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民间习俗是迷信?哪些有一定的道理?说几句大实话
1、风水呢?感觉不算迷信那一类,又感觉有点道理但不多。风水中夹杂的地理等相关知识还是有道理的,比如房子朝向问题,季风、阳光、潮湿啥的对人的身心健康还是有影响的。至于其中神神怪怪啥的,看看就好。大学地理有风水学科,不是迷信,建筑也是要学风水的。主要是通风,日照啥的有讲究,不然容易生病。镜子不能对床,就是因为会照出东西,你自己起床,看见有东西动,容易自己吓自己,导致精神衰弱,不能住睡房梁下也是,一抬眼看见房顶太低,容易有压迫感,你看屋顶高和屋顶低的感觉就知道了。屋顶高心情会舒畅很多,屋顶低你就会觉得压抑。而且采光不好,容易阴冷。
2、如果是晚上走过乱葬岗,殡仪馆,火葬场,墓地这些场地,我会有一种本能的恐惧感,但烈士陵园除外,我一点也不害怕。
3、床头不能放镜子,说是影响风水或者招不干净的东西上身,其实是半夜起床容易不小心被镜子里的自己吓到。其实我一直搞不懂,为什么要床头放镜子,这东西难道不应该放在梳妆台和卫生间吗?床头不能放放镜子这个前提很不明所以。
4、其实大多生活里的小迷信,仔细思考一下都是前人的生活智慧。
5、我始终认为有些迷信是未经证实的科学,目前的科学是有界的,有太多未知了。比如某些神婆可以通灵,科学根本无法解释,但无论是我听我妈亲身经历的,还是网络上全国各地这么多人亲身经历的,都证明这个事情是真实存在的。
6、院子里边种树,困
院子南边种树,呆
院子北边种树,杏
院子东边种树,㕲
合着就东边种没啥事。
7、鞋尖不能对床头:
招鬼(×)
穿鞋不方便(如果是凉拖鞋还容易摔跤)(√)
8、身体弱不能上坟是真的,我小时候一直体质一直不太好所以从来没让我去扫过墓。感觉也挺有道理的。因为墓园都很偏僻所以挺冷的,而且各种烟熏的也挺不舒服。身体弱的去一次还真容易生病。
9、以前租房子住,搬到一个院子里有树的,好家伙一到夏秋,全是毛毛虫洋辣子,小风一吹掉的哪里都是,晾衣服一穿,简直了,这大概也是院子里不要种树的原因之一吧。
10、说实话我个人感觉一些“迷信故事”感觉属于安全警示故事
比方小时候奶奶经常给我讲“鬼故事”,如今我仔细想想有另一种味道
比方“水鬼勾魂”,讲的水鬼最喜欢吃小孩子,而且会勾人魂魄下水再吃掉,如果你在水边突然想下水库游泳就说明水鬼在勾你魂,要保持清醒,如果你和小朋友到水边突然有小孩子想下河游泳,他就是被“鬼附身”,被水鬼勾了魂,水鬼要吃他,你要劝他别下水玩,如果还要下水玩就要去找大人来帮忙,有次和我哥以及他同学到水库玩,我哥要下水游泳,我立刻连滚带爬跑回家告诉我奶奶了,“阿哥鬼上身,想下水”我奶奶拿着鸡毛掸子就来驱鬼了,实际上是让小孩子远离危险区域
实际上类似的故事还有“山婆”“山鬼”这个故事说的是,山婆山鬼喜欢骗小孩子,经常幻化成慈祥的老人或者漂亮的阿姨,会把小孩子骗到山上吃掉,所以一定要小心不认识的大人哪怕他表面再好,都是为了骗你把你骗山上吃掉,现在仔细想想其实这是让我小心人贩子
还有一个“刮鬼”,掉落在地板上的食物以及他人给的东西不干净,吃进去刮鬼会在肚子里面吃你肠子,会肚子痛[笑哭]这个其实是让我别乱吃东西。
民俗不等于迷信,也不是只有以前的民俗才是民俗,我觉得民俗的发展有点点像基因,很多东西的产生相对随机,但是保留下来的一定是符合人类社会的一些要求和趋势的。比如北方的不能踩井盖,以前的井盖没有保护措施,容易掉下去,现在的井盖都是改进过工艺的,没有那么容易掉下去,但是这样的习俗依旧保存下来了,这个习俗还是当代的新习俗,毕竟现代井盖还没多少年。至于说什么踩井盖要大三下啦,倒霉三天啦,则是衍生出来的有地域特色的内容。有的人一看到民俗就想到封建迷信,但是这完全是两个概念,会给民俗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只是民俗的发展会展现出“非理性”的一面,看看咱们现在的网络就知道了,谣言很明显比科普辟谣流量大,在民俗的发展中利用了大众的心理去传播和扩大民俗的影响力去达到让人家不做或者做某件事的目的。比如踩井盖,直接告诉人踩井盖有危险和告诉大家踩井盖会倒霉三天,很明显后者更符合大众心理……对一个民俗,关键还是要看看他承载的内容是什么来确定态度,有的民俗反映了一些封建糟粕所以要祛除,比如跪礼就是很典型的反应人与人不平等的礼仪,在婚礼、拜年、拜师时应当以其他礼仪替代,还有很多是带有将女性视为第二性甚至歧视女性的成分的,比如女性不能坐设备箱、婚礼时女方家长不上台只有女方跨火盆等等……也是应当去掉或者改进的。在反对一些民俗时总会有人说不就是一个习惯一个礼节一个词吗,为什么要反对,是不是上纲上线了,因为这些都是一个载体,这些载体祛除后他承载的东西也会受到影响甚至消失,所以要“移风易俗”,一些不好的习俗是必须要去掉的,咱们当年建设的时候从用词到礼仪可是全方面改进过的。当然还有现在的以倭代华也是一样的道理,把承载的中国思想的习俗去掉,那补过来的是什么自然可知了吧?至于迷信,得知道什么是迷信才能去反对啊,你反对一些民俗,甚至是好的民俗有什么用啊。还有民俗中好的的坏的是否符合现代习惯也得分辨后再改进、消灭吧。
大家都在看
-
100个传统民俗,你见过多少? 看到网友分享的100个传统民俗,瞬间勾起儿时的记忆。很多民俗,都在逐渐消失。还好有文字,有图片,帮我们记下这些美好的过往曾经。“磨剪子来戗菜刀”,这个耳熟能详的声音,到现在都能想起其中的声调。这个习俗也 ... 奇风异俗07-01
-
今日雨水,雨水节气在民间有哪些习俗?给家里的小孩找一个干爹 今天就是雨水节气了,时间在2月18日晚上18:06:18,雨水是24节气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过后,标志着气温有所回升,雨水会多了起来,冰雪将会融化。在雨水节气,在民间也流传着一些习俗。到底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 奇风异俗07-01
-
【长图】正月十三民间有哪些习俗? 奇风异俗07-01
-
探寻民间风俗:文化传承与精神体现 民间风俗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文化印记,它如同散落的珍珠,串起了岁月的记忆与生活的智慧。下面从多个维度为你介绍民间风俗,带你领略其独特魅力。饮食风俗:舌尖上的文化密码在饮食方面,民间风 ... 奇风异俗07-01
-
正月十五闹元宵,这10大习俗一定要知道! 今天是2025年2月12日乙巳年正月十五立春不久,我们就迎来了——元宵节自这一夜起,月移西去,春回大地。火树银花,香车宝马。灯火阑珊处,眉间心上人。天寒地冻不会长久,春风正在来的路上。愿这个元宵,带来一年的 ... 奇风异俗07-01
-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除了理发,厦门还有这些独特的民间习俗……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在民间有“龙抬头”之说。有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说的是在“龙抬头”这一天理发,可鸿运当头、福星高照。今天一早,就有很多市民去理发店“剃龙头”了。今年的“龙抬头” ... 奇风异俗07-01
-
古代奇葩习俗大揭秘:你无法想象的古人生活 人类的历史如同一部绚丽多彩的长卷,古人用他们奇异的习俗、荒诞的仪式,书写着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震惊不已的奇幻篇章。那些古老的风俗,宛如隐藏在时间深处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感叹。今天,就让我们一同 ... 奇风异俗06-26
-
二十四节气习俗趣事与养生 二十四节气习俗趣事:食苦菜5月21日迎来小满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名字来源于作物,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小满节气民间有吃苦菜的 ... 奇风异俗05-22
-
探秘越南: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怪异习俗 越南,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国度如今,出国旅游已经成为很多人放松身心、增长见识的热门选择。当我们翻开世界地图,不难发现,在东南亚的版图上,有一个国家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目光,它就是越南。越南 ... 奇风异俗05-20
-
再说广西风俗:外人看着奇怪,本地人过得实在,这背后道理在哪? 最近网上那篇“广西7大奇怪风俗”火了,说实话,作为在不同地方都生活过的人,看到这些描述,第一反应可能真和那位湖南老表差不多:嘿,还真有点不一样!老人不兴做寿、寡妇不嫁本村、同姓不婚那么严格、甚至还有二 ... 奇风异俗05-19
相关文章
- 老辈传下的“招财宝典”:12个让财运“狂飙”的传统习俗
- 你以为的“民间风俗”其实是误解!揭开背后的真实面纱!
- 你听过各省都有哪些奇特的风俗习惯?山西午睡文化放下碗就找枕头
- 谷雨到!夏意近!这些民间习俗和俗语,老祖宗的智慧太绝了!
- 最离谱的十大民间大小事,特别是电动车居首
- 老祖宗的5个智慧习俗,藏着夏天最舒服的打开方式
- 谷雨节气话“习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 吃春、禁蝎、走谷雨、赏牡丹……“雨生百谷”话习俗
- 民间传统习俗小知识:生活里的安心小细节
- 山西八大怪有多怪?老陈醋算一道菜,新娘盖头给驴盖
- 发现广西农村,7个不一样的民间习俗,有相同的吗?一起来说说看
- 这些世代相传的讲究,藏着生活的美好祈愿
- 中国的民间习俗.
- 民俗里的奇趣密码:传统节日中的小众 “怪” 习俗
- 三农现象:农村的奇怪风俗
- 在我们家乡民间风俗有几点必须知曉和遵守
- 民间十条风水习俗,你知道几条?揭秘那些影响生活的古老智慧
-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 民间的这些传统文化习俗,你知道哪几个?
- 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二月二,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热门阅读
-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代表着新年) 07-11
-
史上最牛的节日彝族摸奶节,女人很享受男人的爱意 07-11
-
日本好看的三级推荐向 保证让你满意 07-11
-
古代惩罚道具三角木马 女性被如此折磨 07-11
-
广西柳州莫菁门事件,全场都是刺激让人流鼻血 07-11
-
犹太民族的割礼习俗是怎样的 12-07
-
女体盛是一种什么文化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