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薛其坤:我要对得起国家和百姓的支持
薛其坤,这是一个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科学界,都叫得响亮的名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菲列兹·伦敦奖、未来科学大奖、巴克利奖;35岁当教授,42岁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50岁攻克量子世界难题……亮眼的履历今天又增加了一项,61岁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薛其坤
从山村少年到国际舞台
笑脸盈盈,热情谦逊,质朴的山东口音……这是薛其坤给人的第一印象。这位出生在山东临沂的山村少年自称“沂蒙山下的孩子”,当科学家的种子早早在他心里种下。

△薛其坤(中)与高中同学合影
梦想的起步很顺利,薛其坤以高考物理近乎满分的成绩被山东大学光学系激光专业录取。但考研的挫折让他“始料未及”。第一次考研,高等数学39分,薛其坤不甘心,再考,再失败,再考……到1987年,他总算通过了考试,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学习。他总结自己的考研经验:“不能耍小聪明”。
薛其坤:我准备考研的时候,因为都是自己准备,还是有点小聪明,实际上是不行的,一定要把各个知识点、知识面复习全面、复习深入了。
在科研上,薛其坤也从不耍“小聪明”。对物理充满热情、吃苦耐劳的他在读博期间获得去日本仙台的东北大学深造的机会。在这里,薛其坤眼界和心境受到巨大冲击。当时,即便已经在北京做科研,他也没有见过日本这般先进的实验条件。
薛其坤:我比较有恋家的情结,看着这种巨大的差别的时候,心里就是期盼着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国家的科技各个方面也像他们那么强大。这种亲身的体会会激发你树立一种强大的信念,要为国家的强大做点贡献。

△薛其坤(左一)在日本求学期间与导师樱井利夫(左二)合影
导师樱井利夫以严厉著称,实验室号称“7-11实验室”:早上7点得到,晚上11点之前不许离开。“每天就是三件事:吃饭、睡觉、搞科研。有的时候困得坐在马桶上都能睡着。”抱着要做出成绩的信念,薛其坤不仅不说苦,更分外珍惜每分每秒吃苦的机会,终于在化合物半导体砷化镓和氮化镓的一些基本规律方面做出了世界领先的科研突破。这是日本东北大学近三十年里最重要的成果,也让薛其坤的科研之路更加清晰。
“7-11”院士:我要对得起国家和百姓的支持
薛其坤: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我们能做更大一点的事情,像一些我们非常崇拜的科学家一样,能做出震惊世界的成果,能取得0到1的突破。
出国深造是为了什么?他从未忘记。1999年,不到36岁的薛其坤已颇有名气。他通过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回国,正式加入物理所工作。2005年起,他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他瞄准的一个“0到1的突破”就是“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如何解释这个最前沿也很难懂的科学概念?薛其坤有自己的办法。
薛其坤:在材料中,电子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是不知道走哪条路的,它没有感情。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就是不同于量子霍尔效应,不需要外加磁场这个条件下,电子仍然能像高速公路的汽车一样高度有序、一往直前运动的这么一个规律。
自1988年起,不断有理论物理学家提出各种方案,但在实验上都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全世界顶尖的研究组都想攻克这个难题,薛其坤团队也是其中之一。

△薛其坤在清华大学的实验室
一进入位于清华大学的实验室,薛其坤的双眼闪闪发光。眼前,不亚于日本的实验条件让他止不住内心的激动。能在自己的国家,挑战最难也是自己最向往的科学问题,何等幸福?他“7-11”的作息规律延续至今,只要泡在实验室,他不敢浪费任何一点时间。作为薛其坤的学生,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冯硝回忆,薛老师有次“突击”实验室,发现有学生没有盯着数据采集,而是在上网闲逛,深感痛心。
冯硝:薛老师给我们打过比方,实验室里面无论是扫描隧道显微镜,还是一些输运测量设备,都需要一个极低温的环境,这个环境是需要用液氮和液氦来维持的,液氮的价格可能还便宜一点,几块钱一升,但是液氦就很贵,几百块钱一升,消耗的资源是非常大的,你要再不珍惜这样的实验条件,他会非常痛心。
在薛其坤眼里,这个世界一流的实验室里每台昂贵的仪器都是来自国家的支持,也是老百姓的支持。他要对得起这份支持。
薛其坤:我们确实把实验室的仪器用到了我们这个团队能力的极限,一定要非常努力地工作,不分昼夜地工作,争取不枉花国家一分钱,对得起国家对我们这个实验室的支持。

△薛其坤指导学生做实验
4年时间里,团队前后制备了1000多个样品,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薛其坤并不认为这叫失败。
薛其坤:真正的迷宫可能有99条,只有一条是通的话,你必须要把不通的路给它探索到,这也算是科学上的一种贡献,这样的失败实际上是一次成功。
年轻的学子遇到瓶颈难免郁闷。冯硝说,薛老师常常带着夜宵给学生们补充体力,加油鼓劲,科研指导上,也总能“一语惊醒梦中人。”
冯硝:他会提出很多特别有创造性的想法,让学生们进一步去尝试。学生们听完了之后,就觉得还有重大的科学问题没发现,又有了一个新的发力点,就会像打鸡血一样。
成功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震惊全球物理界
2012年10月的一个晚上,薛其坤收到学生的短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出来了。”他抑制住兴奋,迅速返回实验室,组织团队成员,设计方案,多次重复验证。经过2个月的集中测试,团队得出了完美的实验数据。他带了两瓶香槟,和团队成员一起庆祝。这一成果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在国际物理学界引起轰动,质疑也随之而来。
薛其坤:大家认为我们中国科学家不可能做出这种这么重要的成绩来,对我们产生怀疑,这种郁闷持续了一年多。我们的实验结果最后终于得到了科学界的验证。作为一个效应,将来会诞生一个科学的名词,永远留在人类科学史上,它是一个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就应该在任何地方存在。这就说明了过硬的实验技术多么重要,严谨的学风有多么重要。

△团队庆祝科研取得进展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项震惊全球物理界的科学发现,让薛其坤迎来了一系列高光时刻:2016年,首届未来科学大奖;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2年,菲列兹·伦敦奖;2024年,巴克利奖……拿奖拿到手软。物理学家杨振宁评价说,这是“第一次从中国实验室里发表的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
“严厉”又“和蔼” 对科研永葆热情
外人面前的薛其坤和蔼可亲,学生眼中的薛其坤严慈相济,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王亚愚眼中的薛其坤,是个“天生的乐天派”,也是个“矛盾统一体”。
王亚愚:他平时是大大咧咧的,可是他在做研究的时候是无比的心细,对待科研工作,真的是一丝不苟。从某种意义上他是很正统的人,但另一方面作为科学家,他又非常不传统,他的想法经常跟大家都不一样,有点离经叛道那一面。

△薛其坤工作照
没有薛其坤的“离经叛道”,或许就没有这项科学发现。他常被问起,这个科学发现有什么应用价值?
薛其坤这样回答:发现新的科学效应和科学规律,是基础研究皇冠上的明珠,改变人的认知。一个国家强大,我们一定要创造出世界上真正的科学发现的东西。一个新的科学原理给未来的应用奠定基础非常重要,要不然的话你干了半天原理是错的,所以科学家做的一个更重要的事是给应用提供科学上的支撑。至于哪天走上应用,还要考虑它将来是不是有更加经济、更加实用的材料。
科研之外,薛其坤还担任过清华大学副校长,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让做基础研究成为一种“幸福”,是他任校长时首先着手的任务。作为国内顶尖的物理学家,薛其坤没有放下科研梦想,目前团队还在攻克两个方向:一个是探索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及其有关的量子态在拓扑量子计算等方面的应用,另一个是高温超导机理研究。身兼多职,薛其坤似乎从无疲惫之感,只有逐梦的快乐和幸福。
薛其坤:我是个幸运儿,赶上了中国教育、科技包括人才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能赶上这样一个时代,还能到清华大学当老师,这对我来讲是一个无穷的鼓励,所以碰到一点小困难,在我面前都是小意思了。
记者丨朱敏
大家都在看
-
鸿蒙系统:璀璨星空中最耀眼的那颗功能之星 在科技的浩瀚星空中,鸿蒙系统如一颗璀璨的新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而在其众多令人瞩目的功能中,要说最吸引人的,那非“分布式能力”莫属。据相关数据显示,超过 80%的鸿蒙用户对其分布式能力赞不绝口。想象一下, ... 科技之最05-13
-
剖析劳力士最有科技感的新一代机心之王:7135机心 在2025年的日内瓦钟表与奇迹展表展上,劳力士推出了搭载全新7135机心的Land-Dweller系列腕表,除了新系列的设计和内外规格之外,还有一个格外引人注目的部分,就是这块表所搭载的7135机心,这款机心拥有全新的技术— ... 科技之最05-09
-
国产黑科技有点猛!钻石崩成“白菜价”,幕后推手竟是一个小县城 “黄金是黄金,钻石是钻石,少了哪样都不行。”一直以来,虽然钻石常常被人们调侃为“智商税”,但在婚礼等重要仪式中,它的地位始终不可撼动。尤其是在“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一生仅能定制一枚”等浪漫口号 ... 科技之最05-09
-
荣耀手机别乱买,2025这三款才是良心之作,接近“零差评” 还在挑手机?2025年,荣耀给你惊喜,三款不同定位的手机,总有一款适合你!荣耀GT:年轻人的第一台游戏旗舰预算有限,但游戏体验不能将就?荣耀GT就是你的菜!这台中端游戏手机,性能强,价格亲民,是2025年最火机型 ... 科技之最05-08
-
祖冲之:科学星河中的璀璨巨星 祖冲之:科学星河中的璀璨巨星在历史的浩瀚星河中,有一颗耀眼的明星,永远散发着璀璨的光辉,他便是祖冲之。这位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巨匠,以其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探索精神,在数学、天文和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留下了深 ... 科技之最05-08
-
英国“辟尔唐人”骗局:科学史上最荒唐的谎言如何欺骗世界40年? 你或许听说过“人类起源于非洲”,但你知道吗?一百年前,英国曾宣称自己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甚至将一块“半人半猿”的化石奉为“国宝”,登上邮票、写入教科书。然而,40年后,这具轰动全球的“辟尔唐人”化石,竟被 ... 科技之最05-01
-
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锚定“五个世界之最”全新呈现 4月27日,经过7个多月升级改造的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在人们的热切期待中举行盛大复园仪式。重磅回归的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以“学术新高地、城市新名片、文旅新地标、融合新典范”的全新目标定位,向世人 ... 科技之最04-28
-
别再说热带无强国,南美洲坐拥48项世界之最 我们将目光锁定在南美洲,从地理奇观、资源宝藏、农业资源、自然与生态、能源、历史文明、工程奇迹、社会进步、文娱与体育、科技之光等10个不同角度入手,盘点南美洲的世界之最,详情如下。一、地理奇观1.亚马逊河: ... 科技之最04-19
-
怀柔科学城:从实验室到红毯,科学星光永不落幕! 镁光灯下,红毯之上当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即将第五次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时也许你会好奇:这座“科技之城”为何能持续“跨界破圈”?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已连续多年受邀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仪式TA是“硬核实 ... 科技之最04-17
-
自然界最坚硬的东西是金刚石:深入了解金刚石的形成、特性与应用 金刚石,作为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之一,常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与永恒。无论是在珠宝界的璀璨光芒,还是在工业界的强大切削能力,金刚石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本文将深入探讨金刚石的形成、物理特性、用途以及 ... 科技之最04-16
相关文章
- 南京建邺:万亿级新赛道 总部产业基地落地生态科技岛
- 全国五大“国家科学中心”开建4年了,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 阿基米德:古代科学的巨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 人物传记系列之——郭永怀:以生命铸就的科技丰碑
- 艾萨克·牛顿:揭开科学革命的面纱
-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 感受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震撼
- 科技之光:照亮未来的璀璨星辰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 “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人民论坛)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 人民论坛:“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 体验海尔AWE,科技是最好的网红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