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质量网发布榜单,SU7质量榜垫底,真相或许不简单!
榜单发布,舆论哗然
近日,中国汽车质量网发布的《2025 年第一季度新能源中大型及大型车质量排行 (纯电车型)》榜单,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在这份备受瞩目的榜单中,小米 SU7 以 239 分的成绩意外垫底,引发了汽车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一直以来,小米凭借在智能手机领域积累的良好口碑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进军汽车市场后备受期待。小米 SU7 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力作,从亮相之初就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的目光。它融合了前沿的科技配置、时尚动感的外观设计,一度被视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 “潜力新星”。然而,此次在中国汽车质量网的质量排行中垫底的结果,让众多 “米粉” 和消费者大感意外,甚至难以接受,也让小米汽车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中心。

深入剖析,解读榜单
要理解这份榜单引发的轩然大波,首先得了解中国汽车质量网。它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的国内首家官方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也是全国汽车产品缺陷线索监测协作网的发起单位,在汽车质量监测领域有着重要地位,其发布的榜单理论上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据了解,该榜单是以中国汽车质量网投诉大数据平台为依托,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实施的《汽车产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指南》《家用汽车产品严重安全性能判断指南》为参考依据,综合各车型的投诉故障、缺陷风险、可靠性、安全性、环保性五个维度,并参考权威调研机构的评测数据,以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得出排名。其采用的百车故障数(PPH)计算方式,即每百辆车中出现的问题数量,分值越低,表示故障数越少,质量越好 。从评判标准来看,覆盖维度广泛,似乎能全面衡量一款车型的质量水平。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其他汽车质量榜单时,却发现了令人费解的数据差异。在车质网发布的《2025 年 Q1 国内热销新能源车质量排行》中,小米 SU7 的表现与在中国汽车质量网榜单中截然不同,它以万分之 1.7 仅次于五菱缤果 PLUS,排名第二 。这两份榜单的巨大反差,让消费者陷入了困惑。同样是针对新能源车型的质量排行,为何小米 SU7 的名次会天差地别?是评判标准的差异,还是数据样本的不同?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在中国汽车质量网统计的小米 SU7 投诉内容里,存在一些与车辆实际质量并无直接关联的因素。比如有用户误把油门当刹车后进行索赔,还有因提车延迟而产生的纠纷等都被纳入其中。这就不禁让人对榜单数据的有效性和榜单的公正性产生质疑。毕竟,将这些非质量问题的投诉算入质量评分,显然不能真实反映小米 SU7 的产品质量。而且,样本量的大小和代表性也可能影响榜单的准确性。若样本量过小,或者选取的样本不能涵盖各种使用场景和用户群体,得出的结论难免会有偏差。

口碑销量,另有所现
与中国汽车质量网榜单排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米 SU7 在市场销量和用户口碑方面却有着出色的表现 ,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在销量上,小米 SU7 自上市以来,犹如一匹黑马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2025 年 1 月,小米 SU7 单月销量达到 23,000 辆,在新能源轿车榜单中仅次于特斯拉 Model Y,位列第二 。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新势力品牌首款车型的交付纪录,更在春节销售淡季中实现了逆势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从全年数据来看,2024 年小米 SU7 全年交付 13.5 万辆,订单更是持续火爆,未交付订单一度堆到 15 万辆 。甚至有数据显示,上市 11 个月,小米 SU7 累计销售超过 32 万辆,已成功交付超过 18 万辆 ,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如此亮眼的销量成绩,在新能源中大型及大型车市场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也表明了消费者对其产品力的认可。
在用户口碑方面,众多车主在社交媒体、汽车论坛等平台分享自己的使用体验,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小米 SU7 的赞誉。不少用户对其外观设计赞不绝口,认为它时尚动感,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开在路上回头率十足。在智能配置方面,小米 SU7 深度整合小米澎湃 OS,实现手机 - 车机 - 家居的无缝互联,车载智能助手 “小爱同学” 接入小米 IoT 生态,可远程控制 2000 + 智能设备,为用户带来了便捷、智能的出行体验,这也成为用户们津津乐道的一大亮点 。
还有车主提到,小米 SU7 的续航能力出色,搭载的自研 HyperEngine 三电系统,实现 CLTC 工况下 755km 超长续航,全域 800V 高压平台配合宁德时代麒麟 5.0 电池,15 分钟就能补能 500km,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用户的续航焦虑 。在安全性能上,小米 SU7 也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全车采用 2100MPa 热成型钢占比达 18%,电池包通过 50 吨重卡碾压测试 ,曾有车主遭遇坠崖事故后,车辆虽损毁严重,但乘员舱完整度达 100%,这一案例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成为小米 SU7 安全性能的有力见证 。此外,小米 SU7 的二手车残值率高达 98%,近乎与新车等价,在以 “贬值快” 著称的新能源市场中堪称奇迹,侧面反映出市场对其质量和性能的高度认可 。

争议背后,深层探讨
除了此次质量榜单争议,小米 SU7 近期还面临着其他多起争议事件,这些事件犹如层层涟漪,不断冲击着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
在车机系统更新方面,小米 SU7 Ultra 就陷入了风波。此前,其更新的 1.7.0 车机版本对车辆动力输出进行了限制,原本宣传的 1548 匹最大马力被锁定,车主需要在赛道上达成一定成绩才能解锁,否则只能使用大约 900 匹马力 。这一做法引发了车主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这侵犯了自己的选择权,削弱了产品价值,也与购车时的预期相差甚远。毕竟,强大的动力性能是小米 SU7 Ultra 的一大卖点,如今却被设置了重重障碍,难免让消费者感到失望和被欺骗 。小米汽车虽然在 5 月 7 日深夜发布回应,承认 “沟通不足”,并暂停更新推送,承诺 4 至 8 周内推出修复版本,但此次事件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对小米汽车车机系统稳定性和更新策略的信任 。
在碳纤维前舱盖功能上,小米 SU7 Ultra 也遭到了质疑。这款需要 4.2 万元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被车主实测既无法有效导流,也难以产生下压力,从原本宣传的性能配件变成了 “最贵” 装饰品 。面对质疑,小米回应称该设计主要是为了复刻原型车造型,满足用户对外观的追求,散热和导流仅是 “附加功能”。尽管官方推出限时改配服务(可换回铝制盖)并赠送 2 万积分补偿,同时强调其 1.3kg 减重优势及赛道实测表现,但这些回应未能完全消除市场疑虑。消费者购买选装配件,往往是基于对其功能性的信任和期待,当实际功能与宣传不符时,必然会对品牌产生负面看法,降低对产品的认可度 。
这些争议事件的接连发生,反映出新势力品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信任危机和挑战。新势力品牌凭借创新的技术和理念进入汽车市场,打破了传统汽车行业的格局,吸引了众多追求科技与创新的消费者。然而,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在技术成熟度、产品稳定性以及与用户沟通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一旦出现产品质量、功能不符或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就容易引发消费者的信任危机。而且,在信息传播迅速的今天,负面事件会在社交媒体等平台上快速扩散,对品牌形象造成更大的损害。对于小米汽车来说,如何从这些争议事件中吸取教训,加强产品研发管理,提升产品质量,优化用户沟通机制,是重塑市场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理性看待,期待未来
面对这份充满争议的质量榜单,消费者需保持理性与客观。汽车质量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能仅凭一份榜单就对一款车型盖棺定论。中国汽车质量网的榜单虽具有一定权威性,但在数据处理和评价标准上存在的瑕疵,使其结论的准确性大打折扣。而小米 SU7 在销量和用户口碑方面的出色表现,是其产品实力的有力证明,更值得我们关注和参考。
对于小米汽车而言,此次榜单争议也是一次成长的契机。希望小米能够正视市场的质疑和用户的反馈,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管控,优化车机系统,提升软件稳定性 。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产品细节和用户体验,持续改进和完善产品,以实际行动回应消费者的期待,重塑市场对其质量的信心。
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竞争日益激烈。无论是新势力品牌还是传统车企,都在不断投入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以争夺市场份额。小米汽车作为新势力中的佼佼者,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我们有理由期待它在未来能够不断突破自我,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高性能的汽车产品,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相信在市场的检验和消费者的监督下,小米 SU7 以及整个小米汽车产品线都能不断进步,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
大家都在看
-
中国十大汽车销量排行榜出炉;吉利挤进前五,奇瑞排第六 燃油车老车主们看6月销量榜心都凉了。2025年6月SUV榜单彻底变天,特斯拉Model Y狂卖4.4万辆稳坐冠军,国产新能源包揽前五。哈弗H6暴跌到44名,6354辆的销量还赶不上人家零头。这数据背后真不是偶然。新能源车现在充 ... 汽车用品07-20
-
进口车别乱选。最新销量排行:榜首不可撼动,奔驰GLE、卡宴大增 进口车市场彻底分裂了。刚出炉的6月销量显示,雷克萨斯ES还是稳坐进口车销量冠军,但整个雷克萨斯品牌上半年暴跌20%。一边是宝马X5暴涨122%、奔驰GLB疯涨473%的魔幻数据,一边是奥迪A8新能源月销21辆、保时捷Taycan ... 汽车用品07-20
-
车衣、窗膜,前十品牌都有谁? 这些logo没记住,选车膜就要吃大亏了新手车主一定要知道这几个汽车膜品牌LOGO今天给大家带来隐形车衣、改色膜、窗膜等汽车膜品类的品牌合集车主要多认识一些汽车用品知识,不管是自己到店去贴还是4S店赠送,都跟品牌 ... 汽车用品07-20
-
汽车隔音品牌排行榜:从实用表现看谁更出色 从品牌整体实力和市场口碑来看,有几家汽车隔音厂商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服务网络,长期位列消费者关注榜单前列。它们不仅投入大量研发力量,针对不同车型和部位设计了多层次的声学材料,还在终端施工上与专业 ... 汽车用品07-19
-
中国“汽车出口”半年报:江淮汽车第10,吉利第4,比亚迪跃居第2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根据乘联会数据,1-6月乘用车厂商累计出口量达到247.9万辆,同比增长6.8%。这一增长不仅体现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也反映 ... 汽车用品07-19
-
上半年SUV销量TOP10:仅三款破十万,燃油车占五席? 2025年上半年的SUV市场,各款车型在销量的赛道上你追我赶,上演着一幕幕精彩的竞争大戏。随着新能源浪潮的持续席卷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SUV市场的格局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聚焦这份备受关注的20 ... 汽车用品07-19
-
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排名:特斯拉第十,比亚迪第二,榜首54.8万辆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连续第二年蝉联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6.7%至128.4万辆,创下新高。进入2025年,虽然全球市场环境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 ... 汽车用品07-19
-
6月“最好卖的”十大燃油车:朗逸排第一,帕萨特挤进前十 近期,国内6月燃油车销量数据进行了公布,前十名的排行也正式出炉,从前十名车型的表现来看,依靠降价促销的优势,前十名中共有六款车型月销破2万,也展现出燃油车型的销量韧性,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6月的燃油车 ... 汽车用品07-19
-
进口车别乱选!最新销量排行:榜首不可撼动,奔驰GLE、卡宴大增 最新销量数据显示,2025年6月进口车市场呈现"高端燃油坚挺、新能源全面溃退"的分化格局。雷克萨斯ES再次蝉联冠军,并成为唯一破万车型,雷克萨斯RX/NX分列二、四名。豪华品牌中,奔驰GLE级、宝马4系环比增长 ... 汽车用品07-19
-
最危险配件排行榜,大部分司机车上都有,连老司机都中招过 买车后第一件事你会做什么?九成车主的答案都是“给爱车穿新衣”——铺脚垫、套座椅套、装方向盘套,再摆个香薰挂串平安符。这些看似温馨的操作,其实可能藏着比刹车失灵更隐蔽的致命风险。最近交警公布的一起事故让 ... 汽车用品07-19
相关文章
- 上半年中国十大汽车集团销量排行,吉利信心爆棚,长安入TOP5
- 最新6月汽车销量榜单公布!
- 6月车企销量TOP10:车企的生存“图鉴”
- 国内“燃油车”月考排名出炉:凯美瑞上升2位,燃油冠军又换了
- 近年来十款最佳宝马 M 和奔驰-AMG 车型排名
- 六月销量最好的十款车,特斯拉杀回第一,小米SU7下滑严重
- 6月“最好卖的”十款轿车:吉利星愿排第一,小米SU7排第七
- 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净利润TOP100:宁德时代第一
- 汽车推荐值排名显示:前五为跨界车企,坦克智己保持紧跟
- 官宣!6月汽车前十销量榜单 长城、特斯拉上榜 一汽丰田成“黑马”
- 汽车NPS榜单排名更新,跨界品牌集中前五,坦克智己跟进
- 国产汽车销量排名前10名的品牌
- 金力永磁:新能源汽车产品覆盖全球前十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商
- 提了新车后该配备哪些汽车用品?不要乱买而花冤枉钱
- 市值排名车企第四!除了不断涨价,法拉利还做了什么?
- 全球十大轮胎制造商:中国企业占据3席,第一名销量达到1.85亿条
- 买车后,需要买哪些车内舒适和娱乐类用品?最全清单奉上!
- 年中销量排名:比亚迪第一、上汽第二、一汽第三、星海V9发力
- 注意!这6种汽车用品白给也不要,堪称智商税收割机
- 亚洲第一大汽车零部件企业:营收超过3400亿元,反超中国宁德时代
热门阅读
-
充气泵十大品牌排行榜,充气泵哪个牌子好 07-13
-
车衣十大品牌排行榜,车衣哪个牌子好? 07-13
-
房车十大品牌排行榜,房车哪个牌子好? 07-13
-
摩托车十大品牌排行榜,摩托车哪个牌子好? 07-13
-
汽车油漆十大品牌排行榜,汽车油漆哪个牌子好? 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