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气》

发布者:江湖套路 2023-3-6 02:43

地气

刘江滨 舒寫 2023-03-02 20:00 发表于广东

小时候的一个初春,父亲骑自行车驮着我赶路。我坐在大梁上,以往每每行不多久就打瞌睡,东倒西歪,有几次差点从车上掉下来。这一回,瞌睡虫却没招惹我,因为我被一个神奇的现象吸引住了,我看见道路远方好像有水流动,在阳光下闪闪烁烁,似真似幻,你走它也走,总在前方飘忽。我把这个发现告诉父亲,父亲说,这是春天回暖,地气上升,风一吹,似乎在地面上流动。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地气”这个词。从此,我知道大自然除了天气还有地气。天气在空中,地气在土里。之后不久,我在田地里再次与它相遇。辽阔的田野一马平川,没有庄稼遮挡,麦苗刚开始返青,只见远处若有水流,贴地约一米高,横亘一线,呈潋滟之态,如钱塘潮隐隐有席卷之势。

《礼记·月令》说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地气有上腾,自然也有沉降,有外张也有内敛,在我看来,地气是大地的呼吸,一呼一吸,乃生命存焉。如同天空之雨、雪、云一样,相对应的,伏之于地表的露、霜、雾是不是地气的赋形呈现呢?

《本草纲目》云:“露者,阴气之液也,夜气着物而润泽于道旁也。”天为阳,地为阴,阴气,即地气。露水所着之物主要是植物的枝叶,它晶莹透明,玲珑可喜。记得小时候去地里割草,看到圆滚滚的露珠伏在草叶上,便用手指引导一颗向另一颗靠拢,露珠颤悠悠地滑动,去拥抱它的同伴,因体积增大,草叶承受不住,滚落地上。遇着枝叶繁茂的灌木矮树,索性握茎一摇,哗一下,仿若下了一场小雨。有时候也会将叶子小心翼翼掐下来,裹成凹状,顺势将露珠倒进嘴里。如果叶子有甜味,那露水自然就是甜的,故有“甘露”之说。老聃云:“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古人视降甘露为祥瑞。而诗人更是喜欢用“珠”“玉”等美好的字眼来譬喻,如“露似真珠月似弓”“金风玉露一相逢”等。露为阴气所凝,和雾一样,太阳一出就很快消失遁形,所以又常以之喻时光短暂,民间所谓的“露水姻缘”,佛经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等,皆是此意。对于割草的孩子来说,露水固然可玩可饮,也有腻歪的时候,因傍晚时分上露,每回从地里回家稍晚,裤脚和鞋定然是湿嗒嗒的,鞋是布鞋,需要次日晒一天方干。诗人陶渊明记他在地里干活,“带月荷锄归”,这么晚了,故“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没有切实的体验是写不出这样的句子的。

在二十四节气中,“露”占了两个:白露、寒露。农历八月,“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到了九月,“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再冷一点,露水就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结晶体了,露成了霜。

晚秋清晨起来,推门一看,大地蒙上了一层稀疏斑驳的白色物质,树上、墙头、房顶,乃至地上的草、瓦块等支棱凸出的地方都披挂上了。在外面走一圈回来,帽子、衣服,甚至眉毛、眼睫毛都会挂上霜,如果留有胡子,可秒变白胡子老头儿。其实,这霜就是昨日的露,气温过了临界点,便以固态的形式呈现。古人云:“霜者,天之所以杀也。”较之雨、露、雪,霜是有杀气的,霜降与萧瑟零落的景象被称为“肃杀”,是大地呼出的一口凌厉之气。绿植喜欢露的滋润亲和,却畏惧它变脸为霜,如同那句话“霜打了的茄子——蔫了”,霜刃挥过,一派颓靡枯萎之状。但霜也并非全然可憎,“霜叶红于二月花”“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霜也有美丽的一面。

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以密集的方式占领所有空间,称之为雾。记忆中的大雾似乎都发生在农村,田野之上,雾气尤重。一团无形的厚厚的纱帐从天而降,浓浓地包围着你,且是流动的,周遭的一切混沌迷茫,啥也瞧不见。在大雾天,小孩子捉迷藏自然是最好玩最有趣的事了,人一拱进雾中,旋即隐身,仿佛孙悟空施展了法术,只闻语声,不见人影。在这样的大雾中行走,就不用洗脸了,脸上湿漉漉的全是水,衣服也潮乎乎的。而雾气小的时候,世界则像笼罩着一层轻纱,朦朦胧胧的,远处的景物依稀可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花非花,雾非雾”都是写雾之美的佳句。

天气地气,乃阴阳之气,天地交合,化育万物。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地气上腾至空中遂成天气,天气下降至地上遂成地气,故《黄帝内经》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雨露、霜雪和云雾,哪里能分得那么清楚?在茫茫的空间,是风连接了天和地,是为风气。天气地气二而一,“天地和同,草木萌动”,乃有这蓊郁蕃秀的生命世界。

长期生活在城市里,地气有些暌违疏离了。住的是楼房,走的是水泥路,每天双脚很难沾到土地。多少年对露和霜没有切近的观赏了?连雾都得在记忆中的农村寻觅,城市里的雾时有霾相犯。所以,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郊外去,沿着阡陌田垄走一走,踩着松软潮润的泥土,感觉到丝丝缕缕的地气从脚底板进入身体,是那样舒服妥帖,踏实安然。

地气是山野之气,是大自然的真气、灵气,也是人世间的风气、烟火气、五谷之气。人作为大地之子,到田野中去吧,到民间去吧,一如希腊神话中的安泰,只有坚实地足踏大地才会汲取无穷的力量。

原载《光明日报》2022年7月15日

大家都在看

  • 中国地理之最:从世界之巅到秘境奇观

    中国地理之最:从世界之巅到秘境奇观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景观千姿百态,从世界最高峰到陆地最低点,从广袤沙漠到璀璨珊瑚礁,无不展现着自然与人文的极致魅力。以下精选中国地理的极致特征,带您一览这片土地的壮丽与神奇。地形地貌之最1. 最高峰珠穆朗 ... 自然之最05-25

  • 写作写什么?最自然的东西才最有保存价值

    写作写什么?最自然的东西才最有保存价值 欢迎来到蝶之林小屋,每天一篇文章与您一起分享,麻烦进来的才子佳人,动动你们小手,点点右上角关注,留下您的印迹。背景清晨,享受着窗台前的第一缕阳光的洗礼,呼吸着第一口新鲜的空气,感受着来自大自然的最真诚 ... 自然之最05-22

  • 世界母乳喂养日:生命之初,自然之乳

    世界母乳喂养日:生命之初,自然之乳 2025年5月20日是第35个世界母乳喂养日今年的主题是:生命之初,自然之乳母乳是婴儿最理想、最安全、最营养的天然食物,自生命之初,母乳喂养就为婴儿的生长发育提供全面营养和免疫保护。世界卫生组织 (WHO)与联合国 ... 自然之最05-22

  •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母乳喂养宣传日丨生命之初的自然之爱,给宝宝最珍贵的“礼物”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母乳喂养宣传日丨生命之初的自然之爱,给宝宝最珍贵的“礼物” 2025年5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宣传主题为“生命之初,自然之乳”。为进一步倡导母乳喂养理念,提升母婴健康水平,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为准妈妈及家庭提供科学、实用 ... 自然之最05-22

  • 沉沉醉山水间,邂逅自然诗情画意

    沉沉醉山水间,邂逅自然诗情画意 在尘世的喧嚣中久居,心似蒙尘。偶然间,一幅山水画作撞入眼帘,宛如一把精巧的钥匙,瞬间开启了通往宁静桃源的门扉。画面中央,一湾湖水如镜面般澄澈。湖水似是被周围的绿意晕染,透着清新的绿。天空的湛蓝与洁白云 ... 自然之最05-21

  • 刘亦菲38岁素颜自拍照流出,于无妆中邂逅纯粹自然之美

    刘亦菲38岁素颜自拍照流出,于无妆中邂逅纯粹自然之美 在娱乐圈这个被美颜滤镜和精致妆容充斥的世界里,刘亦菲38岁素颜自拍照的流出,宛如一阵清风,吹进了大众的心田,让我们得以于无妆中邂逅她纯粹自然之美。照片中的刘亦菲,褪去了舞台上的华服与浓妆,素面朝天却依旧 ... 自然之最05-21

  • 全国母乳喂养日丨生命之初,自然之乳

    全国母乳喂养日丨生命之初,自然之乳 5月20日“我爱你”被喻为爱的表白日但它还有一个特殊的含义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2025年5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宣传主题为“生命之初,自然之乳”。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一种经济且环保的生活方式;母乳 ... 自然之最05-21

  • 生命之初 自然之乳丨这场“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活动有料又有爱

    生命之初 自然之乳丨这场“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活动有料又有爱 #常德头条##汉寿县人民医院#5月20日是充满爱的日子。2025年5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主题为“生命之初,自然之乳”。该主题强调母乳是婴儿最营养、最安全的天然食物;母乳喂养是一种经济且环保的生活 ... 自然之最05-21

  • 甘肃之美:推荐5个最具特色自然景观。

    甘肃之美:推荐5个最具特色自然景观。 1.张掖七彩丹霞色彩交响曲·地质博物馆。张掖七彩丹霞被誉为“世界十大地理奇观”之一,其斑斓的岩层因白垩纪砂砾岩受流水侵蚀和风化作用形成,呈现红、黄、白、灰等渐变色带,宛如大地的调色盘。景区内“刀山火海” ... 自然之最05-21

  • 凤翔峡原始生态旅游区探索自然之旅

    凤翔峡原始生态旅游区探索自然之旅 景区内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不乏珍稀物种,如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等。凤翔峡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几乎没有受到人为破坏,溪水清澈见底,瀑布飞泻,形成了一幅天然的 ... 自然之最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