高的建筑是什么,最古老的国家又是哪个?
- 世界上最胖的十大人类
- 中文才是世界最简洁美的语言!41字母到2个字,压缩力惊呆外国人
- 世界最宽!正式启动制造!事关甬舟铁路建设
- 那些你所不知的世界之最😎
热门阅读
-
世界最恐怖的3个地方,第一名位于中国,你去过吗? 01-04
-
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前10排行榜,中国占6个! 02-14
-
盘点一下世界之最,最长丁丁竟然有60㎝!! 04-26
-
全球最值钱的五大货币,竟然没有人民币和美元 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