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大墓被盗200多次,仍然占据了中国考古学史上五个之最

发布者:火狐媚影 2024-7-21 09:16

秦公一号大墓全景

1976 年的春天,一个看似平常的契机,揭开了这座大墓的神秘面纱。凤翔南指挥村村民靳思治提到村东那片土质坚硬且不长庄稼的荒地,引起了考古队的注意。当考古队员在此钻出长方形范围的土壕,穿过 1.7 米厚的耕土堆积层后,关中地区典型墓葬填土——五花夯土呈现眼前。继续延伸钻探,东西两端长 156 米和 84 米的斜坡墓道也被发现,下方“中”字形的墓葬形制逐渐清晰,秦公一号大墓由此展现在世人面前。

密密麻麻的盗洞

从 1976 年 12 月开始,对秦公一号大墓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这是一场长达 10 年的漫长征程。然而,发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考古队员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当挖掘到地下 3 米处时,他们清理出了 200 多个盗洞,这意味着墓葬很可能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盗掘。在接近墓葬第二层台阶的一处盗洞里,发现的一节折断腿骨残骸,以及随后在第二层陆续清理出的 20 具人骨遗骸,都揭示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悲惨一幕。

箱殉

不过,随着发掘的深入,这座大墓的规模和结构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秦公一号大墓为东西走向的“中”字形土坑竖穴墓,其总面积达 5334 平方米,全长超过 300 米,墓室长 59.4 米、宽 38.8 米、深 24 米。墓室内有主副两个椁室,采用柏木构成,宛如一座神秘的地下宫殿。椁室四周的填土中共发现 186 具人殉,这是中国考古学史上墓内发现人殉和人牲最多的墓葬,反映出当时残酷的丧葬制度。这些人殉中,有的是在大墓封埋时被现场杀害用以祭祀的战俘或奴隶,他们位于墓葬第二层台阶处,无棺无椁,尸骸杂乱;而靠近第三台阶椁室周围的 72 具箱殉,推测可能是地位较高的姬妾和近臣,其葬具较为考究,为枋木垒成的长形木箱;靠近墓室四壁附近的 94 具匣殉,身份相对较低,匣板较薄。

出土的金兽

尽管大墓被盗严重,但仍然出土了金器、玉器、青铜器等 3500 余件文物。其中,椁室残有文物 600 多件,包括金器 100 余件,有金兽、金鸟、金带钩以及金串珠等,工艺精湛,展现了当时高超的金器制作水平。玉器 600 余件,大部分为和田玉,花纹以小龙纹为主,制作精美。此外,还有 10 余件铁铲和铁锸,是中国北方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数量最多的一批铁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墓葬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根据上面的文字推断,墓主有可能是春秋时期的秦景公。

出土的石磬铭文拓片

关于秦公一号大墓的墓主身份,一直以来都有诸多猜测。由于秦国早期的历史记载相对较少,且墓葬被盗严重,给准确判断墓主身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从出土的文物、墓葬的规模和形制等方面综合分析,秦景公是目前最被认可的墓主推测。

出土的玉璧

秦景公是秦国的一位重要君主,他在位期间,秦国的国力有所增强。这座大墓的规模和豪华程度,与他的地位和功绩相匹配。然而,也有学者提出了其他可能的墓主候选人,但目前还缺乏足够有力的证据来支持这些猜测。

出土的长方形玉佩

大墓的椁室结构独特且复杂。椁室呈曲尺形,分为主椁室和副椁室,中间有门洞相通。主椁室土圹东西长 16 米、南北宽 8 米,椁室顶部有三层椁木,四壁及底部有两层椁木,一些椁木的木结处还用纯锡浇灌,以防木结组织腐烂脱落。其结构犹如一个长方体木屋,所用枋木的尺寸规整,接口处采用榫卯结构。主椁室的南北两侧壁长为 14.4 米,由两根枋木叠垒筑成,衔接处为榫卯结构,东西壁、椁底以及椁盖则用 5.6 米的枋木叠筑,中部有枋木筑成的南北向墙壁将主椁室隔为东西两室,所有南北向枋木两端均有细长的榫头伸出,这被认为是“黄肠题凑”葬制的早期形制。副椁室位于主椁室西南方向,土圹和椁室相对较小,椁木皆为单层,由于被盗,随葬品已空无一物,北壁和西壁还留有被盗贼凿开的长约 1 米的盗洞。

出土的金虎

秦公一号大墓的发掘,无疑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不仅为研究先秦文化、经济以及墓葬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也让我们对秦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座大墓有着“东方金字塔”的美誉,其规模之宏大、结构之精巧、文物之丰富,都彰显了秦国当时的强大国力和高度的文化发展水平。

出土的金串珠

2000 年 8 月,南指挥村村民自发筹建了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后来,因资金问题于 2007 年 9 月 18 日收归国有,更名为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以及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曾联合起来,分别于 2007 年和 2019 年对秦公一号大墓南侧的一号坑(k1)和二号坑(k2)进行了发掘。2007 年 7 月至 11 月,在一号坑内出土了 5 组木车,每组车有挽马两匹。2019 年重启的二号坑发掘中,在盗洞内出土了大量动物骨骼以及各种质地的器物。

出土的金带钩

秦公一号大墓的发现与发掘,是考古工作者们不懈努力的结果。它让我们得以穿越千年的时光,窥探到古代秦国的辉煌与神秘。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去研究、去保护和传承历史的记忆。

秦公一号大墓的发掘占据了中国考古学史上五个之最:是迄今中国发掘最大的先秦墓葬;墓内186具殉人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

  • 中国有哪些文物最让你印象深刻?看完后:怪不得,每一个都忘不

    中国有哪些文物最让你印象深刻?看完后:怪不得,每一个都忘不 友友们大家来啦!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话题老规矩先点赞再看文!0102茂陵的时刻都是根据石块原来的外形,略加雕凿,古朴浑厚却也栩栩如生。说实在的,我觉得比后来的石像生艺术水平要高的多03肯定是我们这里的击 ... 文物之最05-20

  • 专家揭秘湖北曾侯乙文物“工艺之最”

    专家揭秘湖北曾侯乙文物“工艺之最” 中新网武汉5月18日电 题:专家揭秘湖北曾侯乙文物“工艺之最”记者 梁婷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以其规模宏大、文物数量庞大且种类丰富著称,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5·18国际博物馆日”之际,记者专 ... 文物之最05-19

  • 文物史上最珍贵的玉杯,出土时甚至无法直立,却因此成为惊艳国宝

    文物史上最珍贵的玉杯,出土时甚至无法直立,却因此成为惊艳国宝 动动手指点个小关注,愿您在未来的日子里,好运如影随形,财运如潮水般涌来,事业有成,财源广进,生活更加精彩纷呈!一只“躺平”的玉杯竟藏着两千年前的豪饮文化?你见过没有“脚”的杯子吗?它可不是什么现代艺术 ... 文物之最05-17

  • 再次入选国家级榜单!正定又火了一把~

    再次入选国家级榜单!正定又火了一把~ #多彩石家庄 文旅新征程##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多彩旅行·畅游河北#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马蜂窝联合发布的《中国魅力小城旅游研究报告》,揭晓了国内100座“值得去的小城”榜单。其中,石家庄市正定县以“中 ... 文物之最03-08

  • 以“文物之最”为匙,解锁故宫茶世界的宝藏器物!

    以“文物之最”为匙,解锁故宫茶世界的宝藏器物! 千年岁月如茶沉浮间沉淀出文明的底色一片茶叶,一盏清茗既注点过唐宋文人的风雅亦浸润过明清雅士的风范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正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热展中故宫博物院典藏的众多茶文化瑰宝悉数亮相从 ... 文物之最03-07

  • 这件镶嵌绿松石的精美甲骨,蕴藏了哪些重要信息?

    这件镶嵌绿松石的精美甲骨,蕴藏了哪些重要信息? 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2月26日,位于河 ... 文物之最02-28

  • 探索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纪念馆,感受2400多年历史的魅力

    探索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纪念馆,感受2400多年历史的魅力 大家好,我是Tommy。在随州来到了另外一个景区,就是曾侯乙墓纪念馆,一起看看。这里有一个曾侯乙墓景区的导览图、旅游图,不是很大,也来看看。这属于随州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的一部分,前面这两个像鼎一样的青铜器 ... 文物之最02-28

  • 中国出土黄金文物重量之最

    中国出土黄金文物重量之最 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9号展厅,有一件国宝级文物,誉为“镇护之宝”:金兽。金兽,1982年出土于江苏省盱眙县南窑庄,长17.5厘米、宽16厘米、高10.2厘米,重9100克,含金量高达99%,是目前中国出土古代黄金铸器中最重的 ... 文物之最02-28

  • 跟着旅行博主房琪打卡石家庄正定古城~

    跟着旅行博主房琪打卡石家庄正定古城~ 旅行博主房琪最近来石家庄打卡了河北的这座古城正 定正定古城用古寺古塔环出一段浑身是胆的燕赵历史隆兴寺端坐“东方美神”那是鲁迅形容这座五彩观音像时用的词87版红楼梦荣国府的取景地是它……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房 ... 文物之最12-29

  • 石家庄正定隆兴寺:京外名刹之首 宝藏级千年古寺

    石家庄正定隆兴寺:京外名刹之首 宝藏级千年古寺 正定隆兴寺始建于隋,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有六处文物堪称国内之最,摩尼殿被称为“中国古建筑孤例”,倒坐观音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走进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千年古刹,了解国宝文物的故事。01正 ... 文物之最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