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陌上桑 丝路驼铃响

图为向仲怀。

向仲怀(右二)给学生讲解养蚕知识。

“丝绸之路”以其对人类经济文化发展的伟大贡献而光耀史册。中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祥地,现今全国仍有1000多万农户养蚕。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学教授向仲怀带领团队主持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和完整的家蚕基因组计划,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家蚕基因库,使中国成为国际蚕桑科技创新的中心和高地,引领具有数千年历史传统的中国蚕桑业完成现代化转型并不断升级发展。
成功找到家蚕致病原因
1937年,向仲怀出生于重庆涪陵一个中医药世家。儿时,他常常诵读国学经典,不仅培养了对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功底,而且塑造了慎思、明辨、笃行等为学的品格。
1951年,向仲怀初中毕业进入涪陵农校就读。3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南农学院蚕桑专业,从此与蚕桑科技结缘。在西南农学院,向仲怀遇到了对他以后的科研生涯产生重大影响的老师蒋同庆教授。蒋同庆曾留学日本九州大学,师从日本著名的遗传学教授田中义磨,实施过中国蚕种保存和培育计划。1958年,向仲怀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向仲怀成为蒋同庆教授家蚕遗传学助教,向他系统学习了家蚕遗传学知识并参加了基因分析研究等工作。
科研要服务于社会实践,科研工作者要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作为蚕桑科技工作者,向仲怀积极响应蚕业需求,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彼时,四川省射洪县等川北蚕区,蚕病暴发,灾情连年,蚕农损失巨大,专家数度调研均未能查明病因。1959年3月,向仲怀被抽调为四川省农业厅蚕病工作组成员,派往射洪县金华区书台公社蹲点。
向仲怀带上相关书籍和显微镜等器材,前往重灾区,住进蚕农家中。开始时,他也找不到病因,眼睁睁看着一批批蚕死去,一筹莫展。但是向仲怀没有气馁,继续仔细探究。一天下午,他在用显微镜检查一份病蚕标本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腹部膨大的小虫。之后在其他标本上也发现了这种虫子。经过研究鉴定,这种名为壁虱的小虫就是蚕病灾害的罪魁祸首。肆虐多年的蚕病找到了防治方案,当地产茧量很快回升至正常水平。向仲怀的发现填补了国内研究的空白,获得了四川省科学大会奖,使他备受鼓舞。
向仲怀说,这段经历使他受到了一次科学实践的磨炼,让他深深体会到科学发现离不开细微观察和认真思考,成功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
完成“家蚕基因组框架图”
1962年,向仲怀开始系统地从事家蚕遗传育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虚心地向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请教,很快掌握了家蚕遗传资源保存和研究的方法,同时还开展了家蚕人工诱变和突变基因遗传分析等研究工作。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向仲怀把目光转向了当时在蚕业科技实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日本。1982年4月,向仲怀作为教育部选派留日人员赴日本信州大学纤维学部家蚕遗传及发生学研究室学习。
在两年学习期间,向仲怀对日本蚕业科学的现状与趋势、产业技术发展等有了深入了解,对振兴中国蚕业科学和产业充满信心。
1984年,向仲怀回国后,开始着手培养学术研究队伍。在此后的10年中,他集中精力于学科建设,组织带领青年教师争取国家攻关课题。
上世纪90年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兴未艾,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向仲怀敏锐地把目光瞄准蚕业科技领域最前沿。1996年,向仲怀联合中国科技大学李振刚教授提出了中国第一个家蚕基因组研究的建议书。对中国而言,家蚕基因组计划对于蚕业发展、农林害虫的防治、生物反应器以及民族文化均具有重要意义,向仲怀和他的团队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2003年6月8日,他们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紧急启动测序工作。当年11月15日,他们正式对外宣布,世界上第一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由中国科学家完成。这表明,中国数千年的蚕桑传统不仅延续至今,而且处于当代世界先进水平。
构建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
在获得突出成就后,向仲怀内心很平静,他说:“科学研究没有尽头,只有不断地探索,我们永远不能停歇。”
此后,向仲怀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又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基因芯片研发成功;中日合作绘制完成家蚕全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完成40种蚕类基因组变异图谱;成功开发出中国第一个转基因新型有色茧实用蚕品种;绘制完成家蚕重要病原微生物——微孢子虫基因组精细图谱……
蚕桑一体,向仲怀在致力于家蚕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我国桑树种业创新,绘制了世界第一张桑树基因组框架图等。此外,他和他的团队历时3年调研,摸清了中国桑树资源“家底”。桑树基因组研究与调研成果相辅相成,桑树的遗传多样性被充分发掘。2009年,向仲怀提出“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的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方向。近年来,向仲怀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蚕桑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为中国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丝路驼铃,再度唱响;蚕丝之光,再燃五千年不灭的火种,重建新世纪的辉煌。”向仲怀曾填了一首名为《丝路驼铃》的词,诠释了他对初心的坚守。
大家都在看
-
柳州走出的“最强大脑”,如何走到量子科学最前沿 引子2014年,一则科技新闻突然出圈,震惊全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同事包小辉、江晓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不同颜色独立光子间的量子纠缠,解决了量子网络中如何在不同频率终端间进行纠缠连接这一难题。在国 ... 科技之最07-24
-
数字治污新范式 陕西电信科技赋能渭南蓝天保卫战 在陕西省渭南市城市应急指挥信息中心,巨大的LED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市各大建筑工地、餐饮门店和辆渣土车的环境监测数据。这个由中国电信陕西渭南分公司与市城管执法局联合打造的大气污染治理信息化平台,正以“数字 ... 科技之最07-24
-
武汉科技大学如何从“四大钢院”末尾逆袭成双非之王? 最近刷到武汉科技大学的消息,挺意外的。以前总以为重点大学才厉害,没想到这类双非学校也有能耐。原来这所学校前身是清末张之洞搞的工艺学堂,后来变成武汉钢铁学院,现在三个校区加起来能装下好几万人。1958年建校那会 ... 科技之最07-23
-
雷环捷:科技哲学学科定位的新动向 本期导读作为哲学二级学科之中的后起之秀,科学技术哲学(以下简称“科技哲学”)近年来成为一股席卷多个圈层的研究热潮。立足学科内部视之,科技伦理、人工智能哲学、认知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负责任创新、科研 ... 科技之最07-23
-
上海科技大学怎么样?一个"张江人"的掏心窝推荐 最近高考志愿填报季,后台收到好多上海考生的私信:"上科大到底值不值得报?"作为一个在浦东生活了十多年的"张江通",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带大家看看这所"科技少年班"的真实模样。一 ... 科技之最07-20
-
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启航!直通科技最前沿! 7月15日上午,2025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分营开营式暨开营第一课在朝阳校区举行。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科协荣誉委员谭天伟出席并讲授开营第一课,校党委副书记宋来新出席活动。来自北 ... 科技之最07-20
-
"飞天-2"亮出绝密杀器,3D打印护盾突破极限,美智库报告透出凉意 别急!这消息炸得人头皮发麻!外媒曝光中国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飞天-2"突破性细节:利用3D打印制造导弹的关键部件。美国《国家防务》杂志直接拍板:"中国在导弹材料技术上单点突进,保守领先全球十年不 ... 科技之最07-20
-
世界十大科技之都! 基于当前全球科技格局的普遍共识,以下城市通常被认为是世界十大科技之都的有力竞争者:1. 硅谷:虽然不是一个单一城市(核心区域包括圣何塞、帕洛阿尔托、山景城等),但它是无可争议的全球科技创新发源地和中心。 ... 科技之最07-15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编者按】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优秀的南科青年教师,正活跃在教书育人大讲台、科技创新最前沿、服务社会第一线,在火热实践中绽放出青春绚丽之花。近日,官网推出“南科 ... 科技之最07-15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电视剧《以法之名》大结局一段时间了,对于这部剧的大结局,可以说真的有一些意难平,最后的大结局万海居然被毒杀在了监狱里面,简直是匪夷所思,按理说万海应该不至于那么惨死的,郑雅萍发现了不对劲,可他害死死了 ... 科技之最07-14
相关文章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 锁定前沿需求,以青春之力勇攀高峰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 北理工最厉害的三个专业:铸就国防利器,引领科技前沿
- 表面镀铬技术早德国2000年,揭秘古代黑科技如何改写冶金史
- 2025 年十大黑科技之最会 “精打细算” 的黑科技
- 这位任正非最钦佩的科学家,有什么与众不同?
- 深圳震撼前所未有!没有24小时内破不了的案,它的发达不只是科技
- 中南大学的五个之最
- 奇妙量子百年跃迁!这场科学盛宴不容错过
- 用科学撬动宇宙的巨人-牛顿
- 照亮人类进步之路的科学巨擘——牛顿
- 艺述科学:走向科学美学的科技馆科普展示
- 艾萨克·牛顿:从苹果树到科学巨人,开启现代科学的奇迹之门
- 黑洞史话【序】:时空的终结,新物理学的开始
- 全球都在竞速的科技创新赛道,上海只争朝夕……
- 走,去见识“黑科技”(文旅新象)
-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我国科技实力强,咋就不给理工类诺贝尔奖?
- 孔雀东南飞!山东科技大学最成功的决定,就是把主校区搬到了青岛
- 大开眼界,“一网打尽”数学中,所有“最”重要的定理和难题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