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专利大比拼:“蔚小理”头部地位何以为继?
7月下旬,一家调研公司基于2020年以后造车新势力申请的专利数量,发布了相关“蔚小理”等车企研发体系和技术开发趋势的调研报告。报告称,专利数量较多的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和合众新能源汽车正在强化开发体系,而零跑汽车、华人运通和理想汽车似乎没有加强这方面的迹象,理想汽车更是因只有5项专利申请排名垫底。
不过,智慧芽针对上述造车新势力及关联公司专利情况的梳理却显示了不同的结果。
根据智慧芽的报告,2012年~2023年8月3日期间,蔚来汽车专利申请量最高,为6071项;小鹏和理想汽车专利申请量分别为4118和4069项,处第二阵营。合众新能源、零跑、威马汽车、华人运通处于第三阵营,专利申请量分别为2605、2127、1804、1779项;爱驰、天际汽车处于第四阵营,申请专利量分别为1077和661项。
授权专利量方面,小鹏汽车排名来到第一,达到了1004项,蔚来汽车以995项排名第二;威马、零跑和理想三家公司处于第二阵营,授权专利量分别为433、380和336项;华人运通、合众新能源和爱驰汽车分别为208项、167项和147项,排名靠后。
进一步查看每一年的情况,可以发现更多的变化。如威马、爱驰和天际三家陷入经营困境的公司,过去两年里专利申请量锐减;理想汽车则在2022年和2023年突击增加了近2500项专利申请;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每年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布均衡,显示其长期稳定的技术研发投入。
多家车企研发板块管理层人士告诉记者,企业出于避免或阻止其他企业侵犯专利或提高竞争对手研发成本的考虑,会尽可能地去申请防御型专利、竞争性专利、迷惑性专利等。因此,虽然不能简单地认为专利数量多的企业技术实力一定强于少的企业,但专利多通常可以证明企业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联合智慧芽,以中国造车新势力为主要对象,对它们在过去10年、全球170多个国家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等数据梳理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头部的公司总体上专利等情况更加优秀,与它们的市场表现也基本吻合。但也有一些公司虽然专利数量靠前,但转化为市场应用的产品与技术不多。还有一些公司在过去2-3年里专利申请量快速下滑,持续为个位数或零,这或许意味着这些公司研发投入大幅的收缩,它们的市场前景更加不容乐观。

蔚来:摊子铺得最大
智慧芽数据显示,蔚来的专利申请量为6071个,领先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等友商。
细分来看,蔚来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为3040个,以细微优势领先于小鹏汽车,排名新势力车企第一;实用新型专利方面,蔚来拥有的数量为1974个,落后于理想汽车,排名新势力车企第二位;外观专利占到蔚来专利申请数量的20%,为1057个,同样在新势力车企中排名第一;授权发明专利上,蔚来略微落后于小鹏汽车,排名新势力车企第二,拥有授权发明专利数量为995个。
得益于较高强度的研发投入,蔚来每年都能保持较为稳定且数量较为领先的专利数量申请。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蔚来研发投入为44.3亿元。2020年,蔚来研发投入缩减至24.9亿元。但随着合肥的投资、美股股价的上涨以及销量和营收规模的提升,2021年蔚来研发投入再次进入上升通道,达到45.9亿元。2022年,蔚来的研发投入进一步大幅上涨至108.4亿元。
和小鹏专注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不同,蔚来在研发方面可以称得上全面开花。公开信息显示,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800V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之外,蔚来还布局了电池、电芯、芯片、手机、穿戴设备等多个领域。此外蔚来还规划了萤火虫和阿尔卑斯两个新品牌。人员方面,蔚来在美国、欧洲和中国已建立超过10处以上的研发中心,拥有研发人员超过1万人,今年仍计划招募2000名应届生进行培养。
总体来看,蔚来借鉴了部分特斯拉发展的路径:通过组建电池、芯片等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构建较高程度的垂直整合。李斌此前曾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提升垂直整合能力是长期实现25%-30%毛利的重要手段。
但也因为此,蔚来的研发效率一直被外界诟病。以智能驾驶辅助为例,蔚来拥有相关专利520项,仅次于小鹏汽车的680项。但从领航辅助落地的情况来看,小鹏汽车已经成功推出高速NGP,并在多个城市落地城市NGP功能。而蔚来NOP+领航辅助仍旧只能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道路上使用,城市地面道路NOP系统还未下放,节奏大幅落后于小鹏、华为等公司。此外,在800V电气架构、中央计算等方面,蔚来的应用时间或使用体验和部分友商也有所差距。
蔚来汽车多名内部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也很难理解该公司研发投入的领域如此之多,根据行业管理,包括座椅等在内的领域完全可以委托给供应商来开发,而不需要自身组建研发团队。
不过蔚来董事长、创始人、CEO李斌并不认同这些质疑。李斌在今年电动汽车百人会上表示,蔚来围绕着智能电动汽车的全栈能力,包括芯片底层的操作系统、材料、电芯都要进行全面地投入,“去年蔚来确实赔了一些钱,主要还是赔在研发上,研发的赔钱我觉得是投资。”

理想:转型建立护城河
在前述调研公司报告中,2020年之后理想汽车拥有的专利数量极少,仅为5项。不过智慧芽数据显示,2022年至今年8月3日理想汽车及其关联公司专利申请数量为2478项,授权发明专利量为176项。
在头部的“蔚小理”三家中,理想汽车的专利有以下特点。一是专利申请总量为4069项,与其销量规模和营收相比不算多;二是集中在2022年和2023年申请,2016年~2020年期间,理想汽车申请专利数量总和不足1000项;三是截至到今年8月3日,授权发明专利数量为336项,大幅落后于蔚来和小鹏汽车。不过考虑到如果审批通过,理想汽车2025年之后与小鹏、蔚来汽车的专利数量差距应会缩小。
一家车企研发高管认为,理想汽车的研发投入和专利变动情况,很好地诠释了理想汽车创业初期花钱谨慎,取得相应规模后加大投入以建立护城河的做法。
理想汽车成立之初选择了增程式技术路线,与东安动力合作开发增程式动力总成,系统成本较低,研发投入也相对少,在自动驾驶等领域投入也相对有限,专利申请数量与研发投入也与这一现实情况吻合。2018年~2020年,理想汽车研发投入分别为7.9亿元、11.7亿和11亿元,大幅低于蔚来等公司。
虽然增程式混动被许多对手攻击为落后的技术,但该技术能够提供接近于纯电动车的驾驶体验,还没有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结合精准的产品定义下,理想ONE在2019年量产上市后迅速获得了销量成功。此后理想汽车推出了L8和L9,两款车在30万元和40万元价格带的新能源车市场中,均大获成功。
但“产品经理”式和融合供应商方案的领先护城河不深。今年7月,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发微博称,2022年三季度,“问界M7的发布和操盘,直接把理想ONE打残了。”
去年7月,华为与赛力斯联合打造的问界品牌推出的第二款车型——问界M7,定位与理想ONE同级,但起售价格低了3万元。华为加持下,智能座舱等智能化属性也是这款车型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理想汽车内部,问界M7被视为理想ONE的直接竞争对手和最大的对手。此外,长城汽车、吉利等公司也在加大6座中大型插混SUV的布局,试图从理想口中抢得更多的蛋糕。
2021年,理想汽车在组织架构、技术布局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2021年开始,理想汽车申请专利的数量也开始突然增加,研发投入也有所加大,2022全年研发费用达67.8亿元。而布局纯电市场、自动驾驶技术等是理想汽车主要的研发方向。
在去年底的内部信中,李想表示,理想在2030年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并在今年底率先实现无高精地图辅助的城市内辅助驾驶能力,以便在智能化方面抢占技术高地。根据理想汽车双能战略规划,到2025年,计划形成“1款旗舰车型+5款增程电动车型+5款高压纯电车型”的产品布局,面向20万以上的市场,全面满足家庭用户的需求。
上述车企研发部门高管透露,2021年底,理想汽车从该公司挖人,“底盘、车身、电子等模块,每个模块精准地挖走几个人。”从招聘信息来看,理想汽车也是在当时开始大量招研发团队。
他认为,理想汽车在取得良好的市场格局的情况下,开始更关注技术,以稳住领先的局面。但由于要同时投入纯电动、800V平台、增程、智驾(英伟达与地平线两套方案)等领域,理想汽车研发压力会较大。尤其是纯电动和智驾,在小鹏、蔚来已经先跑几步的前提下,要追赶上并不容易。
小鹏:研发投入强度最大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4年,2017年下半年,何小鹏加入并担任董事长。
何小鹏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他最突出的标签曾是UC优视创始人。2014年,何小鹏以43.5亿美元的价格将UC优视卖给了阿里巴巴,成为当时中国互联网史上成交金额最高的并购案。那一年,何小鹏年仅37岁。
何小鹏的技术光环,让外界对小鹏汽车增添了许多想象。而何小鹏本人在加入小鹏汽车后,也将智能科技和自动驾驶确立为企业的核心发展方向。公开信息显示,小鹏汽车是最早提出并实践全栈自研的造车新势力车企,同一时期蔚来与理想还在采用供应商方案。
人事方面,小鹏汽车2018年迎来一个关键变化。高通原自动驾驶负责人吴新宙加盟小鹏汽车出任自动驾驶副总裁,接管小鹏汽车在美国和国内的自动驾驶团队。此后吴新宙从高通、Drive.ai、百度Apollo、宜高美(高精地图公司)等公司挖来不少技术人才。
此后小鹏汽车研发投入迅速攀升。2021年,小鹏汽车研发投入增长至48.6亿元,2022年研发费用进一步提升至52.1亿元。在“蔚小理”三家公司中,小鹏汽车营业收入最小,但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始终领先。即便是在经历了近一年的销量下滑之后,小鹏汽车仍没有减少研发支出。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营收仅40.3亿元,亏损额达到了23.4亿元。但小鹏汽车一季度研发支出仍然达到了13亿元,研发费用占到了总营收的34.4%。
伴随着人才的涌入与研发投入增加,小鹏汽车专利申请量持续稳步攀升。智慧芽数据显示,2019年小鹏汽车专利申请量从2018年的84项激增至439项,其中超过260项是发明专利。一般来说,专利从申请到公开可查询需要4到18个月,这也意味着小鹏汽车在2017年开始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此后的年份里小鹏汽车专利申请量持续攀升,2022年专利申请量达到了1446项。
截至今年8月3日,获得授权的专利量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一,领先于专利申请量更大的蔚来汽车。这些技术也逐步成为小鹏汽车产品的特色与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020年,小鹏汽车交付第二款车P7,这款车除了拥有出色智能座舱体验外,还搭载了XPILOT 3.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包括全场景自动泊车、放手自动驾驶、记忆式泊车、车辆召唤等能力。也正是P7的推出,小鹏汽车建立了有别于其他公司的“技术主义”标签,被称为特斯拉的中国追随者。
到今年,小鹏汽车推出了城市NGP系统,该系统能够让车主能在城市地面道路上中使用高阶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其高阶智驾的能力、落地和推广的节奏大幅领先其他车企。除此之外,小鹏汽车还完成了800V高压平台、扶摇架构、一体压铸、底盘车身一体化等技术的研发,这些技术正逐步变为商品。
小鹏汽车的挑战,则在于在过去一定时期,小鹏汽车内部管理低效,产品战略与规划不清,研发投入未能充分转变为有竞争的商品和销量业绩。
2022年,小鹏汽车销量大幅下滑,连续数月销量低于1万辆。今年1月,小鹏汽车宣布原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出任小鹏汽车总裁,直接向何小鹏汇报。
“小鹏汽车在0-1的阶段追求的是打造出一个爆款车,忽略了研、供、产、销高效协同的重要性,产品规划混乱,销售体系内耗严重。何小鹏亟需要传统车企的高管来帮他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建立面向大规模制造销售的架构,以及迅速地解决销售系统的问题,重回增长轨道。”小鹏汽车一位离职的管理层人士向记者表示。
何小鹏在内部的讲话上也表示,小鹏汽车重塑组织和价值观,要先从高管、中管身上找问题,要先破而后立,敢于向过去的经验、逻辑挑战,“如果‘不破’,我们只是面临早死和晚死的区别。”
零跑:研发投入持续较低
从专利申请数量来看,零跑汽车在头部五家造车新势力车企中排名靠后。智慧芽的数据显示,零跑汽车专利申请总量为2127个,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近50%,为1030个;实用新型专利数量为941个。和“蔚小理”等友商相比,零跑汽车外观设计专利数量较少,仅为156个。
不过零跑汽车的授权发明专利数量为380个,与理想汽车接近,领先于销量规模接近的合众新能源等公司。
在造车新势力中,零跑汽车以“精打细算”著称,研发投入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零跑研发开支分别为3.58亿元、2.89亿元和7.40亿元,3年总计投入约14亿元;2022年,零跑的研发投入出现较大程度增长,年度投入为14.11亿元,但仍不及蔚来单季度的投入。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研发投入较少,但零跑汽车已经推出了4款车型,并是比亚迪、特斯拉之外,又一家宣称构建了垂直整合能力的新能源车企。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表示,零跑汽车低投入高效率的关键在于其研发团队有十余年的基础技术的经验积累,且骨干团队自2015年起保持稳定。此外,零跑汽车背靠大华股份,朱江明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华股份有7000多人的研发团队赋能零跑汽车。
此前,零跑还发布了自研的智能驾驶辅助芯片、自研电驱、CTC电池车身一体化等技术。尽管专利数量相对较少,但该公司具备的先进技术和应用数量并不逊色于友商。
在近期的技术发布会上,零跑汽车发布了业界较为领先的中央计算架构。这套架构将通过1颗SOC芯片和1颗MCU芯片,实现座舱域、智驾域、动力域和车身域的系统融合。首款搭载该架构的车型预计将于今年9月亮相。
该架构下的产品将应用高通8295芯片,零跑汽车也将成为国内首批应用该芯片的车企之一。早前,高通相关芯片主要应用于智能座舱,在LEAP3.0架构中,零跑打通了座舱域和智驾域,以8295芯片的算力,实现包括ACC自适应巡航、LCC车道居中等L2+驾驶辅助能力。
此外,零跑有望成为小鹏汽车之外,又一家实现技术输出的新势力车企。朱江明在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零跑汽车基本确定和外国企业签署MoU(谅解备忘录),向外国企业授权技术。
需要指出的是,在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未来核心竞争力的自动驾驶或智能驾驶辅助方面,零跑无论是向外界公布的技术还是产品所具备的功能,目前均落后于头部的竞争对手。智慧芽数据显示,零跑拥有自动驾驶相关专利为125项,落后于小鹏、蔚来、理想、哪吒以及高合。
在目前的量产产品上,零跑暂未应用英伟达orin芯片、激光雷达等配置,同时暂未实现城市NOA功能。
威马、爱驰、天际:专利申请量大幅萎缩,经营停顿
第一财经记者联合智慧芽还对威马、爱驰、天际三家相对边缘化的公司的专利情况进行了梳理。
威马的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专利发明量在造车新势力中不算低,分别为1804项和433项。但和其他公司相比,威马汽车的研发投入并不算多。招股书信息显示,2019-2021年,威马的研发投入每年从未超过十亿元,甚至2021年还出现了同比下降的情况,为9.82亿元。相比之下,理想汽车、小鹏汽车2021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32.9亿元、41.1亿元。
从推出的车型看,威马汽车前期推出的3款车型更接近于一个平台之上换壳,技术亮点也不突出。
但威马汽车在股权激励以及销售费用上耗费占比却持续较高。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销售、行政及一般费用占同期营收比例为98.5%、99.4%和77.3%。2021年向管理层成员授予股份奖励导致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更是高达27亿元。
2022年10月起,威马汽车陷入经营困境,全国门店陆续关停,工厂停摆。2022年11月下旬,威马汽车董事长、CEO沈晖向全体员工发送内部信,要求通过降薪方式降低运营成本,其中高层员工(M4及以上)降薪50%,其他员工发放70%基本工资。
智慧芽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威马汽车授权专利数逐步由77项降低为9项。
在诸多造车新势力中,爱驰汽车与天际汽车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专利量排名垫底,两家公司的专利申请量分别为1077和661项,授权发明专利量分别为147和60项。从两家公司推出的产品看,一是产品数量较少,二是技术特点不突出,总体上有比较强的燃油车印记。
过去几年里,爱驰汽车与天际汽车销量规模始终不大,从未进入主流视野,并分别在去年底和今年初陷入经营停顿,并产生较多债务纠纷。过去3年里,爱驰汽车与天际汽车专利申请量和授权发明专利量持续下滑,记者从内部获悉两家公司后续产品开发和投入近乎处于停顿状态。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长安董事长朱华荣、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今年在不同场合分别表示,今年中国车市淘汰洗牌加速,未来能活下来的企业只是少数。
大家都在看
-
国产SUV别瞎买!最新质量排行榜:问界M9夺冠,星越L、瑞虎8上榜 随着国产SUV市场份额持续走高,其品控能力也正稳步向德系、日系看齐。车质网最新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主流(月销3000+)国产SUV投诉销量比排名,问界M9以万分之4.0登顶,奇瑞捷途自由者紧随其后,显示出头部车型的稳定 ... 汽车用品08-19
-
巨变!全球车企半年销量18强简析 格局重塑还在继续。作 者 | 报国寺责 编 | 林 东出 品 | 汽车K线状元、榜眼地位保持不变,但后面十几家已经乱成一锅粥。2025上半年,一股来自东方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冲击着全球汽车版图。在《汽车K线》统计 ... 汽车用品08-19
-
老司机or汽车小白测试?国外知名汽车公司及其品牌综述 本集主要说明国外的知名汽车公司及其旗下的主要汽车品牌,1、丰田汽车公司,丰田,以可靠耐用、经济实用闻名全球。雷克萨斯,作为丰田的豪华子品牌,注重细节与舒适,凭借精湛工艺和先进科技,在豪华汽车领域占据重 ... 汽车用品08-19
-
燃油MPV大卖,7月汽车销量排行榜,格瑞维亚第3,世纪第17名 当下国内汽车市场发展火热,不过新车型层出不穷,竞争压力愈发沉重。车企为提升产品竞争力、保证销量,纷纷以降价提量。其中7月燃油MPV汽车销量排行榜各车型纷纷有着较大变化,格瑞维亚、库斯途、奥德赛、菱智、奔驰 ... 汽车用品08-19
-
车内用品别乱买!6个“智商税”产品白送也不要,你的车上有没有 全文约1000字,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你有没有发现, 现在买完车之后, 很多人都会忍不住再买一堆汽车用品?说实话, 我身边的朋友基本都是这样. 刚提车那会儿, 恨不得把整个某宝的汽车用品区都搬回家.但是, 要我说,有些东西 ... 汽车用品08-19
-
汽车半导体最新排名,英飞凌登榜首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编译自eetimes到2030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320亿美元。日前,法国市场调研公司Yole集团发布了最新的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报告。报告显示,预计到20 ... 汽车用品08-19
-
这5个车载用品,看似实用实则鸡肋,白花冤枉钱,老司机早扔了 开车时总想给车子添点“装备”,但很多车载用品看似方便,实际用几次就闲置,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以下5类物品,老司机基本不会买,新手别再跟风踩坑。一、“全景”行车记录仪:功能堆砌,实用的只有基础录像很多人贪 ... 汽车用品08-19
-
变天了!7月中大型轿车零售销量榜,奔驰E级第六,银河星耀8第三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2025年7月国内中大型轿车车型零售销量数据,在竞争激烈的中大型轿车市场上,新能源与燃油车的角逐愈发激烈,各品牌纷纷展现出独特的市场竞争力。数据显示,7月中大型轿车合计零售销量为11.7万辆, ... 汽车用品08-13
-
氨糖软骨素排行榜第一名膝盖,这些品牌究竟好在哪 在关节养护的领域里,氨糖软骨素可是备受瞩目的明星产品。特别是对于膝盖关节问题,很多人都在寻找一款真正有效的氨糖软骨素。今天,咱们就来一场氨糖软骨素的大排名,看看在呵护膝盖关节方面,哪些品牌能脱颖而出,尤其是 ... 汽车用品08-13
-
诠释家庭用车新定义,领克900稳居销量榜前列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和家庭结构变化,汽车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已从单纯的代步工具转变为承载多元需求的移动生活空间。全尺寸 SUV 凭借宽敞空间和多场景适应性,成为家庭用户购车的热门选择。2025 年上半年,全尺寸高 ... 汽车用品08-13
相关文章
- 氨糖软骨素排行榜第一名膝盖,这些品牌究竟好在哪
- 诠释家庭用车新定义,领克900稳居销量榜前列
- 美国十大租赁最频繁的汽车以及购买一辆汽车的成本
- 汽车零部件规模扩张,精选八大巨头!
- 美国十大畅销汽车及其独特之处
- 7月份销量排名前列的汽车品牌有哪些?看看你的爱车有没有上榜
- 7月最完整的汽车销量排行榜,这个榜单你看明白了吗?
- 燃油车大变天!7月零售量排名揭晓:轩逸夺冠,博越第3,宝来第52
- 变天了!8月第1周MPV销量榜揭晓,魏牌高山第二,燃油车夺冠
- 中国一线品牌膜片式脉冲阻尼器排名前十阀门厂家
- 2025全球汽车制造行业工业洗地机排名 聚焦车间油污清洁
- 购买前值得一看的 10 款宝马 X3 竞争对手
- 中国汽车产量排位变动,安徽跃居榜首
- 实现大胜!8月第一周燃油车销量排名:合资车霸榜,逸动无缘前十
- 哪些汽车用品完全没必要购买?
- 7月汽车厂商销量排行榜 车企零售销量十强榜公布
- 统一商用车润滑油过硬品质,国产润滑油排行榜位列其中
- 官宣!7月汽车前十销量榜单 长安、奇瑞冲进前五 长城成“黑马”
- 哪些汽车用品完全无需购买?
- 北京人最爱买什么车排名 长城系竟无一上榜
热门阅读
-
充气泵十大品牌排行榜,充气泵哪个牌子好 07-13
-
车衣十大品牌排行榜,车衣哪个牌子好? 07-13
-
房车十大品牌排行榜,房车哪个牌子好? 07-13
-
摩托车十大品牌排行榜,摩托车哪个牌子好? 07-13
-
汽车油漆十大品牌排行榜,汽车油漆哪个牌子好? 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