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鹰击-18导弹公开亮相,创造了3个世界之最,是哪三个之最呢
中国鹰击-18导弹公开亮相,采用最新攻击模式,创造3个世界之最。您知道是哪个三个之最吗?
世界之最一——最远射程

鹰击-18导弹的最大射程为660公里,这一数据,使其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服役的反舰导弹中射程最远的型号。
相比之下,美国的“鱼叉”反舰导弹最大射程为280公里,俄罗斯的“缟玛瑙”导弹最大射程为600公里,鹰击-18导弹以显著优势领先。如此超远的射程,使鹰击-18能够在更远距离上威胁敌方舰艇,使敌方在未能进入攻击范围之前便处于中国海军的打击之下。

这种战略优势在现代海战中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远海作战和争夺制海权时,能够有效扩大中国海军的打击范围和作战纵深。
而且,鹰击-18导弹的660公里射程,不仅增强中国海军的打击能力,也在战术层面上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超远射程使它能够在敌方舰队之外发动攻击,降低己方舰艇的暴露风险。这种“先发制人”的能力在海战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尤其是在面对装备先进防空系统的敌方舰队时,鹰击-18导弹能够在敌方防空火力覆盖范围外发动攻击,有效降低被拦截的风险。

此外,远程打击能力,还可使中国海军在更远的海域执行反舰任务,从而进一步扩大中国在海洋上的战略影响力。
要实现660公里的射程,鹰击-18导弹在技术上克服诸多挑战。
首先是动力系统的突破,因为该导弹当中采用较先进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以及涡轮喷气发动机方面的组合。这种动力系统,不仅提供强大的推力,还确保导弹在整个飞行过程中保持高效的燃油利用率。
其次导弹在飞行控制和导航系统上也进行了创新,采用更加先进的惯性导航和卫星导航系统,确保导弹在超远距离上的飞行精度和稳定性。
最后导弹在材料和结构设计上也进行了优化,使其在飞行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和抗干扰能力。
世界之最二——打击精准度更高

鹰击-18导弹的打击精准度得益于其独特的热发射原理。在导弹飞行的巡航阶段,导弹保持亚音速飞行,以节省燃料并保持低空隐蔽性。
当导弹接近目标,在距离打击目标还有几十公里时,它会迅速抛掉巡航时段的弹壳,并启动第二阶段的动力系统,实现更为精准的打击。这一技术,使得导弹在最后阶段能够以更高的速度和精度接近,并摧毁目标,从而提高打击成功率。

在现代海战中,舰艇和其他海上目标通常配备有复杂的防空和反导系统,这要求反舰导弹具备极高的打击精准度以成功穿透防御系统并摧毁目标。
鹰击-18导弹通过其热发射原理和高精度制导系统,能够在敌方防御系统尚未完全反应过来时,迅速接近并击中目标。这种精准打击能力不仅提高了鹰击-18导弹的战斗效能,也使其在执行关键任务时,能够显著降低误差,确保打击效果的最大化。
以及鹰击-18导弹的精准打击能力依赖于其先进的制导系统。导弹配备多模式复合制导系统,包括惯性制导、卫星导航、末端雷达制导等。

惯性制导系统在导弹飞行的初期和中段提供基本导航,确保导弹能够按照预定轨迹飞行。卫星导航系统则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提供更高的定位精度,确保导弹在超远距离飞行时能够保持高精度。末端雷达制导系统在导弹接近目标时启动,通过主动雷达搜寻和锁定目标,实现最后的精准打击。
这种多模式制导系统的应用,使鹰击-18导弹能够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保持高精度打击能力。
世界之最三——突防能力最强

鹰击-18导弹在突防能力上的优势来源于其亚超音速结合的飞行模式。
在导弹的巡航阶段,鹰击-18保持亚音速飞行,以低空掠海方式接近目标,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被敌方雷达探测到的几率。当导弹进入末端攻击阶段时,其速度骤然提升至3马赫,通过高速飞行突破敌方的防空系统。
鹰击-18导弹的掠海飞行能力使其在低空飞行时能够有效躲避敌方雷达的探测。导弹在飞行过程中紧贴海面,以低高度掠过水面,这使敌方雷达难以捕捉到其飞行轨迹。

此外鹰击-18导弹的弹体设计也经过优化,具备良好的隐身性能,进一步减少雷达反射截面积。结合低空掠海飞行,这种隐蔽突防能力使它能够在敌方雷达系统发现之前接近目标,并在最后时刻以超高速突袭敌方舰艇。
现代舰艇通常配备有多层次的防空系统,包括远程、中程和近程导弹防御系统以及舰炮拦截系统。然而,鹰击-18导弹通过其独特的飞行模式和先进的突防技术,能够有效应对这些防空挑战。

首先,低空掠海飞行使得导弹能够避开远程雷达的探测范围,在中程和近程防御系统反应过来之前已经进入打击范围。
其次,末端超音速突防使导弹在接近目标时,速度骤然提升,给敌方防御系统的反应时间大大缩短,极大提高导弹的突防成功率。
不夸张的说,鹰击-18导弹的这些特性,使其在面对现代防空系统时,能够保持极高的突防效率和打击成功率,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世界上突防能力最强的反舰导弹的地位。
大家都在看
-
柳州走出的“最强大脑”,如何走到量子科学最前沿 引子2014年,一则科技新闻突然出圈,震惊全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同事包小辉、江晓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不同颜色独立光子间的量子纠缠,解决了量子网络中如何在不同频率终端间进行纠缠连接这一难题。在国 ... 科技之最07-24
-
数字治污新范式 陕西电信科技赋能渭南蓝天保卫战 在陕西省渭南市城市应急指挥信息中心,巨大的LED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市各大建筑工地、餐饮门店和辆渣土车的环境监测数据。这个由中国电信陕西渭南分公司与市城管执法局联合打造的大气污染治理信息化平台,正以“数字 ... 科技之最07-24
-
武汉科技大学如何从“四大钢院”末尾逆袭成双非之王? 最近刷到武汉科技大学的消息,挺意外的。以前总以为重点大学才厉害,没想到这类双非学校也有能耐。原来这所学校前身是清末张之洞搞的工艺学堂,后来变成武汉钢铁学院,现在三个校区加起来能装下好几万人。1958年建校那会 ... 科技之最07-23
-
雷环捷:科技哲学学科定位的新动向 本期导读作为哲学二级学科之中的后起之秀,科学技术哲学(以下简称“科技哲学”)近年来成为一股席卷多个圈层的研究热潮。立足学科内部视之,科技伦理、人工智能哲学、认知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负责任创新、科研 ... 科技之最07-23
-
上海科技大学怎么样?一个"张江人"的掏心窝推荐 最近高考志愿填报季,后台收到好多上海考生的私信:"上科大到底值不值得报?"作为一个在浦东生活了十多年的"张江通",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带大家看看这所"科技少年班"的真实模样。一 ... 科技之最07-20
-
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启航!直通科技最前沿! 7月15日上午,2025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分营开营式暨开营第一课在朝阳校区举行。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科协荣誉委员谭天伟出席并讲授开营第一课,校党委副书记宋来新出席活动。来自北 ... 科技之最07-20
-
"飞天-2"亮出绝密杀器,3D打印护盾突破极限,美智库报告透出凉意 别急!这消息炸得人头皮发麻!外媒曝光中国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飞天-2"突破性细节:利用3D打印制造导弹的关键部件。美国《国家防务》杂志直接拍板:"中国在导弹材料技术上单点突进,保守领先全球十年不 ... 科技之最07-20
-
世界十大科技之都! 基于当前全球科技格局的普遍共识,以下城市通常被认为是世界十大科技之都的有力竞争者:1. 硅谷:虽然不是一个单一城市(核心区域包括圣何塞、帕洛阿尔托、山景城等),但它是无可争议的全球科技创新发源地和中心。 ... 科技之最07-15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编者按】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优秀的南科青年教师,正活跃在教书育人大讲台、科技创新最前沿、服务社会第一线,在火热实践中绽放出青春绚丽之花。近日,官网推出“南科 ... 科技之最07-15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电视剧《以法之名》大结局一段时间了,对于这部剧的大结局,可以说真的有一些意难平,最后的大结局万海居然被毒杀在了监狱里面,简直是匪夷所思,按理说万海应该不至于那么惨死的,郑雅萍发现了不对劲,可他害死死了 ... 科技之最07-14
相关文章
- 【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翔:在磁流体的微观世界探寻无限可能
- 锁定前沿需求,以青春之力勇攀高峰
- 《以法之名》结局:五大漏网之鱼,洪亮、江敏上榜,许言午最意外
- 北理工最厉害的三个专业:铸就国防利器,引领科技前沿
- 表面镀铬技术早德国2000年,揭秘古代黑科技如何改写冶金史
- 2025 年十大黑科技之最会 “精打细算” 的黑科技
- 这位任正非最钦佩的科学家,有什么与众不同?
- 深圳震撼前所未有!没有24小时内破不了的案,它的发达不只是科技
- 中南大学的五个之最
- 奇妙量子百年跃迁!这场科学盛宴不容错过
- 用科学撬动宇宙的巨人-牛顿
- 照亮人类进步之路的科学巨擘——牛顿
- 艺述科学:走向科学美学的科技馆科普展示
- 艾萨克·牛顿:从苹果树到科学巨人,开启现代科学的奇迹之门
- 黑洞史话【序】:时空的终结,新物理学的开始
- 全球都在竞速的科技创新赛道,上海只争朝夕……
- 走,去见识“黑科技”(文旅新象)
-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我国科技实力强,咋就不给理工类诺贝尔奖?
- 孔雀东南飞!山东科技大学最成功的决定,就是把主校区搬到了青岛
- 大开眼界,“一网打尽”数学中,所有“最”重要的定理和难题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