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自私基因”,也有“合作”的超能力
文|季东
“合作”这个词,在全球任何地区文化中都不稀奇,一说起来,就会让人联想到坚定的握手和快乐的团队。但合作远不止于此,它早已融入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最无聊的琐事,如早晨的上下班,到最伟大的成就,如将火箭送入太空。英国学者尼古拉·雷哈尼的《人类还能好好合作吗》一书,根据个体、家庭、家庭之外的社会关系,再到大型社会的演变,一步步探讨合作是如何进化的。在他看来,合作是我们这个物种的超能力,是人类不仅能够生存下来,而且几乎在地球上每个地方都能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解决未来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

《人类还能好好合作吗》
[英]尼古拉·雷哈尼 著
胡正飞 译
湛庐文化|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抚养孩子齐上阵
《人类还能好好合作吗》谈到一个关于合作的令人唏嘘不已的例子。
巴西蚂蚁白天在地面上觅食,但随着夜幕降临,它们会撤退到安全的地下巢穴中。不过,并非全部的蚂蚁都这样做。有几只蚂蚁仍会留在外面,等待它们的同伴全部从一条小隧道爬进巢穴里,然后它们就会开始工作,拖拽、搬运沙粒及其他碎片,从巢穴外面把入口完全隐藏起来。然而,封住巢穴的同时,这些工蚁也已经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因为落单的蚂蚁在地面上是熬不过一夜的。这几只工蚁如果死在巢穴附近,尸体可能会把捕食者引来。于是,这几只工蚁毅然决然地走进了沙漠之夜,它们作为尽职尽责的保护者,迎来了自己生命的尽头。
巴西蚂蚁的合作行为是出于动物本能,与生俱来,而人类其实也是一样的。人们普遍认为,父母帮助后代是很自然的事。从生物学角度看,这种家族式抚育后代的形式被称为“合作繁殖”。已知的发现表明,两栖动物或爬行动物普遍不会合作繁殖。对昆虫、蜘蛛、哺乳动物和鱼类来说,合作繁殖的比例徘徊在1%甚至更低,而鸟类稍高,也仅有8%。
合作繁殖并不容易,因为合作本身就是有门槛的。如果将合作繁殖物种的分布放到世界地图上,可以发现它们往往集中在一些环境恶劣的地区,如非洲沙漠中的狐獴和鼹鼠,澳大利亚内陆的白眉雀鹛和灰短嘴澳鸦,以及中南美洲的沟嘴犀鹃和棉冠狨猴。
对于早期的人类来说,境况非常相似:先民大部分都生存在这个星球最困难的环境中,每个个体都必须积极寻求赖以生存的食物。这种觅食的生态环境风险很大,因为食物不容易找到,大型猎物也会反击,而且各种觅食技术都需要时间来完善。无论是参加团队协作,还是从他人那里学习技能,都对生存至关重要。
人类是合作繁殖者,明白这一点,对于理解人类社会及其育儿模式很有帮助。在大部分时间里,人类母亲们都融入了庞大的社交网络中,孩子被多方抚养长大,抚养者包括父亲、哥哥姐姐、阿姨、叔叔以及祖父母。当代的人类社会仍然在以这种模式运作,只不过,“大家庭”在工业化社会中已经被更专业的机构取代,如学校和托育机构等。
人类这种与生俱来的成长环境,对于合作性格的塑造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人们往往不愿意独来独往,更喜欢成群结队,实际上,不仅仅只是因为喜欢,也是因为需要。被排除在社交圈子之外,确实会引发我们大脑中的痛苦信号,就像手烧伤或者骨折的时候大脑发出的信号那样真实。孤独感伴随着一系列潜在的副作用,睡不安稳,免疫功能下降,直至死亡风险增加。
乐于助人是天性
更有甚者,合作会使人快乐,所以我们会乐于帮助他人。
当你为某个人做一件好事时,你所获得的那种模糊的感觉,就如同经济学家所说的“温情效应”,这种感觉也是心理学、社会学所关注的。有研究显示,如果给人们以机会,让他们为慈善事业汇款,同时通过大脑扫描仪检测,就会发现他们大脑中的“奖赏”区域会兴奋起来。这块区域,和人们在享受美食或者沉迷于游戏等娱乐性活动时的大脑活跃区域是一样的。
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给了参与者一大笔现金,并指示他们要么自己用,要么用在别人身上。结果发现,到了那天晚上,那些把钱花在别人身上的人感到更加快乐。同一组研究人员还表明,当被要求与玩偶分享饼干时,幼儿的笑容比没有被要求分享时更多。还有,在别人身上花钱,甚至还有助于降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
那么,为什么人类的大脑中充满着这么多心理机制,驱使着我们做出如此代价不菲的行为呢?《人类还能好好合作吗》认为,促进合作的最简单机制是助人者得人助,也就是互惠原则。这一原则最初由进化生物学家罗伯特·特里弗斯在20世纪70年代正式提出。互通有无、各得其所,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己之所欲、施之与人,善有善报、好人好报……这些格言在许多语言中都能找到同款。放眼全世界,互惠似乎是指导行为的普适准则。
不过,在动物界中互惠原则并不普遍,只有少数物种和人类一样,存在着社会交换的需求。例如,吸血蝙蝠每天都需要一顿血液大餐,不然就活不下去,但有时找到这顿饭是个大麻烦。吸血蝙蝠过着大型聚居的生活,那些成功觅食的蝙蝠经常为当晚未能开荤的倒霉伙伴们反刍。一只蝙蝠在某一天晚上“献血”,另一天晚上就很可能获得受益者的补偿。
其他物种所交换的不是血液,而是某种服务。例如,生活在珊瑚礁上的色彩亮丽的蓝子鱼,它们在觅食的时候会与一个伙伴合作,轮流提防捕食者出现。还有一个特别好的例子来自斑姬鹟,实验表明,这些鸟儿只帮助那些以前为自己出过力的邻居。尽管斑姬鹟是成对繁殖的,它们还是会经常去滋扰那些出现在邻居巢穴附近的捕食者。这可不是小事一桩,帮助邻居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而且还有可能把自己暴露在捕食者的眼皮底下。研究人员针对它们的义举进行了调查,他们把一个假的猫头鹰模型放在一对斑姬鹟的巢穴内,还临时性地诱捕了邻居以阻止它们赶来相助。研究人员发现,几天后,就算是把猫头鹰模型放在那些“背信弃义”的鸟儿的巢穴内,他们所关注的斑姬鹟也已经拒绝向“不仗义”的邻居提供帮助了。
但是,人类就不会那么斤斤计较。在生活中,人类并不拘泥于在每一次社会互动中都患得患失,这其实是向自己的伙伴们传递出了一个不言而喻的信号,即我们之间相互仰仗,伙伴们不需要在每次交往中都平衡收支,伙伴的利益与自己也休戚相关。“如果纠结于上周你给谁买了杯奶茶,所以现在他应该还回来,那你的格局就太小了,因为这意味着一杯热饮的价格超出了你和他之间的利益关系。这表明,我们也没把咖啡之交当成好朋友。”尼古拉·雷哈尼解释道。
基于此,他提出一个问题。如今,有些应用程序允许朋友们在外出喝酒或者吃饭的时候开出费用清单。这项技术的确消除了AA制拆分账单的麻烦,但这也许又会让人不太自在。细想一下,这种不自在有着充分的理由:我们如此讲究互不相欠,无意之中,是否破坏了我们的社会关系结构?
未来更要超越本能
合作确实是必要的。
威胁、生存和疾病,它们从人类出现以来就与我们朝夕相伴,是真正的人生大害。如果能避免被攻击或伤害,还能获取保证健康所需的食物,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就得到了满足,这就是所谓“物质安全”的本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人类从根本上需要合作。
尼古拉·雷哈尼指出,合作是一种社会保险形式,万一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合作就是一种缓冲风险的方式。人类在地球上的绝大多数时间里,这种社会保险是以紧密的社会网络的形式出现的,其中包括朋友和家庭。
对许多人来说,这些本地的、个人的关系仍然是缓冲生活风险的基本手段。在许多非工业化社会里,人们按照惯例和邻居朋友们分享食物,而分享食物就是一种缓冲生活中起起落落的方式,特别是在人们无法从外部市场买到东西的时候。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利用互相高度依存的关系分散风险,是在严酷恶劣的、不可捉摸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手段,对于许多人来说,直到今天,这种关系仍然是社会保险的主要形式。
然而,合作并非一帆风顺。从社会视野看,合作的障碍在于自私所带来的短期利益。例如,一条稀有的、重达270公斤的蓝鳍金枪鱼,在东京的丰洲海鲜市场被卖到310万美金。这是一大笔钱,足以让人背弃原则,特别是如果你相信即便不是你抓住并卖掉它,其他人也会这么做。通过这一切,我们可以意识到,仅凭不冷不热的口号来激发人类更美好的天性,指望这样就可以解决重大问题是多么天真和危险。
我们不禁有些惶恐。对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居民而言,未来会是个什么样子?对我们自己的孩子和未来的人而言,生活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尼古拉·雷哈尼认为,我们的担心是对的,但是不应该因此失去希望。人类与地球上的其他物种不同,我们有能力找到摆脱社会困境的方法。天赐游戏,我定规则。人类不只是被游戏所困,还可以改变规则。
在这个领域里有着无数的例子,凸显了人类的聪明才智。无论是采猎者决定如何分肉,儿童们决定轮流使用玩具,还是国民们决定投票选举掌权的政治代表,都是在创建和改变规则,目的就是为了成功协调个人利益,通过合作生产出更多的公共产品。尼古拉·雷哈尼指出,我们需要利用人类的聪明才智来创建有效的制度,制定各种规则、协议和激励措施,这些制度将助长合作与长远的眼光,而不是鼓励自私和短浅的视角。我们可以预见更有效的方案,可以设想更光明的世界,也可以为我们的社会设计章程规则,让人们充满动力地进行合作。
鉴于人类在地球上的巨大存在和非凡影响,我们需要超越本能,打破常规、破旧立新才能别开生面。《人类还能好好合作吗》提到,大多数时候,与亲人合作,或者与已经有关系的人合作,都很容易,但是,要把信心寄托在我们素未谋面的人身上,可就困难得多了,而这正是全球问题需要我们做的事。

大家都在看
-
杖朝之年的联合国:废墟中诞生,变局中前行,危机中涅槃 导读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联合国诞生于二战废墟,以维护和平为初心使命。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对抗、规则破坏使联合国的权威遭受挑战,全球治理陷入危机。全球应凝聚共识,维护联合国作为多边主义 ... 人类之最07-11
-
对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是什么? 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人们追逐着财富、名誉、权力,仿佛这些外在的成就便是人生价值的全部体现。然而,当夜深人静,我们独自面对内心时,往往会发现这些外在的拥有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与安宁。那么,对一个人 ... 人类之最07-11
-
惊世骇俗!人类史上最神秘的七大宝藏,至今无人能解! 黄金的光芒、珠宝的璀璨、历史的尘埃...自古以来,那些深埋地下、沉睡海底、隐匿密林的巨大宝藏,如同磁石般牢牢吸引着无数探险者前赴后继,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寻宝传奇。它们不仅仅是价值连城的财富,更是通往 ... 人类之最07-11
-
深度科普:人类有没有可能是全宇宙最高等级文明? 我们所处的宇宙,其广袤程度超乎想象。科学家估算,可观测宇宙的直径约为 930 亿光年 ,其中包含至少 2 万亿个星系。在这庞大数量的星系中,每个星系又包含着数以亿计的恒星和行星。我们熟悉的银河系,直径约 10 万 ... 人类之最07-10
-
人类史上最大最疯狂的超级工程:已持续建设45年,还有28年才完工 巴黎西南郊外的圣保罗莱迪朗斯小镇,有一片面积相当于60个足球场的工地。巨大的吊机与厂房间,人类正在锻造一个名为“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的工程奇观——一个计划总耗时73年的超级项目。这个被工程师称为“ ... 人类之最07-08
-
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席卷60多国家,20亿以上人口被卷入战争 六年的战火,席卷全球。从欧洲到亚洲,从非洲到太平洋岛屿,数十亿人生活在硝烟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惨烈的战争,它重塑了世界的格局,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反一、战争的烽火,为何点 ... 人类之最07-06
-
人类是宇宙中最高等的文明,我们有生之年基本上见不到外星人了! 你是否曾在深夜仰望星空,思考那个终极问题: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人类是否孤独地站在了文明之巅?宇宙,这个充满神秘的浩瀚空间,一直以来都让人类充满好奇。我们不断探索,试图找到其他文明的存在,但至今仍未发现 ... 人类之最07-03
-
最清凉的战场:榕江村民水壶里倾注的“民族之魂” 烈日灼烧下的贵州榕江山火前线,浓烟弥漫,连呼吸都像在吞咽着滚烫的沙子。消防队员们喉咙干得冒烟,水壶却早已空空如也。就在这艰难时刻,山路上忽然响起喧闹声,村民们三三两两、肩挑手抬着水瓶水桶,汗水湿透了背 ... 人类之最07-01
-
人类最接近灭绝的一刻:93万年前的绝境,98.7%人类曾消失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艺术加工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别看如今的人类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可我们的祖先也有狼狈一刻。为啥?看一看两个数字就能明白了,98.7%和1280。前一 ... 人类之最06-28
-
人体最高级的保护伞:喝茶 1. 茶是人体最高级的保护伞,每一口都是岁月沉淀的温柔守护2. 茶汤流淌间,筑起抵御时光的堡垒,茶是健康最诗意的铠甲3. 用一盏茶的仪式感,为身体编织细密的防护网4. 茶香氤氲中,藏着对抗喧嚣世界的天然护盾5. 茶 ... 人类之最06-28
相关文章
- 人类最接近灭绝的一刻:93万年前的绝境,98.7%人类曾消失
- 人体最高级的保护伞:喝茶
- 诸子时代·荀子│人为什么要讲“礼”
- 如何理解李长之所说的“批评家精神”
- 人类最稀有血型被发现!全世界仅她一人拥有!究竟是如何得来的?
- 震惊世界中华文明十大"全球之最",最后一个99%的中国人不知道!
-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玉章:创新免疫学研究,提升人体“抗风雨”能力
- 人类文明最珍贵的精神资产——信用
- 人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
- 自然褶皱里,大脑听见万物回响
- 陈来:儒家价值与人类共同价值
- 令国人自豪的我国古代10件世界之最
- 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文化
- 探寻人类最基本的道德之光
- 从苏轼到截肢冠军:人类开挂真相曝光,原来痛苦是大脑的彩蛋
- 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 人类打过最惨烈的仗有多恐怖?31个细节让你汗毛倒竖
- 人类造过的十大狠核弹!第一颗能炸平七座珠峰,美国占了九个
- 人类历史最强大的6个帝国,最后一个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帝国
- 揭秘人类最没用之尾骨,尾骨骨折带来的酸爽
热门阅读
-
关于男人的15个世界之最,最长阴茎达56厘米 07-13
-
东方女性最标准的乳头(图片),看看自己达标吗 07-13
-
人体器官分布图介绍 五脏六腑的位置都在哪 07-13
-
木马刑是对出轨女性的惩罚 曾是满清十大酷刑之一 07-13
-
熙陵幸小周后图掩盖性暴力 至今保存于台湾博物馆 07-13
-
包头空难堪称国内最惨案件 五名遇难空姐照曝光 07-13
-
2022中国最新百家姓排名,你的姓氏排第几? 03-26
-
好玩的绅士手游有哪些?2022十大绅士游戏排行榜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