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4年为科学家铺就“星光大道” 致敬,红毯上的科技之光

科研团队成员在洪山礼堂前合影留念。(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实习生 刘昊博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熹 通讯员 杜纯
3月16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汉举行。洪山礼堂前,第四次为科技工作者铺就百米“星光大道”直通会场。我省14位科学家作为代表,从幕后走到台前,走上红毯,成为最闪耀的星。
科技之光 改变世界
早上8时30分开始,14位科学家手捧鲜花,在红毯两侧“粉丝团”的欢呼声和掌声中,依次缓步踏上红毯。
红毯上,顶尖科研人才齐聚,汇聚最耀眼的科技之光。
首位登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瞄准“从0到1”的原始创新,让深埋地下千米的盐穴,变成超级“充电宝”和存油储气的“聚宝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测量出目前国际最精确的引力常数G值,打造“世界引力的中心”,提出了中国自主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84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熊有伦压轴出场,他在精密测量、数字制造、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
红毯上,奔涌科创新力量,奋斗者们用科技改变世界。
宋海军捕捉地球前世的真相,从一枚碎片揭开了2.5亿年前的“宝藏”化石库;李志刚开发了多项全球首创技术,光伏激光装备全球市场占有率超80%;江正兵设计、创制更为高效的生物酶,突破了复杂应用场景因素限制纤维素酶低成本规模化应用的技术瓶颈;姜卫平实现了北斗1毫米级、实时、自动化变形监测,为国家重大工程的安全监测提供了新模式;陈学东潜心钻研机械动力学和机器人技术,其研究成果应用于多种大国重器的制造;袁运斌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卫星系统建设等国家重大工程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我省,还有千千万万的科技工作者,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力量,为增强国家科研实力不懈努力。
数据显示,我省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002.65万人,“两院”院士75人,高层次人才总量居全国第一方阵。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推动湖北跑出了科技强省建设“加速度”。2022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万家,同比增长37%;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4005家,同比增长7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11831.5亿元,同比增长10.1%;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3017.86亿元,增长超过42.3%。
精神引领 代代传承
连续4年,我省为科学家们铺就红毯,这条科技含量最高的“星光大道”,成为我省崇尚科技创新、尊重科学家的注脚。
今年,红毯上也有了些新变化。
赵书红作为首次踏上红毯的女科学家,格外耀眼。她带领团队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生猪产业装上国产“猪芯片”,守护生猪种业安全。“我感到非常荣幸,也为我省科技界的女性感到自豪,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投入科技前沿研究,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为建设种业强国和农业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赵书红的学生们也来到现场为她加油,博士生周媛说,同为女性,我非常兴奋和激动,作为赵老师团队的一员,感觉非常骄傲。赵老师的科研精神和奉献精神激励着我们,持之以恒,不断克服困难,攀登科学高峰。
现场,多位科学家都带着团队的年轻人走红毯,他们阔步向前,如同在科研领域,代代接续传承。
唐江团队协同攻关“卡脖子”难题,最新研发的国内首款量子点短波红外成像芯片,未来将在通信、安防、物联网、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大显身手;李文伟团队攻克大坝混凝土耐久性、抗裂性提升与保障等重大问题,让“无缝大坝”成为现实。杨文俊团队用科技“托”起三峡大坝,截流技术创新成果打破多项世界纪录,生态防治技术被广泛应用;江洪团队对心律失常开展全球首次精准“电疗”,为世界心血管防治贡献“中国方案”。
和往年一样,红毯边,挤满了青年科技人才、大学生、小学生等来追星的“粉丝”,他们举着名牌、拿着小红旗,边鼓掌边呐喊,并不时与科学家们击掌庆祝。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大家都在看
-
柳州走出的“最强大脑”,如何走到量子科学最前沿 引子2014年,一则科技新闻突然出圈,震惊全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同事包小辉、江晓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不同颜色独立光子间的量子纠缠,解决了量子网络中如何在不同频率终端间进行纠缠连接这一难题。在国 ... 科技之最07-24
-
数字治污新范式 陕西电信科技赋能渭南蓝天保卫战 在陕西省渭南市城市应急指挥信息中心,巨大的LED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市各大建筑工地、餐饮门店和辆渣土车的环境监测数据。这个由中国电信陕西渭南分公司与市城管执法局联合打造的大气污染治理信息化平台,正以“数字 ... 科技之最07-24
-
武汉科技大学如何从“四大钢院”末尾逆袭成双非之王? 最近刷到武汉科技大学的消息,挺意外的。以前总以为重点大学才厉害,没想到这类双非学校也有能耐。原来这所学校前身是清末张之洞搞的工艺学堂,后来变成武汉钢铁学院,现在三个校区加起来能装下好几万人。1958年建校那会 ... 科技之最07-23
-
雷环捷:科技哲学学科定位的新动向 本期导读作为哲学二级学科之中的后起之秀,科学技术哲学(以下简称“科技哲学”)近年来成为一股席卷多个圈层的研究热潮。立足学科内部视之,科技伦理、人工智能哲学、认知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负责任创新、科研 ... 科技之最07-23
-
上海科技大学怎么样?一个"张江人"的掏心窝推荐 最近高考志愿填报季,后台收到好多上海考生的私信:"上科大到底值不值得报?"作为一个在浦东生活了十多年的"张江通",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带大家看看这所"科技少年班"的真实模样。一 ... 科技之最07-20
-
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启航!直通科技最前沿! 7月15日上午,2025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分营开营式暨开营第一课在朝阳校区举行。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科协荣誉委员谭天伟出席并讲授开营第一课,校党委副书记宋来新出席活动。来自北 ... 科技之最07-20
-
"飞天-2"亮出绝密杀器,3D打印护盾突破极限,美智库报告透出凉意 别急!这消息炸得人头皮发麻!外媒曝光中国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飞天-2"突破性细节:利用3D打印制造导弹的关键部件。美国《国家防务》杂志直接拍板:"中国在导弹材料技术上单点突进,保守领先全球十年不 ... 科技之最07-20
-
世界十大科技之都! 基于当前全球科技格局的普遍共识,以下城市通常被认为是世界十大科技之都的有力竞争者:1. 硅谷:虽然不是一个单一城市(核心区域包括圣何塞、帕洛阿尔托、山景城等),但它是无可争议的全球科技创新发源地和中心。 ... 科技之最07-15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编者按】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优秀的南科青年教师,正活跃在教书育人大讲台、科技创新最前沿、服务社会第一线,在火热实践中绽放出青春绚丽之花。近日,官网推出“南科 ... 科技之最07-15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电视剧《以法之名》大结局一段时间了,对于这部剧的大结局,可以说真的有一些意难平,最后的大结局万海居然被毒杀在了监狱里面,简直是匪夷所思,按理说万海应该不至于那么惨死的,郑雅萍发现了不对劲,可他害死死了 ... 科技之最07-14
相关文章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 锁定前沿需求,以青春之力勇攀高峰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 北理工最厉害的三个专业:铸就国防利器,引领科技前沿
- 表面镀铬技术早德国2000年,揭秘古代黑科技如何改写冶金史
- 2025 年十大黑科技之最会 “精打细算” 的黑科技
- 这位任正非最钦佩的科学家,有什么与众不同?
- 深圳震撼前所未有!没有24小时内破不了的案,它的发达不只是科技
- 中南大学的五个之最
- 奇妙量子百年跃迁!这场科学盛宴不容错过
- 用科学撬动宇宙的巨人-牛顿
- 照亮人类进步之路的科学巨擘——牛顿
- 艺述科学:走向科学美学的科技馆科普展示
- 艾萨克·牛顿:从苹果树到科学巨人,开启现代科学的奇迹之门
- 黑洞史话【序】:时空的终结,新物理学的开始
- 全球都在竞速的科技创新赛道,上海只争朝夕……
- 走,去见识“黑科技”(文旅新象)
-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我国科技实力强,咋就不给理工类诺贝尔奖?
- 孔雀东南飞!山东科技大学最成功的决定,就是把主校区搬到了青岛
- 大开眼界,“一网打尽”数学中,所有“最”重要的定理和难题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