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树名木已是兴旺的“大家庭”

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仓颉庙内的仓颉手植柏,树纹如奔腾河流,传说则为象形文字的创造者仓颉去世前选择墓地时,亲手栽植作为记号,因此亦有学者称其为“文化之根”。
(图片来源:西安发布公众号)

这是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邦马大雪山野生茶树群落中的一号古茶树。古树群落出产的勐库大叶茶,每年都能为当地提供相当可观的收益。
(图片来源:全国农业博物馆网站)

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镇李庄村的水松“昂首俏丽如屏”,树干高耸笔挺入云,享有“天下第一水松”之美誉。
(图片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孔望山景区龙洞庵内,已有八百三十年树龄的糯米茶古树正逢盛花期。
(图片来源:新华报业网)

北京潭柘寺的两株古银杏树,已经有一千三百年的树龄。
(图片来源:中新网)
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活化石”、森林资源的瑰宝。近年来,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从“文物”“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景观”的视角,将“古树名木”视为独特的文化资源,发掘其具有的重要科学、生态、历史、文化、景观与经济价值。
中国已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各地陆续“晒”出古树名木;中国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方法,也持续丰富。
摸底“家庭成员”
奠定古树名木保护基础
何谓“古树名木”?我国于2017年1月1日起实施的《古树名木鉴定规范》规定,“古树”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则是指珍贵、稀有的树木和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近年来,中国的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切实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及自然生境”。2019年,第二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在第四章第四十条明确将保护古树名木作为专门条款,规定“国家保护古树名木和珍贵树木。禁止破坏古树名木和珍贵树木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
中国有多少古树名木?分布在哪里?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到底该怎么做?这其中的首要任务在于摸清古树名木“身份”和家底。全国绿化委员会在2001年和2015年曾先后两次开展了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第二次全国普查于2015年开始,历经5年时间,经过外业调查、数据整理和专题调研以及两轮数据复核,最终在2020年10月完成了普查报告。
2022年9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我国古树名木资源状况:数据显示,全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包括散生122.13万株和群状386.06万株。分布在城市的有24.66万株,分布在乡村的有483.53万株。
在散生古树名木中,含有古树121.4865万株、名木5235株、古树且名木1186株。现存古树名木中,数量较多的树种有樟树、柏树、银杏、松树、国槐等。
两次古树资源普查为后续保护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各地陆续建立和完善古树名木资源管理档案和数据库,基于普查结果起草制定古树名木保护制度和政策。
各地“晒”出自家资源
瞄准特色发展方向
依据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中国各地陆续“晒”出自家古树名木的最新“阵容”。江苏推出省内十大“寿星树”,广东发布“十大最美古树群”评选成果,山东省公布本省一级保护古树名木名录……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古树名木异彩纷呈,各有特色。有着“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省,目前古树名木超过100万株,数量资源位居全国首位。作为世界茶源的起源地和原产地之一,云南省还有着相当丰厚的古茶树资源。《中国古茶树资源状况白皮书(2022)》数据显示,我国古茶树约97%分布于云南。
依靠特色树种优势,云南省尤其注重突出自身“古茶树之乡”的地位,强调当地多样的茶种资源,悠久的茶叶生长历史以及资源带来的可观经济效益。世界上海拔最高、分布面积最广、种群密度最大的野生茶树群落,位于云南省临沧市,生长在海拔1600米至2400米的森林中,是极为珍稀的古茶生态系统和抗性育种的宝贵资源,吸引了众多学者前来考察。
我国的“古树”至少都有100年的生长史,有些甚至长达数千年。许多这样的古树也成为了人们敬仰、寄予愿望的对象,成为当地的人文景观。各地在古树名木的保护利用方法,在注重科学知识和文物价值的发掘传播外,更注重与“非遗”结合起来,找寻古树背后的人文故事、历史印迹。
据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数据,全国仅有5株5000岁以上古树,均在陕西省。而有上千年历史的古树名木则更多。位于延安市黄陵县黄帝陵的黄帝手植柏,相传为轩辕黄帝所栽,被誉为“中华百棵名树之首”;保生柏则是明代保生宫火毁后的唯一“幸存者”与“见证者”;距离黄陵县城20多公里的老君柏,相传为武帝刘彻北征朔方得胜归来时于“老君神庙”前焚香祭拜所植。“老君庙”垮塌,“老君柏”却依旧傲立,百姓便对之更加崇敬,将其誉为“神树”……借助普查结果,当地对这些古树“寿星”们再次逐一进行深入考证,进一步厘清古树背后的历史、故事与传说,增添“名气”。
古树可以联结历史,唤起乡愁,凝结共同的民族情感记忆。讲述古树背后积淀的社会风情也是彰显地方人文特色的途径。北京是古都,是全世界古树最多的城市,城中现存4万余株古树名木,覆盖了74种不同树种。许多古树都位于皇家园林范围内,形成了特有的古树名木文化。
古树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然资源。各地注重展示古树名木自然之美。福建有着丰富的林木资源。2018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林学会开展“中国最美古树”遴选,在85株“最美”中,就有12株来自福建的古树,为全国最多。这些古树名木树龄大多在800年至2100余年之间,树种各异,树形千姿百态,各显风姿。德化县“樟树王”被誉为“优雅繁盛”,植于唐代,历经千年风霜依旧挺拔壮硕;浦城县九龙桂“柔情烂漫”,花开千年,依旧花枝饱满,年产鲜花可达240公斤……当地非常珍惜这些古树名木资源,对“中国最美古树”建立档案,自2021年起已开展两次“福建最美古树群”遴选活动,共确定了40片古树群名单,至2025年计划还将开展新的遴选工作。
广东、河北等省份也在“美”上做文章,采用评选方式,“晒”出“广东省十大最美古树”“广东省十大魅力古树乡村”“河北省最美古树”。南北方树种分布差异很大,于是描述古树科学价值和风貌的方式也有区别。在广东,强调欣赏榕、樟、荔枝、龙眼等特色树种枝繁叶茂,果实花朵的丰硕,红豆杉、格木、闽楠等珍稀树木也具有高观赏价值。而在北方,那些著名的松、柏、槐树都颇具历史沧桑感,所以更着意欣赏古树遒劲的枝干和奇异的形态。
为持续“扩员”
各地探索新方法
通过两次全国性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各地基本已确认了地区总体古树名木数量、不同级别古树名木的数量、古树群数量以及后备资源树木数量。随着“家底”逐步清晰,各级、各地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方法也开始进一步丰富。
每一株古树名木,都是活着的生命,这也构成了所有古树名木价值的核心和前提。针对普查中普遍存在的病害问题,古树名木精细化养护是重要的途径和方向。重庆市自2018年启动古树名木复壮保护计划,分批次、年度对古树名木开展“一树一策”综合性复壮措施,目前已抢救复壮古树名木700余株。浙江省温州市则借用数字化迭代升级“智慧园林”系统,实现古树名木位置分布、生长状态、养护情况、认养监管等功能综合管理,至2022年9月系统已录入古树名木713棵。
为进一步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各地还在持续出台地方标准,为古树名木保护建章立制。包括江苏、山东、贵州在内,多地出台了古树名木保护办法,划定古树名木保护范围、明示禁止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明确提出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提供必要资金支持,强调在当地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相应经费,用于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的日常养护、复壮、抢救、保护设施建设。湖南省郴州市等地则尝试推广“林长制”“树长制”,将古树保护与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把古树名木信息同步到护林员巡护管理平台,明确个人每月、每季度的常态化巡护任务。
随着中国古树资源的资源图谱逐渐清晰,保护措施逐步丰富,要继续让古树名木“大家庭”不断壮大,还需要形成全社会保护合力。在科研领域,各地继续保持与高校展开合作。自2014年10月始,江苏省扬州市园林绿化部门就与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合作,实施驼岭巷唐代古槐种质资源保护与扩繁科研项目,为濒危衰弱的古树名木建立种质资源库,现已经繁育出一片新的“子孙林”。
近年来,古树公园开始出现。在2022年,北京市已落成20个古树公园,包括古树主题公园、古树保护小区、古树乡村、古树街巷等;预计2023年还将再建20处古树公园。各地还通过举办宣传活动以及认种、认养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保护古树名木意识和热情。2022年9月,各地举办了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北京、福建、山东等多地通过“中国古树名木保护图片展”活动向居民讲解古树名木重要价值;陕西省太原市出台了《太原市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规划(2021年—2035年)》,将古树名木资源与景点、乡村旅游项目、历史文化资源结合。2022年,上海浦东、杨浦等区开放古树及后续资源认种认养,市民通过捐资等方式共同参与绿色资源保护管理。领养后,市民还可获得电子版全民义务植树尽责证书和国土绿化荣誉证书。
延伸阅读
2月6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开征集“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鉴定技术及系统研发”应急项目科研团队。
项目主要目标是建成动植物物种各不少于100种的智能识别样本库与知识库,其中包括50种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及其近缘种,样本标识正确率为100%;建立不少于10个树种(包含且不限于樟树、银杏、松树、国槐等)古树名木树龄鉴定技术体系,建成古树树龄真实性检验样本库,一、二、三级古树名木树龄鉴别精度误差分别低于25%、20%和15%。(胡炜莘)
下一篇:入侵植物,各国都在苦斗
大家都在看
-
天选兰花的生存智慧:成功需要努力配点运气 三枚萼片、三枚花瓣、一个合蕊柱,这样独特的外貌让我们可以很容易辨认出兰科植物。兰科植物种类丰富,当前确认的约有815属22000-27000余种。它们的花瓣千姿百态,有袋状的兜兰(Paphiopedilum spp.)、瓣状的文心兰 ... 植物之最07-16
-
哪个绿植最适合摆放客厅化解风水煞气#? 嘿,头条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点玄乎”但又挺实在的事儿——客厅风水!你是不是也觉得,明明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但就是感觉哪儿哪儿不对劲?好像“有点堵”,“有点闷”,甚至偶尔觉得不顺心?老一辈人可能会说, ... 植物之最07-16
-
植物中的“鄙视链”,三角梅、月季、蓝雪花上榜,花友:人间真实 最近逛花友圈,发现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原来咱们养的花花草草之间,也藏着条“鄙视链”。三角梅、月季、蓝雪花这些常见花,居然都在榜上,看得人直乐呵。就说三角梅和月季吧。三角梅在南方那叫一个皮实,病虫害少 ... 植物之最07-13
-
这2个月,抓紧给10种花草“剃光头”,下手剪得越狠,长得越旺 夏天的高温天,对养花人和花花们都不容易!尤其是一到三伏天的高温,阳台上的花花草草就开始集体“泄气”,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有一种“躺平”的状态。看着花草这样,养花人都有点想要放弃了。其实,让你的盆栽安然 ... 植物之最07-13
-
鲁冰花那么美,却被当做绿肥用,原来豆科植物的“美”不止于颜值 鲁冰花这名字听着就诗意,可它的本事比颜值更让人惊叹。第一次在公园见到成片的蓝紫色花穗,还以为是新品种薰衣草,后来才知道是羽扇豆。园艺圈的朋友说:“别看它温柔似水,实则是土壤里的隐形工程师。”豆科植物都 ... 植物之最07-13
-
被誉称为“奇迹之树”的植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大山是给人以雄伟、壮阔、巍峨等形象,名山大川更是鬼斧神工,让人心旷神怡。而在高原连绵不绝的大山里,没有太多巍峨与壮阔,有的是优美、灵秀与神往,大山孕育着自然的各种精灵,陪伴着这方水土世世代代的人,在自 ... 植物之最07-13
-
哪些植物适合办公室养殖?办公室植物品种TOP5排行榜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城市上班的大部分白领、学生等人群无不是天天对着电脑处理各项事物,在电脑的辐射及工作压力下,脸上油光满面、长痘、脱发现象都是十分常见的。而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添上一抹绿色,整个压抑 ... 植物之最07-10
-
四川一姑娘,将慈姑当绿植养,引得网友感慨:亭亭玉立,好美 最近刷到四川妹子水培慈姑的帖子,真没想到菜市场的食材还能变身家居小清新!以前总觉着绿植得花钱买,现在看厨房边角料随手一养就是风景,慈姑叶子亭亭玉立,红薯藤蔓自然垂挂,比网红ins风更有烟火气。尤其夏天 ... 植物之最07-09
-
我眼中的七彩云南——植物王国之彩 一,植物王国之彩云南几乎集中了热带、亚热带、温带甚至寒带的所有植物品种。在全国3万多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已经发现了274科,2076属,就有1.7万多种,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的62.9%,其中许多种类还是云南所特有的 ... 植物之最07-09
-
全球之肺,中国贡献:守护世界植物多样性的东方智慧 导读我国的国土面积不是世界最大的,但在植物多样性这件事上,中国却是当之无愧的“大国”。我国的高山、森林、湿地,支撑全球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今天我们聊的,不是某一棵名贵树,而是——在守护世界植 ... 植物之最07-09
相关文章
- 淘米水加一种皮,发酵快还没味,花草吃疯长, 妥妥的“养花神器”
- 老婆把“胡萝卜当绿植”养客厅,竟然开花了?网友:别说,还挺美
- 世界上最痛的植物有多可怕?美国军人把它当厕纸用,结果痛到崩溃
- 什么绿植最容易养并且还有用?推荐薄荷
- 被名字耽误的超级作物!全身是宝的火麻,真的赢麻了
- 西藏退休老太太,因“用鹅卵石养铜钱草”而走红,妥妥的视觉盛宴
- “水果皇后”大量上市!虽然好吃但热量很高
- 公认“镇宅第一名树”,凹造型绝了,在家里养一盆,人见人夸
- 盘点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十大植物排名
- 江苏一女子晒“养死的玉麒麟”,吸引上万人点赞,网友:怪好看的
- 我愿称它为‘植物界’天花板~~银杏树
- 适合北方生长的名贵苗木有哪些?
- 🌿阳台植物角年度红榜!杭州打工人亲测皮实选手
- 这9种植物太绝了!既是盆栽又是药材,厨房阳台都该来一盆
- 第三节 葛洪的世界之最,
- 这种水果被誉为“果中皇后” 虽然好吃但热量很高
- 最受欢迎的6种“多肉植物”,随便养一养都很美,你养过几种?
- 这些常见的花,见到也最好踩死
- 《长安的荔枝》没夸张,荔枝在古代真的超级名贵!
- 邂逅花草之美,定格生活小确幸
热门阅读
-
兰州烟价格表和图片 十款兰州烟经典款式价格 05-07
-
世界上十种最美的花:玫瑰花上榜,牡丹花居首 01-17
-
十大名贵君子兰排名:大花君子兰榜上有名 01-19
-
镇宅最吉利的三种花:桃花、君子兰位列前两名 04-17
-
多肉法师哪个品种最美?最美的多肉法师排行榜 04-17
-
10种植物的传播方式,种子的特点及传播途径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