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的缓和迹象使大A又行了?

发布者:醉爱山水间 2023-10-31 11:05

文章作者 | 王浩楠

所属专栏 | 就市论市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相关研究系基于公开信息和独立研判,仅作交流和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依据或投资建议。文中部分素材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或不妥,请联系删除。本文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请私信,并在文头注明出处:华紫研究公众号。

封面图片来源:图虫网


10月27日,大A罕见大涨,除了中央过去三个多月持续的利好政策效应显现及有“3000点保卫战”的因素外,还有的是近期中美之间的一系列动作,传递出中美这一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有缓和的迹象。第一大经济体、拥有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美国,和世界最大制造业及贸易量的中国,双方外交关系的改善,无疑能为当前疲软的全球经济,重新注入增长动力,多方都能从中获益。

这一缓和的迹象能从近期双方高层的一系列外交动向上看出,自6月份美国国务卿访华以来,美国财长、商务部长、参议院两党代表团、美国加州州长等陆续访华,美国众议院代表团也即将来访。美方的对华交往从行政部门扩展到立法部门,从联邦扩展到州一级。此间,中方的高级官员也频繁访美,国家副主席韩正、副总理何立峰、王毅外长访问美国,经济与金融合作交流小组启动协商机制等等的互动表明中美关系改善的迹象明显。

不过,我们想指出的是,中美之间大致从2018年开始的贸易(关税)战、科技、金融激烈博弈等战役的第一阶段已经过去,新的更激烈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逐步开启。

交战双方各有需求,要“缓一缓”。“缓一缓”的目的是打扫战场,重整资源,更新策略,从而开始新赛季!

我国为什么需要“缓一缓”自然不用说了,自此轮博弈以来,我们作为实力在下方的“迎战方”,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也元气大伤。更重要的是,要实现我们终极的目标,达成高科技及现代产业自立自强,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对拥有绝大部分关键科技资源美西方的良好政治环境、宽松的全球金融货币环境。

当前人民银行已经没有太大的降息空间,原因在于美国的高利率导致越发巨大的境内外利率倒挂。如果继续降息,资金外流的势头将更难遏制。因此,中央于近期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较为进取的财政政策。

此外,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发动机引擎”的内外双循环,当前消费吸纳能力较强的欧美市场需求疲软,加之对华关系隔离,导致外循环不畅,由此使得关键产业升级的核心对外贸易部门里面的许多公司营收及利润增长乏力。因此,虽然我们在面对美国贸易、科技、金融等方面的制裁时取得一定成果,但我们同时面临疫情后“伤痕效应”及经济恢复性增长的重大考验时,确实有对美合作大于对抗的需求。

美国方面,其压力根子上来自于逐渐恶化的经济前景预期,近期的地缘政治突变是关键“助推器”。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波兰裔美国人,毕业于哈佛大学哲学系的他,曾担任约翰逊、卡特两任美国总统的外交战略顾问,被认为是国际关系学中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促成1991年苏联解体的美国关键性智囊人物。他在1997年出版了一本叫《大棋局》的著作,书中对未来的世界格局,作出过许多极为精准的预测。其中就包括中欧局势、中东局势、中国崛起的发展和走向等,体现出了他惊人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其中一个著名的预言了:未来几种美国霸权崩溃的可能——世界上出现三种国家联盟关系,有可能真正挑战美国霸权。即中俄伊联盟、中日联盟和俄欧联盟。后两种已无可能,但第一种当前正在发生。

俄乌冲突将俄罗斯推向了我们这边,因此俄欧联盟基本已无希望。而最近发生的巴以冲突,这对美国的中东战略和布局,造成潜在巨大威胁,大有可能使其在中东的百年运营毁于一旦。这次巴以冲突,以色列的操作不仅让阿拉伯世界为之愤怒,让世界除G7外的国家同样为之震惊。沙特伊朗联合发表声明警告以色列,并且伊朗还继续警告称美国已经介入巴以冲突,伊朗支持的真主党正展开行动。中国在近两年,尤其是近半年在中东急剧增大的影响力,除了与伊朗、叙利亚的传统友好,我们对沙特、阿联酋等经济富裕,且过去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有了根本性的影响力的转变,这些都促使美国急需与我们协商交流,避免其中东政策的加速崩盘。

不过,缓和的窗口期可能仅有2-3个月的时间。首先,明年是美国的“大选年”,现在的美国,反华是政治正确,选前一般是反华阶段性的高潮期,中美关系可能又将进入低谷。此外,巴以冲突的烈度小于俄乌,美国只是暂时的精力不足,需要腾出手来,解决一下。其战略中心,已经转向亚太,所以当前的中美关系,只是暂时的各有所需,未来新的更激烈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才是主旋律。

中美关系对A股来说是一个关键因素,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是美联储什么时候降息。从逻辑上讲,美联储虽然只是美国的央行,但美元是国际资本与贸易项下超过40%使用量的货币,也是各国央行的超过一半的储备货币,美债是公认的优质兼安全性及流动性好的全球性资产,美债利率被视为无风险利率,对全球金融资产定价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从实际意义上看,美联储俨然被视作“全球的央行”。近一年多美联储的疯狂加息,严重限制了全球总需求的扩张,这对我们作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及贸易大国是巨大的拖累。

虽然,美联储向来强调独立性,但加息的理由是对抗通胀,而通胀的关键根源之一是俄乌冲突。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2年多了,极大的消耗了最大的资源支持方美国的战略资源。加息对美国各级政府财政资源的消耗更为明显,利息负担由于“复息”的存在是指数级的增长,美国政府及美联储都非常清楚,高利率不可能长时间持续下去。

当前通胀尚未回归到美联储的政策目标区间,美联储还不松口调整加息政策的时间。但我们认为,如果没有中美经济金融贸易对抗的缓和,包括中国质美价廉商品对美国高通胀的疏导,中国资金对新增美债的增购(此举有助于压低美债的收益率,从而降低美国政府的利息支出负担)及对美大宗商品采购带来的对美GDP的支撑,民主党政府在大选前可能面临较为难看的经济数据,并对大选结果产生关键性影响。

但短暂的中美缓和期之后呢?世界需求会如期恢复向好吗?我国出口能够继续在国外攻城略地吗?要知道,经济发展不是简单的线性外推,未来的走向会受到许多未知的事件影响,当今全球已进入“大争之世”,各类“黑天鹅”事件频发,解决我们自身的问题,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关键还是要发展好自己,掌握更多的“筹码”。

总之,A股持续低迷一年多了,近一个月更是加速探底,股市对财经政策和消息有更为敏感即时的反映。中美这对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近期的缓和,对A股近期将加码一道“利好”因素,市场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发力上攻,重回“牛途”,关键还是市场信心的恢复,以及政策持续加力下投资与消费的加速增长,经济及股市重归螺旋上升的正循环。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