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纪实
视频加载中...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
“我对广东的工作始终寄予厚望,希望你们为国家、为民族作出更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3次到广东考察调研、2次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审议,每到广东发展的重要关口,都及时为广东定向领航,指引广东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经风雨、化危机,应变局、开新局。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地方考察选择了广东:“广东是一个窗口。到广东来看一看,了解一下党的二十大以来都有哪些新进展新气象。”
从湛江、茂名到广州,4天时间,总书记辗转千里,穿越粤西大地,深入企业、港口、农村,同工人、农民、企业家、科技人员等亲切交流,为广东如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指明方向。

4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东考察。这是10日下午,习近平在湛江市徐闻县徐闻港泊位码头,同船上的旅客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开发与保护的辩证思维:“发展海洋经济,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全面建设海洋强省”
坐拥4000多公里海岸线,广东是我国大陆海岸线最长的省份。向海而兴、向海图强,成为广东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早在2018年考察广东时,习近平总书记就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把广东海岸线的东端和西端连接起来,擘画出一幅气势恢宏的新蓝图——
“把汕头、湛江作为重要发展极,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

2021年1月25日拍摄的成功合龙的湛江调顺跨海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此行第一站,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粤西南三面环海的湛江市,首先关注的正是发展海洋经济这件大事。
雷州湾内东海岛上,坐落着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听取了广东省关于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汇报:
抓种业攻坚,把渔业良种价格降下来;抓装备技术升级,搞深水网箱,发展深海养殖;抓全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通过预制菜等解决海产品储藏运输难题……
一组直观数据令人印象深刻:2030年广东预计年新增海鱼产品201万吨,按照等量蛋白质换算,相当于养猪3045万头或养鸭15.4亿只。
“广东现在养了多少猪?”总书记问。
“4000多万头。”
“相当于把养的猪翻了一番。”总书记点点头。
选育养殖池里,金鲳、海鲈、石斑等各类鱼种活蹦翻腾。习近平总书记踏上浮排,边走边看,赞叹眼前景象“真是翻江倒海”。

4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东考察。这是10日上午,习近平在位于湛江市东海岛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是一个14亿多人口的国家,民以食为天,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除了吃粮食,吃陆地上的食物,还要靠海吃海。”
靠山唱山歌,靠海念海经。
总书记回忆道:“我在福建工作时,在山区干过,也在沿海干过。当时我就提出大食物观,肉、蛋、禽、奶、鱼、果、菌、茶……这些都是粮食啊。这么一算,福建虽然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但食物来源就多了。所以,我先后提出要建‘海上福州’和‘海上福建’。”
在大食物观的视域下,辽阔的海洋就是蓝色的粮仓、丰茂的牧场。
30多年前,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当地大黄鱼育苗技术专家刘家富递交的《关于开发闽东海水鱼类养殖技术的报告》上作出批示,要求集中力量进行科研攻关。
“当地的一个研究所,把宁德大黄鱼的人工孵化问题给解决了。”总书记记忆犹新。
如今,黄鱼游出产业发展新天地,成为当地人“靠海吃饭”的支柱产业。
“水产品的营养价值很高,提高我们国民的身体素质,把水产搞上去,把蛋白质搞上去很重要。耕海牧渔,发展海洋经济大有可为、大有前途。”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随着生产力发展,把远海深海养殖搞起来,把渔业‘种子工作’这一篇文章做精做好,对我们的粮食安全可以起到一个很重要的压舱石作用。”
从靠海吃海到靠海护海,是和谐共生的辩证法。

这是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岭头岛保护小区(2019年11月12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红树林,这种扎根于海岸潮间带的胎生木本植物,既可防风消浪,又能净化海水,还为鱼虾鸟类提供栖息之所,素有“海上森林”“海洋卫士”之称。
对红树林保护,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注。
2017年,总书记在广西考察了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叮嘱“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
2022年,总书记以视频方式出席《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宣布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保护区东部的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实地察看红树林长势和周边生态环境。
“红树林保护,我在厦门工作的时候就亲自抓。党的十八大后,我有过几次指示。这是国宝啊,一定要保护好。”
海风轻拂,绿树摇曳,鸟鸣阵阵。
远眺水天一色,总书记语重心长:“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沿海地区生产最密集、人口最密集,同时对自然生态影响也比较大,一定要真正重视起来,采取真正有效的举措加强保护。这是国家战略,要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我们中国人的贡献。”
在听取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全面建设海洋强省。
海洋,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也是联通世界的重要通道。
沿雷州半岛南下,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县。
东滨南海,西濒北部湾,南临琼州海峡,与海南岛隔海相望,徐闻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曾见证舟楫竞发、商贾云集的盛况。

2023年1月6日,在位于海口的粤海铁路轮渡南港码头,粤海铁1号轮渡停靠泊位并装载列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如今,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徐闻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对接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0年9月,全球最大的客货滚装码头徐闻港开港运营。新航线直对海南海口新海港,过海航程缩短至12海里,用时约1小时,将广东同海南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港口专用码头,习近平总书记极目远眺,详细询问船舶航行时间、港口吞吐能力、安全管理情况等。
穿过廊桥,总书记来到一艘即将出发的客轮旁。船上的旅客看见总书记来了,高声向总书记问好。
习近平总书记向大家挥手致意,祝大家一帆风顺。

4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东考察。这是10日下午,习近平在湛江市徐闻县徐闻港泊位码头,向船上的旅客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离开港口时,总书记嘱咐当地负责同志:“琼州海峡是国家经略南海的战略通道,要把徐闻港打造成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的现代化水陆交通运输综合枢纽。将来这里一定能够作为‘黄金水道’和客货运输最佳通道而兴盛起来。”
协调与平衡的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促进共同富裕”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来到广东,足迹遍及珠三角、粤北、粤东、粤西。
这次考察期间,总书记言明初衷:
“就整个广东来讲,珠三角是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但广东要发展,不仅要靠珠三角,粤北、粤东、粤西这些地区也要联动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促进共同富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在这个经济发达的省份,水资源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困境。
由于地形地貌、蒸发量大等原因,三面临海的雷州半岛,千百年来却是“苦旱之地”。缺水,严重制约着粤西发展。
在党中央关心支持下,2022年,一项引西江之水、穿云开大山、至半岛腹地的浩大水利工程正式开工。工程建成后将造福粤西4市1800万人口。
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向南输水的接点站——徐闻县大水桥水库。
登上大堤,举目远望,一个蓄水量超过1.2亿立方米的人工湖蔚为壮观。
广东省水利厅负责同志汇报,通过工程建设、区域高质量发展、生态建设“三管齐下”,这项工程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地城乡百姓生活和工业用水问题,还将新增灌溉面积,推动这里的特色农业发展,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还有几年建成?”总书记问。
“总共需要8年时间,其间可以做到分段建成通水。”
“移民多吗?”
“只有75户。”
“目前水质怎么样?”
“这是今天打上来的水样,属于Ⅲ类。”
“水是命根子。”总书记思虑深远,“我们国家的特点就是缺水,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跟水打交道,探索如何治水、用水。”
一部治水史,蕴含着中华民族治国理政、长治久安的智慧。
“无论是城镇化还是乡村振兴,无论是发展工业还是发展农业,都离不开水。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下一步发展目标,都要把水考虑进去,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你们看,解决了水的问题,这里可以进一步发展。”总书记手指辽阔水面,意味深长地说,“把水资源优化配置好,推动解决区域不平衡的问题,这是一个战略性问题,要看得更深刻一点。”
从一定意义上讲,区域发展不平衡也体现为城乡发展不平衡。
2018年考察广东,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下功夫解决广东城乡发展二元结构问题,力度要更大一些,措施要更精准一些,久久为功,把短板变成“潜力板”。
4年多过去了,南粤大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阔篇章里,有区域的协调发展,也有城乡的融合发展。
沿着平整山路,穿梭丘陵之间,满目葱翠,民居点缀其间。
习近平总书记留意车窗外的风景:“一路过来,看到咱们茂名这一带盖的房子都很好,说明这里的群众特别是农民的家庭还是殷实的。和珠三角比,差距和潜力都在产业上。”

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打造的荔枝林景观(2021年11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瑞平 摄
为实地察看当地乡村产业发展情况,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古人赞不绝口的珍馐美馔,正在成为造福岭南百姓的特色产业。在茂名,荔枝种植面积已达139万亩,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去年实现产值110亿元,带动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
走进柏桥村一个荔枝园,古木新树交杂其间,荔枝幼果缀满枝头,一派生机盎然。

4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东考察。这是11日下午,习近平在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荔枝种植园,同现场技术人员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习近平总书记不时驻足凝视:“1000多年前的树能保存到现在。说明这里荔枝种植有文化底蕴、有历史传承,也说明柏桥人对生态环境、荔枝产业的保护意识很强,使千年古树至今仍能造福于民。”
几名技术人员正在园中劳作。总书记同他们攀谈起来。
他们都是附近村民,自从有了合作社、荔枝园,收成有分红,务工有报酬,每户年收入可以达到5万到8万元,多的超过10万元,“真是尝到了种荔枝的甜头”。
驻村第一书记介绍,这些年柏桥村大力推动数字化营销,通过直播带货、定制销售、组团展销等方式,线上线下结合,农民的荔枝不仅不愁卖,还卖出了好价钱。
“下一步发展,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总书记问。
“主要是保鲜问题。以前用土办法保鲜,后来有了冷链,但也只能保存10天。如果能达到15到20天,全世界都能吃上我们的荔枝了。”
“荔枝产业要发展,不解决保鲜问题不行。”总书记对当地负责同志说,“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村农创园广场上,欢呼声此起彼伏。
面对热情的村民们,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你们这里是荔枝之乡,我是慕名而来。千百年前一颗难求的稀罕物,现在全中国人民都可以吃到了。发展荔枝产业,技术、市场都有潜力可挖,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从产业兴旺到乡村振兴,总书记展望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图景,娓娓道来:
“我们要搞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把后富的往前推一把;钱赚得再多,不讲精神文明不行,我们的乡风民俗要文明;生态和经济要和谐,‘个体现代化、村里脏乱差’不行……乡村振兴要和这些‘国之大者’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执政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让人民群众幸福起来。希望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兴旺,像荔枝一样红红火火!”
开放与自立的战略抉择:“中国是不会自己把大门关上的,我们开放的大门还要进一步扩大”
改革开放是广东的鲜明标识。
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考察了广州两家企业——一家外企、一家国企。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新时代十年,广东书写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经济总量翻番,接近13万亿元;外贸稳居全国第一;实际利用外资超1.4万亿元……
“现在广东的经济总量,要单独拿出来排,在全世界也可以排进前十名了。”百尺竿头再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充分肯定,也寄予更高期望。
考察中,广东省相关负责同志汇报新时代十年广东利用外资成绩时,用了两个“翻番”:实际使用外资资金规模的翻番,高技术制造业外资占比的翻番,从2012年的20%提升至2022年的41%。
从当年的“三来一补”到如今的融合创新,见证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坚实步伐。
韩国乐金显示公司,选择将它的全球核心生产基地落户广州。
基地展厅里,企业负责人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基地生产的壁纸屏、透明屏、车载屏、双面屏等先进显示器,对在中国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这说明你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你们在这里发展前景是广阔的。”总书记说,“中国市场是个海洋,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正加快构建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困难的情况下,中国的市场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一个生机勃勃的中国,源源不断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长期不变的,一以贯之的。中国是不会自己把大门关上的,我们开放的大门还要进一步扩大。所有世界上愿意与我们合作共赢的国家,我们都愿意和他们相向而行,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在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里,6款新车产品一字排开。习近平总书记走上前去,饶有兴致地逐一察看,从价格到销量,从材料工艺到电池技术,问得十分详细。

这是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装生产线(2023年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论断。
如今,在中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新赛道上,新能源汽车正跑出加速度。
从广汽埃安总装车间里的机械人精准装配、协同作业,到广汽研究院的智能网联实验室、自动驾驶实验室,习近平总书记感触颇深:
“我们是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不能单一发展。靠别人不行,得靠我们自己。要重视实体经济,走自力更生之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当然,自立自强也绝不是关起门来自己搞,首先立足于自己,同时也欢迎国际合作。”
广汽研究院里,习近平总书记同来自广东各个方面的代表亲切交流。

4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东考察。这是12日下午,习近平在广汽研究院同科技人员、企业家、职工、外资企业代表等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他们中有带领科研团队在量子技术、高温超导等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战略科学家,有参与北斗芯片研制的高级工程师,有推动传统家电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企业家,有致力于把西藏的太阳能发电输送到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人员,有参与过新型航母等焊接工程的大国工匠,还有世界知名化工、医药、电子电器等多家外企的中国区负责人……
大家踊跃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凝神倾听:“经济要持续发展,不要大起大落。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科技、教育、人才。”
面对在场的外资企业代表,总书记的邀请饱含热情:“粤港澳大湾区将是今后全球最有前景的增长极之一。欢迎你们到广东来,到粤港澳大湾区来,到中国来,投资创业,创造企业发展新辉煌。”
展望中国发展前景,总书记的话语充满自信:“中国式现代化有目标、有规划、有战略,一定会实现。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朱基钗 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陈伟光
编辑:张舒宁、杨文荣、贾伊宁、张爱芳、张惠慧、包昱涵、戚文娟、姜子炜、王浩程
统筹:李逾男、郜新鑫
上一篇:人生的故事
下一篇:向烈士灵车敬礼的男孩是最动人风景
大家都在看
-
中国地理之最:从世界之巅到秘境奇观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景观千姿百态,从世界最高峰到陆地最低点,从广袤沙漠到璀璨珊瑚礁,无不展现着自然与人文的极致魅力。以下精选中国地理的极致特征,带您一览这片土地的壮丽与神奇。地形地貌之最1. 最高峰珠穆朗 ... 自然之最05-25
-
写作写什么?最自然的东西才最有保存价值 欢迎来到蝶之林小屋,每天一篇文章与您一起分享,麻烦进来的才子佳人,动动你们小手,点点右上角关注,留下您的印迹。背景清晨,享受着窗台前的第一缕阳光的洗礼,呼吸着第一口新鲜的空气,感受着来自大自然的最真诚 ... 自然之最05-22
-
世界母乳喂养日:生命之初,自然之乳 2025年5月20日是第35个世界母乳喂养日今年的主题是:生命之初,自然之乳母乳是婴儿最理想、最安全、最营养的天然食物,自生命之初,母乳喂养就为婴儿的生长发育提供全面营养和免疫保护。世界卫生组织 (WHO)与联合国 ... 自然之最05-22
-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母乳喂养宣传日丨生命之初的自然之爱,给宝宝最珍贵的“礼物” 2025年5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宣传主题为“生命之初,自然之乳”。为进一步倡导母乳喂养理念,提升母婴健康水平,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为准妈妈及家庭提供科学、实用 ... 自然之最05-22
-
沉沉醉山水间,邂逅自然诗情画意 在尘世的喧嚣中久居,心似蒙尘。偶然间,一幅山水画作撞入眼帘,宛如一把精巧的钥匙,瞬间开启了通往宁静桃源的门扉。画面中央,一湾湖水如镜面般澄澈。湖水似是被周围的绿意晕染,透着清新的绿。天空的湛蓝与洁白云 ... 自然之最05-21
-
刘亦菲38岁素颜自拍照流出,于无妆中邂逅纯粹自然之美 在娱乐圈这个被美颜滤镜和精致妆容充斥的世界里,刘亦菲38岁素颜自拍照的流出,宛如一阵清风,吹进了大众的心田,让我们得以于无妆中邂逅她纯粹自然之美。照片中的刘亦菲,褪去了舞台上的华服与浓妆,素面朝天却依旧 ... 自然之最05-21
-
全国母乳喂养日丨生命之初,自然之乳 5月20日“我爱你”被喻为爱的表白日但它还有一个特殊的含义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2025年5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宣传主题为“生命之初,自然之乳”。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一种经济且环保的生活方式;母乳 ... 自然之最05-21
-
生命之初 自然之乳丨这场“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活动有料又有爱 #常德头条##汉寿县人民医院#5月20日是充满爱的日子。2025年5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主题为“生命之初,自然之乳”。该主题强调母乳是婴儿最营养、最安全的天然食物;母乳喂养是一种经济且环保的生活 ... 自然之最05-21
-
甘肃之美:推荐5个最具特色自然景观。 1.张掖七彩丹霞色彩交响曲·地质博物馆。张掖七彩丹霞被誉为“世界十大地理奇观”之一,其斑斓的岩层因白垩纪砂砾岩受流水侵蚀和风化作用形成,呈现红、黄、白、灰等渐变色带,宛如大地的调色盘。景区内“刀山火海” ... 自然之最05-21
-
凤翔峡原始生态旅游区探索自然之旅 景区内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不乏珍稀物种,如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等。凤翔峡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几乎没有受到人为破坏,溪水清澈见底,瀑布飞泻,形成了一幅天然的 ... 自然之最05-21
相关文章
- 嘉峪关最有灵性的5座山!您都去过吗?
- 国际博物馆日:德基艺术博物馆推出特别活动
- 自然分娩与剖腹产:哪个更好
- 520邂逅自然之爱 “山间动物的浪漫情书”邀你赴生态之约
- 博物馆的未来是什么?
- 让文旅“流量”变发展“增量”
- 抄作业!码住这份母乳喂养必备知识,解锁自然之乳的喂养密码
- 【卫生健康宣传日】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生命之初,自然之乳
- 金山湖 沉浸自然 释放心灵!
- 戛纳红毯:高圆圆古天乐同框,自然之美全场!
- 西藏之美:最具特色5个自然景观
- 吉林人参系列报道之一:秘境“山珍”——林下参
- 江汉北顾处 一陂纳古今——“武汉城市之根”黄陂走笔
- 石门岭雾锁奇峰,雨后水墨丹青既视感!
- 自然之颂
- 哪个自然奇观最让你感到敬畏?暗示你的意志力极限和突破力
- 拥抱自然:探寻最养生的自然之地
- 自然与生命的永恒主题
- 第146.《幼科概论》明·佚名【附】世界自然之最
- 江苏省兴化市之“最”盘点
热门阅读
-
张译和张铎,你真的能分清楚吗? 07-13
-
三年自然灾害毁灭了多少的东西,实属可怕 07-13
-
丹霞山阴阳石酷似男女生殖器,羞涩的人真的看不下去 07-13
-
世界上最高的十大山峰,珠穆朗玛峰稳居第一 07-13
-
俄罗斯十大城市排名:莫斯科第一,圣彼得堡第二 08-01
-
世界十大最缺水的国家排行榜,索马里位列第一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