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物之最的传国玉玺,究竟去哪了?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所有文物中,如果说有哪件文物的名气、地位、意义、价值,这些因素都位居首位的,那传国玉玺绝对是最有资格的一件,同时,它还集诸多传奇故事于一身,充满了神秘色彩,其他文物皆无出其右。
如此重要的一件国宝级文物,它究竟身在何处?接下来,就沿着历史的脉络一起来探寻传国玉玺的踪迹。
一、传国玉玺的诞生
根据《后汉书》记载,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随着齐国不战而降,秦国遂一统天下,秦始皇于是去王号、称皇帝。同时,命李斯以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于其上,自此“传国玉玺”开始成为至高无上皇权的象征。

公元前221年,嬴政一统天下,命李斯雕刻传国玉玺
从法理上来说,谁拥有这枚传国玉玺,谁就可以合法地成为皇帝。因为这枚传国玉玺本身,就代表了天命所归。当然,真正想去争天下,还是要看自己麾下的实力。但不管怎么说,一件物品就能作为皇位合法性的证据,这件物品的价值,自然是超乎想象,甚至超过了千军万马。
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寓意,导致这枚传国玉玺在接下来的上千年历史中,有了无比坎坷的经历,引得无数帝王、乱世枭雄们趋之若鹜,它所经历的历史故事足够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

传国玉玺(仿)

李斯书写字体
二、传国玉玺的第一次失踪:沉入湖底
有传闻,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传国玉玺现在仍然在洞庭湖底。
又有传言,在此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传国玉玺复归秦。
这个传闻是从哪来的呢?它的依据是什么呢?
《史记》记载了秦始皇的一次南巡,“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这里的“湘山祠”正好就在今天洞庭湖的君山岛上。当时,秦始皇游历到君山岛之后,奇怪的是,他突然结束了南巡的行程,起驾回宫了。
因此,就有人把这段史料记载和坊间传闻结合,联系在一起,并绘声绘色的将这段故事丰富了起来,越传越神。

洞庭湖地形图
不管是遗失在洞庭湖底还是数年后失而复得的说法,疑点都甚多。
疑点一:始皇帝南巡为什么要带着传国玉玺?
皇帝的印鉴一般是用来在颁布的诏令或者官方文件上盖章用的。秦汉皇帝都有六玺:一,皇帝行玺,用于封国;二,皇帝之玺,用于赐诸王侯;三,皇帝信玺,用于发兵;四,天子行玺,用于召大臣;五,天子之玺,用于册封外国君主;六,天子信玺,用于祭天地鬼神。六玺各有不同用途,并满足所有国家事件的需要。

六玺“仿”
皇帝平时就是使用六玺来发号施令、传达旨意,而传国玉玺是皇位正统的象征,是用来证明君权天授的信物,并无具体用途,所以没必要随身携带。
也许有人要硬杠,说不定偶尔用它来盖盖章呢?
那么,秦朝的文书是写在什么材料上?主要是竹简、木简,少量写在布、帛上,纸在东汉才发明。
秦简的尺寸一般为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而传国玉玺的尺寸是约10厘米左右的立方体(这个在之前的文章分析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往前翻阅),用它在竹简或布帛上盖章,尺寸显然不合适。既然平时都用不上,那出去游玩带着传国玉玺干嘛?(不用随时拿出来炫耀吧)

秦简
疑点二:想从洞庭湖底找回失落的物件,不太可能!
要知道洞庭湖古称“八百里洞庭”,不仅面积大,而且水也深,湖底更是淤泥堆积,别说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即使在现在也很难从偌大的洞庭湖底找寻到玉玺大小的东西。

洞庭湖还是挺大的
因此,传国玉玺在秦始皇南巡时沉入洞庭湖底的说法可信度不高,后来又被捞起更是无稽之谈。当时它应该一直在秦皇宫中,之后的史料也证实了这一点。
三、传国玉玺的第二次失踪:遗落枯井
关于传国玉玺的传承,《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载,嬴政立下遗嘱把皇位传给了儿子扶苏,因此扶苏原本是传国玉玺的第二代正统拥有者。
然而,由于宦官赵高祸国乱政,篡改始皇遗诏,赐死扶苏,扶持秦二世胡亥登基,传国玉玺自然到了胡亥手中。

赵高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啊
秦朝末期,天下大乱,刘邦抢在项羽之前进入国都咸阳,秦后帝子婴在城破时献出玉玺,传国玉玺就一直在西汉王朝刘氏手中代代相传。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夺政权,他让弟弟进入宫廷索要传国玉玺,遭到汉孝太后的强烈斥责,并把玉玺重重摔在地上。不过玉玺的材质着实优秀,遭受猛烈撞击也只是摔掉了一个角,后来王氏兄弟用黄金对玉玺进行了镶补。
公元23年,王莽的新王朝覆灭,玉玺被校尉公宾得到,献给了自己的顶头上司李松,李松不敢要又转手给了汉朝宗室后代刘玄,后来刘玄被赤眉军抓住,玉玺辗转到了傀儡皇帝刘盆子的手里。没过多久,刘秀大败赤眉军。传国玉玺又落到了东汉王朝刘氏手中。
一转眼200多年过去了,到了大家都很熟悉的东汉末年了。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相互交织,大将军何进不敌宦官集团,于是招西北大军阀董卓进京,奈何东窗事发何进身死,袁绍等人诛杀宦官后逃亡,汉少帝携带玉玺在途中被董卓迎回,不过在动荡中玉玺不知道丢在了哪里。至此,传国玉玺迎来了短暂的遗失。

孙坚得玉玺
由于董卓乱政,公元190年,十八路诸侯前来讨伐。东吴孙坚收复洛阳后,命士兵翻找传国玉玺,最终在城南一口井中找到, 据传是因为宦官张让(十常侍之乱)裹挟汉少帝逃出皇宫时把玉玺扔在了井里。
当时,董卓入主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只为专权与享乐,对传国玉玺并不在意。要不是孙坚执意寻找,这一传世国宝很有可能就此长眠枯井。
对于孙坚发现的这枚传国玉玺,后世基本没什么怀疑,大家认为这就是正品。一方面,孙坚之前从来没见过传国玉玺,不可能有仿造的能力,而后来也有见过传国玉玺的人,确定过这枚玉玺的真伪。另一方面,发现玉玺的地方,也确实和之前的很多历史事件对得上,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
四、传国玉玺的第三次失踪:遗失大漠
东汉末年,象征真命天子的圣物传国玉玺再度显世后,立马遭到各路势力人马的疯狂抢夺。孙坚收复洛阳获得玉玺,本以为自己有帝王之命,可惜很快英年早逝。
孙坚去世后,儿子孙策认为传国玉玺是不祥之物,转手交给淮南军阀袁术换来兵马和自由身。袁术狂妄自大以传国玉玺为证自立为帝,最终招来杀身之祸。后玉玺被曹操所得,儿子曹丕取代汉王朝,玉玺被他在肩部刻上了“大魏受汉传国之玺”几个字。三国鼎立结束后,司马氏建立晋朝,传国玉玺就此落入晋朝皇帝手中。

孙策用传国玉玺换来3000兵马,让东吴崛起
之后传国玉玺就开始了一连串各种易主命运。
晋朝仅仅传了两位皇帝,便爆发了八王之乱。此后,北方游牧民族趁势南下,纷纷建立政权。最后,西晋被汉赵政权所灭。汉赵大将刘聪攻破洛阳后,晋怀帝献出传国玉玺出城投降,就这样,玉玺落到了前赵手里。
再之后,前赵政权分裂,以石勒为首的后赵政权灭了前赵,再次抢到了这枚传国玉玺。石勒还特意在玉玺旁边,加上了‘天命石氏’这四个字。
不过,石勒刻的这四个字,显然没什么作用。仅仅二十年之后,后赵同样被冉魏政权取代。之后,冉闵为了得到东晋的帮助,被东晋将领骗走了玉玺。自此之后,传国玉玺再次落入司马家手里。
回到司马家手里之后,这一次,传国玉玺正统传承的时间就比较长了。东晋灭亡后,被刘裕建立的刘宋政权取代,历史也正式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在南北朝时代,南朝先后传了宋齐梁陈四代,玉玺也就从东晋一路传到了南陈政权手里。
到了南北朝末期,随着杨坚篡取北周皇位,建立隋朝,并且南下灭陈,中原再次被统一,玉玺就此落入隋杨手里。不过,杨家也只传了两代就亡国了。隋朝灭亡后,传国玉玺再一次经历了一场坎坷的旅程。
这一次的坎坷,主要是被那场隋末战乱影响的。隋炀帝杨广被麾下禁军发动兵变所杀,这场兵变史称‘江都政变’。之后,著名的大奸臣宇文化及接管了禁军,传国玉玺也就落入到了宇文化及手里。

隋炀帝与宇文化及(剧照)
在演义小说中,隋朝灭亡时各大势力开始争抢玉玺。最终,被李渊的儿子李元霸,技压群雄,抢到了玉玺。但在正史上,李元霸这个人是不存在的,玉玺也不是这样落入李家的手里。
在正史中,江都政变后,宇文化及率兵和瓦岗军大战了一场,最后被瓦岗军打败。此后,宇文化及率领残存的士兵,裹挟隋朝女眷向北方逃窜,路上却被另一位隋末枭雄夏王窦建德截杀,玉玺和隋朝女眷就落入到了窦建德手里。
但没过多久,北方的突厥便前来找窦建德要人。这主要是因为隋朝当时派了一位公主去北方和亲,那位公主此时在突厥地位很高,所以才能派遣突厥前来要人。窦建德为了得到突厥的支持,直接把人和玉玺都交了出去。所以,传国玉玺也就跟随突厥人一起远离中原大地,隐匿漠北。
从东汉末年到隋朝灭亡这400年间,传国玉玺虽然易主频繁,长期处于颠沛流离的境地,但上述史实争议不大,这枚正品传国玉玺一直传承了下来,并未存疑。
五、传国玉玺的第四次失踪:大火中销声匿迹
隋末唐初,传国玉玺被突厥人带回大漠,彼时,中原各势力为争夺政权而无暇顾及。以至于唐朝开国至李世民登基初期,一直都没有传国玉玺,李世民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一了天下却没有传国玉玺的帝王。
直至政局稳定后,李世民才派出大唐战神李靖率兵前往北方奇袭突厥,一战灭了突厥的统治核心,将传国玉玺带回中原,至此,玉玺伴随着唐朝皇位一起,传了两百多年。

李靖大破突厥
当然,后世也有人质疑,真正的玉玺会不会早遗失在了漠北,李靖带回的只是一个赝品,或者是李世民为了证明正统帝位,秘密伪造的。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但绝对很低。
因为当时在李世民麾下,有很多高级文官,是直接从隋朝继承来的。在隋朝的时候,他们都见过真正的传国玉玺。而玉玺回归之后,他们又没有任何质疑,这足以说明,李世民得到的这枚玉玺,应该是货真价实。
转眼又到了唐朝末年,朱温篡唐,玉玺就落到了朱温手里。十六年后,李存勖又灭了后梁,建立了后唐。但到了后唐灭亡的时候,末帝李从珂直接带着玉玺,在皇城当中自焚而死,传国玉玺从此消失在人世间。
在这之前,传国玉玺虽然多次经历时代变迁,但基本上可以保证玉玺本身的真实性。但是在这之后,玉玺的传承就开始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六、后世近千年,传国玉玺数度再现,难辨真伪
唐朝末年,传国玉玺伴随一场大火彻底销声匿迹,但依然有很多人认为,玉玺并没有被烧毁,只是暂时失踪了。因为玉玺本身是玉制的,火灾的温度很难达到玉的熔点。
所以,唐代以后也多次传出传国玉玺重现的传闻,但都无法证实其真实性。
北宋:
宋哲宗时期,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一个农夫,拿着一枚传国玉玺前来献宝,说是在自家农田里发现的。此时,距离传国玉玺失踪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其真伪已无人可知。
就当这枚玉玺是真的,二十多年后‘靖康之变’,这枚传国玉玺又随着徽钦二帝一起,被金国带去了北方,再次下落不明。100年后蒙古灭金,依然没有再找到这块传说中的玉玺。
南宋:
赵构建立南宋之后,说是传国玉玺没被金国掠走,又拿出一块。这枚玉玺也就随着南宋的皇位,一直往下传。直到崖山海战,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一起跳海时,也把这枚玉玺带在了身上。所以,这枚传国玉玺,便和小皇帝一起掉到海里了。
元朝:
忽必烈去世后,传国玉玺惊现大都,被崔彧找到后给了铁穆耳,铁穆耳也是因为这块玉玺才继承皇位的,但其真实性也无从考证。
明清:
到了明清两代,虽仍然不时会有传国玉玺现世的传闻。但每次一番考证后,都被认定为赝品。
至于明清历代帝王传承的传国玉玺,也只不过是帝王们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命人雕刻而成作为内心的安慰而已。
现代:
1975年时,据说有个军官找到了传国玉玺,在澳门出售。香港一位爱国人士愿以9亿港币购买,并赠送给祖国,最终却不了了之,毕竟这个所谓的传国玉玺很有可能是假的。
结尾
其实,自后唐灭亡以后一千多年来,所谓的传国玉玺也就只剩下一个传说了。除了史书上的那些记载之外,对于这枚曾经象征皇权的玉玺,谁也不知道到底真正长什么样。如果传国玉玺真的还存世,未来某天又再次被发掘出来的话,那这件文物,绝对会是中国所有历史文物当中,分量最重的一个。
大家都在看
-
史上最珍贵的出土文物:哪个朝代的宝藏让世界震惊? 亲爱的历史爱好者们,今天我们要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幻之旅,去探索那些“藏得比宝藏还深”的古代奇珍异宝。你知道吗?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史上,有些出土的文物不仅仅是“古董”,更像是“时间的宝箱”,装满了前人智 ... 文物之最07-24
-
盘点我国青铜器之最,来看看你都认识吗? 青铜器(Bronze Ware)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刚刚铸造完成的青铜器是金色,但因为出土的青铜因为时间流逝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被称为青铜。而在我国现阶段考古成果 ... 文物之最07-24
-
“最早的象牙雕刻”:7000年前象牙蝶形器藏着河姆渡人的神秘信仰 《全国考古遗址出土文物之最系列 5 ——世界上最早的象牙雕刻》河姆渡遗址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无数珍贵的文物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们对过去的认知。今天,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一件极具传奇色彩的文物——浙江河姆 ... 文物之最07-24
-
“世界最精美的5000年前玉琮王”:神人兽面纹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 《全国考古遗址出土文物之最系列 7 ——世界最精美的史前玉器》玉琮王玉琮王“神人兽面” 图案,采用浅浮雕和线刻技法雕琢而成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神秘的宝藏等待着后人去发现。浙江杭州余杭区的“良渚(zhǔ)遗 ... 文物之最07-24
-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人少景美,在河北这里邂逅千年古韵与自在时光~ #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多彩旅行·畅游河北#你有多久没有去旅行了是否渴望暂别忙碌日常寻一方静谧天地,让心灵得到休憩那就来正定古城吧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邂逅千年古韵与自在时光正定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有 ... 文物之最07-13
-
惊艳中国地下文物最丰富的安徽寿县 一年前,我与神交多年的高中同学“老兵”,坐高铁前往安徽中部腹地、历史悠久的古城寿县,访友采风。气势不凡的寿县高铁站大气恢弘的寿县高铁站正面图所访对象是几年未见的老朋友、寿县育人托管教育的校长周士和先生 ... 文物之最07-13
-
身边的全国文保单位——登封中岳庙、会善寺、嵩阳书院 前文说到为了看三阙,办了登封市的旅游年票,100元。实际上,这100元花的应该会非常值得——登封有多少文物古迹啊,而其中又不乏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以及嵩岳寺塔这样的文物之最。太值了!实际上,中岳庙和会善寺 ... 文物之最07-13
-
最疯题跋 + 最狂盖章之最!这副古画堪称文物界的话痨精 + 印章控 你以为古画只是拿来看的?错!这幅 670 岁的《鹊华秋色图》,分明是古画界的 “题跋卷王” 和 “印章狂魔”——21 段题跋密密麻麻写满卷轴,57 枚印章盖得比星星还多,连乾隆皇帝都在上面玩起了 “盖章接龙”,直接 ... 文物之最07-13
-
春游正当时!正定古城成假期热门打卡地 繁花似锦,春意盎然,正是游玩、踏青、赏花的好时节。清明假期,石家庄市正定县各景区人流如织、热闹非凡,大家沉浸在烂漫春光里,尽享春日美景,感受古城魅力。春日的荣国府景区,繁花似锦,随处可见身着汉服、头戴 ... 文物之最07-13
-
中国有哪些文物最让你印象深刻?看完后:怪不得,每一个都忘不 友友们大家来啦!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话题老规矩先点赞再看文!0102茂陵的时刻都是根据石块原来的外形,略加雕凿,古朴浑厚却也栩栩如生。说实在的,我觉得比后来的石像生艺术水平要高的多03肯定是我们这里的击 ... 文物之最05-20
相关文章
- 专家揭秘湖北曾侯乙文物“工艺之最”
- 文物是让你看,不是让你“站”
- 文物史上最珍贵的玉杯,出土时甚至无法直立,却因此成为惊艳国宝
- 再次入选国家级榜单!正定又火了一把~
- 以“文物之最”为匙,解锁故宫茶世界的宝藏器物!
- 这件镶嵌绿松石的精美甲骨,蕴藏了哪些重要信息?
- 探索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纪念馆,感受2400多年历史的魅力
- 中国出土黄金文物重量之最
- 跟着旅行博主房琪打卡石家庄正定古城~
- 石家庄正定隆兴寺:京外名刹之首 宝藏级千年古寺
- 人类历史上有哪些堪称“逆天”的文物
- 山西的一个文物大市,国保单位22处,拥有4个“全国之最”
- 3000年前古人“搓澡巾”长啥样?商代文物“陶㼽”亮相,看样子摩擦系数挺高
- 新华全媒+丨文明交流互鉴产生的青铜巅峰
- 原创中国最逆天的文物,曾飞出地球,被誉九大镇国宝”之首
- 三组“世界之最”国宝文物带你溯源中华文明,City不City呀?
- 这座大墓被盗200多次,仍然占据了中国考古学史上五个之最
- 这座梁思成三次拜访的小城,值得所有人去一趟
- 毛主席生前将两盘录音带视为珍宝!走近1970年,感受中国惊天巨变
- 端午假期,河北博物院,我来了
热门阅读
-
中国四大名绣世界闻名 苏绣曾是清朝皇宫御用 07-13
-
最经典黄易武侠小说盘点,看一代武侠大师的呕心之作 07-13
-
上古十大神器真实排名,东皇钟第一轩辕剑排第二 07-13
-
骑木马驴为女性设计,尖硬的木桩直接戳入女性下体 07-13
-
中国古代四大匕首排名 荆轲刺秦时用的匕首排第一 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