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丰水美蟹儿肥!这景象,不在江南,就在西北!

《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篇
播出内容:《四十里店——塞上江南 鱼米之乡》
播出时间:2023年2月23日(周四)20:00
播出频道:CCTV-4 中文国际频道
贺兰山下 塞上江南
鸭群在稻田嬉戏,虾蟹爬满河渠,田野间铺满一幅幅巨幅稻田画……

你可能很难想象,这稻丰水美的景象不在江南,而在贺兰山下一个名为四十里店的地方。

位于宁夏贺兰县中部的四十里店,距离黄河不到15公里,全村有18个自然村,3800多人。滔滔黄河水灌溉出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让贺兰山下的这方水土,变成了“鱼米之乡”。

前些年,四十里店村民用土地入股,建起“稻渔空间”农业观光园。除了水稻和鱼塘的产出,观光旅游也能为当地人带来不菲的收入。

2022年,村里接待游客超过30万,全村的总收入高达8000多万元。靠着“一地多用,一水多收”的立体种养模式,四十里店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因渠而兴
四十里店能有如此丰饶的景象,还要从一条唐徕渠说起。

唐徕渠在秦时已有雏形,汉代正式修建。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朝廷在贺兰山下屯垦戍边,修渠引黄河水灌溉农田,由此在西北大地上形成一片丰饶绿洲。唐时又重修了汉代旧渠,是为唐徕渠。

此后数百年,唐徕渠几经疏浚,一直发挥灌溉作用。到南宋末年,战乱导致河道荒废,田地荒芜,这片久负盛名的“塞上江南”变得满目疮痍。

元初,郭守敬奉命到宁夏治水,他觉得唐徕渠年年淤塞,年年疏浚,不是长久之策。于是重新规划水渠走向,减少河流弯道,希望一劳永逸解决宁夏水患。

为了不影响春耕,郭守敬立下军令状,一年之内,修复唐徕渠。当地百姓也全力配合,组成修渠队伍,齐心协力修复了这条长达400多里的唐徕渠。

重修后的唐徕渠,在此后的700多年里,成为当地最重要的灌溉系统。人们沿着水渠开垦良田,修建房屋,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一渠清水浇灌了万顷良田,成就了如今的“塞上粮仓”。以唐徕渠为代表的宁夏引黄古灌区,在2017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一地多用”粮食美景双丰收
老赵是当地观光园的负责人,原本在城里做稻米加工生意,十多年前的一次经历,让他下决心回到家乡。

当时他回四十里店收米,走了几户人家后发现村里米的品质都不高,根本卖不上价。看到农民辛苦一年却收入不多,从小生活在农村的老赵觉得不是滋味。

2010年,老赵回到了四十里店,重新当上了农民。为了更好把大米卖出去,老赵和村民们成立了合作社,开始用现代农业的方式,种植有机水稻。

水稻品质的提升,让村里人过上了好日子。生活好了大家也有心情出去走走,2016年村里的一次组团旅游,让大家看到了新的发展机会。

那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彩色的稻田画,原来稻田不仅能产大米,还能变成风景吸引游客,“一地多用”的理念让村民们大受启发。

第二年,老赵就把稻田画引进了四十里店村,开始建设农业观光园。开发稻田画不是件容易事,为此,村民们请来专业技术人员帮忙。然而由于田埂高低不平,稻田成熟后的效果令人大失所望。

一次不成就再试一次,为了赶在第二年开春时栽下秧苗,村民们在寒冷的冬季里,挖沟修渠,平整土地。

一个冬天的努力终于见了成效。2018年秋,占地2000亩的现代农业观光园,迎来了开门红。那个秋天,有十多万人来到四十里店旅游。

游客多了,大米的销售也跟着红火起来。如今,通过稻米加工、旅游观光,以及立体养殖,村民的收入越来越高。相比过去单纯种植水稻,每亩地能增收2000多元。

立体种养螃蟹安家黄河畔
村里的稻田画种出了名堂,大伙儿尝到了“一地多用”的甜头,就想趁势发展“一水多收”,搞田间立体养殖。老朱把目光瞄准了价格昂贵的中华绒螯蟹。

西北大地上能养成螃蟹吗?很多人心里打鼓,老朱却认为,只有做大家不敢尝试的事儿,才能抢占先机。

2018年,老朱从江苏买回500斤蟹苗,村民们建起了宁夏第一座水系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就这样,第一批螃蟹在大西北的稻田里安了家。

然而第一次养没有经验,螃蟹总是养不大。经过多方了解后才知道,是水草出了问题。当时,从南方引进的水草不适应宁夏的气候,很难成活,影响了蟹苗的生长。

找到原因后,大家开始四处找寻替代品。一次,老朱听说邻村有一种水草,不但能种活,还能越冬,他赶忙带回村里试种。第二年,水草果然在水里茁壮生长,螃蟹就此成为当地人又一条致富的途径。

2022年,贺兰县的稻田蟹养殖面积已经达到7000多亩,销售范围覆盖了整个西北地区。四十里店村的稻田蟹品牌,成了贺兰山下农业发展的新名片。小螃蟹做成了大产业,村民们对四十里店的未来更有信心。

今天20:00,走进贺兰山下四十里店,感受“塞上江南”的魅力!

转自:CCTV4《记住乡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大家都在看
-
中国地理之最:从世界之巅到秘境奇观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景观千姿百态,从世界最高峰到陆地最低点,从广袤沙漠到璀璨珊瑚礁,无不展现着自然与人文的极致魅力。以下精选中国地理的极致特征,带您一览这片土地的壮丽与神奇。地形地貌之最1. 最高峰珠穆朗 ... 自然之最05-25
-
写作写什么?最自然的东西才最有保存价值 欢迎来到蝶之林小屋,每天一篇文章与您一起分享,麻烦进来的才子佳人,动动你们小手,点点右上角关注,留下您的印迹。背景清晨,享受着窗台前的第一缕阳光的洗礼,呼吸着第一口新鲜的空气,感受着来自大自然的最真诚 ... 自然之最05-22
-
世界母乳喂养日:生命之初,自然之乳 2025年5月20日是第35个世界母乳喂养日今年的主题是:生命之初,自然之乳母乳是婴儿最理想、最安全、最营养的天然食物,自生命之初,母乳喂养就为婴儿的生长发育提供全面营养和免疫保护。世界卫生组织 (WHO)与联合国 ... 自然之最05-22
-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母乳喂养宣传日丨生命之初的自然之爱,给宝宝最珍贵的“礼物” 2025年5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宣传主题为“生命之初,自然之乳”。为进一步倡导母乳喂养理念,提升母婴健康水平,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为准妈妈及家庭提供科学、实用 ... 自然之最05-22
-
沉沉醉山水间,邂逅自然诗情画意 在尘世的喧嚣中久居,心似蒙尘。偶然间,一幅山水画作撞入眼帘,宛如一把精巧的钥匙,瞬间开启了通往宁静桃源的门扉。画面中央,一湾湖水如镜面般澄澈。湖水似是被周围的绿意晕染,透着清新的绿。天空的湛蓝与洁白云 ... 自然之最05-21
-
刘亦菲38岁素颜自拍照流出,于无妆中邂逅纯粹自然之美 在娱乐圈这个被美颜滤镜和精致妆容充斥的世界里,刘亦菲38岁素颜自拍照的流出,宛如一阵清风,吹进了大众的心田,让我们得以于无妆中邂逅她纯粹自然之美。照片中的刘亦菲,褪去了舞台上的华服与浓妆,素面朝天却依旧 ... 自然之最05-21
-
全国母乳喂养日丨生命之初,自然之乳 5月20日“我爱你”被喻为爱的表白日但它还有一个特殊的含义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2025年5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宣传主题为“生命之初,自然之乳”。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一种经济且环保的生活方式;母乳 ... 自然之最05-21
-
生命之初 自然之乳丨这场“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活动有料又有爱 #常德头条##汉寿县人民医院#5月20日是充满爱的日子。2025年5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主题为“生命之初,自然之乳”。该主题强调母乳是婴儿最营养、最安全的天然食物;母乳喂养是一种经济且环保的生活 ... 自然之最05-21
-
甘肃之美:推荐5个最具特色自然景观。 1.张掖七彩丹霞色彩交响曲·地质博物馆。张掖七彩丹霞被誉为“世界十大地理奇观”之一,其斑斓的岩层因白垩纪砂砾岩受流水侵蚀和风化作用形成,呈现红、黄、白、灰等渐变色带,宛如大地的调色盘。景区内“刀山火海” ... 自然之最05-21
-
凤翔峡原始生态旅游区探索自然之旅 景区内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不乏珍稀物种,如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等。凤翔峡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几乎没有受到人为破坏,溪水清澈见底,瀑布飞泻,形成了一幅天然的 ... 自然之最05-21
相关文章
- 嘉峪关最有灵性的5座山!您都去过吗?
- 国际博物馆日:德基艺术博物馆推出特别活动
- 自然分娩与剖腹产:哪个更好
- 520邂逅自然之爱 “山间动物的浪漫情书”邀你赴生态之约
- 博物馆的未来是什么?
- 让文旅“流量”变发展“增量”
- 抄作业!码住这份母乳喂养必备知识,解锁自然之乳的喂养密码
- 【卫生健康宣传日】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生命之初,自然之乳
- 金山湖 沉浸自然 释放心灵!
- 戛纳红毯:高圆圆古天乐同框,自然之美全场!
- 西藏之美:最具特色5个自然景观
- 吉林人参系列报道之一:秘境“山珍”——林下参
- 江汉北顾处 一陂纳古今——“武汉城市之根”黄陂走笔
- 石门岭雾锁奇峰,雨后水墨丹青既视感!
- 自然之颂
- 哪个自然奇观最让你感到敬畏?暗示你的意志力极限和突破力
- 拥抱自然:探寻最养生的自然之地
- 自然与生命的永恒主题
- 第146.《幼科概论》明·佚名【附】世界自然之最
- 江苏省兴化市之“最”盘点
热门阅读
-
张译和张铎,你真的能分清楚吗? 07-13
-
三年自然灾害毁灭了多少的东西,实属可怕 07-13
-
丹霞山阴阳石酷似男女生殖器,羞涩的人真的看不下去 07-13
-
世界上最高的十大山峰,珠穆朗玛峰稳居第一 07-13
-
俄罗斯十大城市排名:莫斯科第一,圣彼得堡第二 08-01
-
世界十大最缺水的国家排行榜,索马里位列第一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