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科学之光 追最亮之星——严济慈的“开挂”人生

发布者:自由的坚冰 2023-10-14 12:20

十年前,一颗由中国科学家发现的小行星被命名为“严济慈星”,以纪念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星如其人,这颗小行星在自己的轨道上日复一日运行着,无时无刻不散发着“科学之光”的闪耀。

物理科学家:严济慈

斯人已逝,不知不觉严老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年之久。依然记得1927年,著名画家徐悲鸿在归国船上为严济慈先生画下素描画像的情景,从此“科学之光”的名号就同严老的字慕光一样,追随他的一生,“科学之光”既寓含着严济慈研究的光学,又表达了严老作为祖国的“科学之光”,照亮中国的美好愿景。 他为中国科学界留下的那一抹星光,将永远闪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正如那颗日复一日运行的小行星,始终围绕自己的轨道,这份坚守与执着,将永远守护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梦想,始终照耀中国科技巨轮起航的前路。

与第一结缘 东阳农村青年的传奇“开挂”人生

中考全校第一、高考全省第一、一年内获巴黎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成了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工作的创始人之一……严济慈先生的人生履历堪比小说主角。他从普通农家子弟到顶级科学家,为祖国争光,实现了真正的寒门逆袭,也成为了很多小镇青年心中的奋斗标杆。

这份“开挂 ”人生的得来却是不易的 ,从出生开始,严济慈先生一直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努力奔跑。1901年1月,严济慈先生出生在东阳横店镇一个只有30来户人家的小村庄。一家七口,全靠家中两亩薄田和父亲小本贩运为生,虽然严老的童年艰苦,却依然不能磨灭他年少的梦想和强盛的求知欲。7岁那年,严济慈先生的父亲从省城杭州带回来一本《笔算数学》,年少的济慈既兴奋又无奈,兴奋的是对于新知识的渴望,无奈的是当时私塾里还没有开设数学课程,村子里更是没人看得懂阿拉伯数字。四处求教、深入思考 、反复演算,终于他独自啃完了这本书,解出了书中所有题目,从此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为后来的科研生涯筑牢了地基。

1914年2月, 严家三合院喜气洋洋, 贺客盈门,堂屋板壁正中央, 贴了一张红纸报单。原来,13岁的严济慈考取了东阳县立中学的第一名。那时的严济慈就早早展示了自己惊人的数学天赋 ,记得在他就读中学三年级时,教一年级的数学老师有事请假,便向教务主任推荐济慈去代课。面对比自己年龄还大的学生时,小济慈也总是泰然自若,授课条理清晰,也时常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渐渐的学生们对这位小老师也是越来越佩服,越来越喜爱。那一年,济慈 刚满16岁。

严济慈为孩子们传授知识

四年的中学时光,济慈年年都是第一名。可谁又知道,这耀眼成绩的背后,刻满的却是小济慈无数个日夜的苦读和对于梦想的执着。丢弃的蜡烛头、蜡烛屑是他秉烛夜读时的陪伴,火柴的微光是他背熟英汉字典时的相守。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918年,严济慈先生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录取,当时的“南高”与“北大”齐名。大学期间,商务印书馆总编辑王云五发现了严济慈先生的才华,亲自向他约稿,请他编写学生课本。经过几个月的日夜笔耕,终于著成了《初中算术》,此书一经发表,就被教育部审定为教科书,延用了将近20年,严济慈先生也因此,成为大学生编写教科书的第一人。

秉“科学之光”,追治学之梦

严济慈的前半生历经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1927年和1938年是他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从出生到1927年是严济慈的学习时代,在这一阶段中,他踔厉奋发,笃学不倦。

1923年已奔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的严济慈先生,面对塞纳河畔的灯火阑珊,埃菲尔铁塔的宏伟壮观,这座城市的灯红酒绿,却依然过着旅馆、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四点一线的生活。努力从来不会白费,今日撒下的种子,正在你看不见、想不到的某处,悄悄地生根发芽。在1925年的夏天,严济慈先生同时获取了微积分学、理论力学和普通物理学三个文凭,拿到了巴黎大学数理科学硕士学位,这在巴黎大学的历史上前所未有。两年以后,他又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精确测定石英压电定律“反现象”的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那一年,他还不满26岁。

严济慈在法国实验室(右二)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以奋斗铸就辉煌,用梦想擦亮人生。严济慈的成长足迹,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执着于梦想的光芒和努力奋斗的意义。

李大钊在《新青年》中曾说过:“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策之以乐共无涯之生。”仿佛听到了百年前青年们在当时的激昂与对未来的殷切希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与使命,时序更替,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姿。志存高远,踏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绽放青春之梦想,扬起青春之风帆。这些,或许正是严济慈先生用他一生的奋斗历程向我们青年一代揭示的人生真谛。

我辈少年慕光而行 走向自立自强

从1928年到1938年,除去刚回国在四所大学教书的一年,是严济慈致力于物理研究的十年。十年的兢兢业业、攻坚克难,为他今后的科学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9年,严济慈先生得到中华文教基金会的补助重返法国,在老师法布里教授的实验室和居里夫人实验室等著名实验室做了两年研究。1931年初回国,开启了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的时光,次年镭学研究所在他的主导下诞生了。从此,两个研究所便成为了我国物理学研究的重要阵地。

研究院成立

1937年,为防止日本侵略者威胁,严济慈把北研院物理所迁到昆明远郊的黑龙潭。一间破庙、一间简易平房,却是严济慈科研的前线阵地,在这里,严老亲自动手研磨镜头,测量焦距,装配检验,夜以继夜的研究应用光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终于研制出了抗日急需的军用仪器,共生产了1000多具无线电发报机稳定波频用的石英振荡器、300多套步兵用的五角测距镜和望远镜、500台1400倍显微镜、200架水平经纬仪、50套缩微胶片放大器等,供前线抗战和后方医疗、科研教学使用。这是中国自己独立制造的第一批光学仪器,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回首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有太多像严济慈这样的科学家,在破碎的山河之上,为挽救民族危亡付出自己宝贵的科学智慧。

初心不改,薪火不息——是一代代科学人的传承与坚守。当年播下的科学种子如今早已开枝散叶、开花结果。华为在美国的种种制裁下,推出了配置有新麒麟芯片的mate60pro,自研5g技术的成功,直接宣告美国芯片战争的阶段性失败。核磁共振仪器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有重大意义,但生产技术长期被国外封锁。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经过无数个日夜的攻坚克难,解决了“卡脖子”的技术难题,终于,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当华为的遥遥领先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时,当自主 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造福广大患者时,我们深知科技筑梦,自立自强,强国有我,创新未来已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全面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严济慈书稿

“风雪压我三四年,我笑风雪轻如棉。”如今,在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突出的当下,各行各业的科研人员都在奋起直追。越来越多的“小朋友们”也加入到科技创新的人才队伍中来。“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薪火相传,追求梦想 ,正如严济慈的字“慕光”一样,吾辈少年向“光”前行,必将走向自立自强。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