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了推销产品,如何在广告上下功夫?手段之多出乎想象!
引言
广告是商业活动的一部分,任何产品想要在市场上有销路,好的广告占很大一部分因素,现代广告通过媒体传播,从而增加自己产品的消费者。
但是如果你了解古代历史,你会发现如今很多广告方式,在古代早就被人用过了!

一、广告的出现和发展,比我们想象还要早很多
有商人的地方,就会有广告,而中国最早出现商人的地方就是商周时期。
在《楚辞·天问》中就有一段对姜子牙卖肉的描述:“师望在肆,鼓刀扬声”,姜子牙在大街上不断敲打刀子,用刀声吸引人们过来买肉。
由此来看,在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就已经开始萌芽,商贩们用最原始的方式进行广告宣传,而吆喝就是最早出现的广告方式。
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告的使用方式,根据不同的商人群体进行划分。古代人们将商人称为商贾(gǔ),其实这是两种商人群体的合称,他们就是行商和坐贾。
商贾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营销方式。
行商是带着货物在城市、山村、城镇之间进行推销,类似现在的业务员上门推销;坐贾就是在某地设置摊位叫卖产品,相当于现在的摆摊。
因为商人被划分成两种,而广告方式也开始发生了改变。

行商因为要走街串巷,其广告方式就显得更加多样化。
他们不仅会像姜子牙一样进行叫卖,同时还会设置特殊标记去吸引顾客的注意,类似于现在的商标;又或者将商品摆在外面供顾客欣赏,以此吸引消费者,这也是他们常用的广告手段。
《晏子春秋》曾有这么一段记载:
“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这虽是晏子劝导齐王禁止全国女子穿男装的描述,但也从侧面反映了春秋时代将事物陈列出来做广告的广泛性,意思相当于挂羊头卖狗肉。
不过这种方式虽然有效直接,但却不方便,尤其是商品外观不够雅观的,直接展示的效果可能差强人意。
于是一直更加文明的广告就开始应运而生,并一直从秦汉沿用到唐宋,它就是旗帜和幌子,类似于如今的招牌。
除此之外,像吆喝和直接陈列等方式也没有放弃,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商人将更多元素赋予其中。

二、广告手段的多元化,商品经济在中国从不落后
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一直很发达,这从广告手段的多元化就可以看出一二。
先说最原始的吆喝,其实这种手段和现在直播带货差不多,只不过换了一种传播手段。
像什么“无奈挥泪大甩卖,捡便宜要快”、“如果廉价也是一种错,本店将会一错再错”等经常看到广告语,就是古代吆喝最常用的叫卖方式,通过朗朗上口的广告词让人印象深刻,而这种手段古人早就想到了。
明代《警世通言》中就有一段关于买咸鸭蛋的广告词,里面的小伙是这么喊的:
“本京瓜子,一分一桶;高邮鸭蛋,半分一个。”
这种叫卖方式,是否和直播带货的广告词很像?
如果说明朝小说是虚构的,不具备参考价值的话,那么清代史书之一《燕市货声》,就对明清时代小商贩如何吆喝有更直接的表达。
里面记录了许多街头巷尾商贩的广告词,如“琉璃的面来㖡?酸来还又辣咧!”、“津透了,化透了,桂花的元……宵!”等。

古代小贩吆喝的特色,虽然听起来没什么文化可言,但胜在通俗易懂,能让人轻易记住他们的话,自然就能吸引消费者的到来。
不过吆喝虽然简单有效,但一些体量较大,或者有固定店铺的商贩们,还会用幌子和代言作为自己的广告手段。
现代人听到幌子二字,都会联想到是骗人的手段,但它在古代是打广告的一种方式。
具体方法就是在店门上用竹竿把写有广告语或广告词的布帘举起,以此吸引大众前来消费,因此它又有“望子”的别称。
最早用幌子打广告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一些酒铺卖酒时会在酒铺里放置一些土台子,专门提供给酒翁酿酒所用,目的是通过酒翁第一时间酿出来的酒香,去勾起酒客的注意。
最开始的时候这种手段不叫幌子,而是叫垆,《史记》就有过记载:
“买一酒舍酤,而令文君当垆。”
可见垆是当时许多酒铺卖酒打广告的重要方式之一。

后来幌子的使用手法变得越来频繁,并且不止限于酒铺,而是遍布各个行业,尤其以商业经济最发达的宋朝使用的幌子广告最多。
从《清明上河图》中展现汴京的商业景象就能看出,幌子在宋朝的使用程度有多高。
几乎有商铺的地方都会有幌子,而且广告语几乎没有相同,如算命最喜欢用的幌子用语是决疑、神课等,供客人居住的客店就喜欢用“脚店”这些。

幌子的大范围使用,后来还催生了另一种广告方式旗帜,它也是战国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广告手段,并且和幌子一样,最开始也是被酒铺使用。
关于旗帜的使用,在《韩非子》中的“宋人酤酒”一文中有提及,里面写道: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贮而不售,酒酸。”
不过相比商人自己打广告的方式,请名人代言的效果无疑更有效一些。

三、找代言打广告,古人也爱玩这一套
现代明星很大一部分的收入,就是广告代言,其实明星直播带货,也算是广告代言的另一种方式。
一些喜欢玩短视频的网红,也会经常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广告元素,虽然这种手段有时候感觉很生硬,但凭借人气与流量,吸引的消费者也不少。
而古代也有类似这种找明星代言产品的广告方式,但不同于现代人通过媒体吸引流量,古人请名人打广告,往往是让他们通过诗词才艺招揽客人。
关于古代商人如何请人弹琴打广告,汉代郑玄所著的《郑笺》有这么一段话来形容:“箫,编小竹管,如今卖饧者所吹也”,证明汉朝的商贩在通过陈列实物打广告的同时,也开始用请人吹奏的方式吸引买主前来。
这种广告方式在古代被称为音响广告,与吆喝有相似处,不同的是音响广告吸引力更大一些,更能让消费者买单。

不过如果代言者是名人的话,就算不弹琴不唱歌,同样有足够的影响力。
前文提到的“买一酒舍酤,而令文君当垆。”就是司马相如利用卓文君的名人效应来吸引顾客。
根据《史记》记载: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结婚后,因为家庭贫困的缘故,不得不经营酒铺过日子。
刚开始的时候生意并不好,然而司马相如巧妙地利用卓文君是官家子女的身份,让她到高台上招揽顾客,自己则负责酒铺的内部管理。
当人们知道卓文君亲自出来招客,都慕名而来,酒店生意一下子就变好了。

古代的广告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名人为店铺题字。《大明王朝》中,严嵩为六必居题字那一段,历史上王羲之也做过同样的事情。
还有设置商标,用特殊的图文代表自己产品,既能展现自己产品的不凡,还有防伪的功能。可见古人除了科技水平落后外,商业手段方面并不比现代人差多少。
参考文献:
《史记》
《韩非子》
《燕市货声》
大家都在看
-
深度拆解万达广场生存密码:当商业帝国遭遇贴身肉搏 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北京通州万达三楼的火锅店排号到189桌,店员扯着嗓子喊"过号作废"的声音穿透整个中庭。距离这里15公里的丰科万达,单日客流突破12万创下年度新高。全国510座万达广场用1.3亿人次、60 ... 商业之最05-14
-
刘强东的76个鸡蛋应该是史上最成功的风投 刘强东的 76 个鸡蛋和 500 元村民资助,毫无疑问应当堪称中国商业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风投案例”。回首往昔,刘强东出身草根,家境贫寒。在他面临人生抉择、追逐梦想的关键时刻,乡亲们纷纷伸出援手。那 76 个鸡蛋 ... 商业之最05-12
-
我们可以从商业史上最悲情人物身上学到什么 1976年4月1日,在加州的一个车库里,三个人创立了苹果公司,他们分别是:乔布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梦想家;沃兹尼亚克:一个没有商业头脑的技术天才;以及罗纳德.韦恩:一个有一点钱也有一点想法的成年人,同时也是 ... 商业之最05-12
-
DeepSeek分析中国最"反商业"的商业传奇——胖东来为何不学万达? 在中国商界,胖东来始终是个另类的存在。当万达以每年50座商业体的速度攻城略地,当永辉超市在全国开出超千家门店,这家扎根河南的零售企业却用"龟速"扩张书写着独特的商业神话。在商业文明野蛮生长的今天, ... 商业之最05-09
-
工商类最吃香的三个专业:解码商业世界的“黄金三角” 在数字经济与全球化浪潮的双重冲击下,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价值坐标系正经历重构。结合行业趋势、技术迭代与人才需求变化,工商管理、市场营销、金融科技三大专业以“传统内核+新兴动能”的复合优势,成为商业领域最具 ... 商业之最05-09
-
当“胖东来”被“胖都来”包围:一场商业符号的集体狂欢 符号寄生:商业丛林的新型生存法则浙江嘉兴某商场开业庆典红毯之上,红黄相间的巨型LOGO直插云霄。“胖都来”三个字,以与“胖东来”近乎97%相似度的字体设计,公然向零售界翘楚“胖东来”发起挑衅。72小时后律师函 ... 商业之最05-09
-
李嘉诚的"商业哲学":爱国面具下的资本秃鹫 当上海世纪汇广场以200亿天价转手的同一天,伦敦泰晤士河畔的Montevetro大厦顶楼,长江实业高管正与英国财政部官员举杯庆祝——这是2016年秋天同时发生的两个场景,也是解码李嘉诚商业帝国最生动的注脚。一、资本 ... 商业之最05-09
-
生意场的温度:笑脸背后的商业哲学 菜市场里,两家相邻的水果摊呈现出有趣的对比:左边摊位老板眼神锐利如鹰,算钱时分厘必争,称杆总往低处压;右边摊主总是笑眼弯弯,多抓两把葡萄塞进顾客袋子,零头说免就免。久而久之,前者门可罗雀,后者熟客盈门 ... 商业之最05-09
-
胖东来最牛的是什么?用"反资本逻辑"击穿中国商业文明的至暗时刻 引言:当超市成为“6A级景区”2025年春节,河南许昌的胖东来超市单日客流量突破80万人次,单日营收过亿,远超省内5A级景区的吸金能力。人们拖着行李箱、驱车数百公里涌入这家超市,仿佛在朝圣。在实体零售普遍萧条的 ... 商业之最05-09
-
当理想主义杠上流量黑幕:胖东来玉石战火,撕开商业文明最痛伤疤 一、从商超神话到玉石修罗场:透明经营者的"自杀式"抗争五月的第一声惊雷,炸响在曾被奉为"零售业乌托邦"的胖东来身上。创始人于东来清空某平台账号的动作,像极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悲壮谢幕——这个 ... 商业之最05-05
相关文章
- 李嘉诚的"商业哲学":爱国面具下的资本秃鹫
- 生意场的温度:笑脸背后的商业哲学
- 胖东来最牛的是什么?用"反资本逻辑"击穿中国商业文明的至暗时刻
- 当理想主义杠上流量黑幕:胖东来玉石战火,撕开商业文明最痛伤疤
- 从“船王”到“商界拿破仑”:包玉刚的全球商业版图与传奇人生
- 解码万家丽现象:垂直商业体的空间叙事革命
- 商业智慧:在竞争格局中构建持久优势
- 南京最国际化的商业街区
- 郑州首个“暖商业”标杆——梧桐里点亮老城区焕新之路
- 第五消费时代来临,未来10年最重要的商业发展趋势之一,不容错过
- 商业江湖最硬核砍价:不砍价!
- “押注”商业航天,烟台要当头雁
- 我国的商业文化哪里最出名?你了解多少?
- "破局者刘强东:以毛泽东智慧破解资本压榨困局的商业革命"
- 俞敏洪到底输在哪那个拥抱董宇辉的姑娘藏着东方商业最稀缺的密码
- 史玉柱:从负债2.5亿到17亿担保泥潭,这位商业枭雄的三次生死劫
- 商业帝国的建造者: 王健林的万达神话
- 刘强东的“接地气”为啥成了商业圈的“显眼包”
- 商业社会的“软化”:从效率至上到价值共生
- 哪种类型的商业模式让你觉得最稳?看你的风险评估能力
热门阅读
-
世界上最小比基尼,几根绳子也能叫比基尼 07-14
-
胡文海事件真相,以暴制暴杀了村干部等14人 07-14
-
好日子香烟价格,多款不同系列价格口感介绍 07-14
-
缅甸惊现最古老琥珀 距今一亿年价值连城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