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的魅力

发布者:姑苏一狼 2023-6-5 15:04

在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的时代,能持续散发正能量的社群,也更能体现出其独特的价值!



01

我一直在运营公司的读书会。

首先,我觉得读书会就是个“大社群”。它不只是提供“信息”与“视野”,更重要的是激发“能量”。

想一想,当你一个人在茫茫黑夜中独自前行,迷失方向,感到特别无助时。

你突然发现有一个村落,那里有一群能量满满的人,他们的歌声吸引了你,他们的话语能感召你,你被他们重新唤起了热情。

你们或相约而行,去寻找心中共同的神圣之地。你们或相互约定,在某时某刻再回到这出发的地方,分享各自不同的经历。

所以,在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的时代,能持续散发巨大正能量的社群,也更能体现出其独特的价值!

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我加入某个社群的那一刻,我的感觉就好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原来老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那是自身的能量不足;原来写作也是在输出正能量;

原来不仅要学会积聚能量,还要学会与“能量吸血鬼”们保持适当的距离,防止自己的能量被吸走。

02

当然,不管是公益社群,还是商业社群,为了能让志同道合的人能相聚成群,就一定要有统一明确的价值观。

因为,只有在共同的价值观需求的指引下,一群人之间才有可能相互认同、同频交互,共同激发能量。

所以,最终能聚在一个社群里的人,他们势必会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有聊得来的话题,有相近的观点和思想。

如果有人误入了不适合自己的社群,或者发现自己待着不舒服,那么也一定会选择离开,转而再去寻找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这也正符合了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观点。

顺着这个思路,我给“读书会”设计了这样的价值观理念:

带着目的去读书,带着目标去思考,带着活力去践行,力求思行合一。

我发现,这样的价值观理念,确实能激起其他人加入社群的兴趣。

因为,在他们原来认知里的读书会,仅仅是学术层面、知识层面的交流,大家比拼的是书读得够不够多,视野够不够宽阔...

而这个社群宣扬的理念是--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把书上的知识拿到工作中运用,光有想法也是不够的,还应当把自己的思考带入到实际行动中。

03

举个最近的例子。

我想要提升管理的技能,那我首先找了很多相关的、经典的、有启发的书进行阅读。

比如,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针对书中有价值的点,我都把它摘录下来,并且,我会认真思考“针对这个知识点,在实际工作中,我可以做些什么?”

比如看到书中的“时间管理”,就要联想到自己在时间管理上有没有值得什么改进的地方。


并且要把读书的内容与思考点,形成完整的读书笔记分享出来,让自己更好地吸收知识、内化知识的同时,也让其他成员有所收获。

当然,读书、分享、思考之后一定要真正去付诸于实践。

在工作生活中,当我领悟到真正地高效利用时间,不是想方设法给自己列清单、排日程,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而是试着反向思考,把时间管理的第一要义设想成了“根据目标,定义边界,找出什么事根本不必做...”

所以,我再利用读书会线下交流的契机,把我实践中的心得再次分享给其他人:要给自己做减法,保证要事第一,避免浪费时间,这才是高效的方法。

04


我还发现,社群其实是有自生长能力的。

比如,在读书会里,有些成员自发组织了“自省式读书”:

结合自己的工作,通过读书反省工作中的不足,并且提出明确的改进计划。

还比如,有些人提出来,读书会是一个选拔高素质人才的优良场景:

在读书分享过程中,有些人思路清晰,考虑问题全面;有些人逻辑性强,善于抓重点;有些人提出的观点很有创新性。这些都是可以观察与评估的。

更重要的,在这个人人参与的场景中,分享的人并不知道有人在观察和评估他,此时的他表现得最自然、最本色,没有任何的伪装。完全可以在这样的场景中,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这些逻辑,刚成立读书会时,我完全没有想过,但就在它慢慢成长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生长出来了。

05


最后,总结一下:

社群,不只是提供“信息”与“视野”,更重要的是激发“能量”。

它的最终魅力也在于此:在共同的价值观需求的指引下,一群人之间相互认同、同频交互,共同激发能量。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建立及运营一个社群,首先就是明确核心价值观,给自己和他人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让相同的兴趣爱好,有共同聊得来话题,有相近的观点和思想的人能聚在一起。

并且要相信,社群是有自生长能力的,这颗种子迟早会发芽、会慢慢长大,会一直持续影响我们。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