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连捷,年度发射再创新高!盘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022年之最
12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号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022年22战连捷!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全年高密度任务再次夺取满堂红,年度发射次数再创新高!此次任务的告捷,也标志着中国航天2022年度发射任务正式收官。
回首2022,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建造完成、一箭22星打破纪录、率先突破200次发射大关……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牢记嘱托打胜仗,山海问天满堂红,在最先进、最前沿、最有前景的航天发射场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创造中国速度、镌刻中国精度、展示中国力度,留下了一个个燃情追梦的高光时刻。
最梦圆——建成空间站

10月31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将中国空间站最后一个舱体——梦天实验舱送入太空。3天后,梦天实验舱顺利转位,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天宫”梦想,从神话一步步变成现实。
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在今年一年内,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将问天、梦天2个舱段和天舟四号、天舟五号2艘货运飞船送入太空,为中国空间站建造作出了重要贡献。
最有力——用发发成功复命交卷

4月12日,在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飞行任务全面展开的紧要关键时刻,习主席莅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视察并作重要讲话。
习主席重要讲话让广大科技人员深感振奋、备受鼓舞。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第一时间召开党委常委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在发射场各个角落立起“嘱托旗”、设置“梦圆卡”,广泛开展塔架宣誓、誓师动员、战旗签名等活动,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
4月15日,主席视察仅仅3天之后,中心就圆满完成了中星6D卫星发射任务,用一场重大胜利向主席复命交卷。一仗接着一仗打,仗仗都要打胜仗,全年更是以全战全胜、发发成功的光辉战绩交上了一份最忠诚、最有力的答卷。
最振奋——打胜仗迎盛会

10月16日,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胜利开幕。在大会开幕前夕,西昌航天人用一场振奋人心的胜利迎接了党的盛会召开。
10月15日,遥感三十六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蓄势待发,此次任务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进行,对全体航天战线而言既使命光荣、又责任重大。西昌航天人深刻领会此次任务特殊的政治承载、使命承载和荣誉承载,深入分析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把风险识别、方案预案、备品备件等工作做深入做扎实做细致,确保了严丝合缝、顺顺利利、有条不紊。15日凌晨,遥感三十六号卫星顺利升空,极大提振了全国人民的士气,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年度高密度任务也实现了15战连捷!
最快速——两天两发

12月15日、16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陆续将遥感三十六号卫星和试验二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间隔仅仅一天,连续组织实施2次发射,创造了该中心发射间隔时间最短的新纪录。
坚持面向世界航天发射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加强核心能力建设攻关,紧抓“五项重大工程”这个核心能力枢纽不放松,紧抓“三项基础性建设”这个核心能力生成基础不放松,紧抓“七个方向规划论证”这个核心能力的抓手不放松,持续推进发射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推动组织指挥模式和火箭测试发射流程不断优化……
从建设初期间隔数年执行一次发射任务,到现如今连续多年发射任务次数达20+,执行任务用时间隔越来越短,现代化发射能力越来越强,西昌航天人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上奔跑出“加速度”!
最可靠——百分之百成功

12月29日,随着收官任务的圆满成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年度高密度任务取得22战22捷的光辉战绩,在延续了2021年满堂红的同时,任务数量也突破历史极值、再创新高。
从年初“开门红”到全年“满堂红”,中心党委始终坚持把强组织、严质量、保成功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采用“指挥+技术”方法,深化“1+M+N”运用;广泛开展“再接再厉,更上层楼”质量专题教育和“学质量标准、议质量形势、讲质量案例、查质量隐患、比质量水平”群众性质量建设活动;联合地方政府彻底解决久治未绝的铁路专线历史遗留问题,让安全隐患重重的运输线变成幸福感满满的“生命线”……一套质量建设的“组合拳”,为连战连捷、全战全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最多发——一箭22星

2月27日,伴随着一声山呼海啸的巨响,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着22颗商业卫星,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一飞冲天,一箭22星,创造了我国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记录。
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极大压减了发射成本,商业应用示范效应显著,成为中心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11月12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再次向新的纪录发起挑战,上午时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从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实现第200次跨越,并成为我国首个发射次数突破200次的卫星发射中心。
最精准——“零窗口”发射

2022年全年任务密度极高,常年多星多箭同时在场、多发任务交叉并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终坚持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创造了多次“零窗口”发射的新纪录。
地面上的差之毫厘,太空就谬以千里,尤其是空间站建造任务,对入轨精度要求极高,必须确保“窄窗口”,力争“零窗口”。为确保“零窗口”点火,从火箭进场第一天起,中心航天人就反复细化射前流程,将相关程序精确到分钟,发射前10分钟工作更是精确到秒,确保每一项操作都精细、每一个细节都精准。7月22日,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托举着问天实验舱腾空而起,长五系列运载火箭首次实现“零窗口”发射!而时隔仅仅3个多月,在梦天实验舱任务中,文昌发射场再次实现“零窗口”发射!
最浪漫——中秋发火箭

今年中秋佳节,与游子返乡和家人团聚不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航天人在这个节日收获了一份别样的浪漫。
中秋来临之前,梦天实验舱完成了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西昌发射场一发任务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为确保两场任务如期完成,广大科技工作人员坚守作战、承压作战,中秋节期间也一直在“加班加点”。
为让广大航天人感受到家庭的亲情和温暖,中心大力开展“两为”“三暖”“四送到一线”等工作,任务成功前为家属送上一封封航天人的手写家书,饱含着对亲人的想念和感谢,任务成功后为家属送上一束束鲜花、一张卡片、一份份美味的点心……一项项举措、一件件活动让广大航天人和家属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佳节。“别人的中秋都是忙着发月饼,航天人的中秋是忙着发火箭,虽然很忙碌,但是也有一份独有的浪漫。”
最燃情——航天点燃梦想

6月2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吉利星座01组卫星发射升空。发射观礼台上,来自西昌市航天学校等四个学校的50名学生代表亲眼目睹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红扑扑的小脸蛋、挥舞的国旗、充满向往的眼神,这个下午,他们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燃情追梦。
航天发射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今年以来中心充分发挥航天事业的感召力,不断推动航天精神走出史馆、走进社会、走向百姓。大力支持西昌市建成我国西南片区首个航天主题公园,进一步擦亮了航天城名片,11月航天员翟志刚、汤洪波也前来参观打卡;组织开展“航天点燃梦想”系列活动, 让一线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开展航天科普;邀请优秀师生代表前往发射场观看航天发射……一系列举措、一项项活动点燃了无数青少年的航天梦、科技梦、强国梦。
最闪耀——航天之星红遍全网

航天事业是自带光环的事业,也是人才成长的沃土。经过一年重大航天发射任务的锤炼,一大批年轻的“航天之星”闪耀在发射场、火遍全网络。
空间站梦圆天团、博士天团、测发尖兵、加注尖刀……一个个先进典型团队成为航天战线耳熟能详的模范榜样。“空间站建造双子星”廖国瑞、王宇亮,我国首个90后“航天百战英雄”于新辰,“火箭少女”周承钰,文昌发射场首个女性“金手指”刘巾杰……一个个航天之星频频占据媒体头版头条,成为青少年追捧的大众偶像。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事业成就人才,山海之间,越来越多的青年科技人才在最有前景、梦圆航天的发射场,自觉把人生轨道对接卫星轨道、将事业腾飞融入火箭腾飞,让青春在逐梦浩瀚太空的征途上绽放出绚丽之花。
(文字:胡煦劼、黄国畅、崔婉莹 制图:刘光辉、应龙飞)
大家都在看
-
南方科技大学,凭什么成为低进高出的最牛黑马? 一、毕业生质量与录取分数的“反差”现象 1. 毕业生质量突出:在武书连2025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名中,南方科技大学就业质量全国第1,就业质量等级为最高的A++,升学率达79.66%。这表明其毕业生在就业竞争力、深 ... 科技之最07-28
-
科技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带来的利与弊你了解了吗? 在这个信息爆炸、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人工智能(AI)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像一位无声的助手,默默地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便利;又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未来可能面对的机遇与挑战。面对这股强大的力量,你是 ... 科技之最07-27
-
在科技创新征途上奋力传递“火种” 专访世运会火炬手、全国劳动模范宋冬梅 封面新闻记者 姚瑞鹏7月26日清晨,锦江之畔薄雾微散,宋冬梅身着简洁利落的白色运动套装,胸前绣着精巧的成都世运会徽章,稳稳握住手中的火炬。当金色火焰在她面前燃起,这位平日与精密仪器和复杂数据打交道的科技工 ... 科技之最07-27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日开幕:百余款首发首秀,规模历届之最 今天上海世博中心门口排队超三公里,有人凌晨四点就来占位,只为看一眼能端咖啡会搬砖的机器人。队伍里挤着的不止是科技迷。做外卖的小哥想知道自己会不会被无人配送车取代,开工厂的老板在算一台机器能省几个工人, ... 科技之最07-27
-
李彦宏:科技星海中的航海者,探索未来的灯塔 在浩瀚无垠的科技星海中,有一位航海者,他用智慧的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用坚韧的意志穿越信息的海洋。他,就是李彦宏——那位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科技巨擘。站在时代的潮头,他如同一位穿越星空 ... 科技之最07-25
-
三战黑科技,最极致的输出——爆头骑 本期内容:爆头骑武将:吕布,太史慈,郭嘉对绝大多数平民玩家而言,五星武将储备有限,往往需要混搭阵容。而三势阵战法,正是为这类混搭需求提供了最具可行性的搭配框架。尤其在S3赛季后,三势阵已成为玩家必换的核 ... 科技之最07-25
-
柳州走出的“最强大脑”,如何走到量子科学最前沿 引子2014年,一则科技新闻突然出圈,震惊全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同事包小辉、江晓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不同颜色独立光子间的量子纠缠,解决了量子网络中如何在不同频率终端间进行纠缠连接这一难题。在国 ... 科技之最07-24
-
数字治污新范式 陕西电信科技赋能渭南蓝天保卫战 在陕西省渭南市城市应急指挥信息中心,巨大的LED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市各大建筑工地、餐饮门店和辆渣土车的环境监测数据。这个由中国电信陕西渭南分公司与市城管执法局联合打造的大气污染治理信息化平台,正以“数字 ... 科技之最07-24
-
武汉科技大学如何从“四大钢院”末尾逆袭成双非之王? 最近刷到武汉科技大学的消息,挺意外的。以前总以为重点大学才厉害,没想到这类双非学校也有能耐。原来这所学校前身是清末张之洞搞的工艺学堂,后来变成武汉钢铁学院,现在三个校区加起来能装下好几万人。1958年建校那会 ... 科技之最07-23
-
雷环捷:科技哲学学科定位的新动向 本期导读作为哲学二级学科之中的后起之秀,科学技术哲学(以下简称“科技哲学”)近年来成为一股席卷多个圈层的研究热潮。立足学科内部视之,科技伦理、人工智能哲学、认知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负责任创新、科研 ... 科技之最07-23
相关文章
- 柳州走出的“最强大脑”,如何走到量子科学最前沿
- 数字治污新范式 陕西电信科技赋能渭南蓝天保卫战
- 武汉科技大学如何从“四大钢院”末尾逆袭成双非之王?
- 雷环捷:科技哲学学科定位的新动向
- 你知道,山西的阳泉,有多全省以及全国之最吗?阳泉不止是倒数
- 上海科技大学怎么样?一个"张江人"的掏心窝推荐
- 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启航!直通科技最前沿!
- "飞天-2"亮出绝密杀器,3D打印护盾突破极限,美智库报告透出凉意
- 科技发力,只为西夏陵讲好千年往事
- 世界十大科技之都!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 锁定前沿需求,以青春之力勇攀高峰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 北理工最厉害的三个专业:铸就国防利器,引领科技前沿
- 表面镀铬技术早德国2000年,揭秘古代黑科技如何改写冶金史
- 2025 年十大黑科技之最会 “精打细算” 的黑科技
- 这位任正非最钦佩的科学家,有什么与众不同?
- 深圳震撼前所未有!没有24小时内破不了的案,它的发达不只是科技
- 中南大学的五个之最
- 奇妙量子百年跃迁!这场科学盛宴不容错过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